•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赋权于民环境治理的唯一出路:民藏的出路

    时间:2019-02-07 04:28:3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国家环保总局检查组最近到安徽鲍家沟检查时,当地村民纷纷表示已对当地政府的治污工作失去心,并向检查组下跪,请求督促地方政府切实解决问题。针对环境违法问题,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察局副局长熊跃辉对记者感叹“三不怕”和“三不查”――企业:不怕环境监察、不怕行政处罚、不怕给老百姓造成损害:地方政府老百姓不上访不查、媒体不揭露不查、高层领导不批示不查。一面是迫在眉睫、火烧眉毛似的污染事件――20万人断水,老百姓下跪祈求,一面是企业和地方政府骄横,冷漠的“三不怕”、“三不查”。这样的一幅图景,无疑不只是环境生态意义上的,同时也是社会治理生态意义上的,它显然再次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尴尬事实当前我们环境保护上面临的窘迫处境,绝不仅仅是自然生态层面,更是社会治理本身某种具有相当代表性的征候。那么,究竟拿什么遏制污染事件的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并让百姓不再求告无门、黯然下跪?国家环保总局左支右绌,穷于应付的诸如“区域限批”“流域限批”之类的“撒手锏”,能根本解决问题吗?对此,即使素以强硬著名、有“潘旋风”之称的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也对记者表示:“我并不乐观,因为环保局的权能太有限”,“年年治污,年年污染,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水污染速度,环保部门在其中扮演了无奈的角色”。
      其实,在我看来,要根本阻遏环境污染事态,给予釜底抽薪的彻底解决,个中道理和办法其实并不复杂,无非是,从限权治官着手,将环境污染的外部性,内化为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执政成本和支配其前途的政治压力。众所周知,环境污染是一种具有极强外部性的行为,如果这种外部性(一个企业的污染要当地居民负担,一个地区的污染甚至需要整个流域、国家,乃至子孙后代来承受),不能通过有效的制度内部化,那么在利益冲动的支配下,它就不可能有内在的动力去消除或降低这种污染。这正如潘岳指出的:“‘官’的问题解决了,就什么都解决了!”“环境指标一天没有真正纳入宫员考核制度,就一天不能杜绝一些地方官员用人民的健康换取极少数人的特殊利益,这样的官员一天不被问责,反而因‘发展有功’得以升迁,就一天不能阻止更多的官员效仿”。进一步的问题其实还在于:由谁来考核,问责官员?显然,如果仅仅依循传统的那种自上而下、行政体系内部的考核问责路径,问题仍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因为一方面上级的精力能力是有限的,而且其自身同样也是考核问责的对象:更重要的是,从民主法治的角度看,与污染治理相对的并不单纯是一种行政权力,而是公民内在的环境权利――享受洁净优美生活环境的权利,实乃是基本的人权。因此,这种权利保障和实现的程度如何,公民无疑才最有发言权,而要捍卫这种权利,当然最终也应该由他们说了算。一句话,只有用公民权利“套牢”官员权力,才是环境治理的唯一出路。牛肉面限价,牛肉也应限价……
      兰州物价部门近日在掂量了牛大碗的轻重厚实后首次限定凡兰州市普通级牛肉面馆,大碗牛肉面售价不得超过2.5元,小碗与大碗差价为0.2元,违规者将严厉查处。
      牛肉面是兰州最具特色的大众化经济小吃。日前,兰州市的牛大碗价格上涨了0.5元。在此情况下,兰州市物价局下达了牛肉面限价令。
      兰州市物价局下达限价令其目的似乎是为了维护兰州市市民的利益然而,他们的这一作法却是计划经济时代的遗留产物,是政府爱伸看得见的手的习惯使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全相悖。
      “牛肉、清油以及调味品等原料价格都在大幅上涨再不涨价就难以维持。”兰州牛肉面涨价,是受上游原材料涨价的拉动,水涨船高,这道理恐怕谁都明白。面对牛肉、清油价格上涨,而不允许牛肉面价格上涨,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面对牛肉面价格上涨,兰州市物价局下达限价令,不仅违背了价值规律,而且在执行中也会遇到诸多难题。比如,兰州市牛肉面已涨价多日,物价局的纸限价令,真的就能把价格再降回去?兰州那么多的牛肉面馆物价局能监督得过来吗?
      话再退一步说,就算真的限价令得到执行,那又有谁能保证,牛肉面馆为了保本盈利而不会减少牛肉和面条的数量呢?在这种变相涨价面前物价局又有什么手段和措施来处理?
      兰州市物价局指望通过下达限价令来阻止牛肉面价格上涨,那么是不是也应该对牛肉、清油价格下达限价令?是不是对近些月来不断上涨的猪肉价格也要下达一个限价令?如果这些做不到,却拿牛肉面开刀,这算不算是对牛肉面的不公平?
      当然,笔者并不是反对政府对商品价格上涨进行的干预。相反,对关系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服务价格上涨,政府应当密切关注,甚至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增加供给,减少流通环节,消除垄断,打击囤积居奇等,但绝不是在没有弄清物价上涨的原因之前,就匆忙草率下达限价令,那样,不但难以起到遏制价格上涨的作用,反而有可能使政府的文件陷于难以执行的尴尬之中,最终使政府的公信力降低。
      
