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那个高墙内的“硬汉暖男”

    时间:2020-04-28 09:20:2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丁燕

    直到现在,许多与李洪奎有过交集的人仍不愿相信他已经走了的现实,但愿这只是一场噩梦。

    2019年11月27日13时30分,因突发心脏疾病,49岁的李洪奎倒在工作岗位上。

    11月30日,李洪奎遗体告别仪式在北安殡仪馆举行,来自省内外的400余人冒着严寒前来为他送别。

    李洪奎走了,他在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已成为亲人、同事及服刑人员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

    一枚心无旁骛坚韧的钉

    有人形容监狱民警这一职业是守着“火山口”、揣着“炸药包”,其工作难度不言而喻。

    北安监狱关押的大多是死缓、无期徒刑等重刑犯,服刑人员思想波动大,改造难度大。置身特殊的工作环境,面对复杂的服刑人员,监狱民警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

    2016年1月,李洪奎升任北安监狱副监狱长,分管监管改造工作。面对新的工作挑战,他凭着一股闯劲和韧劲,埋头苦干,攻坚克难。

    “你们就看我怎么做的。我能做到,你们也行。”在分管监狱改造工作期间,李洪奎自动屏蔽假期,每个带班日都会抽查各监区的夜查情况,翻阅民警的查岗记录。

    循着李洪奎人生最后30个小时的工作轨迹,便可窥见他的工作常态。

    2019年11月26日,是李洪奎的带班日。他和往常一样早早来到监狱,换上警服,着装严整地走进监管区,开启了他24小时值班模式。从26日8时开始,他相继到分包的三个监区召开狱情分析会,对两名服刑人员进行个别教育,与四名民警谈心谈话,巡视检查了监狱每个角落,一直忙到深夜12点10分。

    11月27日8点30分至11点,他在分包的六监区召开最后一个狱情分析会,紧接着与监区服刑人员薛某谈话,直到11点40分,他才回到监管区值班室。午餐时间,他在值班室与相关科室的负责人一起边吃饭边谈工作。

    12时10分,他与妻子张艳朋通了个电话。听到他的声音中透着疲惫,张艳朋让他赶紧休息一会儿。放下电话,他靠在休息床上,闭上了眼睛。

    13点30分,监狱党委开会,他没有按时到场,催促的电话铃声也没能叫醒他。谁能想到,他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正因为李洪奎以身作则、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民警们对他心服口服。

    在北安监狱狱侦科副科长林扬的印象里,李洪奎这位耿直的东北汉子,只要遇到与工作有关的事儿,“眼里容不得沙子,特较真儿”。林扬记得,2018年监狱开展迎检工作,服刑人员的队伍离开场地后,留下了少量纸屑,李洪奎严厉批评了相关民警。

    在很多一线民警心里,李洪奎总是冲在工作的最前沿。他不仅是负责监狱改造工作的指挥官,也是身先士卒的执行官。在北安监狱援疆民警赵海鸥眼里,李洪奎貌似粗犷,却有着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他对民警的要求特别严厉。他安排的工作,民警必须完成;
    如果不能完成,必须说明原因。遇到棘手的问题,他出面协调解决。”赵海鸥说。

    2018年3月,李洪奎被确诊为心肌炎、心房颤动。夏季,他用一层层衣服遮盖着胸前的心电检测仪,尽量不让人看到——他就像一枚坚韧的钉子,牢牢地“钉”在工作岗位上,心无旁骛,从不示弱。

    一盏用心温暖他人的灯

    在很多人眼中,李洪奎更像“一盏灯”——无论在高墙内还是高墙外,总能让人感受到光和暖的存在。

    重刑犯的教育改造是块非常难啃的“硬骨头”,但李洪奎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总能在服刑人员身上找到共鸣之处,打开思想交流的突破口。

    针对服刑人员的特点,他协调设置法援联络站,通过加强监区文化建设、开展联合帮教等方式,不断丰富、改进教育改造手段。监狱内几个最为放荡不羁的“野马”,也慢慢地被他驯服,并由此走上自新之路。

    今年47岁的服刑人员居某,曾因抗拒改造、违规违纪等问题,被转监三次、关禁闭40多次。父亲的病逝,让居某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李洪奎了解情况后,与居某的母亲取得联系,让她走进监区,对居某进行亲情帮教,用家的温暖焐化了他冰冷的心。

    令居某终生难忘的是,2017年夏天,他肾脏手术后需要服用一种药物,但当时狱内医院没有。李洪奎听说后,就为居某申请进药。居某坦言,早些年他思想极端、仇视警察,但遇到李洪奎之后,让他逐渐改变了对警察的态度。他一直视李洪奎为恩人,当得知李洪奎去世的消息,立刻泪如雨下。

    就在11月27日李洪奎离世的当天上午,他还应约对两名服刑人员进行了谈话教育,其中包括服刑人员薛某。那天是薛某父亲88岁的生日,为了让其安心改造,李洪奎破例让薛某父子进行亲情通话。“李狱长让我不要放弃,努力改造,争取减刑,早日与父亲团聚。”回忆起当天的谈话内容,薛某记忆犹新。

