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丧文化”在青年中盛行的现象剖析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时间:2020-10-05 04:00:3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张梦媛

    摘 要:近年来,“丧文化”在青年人中流行起来,为青年人排解压力的同时,对青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形成了不利影响。在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丧文化”研究应该得到重视。关于如何应对“丧文化”流行的局面,不少学者已经从新闻传播学、社会学等角度提出相关对策,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个不能忽略的视角。我国思政工作者应深入探析“丧文化”,明确“丧文化”的含义、成因及影响,并从思政角度提出解决对策,促进“丧文化”正确发展的同时,做好青年思想引领。

    关键词:丧文化;青年;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一、前言

    “少年强则中国强”,青年对国家强盛有着重大作用。而如今,随着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很多青年正陷入对前途未来迷茫、为当下现实烦扰的负面情绪,“丧文化”之风在青年群体中流行起来。“丧文化”的流行反映出当代青年普遍迷茫的社会现状,也反映出我国青年的价值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此现象需要引起重视。

    学术界对“丧文化”的关注程度有所提升,很多学者已经从多个角度对“丧文化”现象进行了分析,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董子扬、董扣艳等人,都系统分析了“丧文化”形成的原因及对策,给其他研究者很大启示。但目前的研究也有一些不足,如概念初具雏形但是尚不明确,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研究,少有学者提及“丧文化”的影响且容易忽略“丧文化”具有正向价值的可能等。

    本文在分析“喪文化”含义和成因的基础上,尝试分析“丧文化”对青少年成长以及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包括正向价值,也包括负向危害;并尝试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提出相应对策,希望为我国青年“丧文化”的相关研究作出一点贡献。

    二、“丧文化”的含义解读

    (一)“丧文化”的概念

    目前,“丧文化”还尚未得到一个被广泛认可的、统一的概念界定。

    “丧文化”最早作为一个确定的概念被提出来,是在2016年9月《光明日报》发表的《引导青年人远离“丧文化”侵蚀》一文。此文作者认为,带有消极色彩的“丧文化”的长期浸润,会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需要引导青年人积极向上,彻底远离“丧文化”的侵蚀[1]。

    学术界最早对“丧文化”加以定义的是萧子扬,他认为,“丧文化”是流行于青年群体当中的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2]。此后,陆续有研究者对“丧文化”概念加以界定和解释,也有不少学者对萧子扬的定义进行了修改、补充,或是重新进行了阐述和定义。其中,本文采纳的是学者程雪的定义——“丧文化”是当代青年群体在应对现实情境时,为了缓解内心压抑与焦虑而突显出的一种负面情绪的输出方式,其主要是以文字、图片、表情包以及其他衍生品为表现形式的情绪表达[3]。以下的论述将围绕这一概念展开。

    (二)“丧文化”的特点

    “丧文化”主要具有反抗化、个性化、边缘化的特点。

    首先,反抗化。时代的迅速发展,让青年的学业、就业、人际交往的难度都越来越大。巨大的现实生存压力让当今青年身上本应具有的青春活力逐渐消逝。青年承担着压力,就不得不继续面对现实生活,“丧”一下子就成了他们普遍所采取的反抗措施。反抗社会发展的压力,反抗社会要求青年承担重要历史使命的主流文化。

    其次,个性化。当今时代,部分青年通过反讽的表情包、“反鸡汤”的段子等方式向社会表达内心的不满,这恰恰体现了具有冷幽默、反嘲讽等意味的当今青年独特的、不拘一格的、有个性的表达方式,体现了青年一代鲜明的个性特征。

    再次,边缘化。我国提倡、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是中华人民的共同理想。与更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主流价值观、主流文化相比,“丧文化”显然处于相对边缘和劣势的地位。

    (三)“丧文化”的表现形式

    “丧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文学、影视和社交媒体等。

    学者李玉竹、刘新玲指出,“‘丧文化现象最早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是1948年太宰治的《人间失格》。文中台词“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更是广为传播,充满了对社会的无奈与抵触”[4]。除了《人间失格》之外,日本还有很多文学作品都透露出对生活无法消解的哀思,这些作品在传入中国之后,都取得了不俗的销量。