      买房炒股老百姓最理性的选择
      
      在夏天就提醒穿上棉袄的想法,其实是一种误导。过去几年,房价猛涨,股市疯涨,很多人认为百姓已处于菲理性状态,或者认为有坏人作怪。然而,真相可能并非这样。我认为:房价和股价都将必然上涨,百姓买房炒股其实是最理性的选择,且几乎是惟一合理的选择。我们知道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整体国民经济已陷于流动性过剩的状态。挑开精致的学术语汇的面纱,流动性过剩说的就是一件事,钱太多了。为什么钱突然太多了?是因为国际资本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认为存在套利的空间,从而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流入中国(比如今年一季度就高达700亿美元),其结果导致我国的外汇储备从2003年的4000亿美元一直扶摇上升到今天超过1.2万亿美元,足足上升了三倍有余。
      由于在中国,所有外汇都要兑换成人民币才能使用,这使得国内货币流通量剧增。粗粗计算,2003年以来累计因外汇而被动释放的人民币达6.4万亿,如果按3―5倍的乘数效应,则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可达19.2万亿~32万亿之多。而中国的GDP到2006年年底也才20.9万亿。也就是说,其间货币的增长远高于GDP的规模。我们还知道,截止到2006年年底,我国的货币和准货币(M2)加起来总共是34.6万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大概55%~92%的货币供应都是由于外汇流入所引发的。这说明,中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由外汇的流入所主导,并且进入了一个流动性过剩的发展阶段。
      流动性过剩带来的结果是人民币对于国内资产的急剧贬值。好比说,过去50万也许就能够买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而现在也许只能买半套。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人民辛辛苦苦一辈子积累的储蓄现在正像冰棍一样迅速融化掉。
      那么,老百姓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通过投资“商品(住房/有价证券/古董/艺术品)”的办法来避免损失。
      也就是说,老百姓选择买房炒股不仅是逐利的理性选择,而且几乎是迫不得已的为了避免财富不 像冰棍那样化掉的唯一无奈选择。从这样的角度,我们知道,买房也罢,投资于股票也罢,实在是最理性不过的选择,而不是某些精英人士所指责的非理性选择。
      
      小产权房谁没得到好处
      
      近期,没有合法身份、原本不入流的小产权房抢尽风头:先是因为热销被广泛关注,后因为建设部专门发布小产权房购房风险提示,国土部门领导又出面表态呼应而成为舆论焦点。但来自多家媒体的实地调查显示,诸多此类项目仍在销售中。
      值得关注的是:舆论主调不是反对小产权房,而是质疑有关政府部门处置这类项目时的方式与态度。北京市政府将小产权房开发定性为“打着新农村建设旗号的违法违规建设行为”予以叫停。一种有代表性的舆论认为,小产权房存在有价值,省市级政府反对是因为没能从中获得土地出让收益以及相关税费收入,政府在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经营也受到挑战。人们曾揣测房地产商会出于自身利益需要和政府站在同一阵线上反对小产权房。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大多数开发商否认这一点,并对小产权房现象表示理解。
      典型说法一:为什么那么多人明知道小产权房没有法律保障还铤而走险?每平方米一两千元,真便宜呀!不过这些房子质量一般位置又都在郊区,法律上还没有保障,和我们单价过万元的合法商品房根本不在一个档次,面对的也不是一个客户群,形成不了竞争,我们反对它干嘛?整治它是政府的事。
      典型说法二:小产权房满足了中低收入者的购买需求,有了消费得起的房子,他们就不会再嚷嚷房价高了,政府也就不会非要干预房价了我们正规开发商应该感谢它的出现!
      典型说法三:小产权房热销反面印证了房地产供应结构失衡、中低价位住宅供应不足的问题仍然很严重,政府没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90/70政策未发挥真正的效用。政府不解决,市场机制自身就来发挥作用了。
      在国内大多数经济发达城市有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中高档住宅需求旺盛较高的利润以及不断高涨的地价,让开发商对中高档住宅开发趋之若骛没人愿意开发中低档住宅,加上政府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启动晚、土地供应数量有限,以至于住宅供应结构失衡越来越严重,中低档住宅缺口越来越大,因此才让小产权房钻了空子。
      小产权房现象把集体用地流转问题又推到了台前。早在今年三四月份,国家土地专项监察工作全面启动后,发现的首要问题就是两个省市违规利用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有关数据显示北京所有土地中 国有土地只占18%,其他都是集体所有制土地。在当前开发用地有效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加速推进集体用地的流转才是出路,该项政策也将让农民直接受益。小产权房热销现象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了现阶段政府在调整住宅市场供应结构上的不力。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好好照照这面镜子找到问题症结进行根治,不要以叫停项目这样的粗放方式处理,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去香港买保险这个擦边球打不得
      