    薛某因抢劫、杀人等被判入狱,经过六次转监来到北安监狱。李洪奎分管监狱改造工作后,经常和薛某谈心。李洪奎是他最敬佩、最信赖的人。“他没有架子,对犯人能呈现出最温暖的一面。”在与李洪奎接触后,薛某打开尘封已久的心扉,逐步走上了正常的改造之路。

    对服刑人员如此,对同事、朋友亦然。

    李洪奎熟悉每个监区的监管民警,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的民警不堪工作重负,他三番五次与之谈心;
    有的民警工作履新,他会“絮絮叨叨”地“送一程”。

    11月下旬,姚铁峰成为北安监狱六监区监区长。11月26日,李洪奎为了给姚铁峰鼓足干劲,两人促膝长谈。“洪奎大哥是位好领导,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回忆起李洪奎去世前一天与自己的谈话,姚铁峰潸然泪下。

    许德新与李洪奎有14年交情,两人亦兄亦友。在他的印象里,李洪奎乐观爽快,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甜头留给大家尝,有苦有累自己扛。在六三农场工作时,李洪奎的岳父出资为其购买了一台代步车。可这台私家车却成了农场百姓的“公车”——谁家有紅白喜事,甚至退休职工半夜紧急送医,李洪奎都随叫随到。许德新眼含热泪说:“他是个好领导、好大哥。只可惜,天不假年……”

    李洪奎猝然离世后,与他有过交集的人无不扼腕叹息。他的好友韩仲福写下一首《调寄江城子·悼洪奎》:“冬日惊闻兄弟殇,心凄凉,泪满眶。奋战卅时,不负披戎装。殚精竭虑为坚守,真汉子,铁脊梁。战友列阵迎雪霜,泣千行,别儿郎。英魂永在,悲恸化力量,重整旗鼓再出发,戍高墙,保和祥。”

    一座家人心中伟岸的山

    李洪奎的妻子张艳朋是六三监狱的职工,女儿正在读研,一家人在三地生活,聚少离多。但在张艳朋心里,李洪奎是个知冷知热的“暖男”,就像一座山,为自己和女儿遮风挡雨。

    这个小家在李洪奎心中的分量有多重,他的行动是最好的答案——只要一有时间,他总是变着花样给妻子女儿准备早餐;
    张艳朋过生日,她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到丈夫预定的鲜花。李洪奎的这份浪漫深情,让妻子觉得温馨甜蜜……

    結婚20多年来,这个三口之家多是妻子张艳朋一个人在支撑。女儿两岁时突发心肌炎住院,全是妻子一个人忙前忙后。2006年妻子手术住院十天,李洪奎因在外地学习,无法在身边照料。年轻时,张艳朋特别羡慕那些朝朝暮暮在一起的夫妻。看到丈夫每天忙于工作,她曾一度非常不解:“他心里是不是没有我?是不是没有这个家?”可作为一名警嫂,她又深知,丈夫是个“要脸儿、要强”的人,他深深地爱着自己和女儿,只是他没有时间。

    早在2017年10月,李洪奎就出现心脏病迹象。因未及时治疗,到2018年3月,病情发展为心房颤动,这种疾病对身体的危害极大。但为了工作,他仍没有及时住院休养。近一年多来,张艳朋发现丈夫因睡眠不足和压力过大,出现严重脱发,知道自己说话也是“耳旁风”,只好拿女儿做“挡箭牌”:“丫头让你爱护身体,要挽着她的胳膊走进婚礼殿堂……”

    也许是童年时期父爱与母爱长期缺席,李洪奎对家人团圆格外珍视。几年来,他不止一次地与妻子女儿畅想:“等我有时间了,咱们仨在一起好好过个年。”

    去年,李洪奎曾对妹妹感慨:“这些年,这个家多亏了你嫂子。等我闲下来,要带她出去旅游,好好放松放松。”然而,这个心愿成了永远的遗憾……

    对于女儿李响来说,如山般的父亲倒下了,但他是自己心中永远的丰碑。

    11月24日,李洪奎在哈尔滨学习结束,很难得地陪女儿过了一个周末。因惦念父亲的心脏病,李响希望他次日能请一天假,去医院“挂个专家号”。李洪奎放不下工作,匆匆踏上归途。这也成为李响今生最大的遗憾:“如果当时我坚持留爸爸看病,可能他就不会倒下了……”

    前些天,李响到父亲的办公室整理遗物。下楼时,一位民警气喘吁吁地跑到她面前,问她是不是李洪奎的女儿。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那名民警并没有介绍自己的姓名,只说曾是监狱的防暴队队长。说话间,他举起右臂向李响郑重地敬了一个礼。李响顿时湿润了眼眶,她感受到了父亲的无上荣光。

    父亲是她的骄傲,也是她的榜样。父亲走后的这些天,无尽的思念像蔓藤一样在李响脑海里蔓延。李洪奎生前最惦记的,是女儿参加全国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成绩。女儿多想告诉父亲:“我已顺利通过考试,只是这份成绩单再也无法送到您的手里……”

    相关热词搜索: 硬汉 高墙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