    相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影视作品的受众往往更为年轻,更为普遍,因此影视作品在“丧文化”的传播中表现出了更强的影响力。例如,传说中最丧的动画片《马男波杰克》、边哭边看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等,这些都是让许多青年人在直呼“太丧、太压抑”的同时,又一遍一遍观看的影视作品,因为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

    而社交媒体中的“丧文化”则是传播度最高,表达方式最简单粗暴的了。表情包的应用是对“丧文化”最为广泛的呈现,充满反讽、娱乐以及夸张的句子配上具有视觉冲击性的各类表情包,表达出来的感情“丧”味十足,使得受众所感受的“丧”感更为强烈,其中最典型的“丧”表情就是葛优躺、上吊小人、悲伤蛙等很多青年人的常用表情包。

    从文学作品到影视作品再到社交媒体,反映了“丧”文化的逐渐成长,是一个相互交织但总体渐进的过程。

    三、“丧文化”的成因分析

    目前,有关当代青年“丧文化”现象产生原因的分析,学者主要侧重于社会学、新闻传播学、语言学等研究角度,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丧文化”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通过文献研究,笔者总结出以下两点原因。

    (一)社会发展的连锁反应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社会迅速发展进步,同时人们的压力也在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而增大。社会给予青年一代很多期望与要求,希望他们能担负起推动社会前进、实现中华复兴的重任。不可否认,青年的确应该承担这些责任。然而大部分青年人正被学业、就业、婚恋、买房等现实问题压得喘不过气,多重压力下,很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

    网络传媒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上文提到社交网络是“丧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实际上,“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就是社会网络的产物。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速度更快,社会交往方式更便利。青年是社交媒体用户中的主力军,对于大部分青年人而言,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些青年情感丰富、思维敏捷、喜欢沟通,他们在网络中互相展现、彼此交流属于自己的小“丧”,把在现实社会中不敢表达、无法排解的失落情绪放置于网络世界中,予以释放和宣泄。“具有共同颓废心态的青年群体就这样实现了网络上的聚合,完成了‘丧文化产生、加工、传播的整个过程。”[5]网络传媒的扩散效应让“丧文化”在青年群体中逐渐流行起来。

    此外,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商业营销也是“丧文化”发展的助推力。比如说,“丧茶”“没希望酸奶”等,这是商家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丧文化”这种符号意义通过对产品进行加工刺激消费者的认同感,从而消费“丧文化”中的情感,并由此从中获取经济利益。这进一步推动了“丧文化”在其他领域的扩展。

    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往来日益密切,文化的交流更是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外来文化对我国青年亚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上文提到,很多“丧文化”的文学与影视作品来自于日本,而日本是中国的邻国,两国之间文化交往的频繁是“丧文化”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流行起来的一个影响因素。

    社会发展带来的青年人压力增大、网络传媒更加便利、市场营销因素介入,外来文化影响等多重连锁反应,都促就了“丧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二)青年人的主观心理原因

    社会心态是对社会存在的主观反映。“‘丧文化表现出了某些消极的社会心态,表意背后隐藏着青年群体真实的生存样貌,呈现了青年群体在深刻社会变革中复杂多样的社会心态。”[6]

    第一,排解焦虑的心理疏导。如今,面临着不小的社会压力,青年人难免形成群体性焦虑。在感到压力、疲惫时,发几句“心灵毒鸡汤”,调侃自己“感觉身体被掏空”“差不多是个废柴了”“我就是个废物”,或者发几个“流泪熊猫头”“上吊小人”的表情包,也许就能使青年人会心一笑,起到排解压力的作用。可见,“丧文化”也不失为一种排解焦虑的良药。