      时尚之都、购物天堂,这些都是香港留给我们的印象,香港的一切看起来似乎都那么美好。由于在香港买保险产品收益比内地高很多,而且保费也要低一些。一些人选择在赴港游玩之余买份保险,在收益率方面,内地保险公司的产品很难和境外保险竞争。内地保险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最高在3%至5%之间,而境外保险都在10%以上,甚至达到20%。
      据了解,一般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产品有两种途径一是香港保险公司的营销人员到内地销售、签单,并通过伪造入境记录让保单生效,另一种就是内地居民过境香港,在停留期间购买香港保险产品。前者是保险监管部门严厉打击的地下保单,后者打了一个擦边球,但实际上也算是地下保单。南京某外资寿险公司寿险部周经理告诉记者前几年地下保单事件在内地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是保险业内的一颗毒瘤。据周经理介绍,经过政府集中整治,地下保单的发展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同时,一些香港寿险公司更是公开表明态度,坚决不卖保险产品给内地居民。
      地下保单销售的一般是高额寿险,这也是内地保险公司所欠缺的。内地保险公司往往由于风险管控能力不够而卡住高额保单,客户要投保超过100万元的寿险往往就要面对复杂的核保流程。这使得很多优质客户转投境外保险公司的怀抱。
      目前地下保单的收益率高有多方面原因,一是香港作为一个国际性的金融中心,资金运用的渠道广,同时,香港的保险公司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能力强:其次,在税费方面境内外的保险公司也有所不同。
      然而,地下保单的保险权益不受法律保护,市民因在香港购买保险产品而产生纠纷,或是保险权益受到侵害,一概不受《保险法》的保护。近年来每当旅游高峰期过后,关于这种地下保单的投诉就会增多,其中包括跨境理赔纠纷、无效保单退费受阻等。由于没有得到我国法律的认可,大多投保者无法退回保费,或者保费严重缩水。目前,地下保单存在多种风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法律风险。因为境外保单的保险条款在词汇、专业术语上与内地有很大差异,内地法律对境外、港澳的保险公司是没有什么约束力的,如发生理赔争议,投保人几乎没有投诉的机会。一旦发生争议,投保人需要向香港或澳门的法院起诉,并要聘请港澳律师,而内地的各种证明未必会得到港澳律师的认可,官司打起来无疑耗时耗力而又多半可能是没有结果的。
      
      精装房装修费需缴契税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公布的《关于承受装修房屋契税计税价格问题的批复》称,房屋买卖的契税计税价格为房屋买卖合同的总价款,买卖装修的房屋,装修费用应包括在内。分析人士称,这项规定意味着,如果购买精装房,计算契税时装修费不能被排除在外,而应按照买卖合同总价计算契税。契税是指在土地、房屋权属转移时,国家按照当事人双方签订合同契约,以及所确定价格的一定比例,向承受权属者一次性征收的一种行为税。它是对房地产产权变动征收的一种专门税种。其中,转移土地、房屋权属是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转让,包括出售、赠与和交换,房屋买卖,房屋赠与,房屋交换。出租房屋不缴契税。
      在税率设计上,契税采用幅度比例税率。根据北京市有关规定,凡在2002年7月1日之后缴纳契税的,一律适用3%的税率。个人购买普通住宅,在3%税率基础上减半征收契税。别墅度假村以及每建筑平方米价格超过上年度商品住房平均价格一倍以上的为高档住宅,不享受减半征收契税的优惠政策,其他住宅为普通住宅。另外,国有、集体企业出售,被出售企业法人予以注销,并且买受人妥善安置原企业30%以上职工的,对其承受所购企业的土地、房屋权属,减半征收契税;全部安置原企业职工的免征契税。政府主管部门对国有资产进行行政性调整和划转过程中发生的土地、房屋权属转移,不征收契税。

    相关热词搜索: 出路 于民 环境治理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