    第二,寻求保护的“自我矮化”[7]。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如果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把对结果的期望值降低,最终反而可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即使失败了也不会觉得丢人,毕竟早有心理准备。在如今残酷竞争的社会环境下,很多青年人总会称自己为“废物”“矮穷挫”“辣鸡”等,不同于以往青年的爱惜羽毛,现在的青年似乎对于贬低自己乐此不疲。青年“自我矮化”的背后并不是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是通过放大内心的“丧”情感,控制自身的预设值,从而减低美好理想与落魄现实的之间落差感。

    第三,勇于挑战的叛逆精神。青年人正处于精力旺盛、不囿于世俗的时期,对于世间常理敢于发出自己的质疑声,而“丧文化”爱憎分明地对传统的“心灵鸡汤”发起冲击,对现行的成功学全方位解构,表现出了当代青年人对现行成功标准的叛逆心理。如今,成功学大行其道,各种教人如何赚钱、如何升职、如何取得高学位的讲座课程等十分火爆,人们“言必称致富,行必效成功”,似乎身上没有财富权力的人便是社会上的失败者,这十分不利于青年一代形成高尚的品格和正确的三观。因此,“丧文化”对现行成功学的解构并不代表青年人完全抛弃进取奋斗的精神,而是青年采取更加理性和豁达的态度看待人生的得失,给社会上追名逐利的热潮降温。

    青年群体这种想要排解焦虑的心理、想要寻求自我保护的心理、略带叛逆精神的心理,也都是“喪文化”在他们之间流行起来的重要原因。

    四、“丧文化”的实质与影响

    (一)“丧文化”的实质

    “丧文化”现象的表面均呈现出消极、颓丧的心理状态,“丧文化映照的是年轻人面对重压时一种消极的选择,是个体无力应对现实复杂与多变时的自我心理麻醉”[8]。但实际上,使用消极的语言表达并不意味就有消极的心理态度,有消极的心理态度也不会必然导致消极的实际行为。至今并没有任何数据或事实表明,青年一代无法扛起社会责任。相反,社会中的种种迹象表明,青年一代是素质高尚、热爱学习、敢于奋斗的一代,如2020年冲在抗疫前线的“逆行者”们,包括医护人员、警察、志愿者等,绝大部分都是青年人。看似颓废的青年一代,在行为上并没有表现出消极的一面,而是积极地担当起该负的责任。既然如此,消极和颓废便不能作为“丧文化”的实质,其实质应该是“合理性”与“谬误性”的并存,合理性在于,“丧文化”是网络时代青年群体在社会压力下宣泄情绪的一种表现形式;谬误性在于,“丧文化”代表的虚无主义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矛盾,且部分“丧文化”存在着一定的极端倾向。这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多方面的影响。

    (二)“丧文化”对青年成长的影响

    网络社会绝非是与现实社会完全对应的,“丧文化”借助网络媒体进行传播,就必然存在着一些夸张和跟风合群的成分。对于多数青年网民而言,“丧文化”仅仅只是代表着一种网络娱乐和交流的方式,大家用通过自嘲的方式调侃“压力山大”的生活,并借此起到释放负面情绪的作用,并不意味着虚无主义在青年群体中得到普遍的真正认同。

    但文化对人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不管怎么说,“丧文化”传递出的是一种负能量。部分青年在跟风使用“丧文化”用语、表情包,跟风表达对“丧文化”文学或影视作品的喜爱时,其审美倾向与价值取向总会不自觉地受到一定影响,这与主流价值观所倡导的、青年应该具有的青春正能量相背离,对于青年群体的成长会起到负面引导作用。

    此外,“丧文化”中还存在部分抑郁甚至消极厌世的观念,这是具有极端倾向的心理状态,与一般性的负能量有着本质区别,而“丧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二者经常发生混淆,如果青年不能很好地辨别,就会对青年群体的心理健康产生危害。即便青年人们并不完全认同这些虚无主义内含的价值观念,但负面信息的过度传播势必会影响青年群体的三观。

    (三)“丧文化”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丧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流行,也给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冲击。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价值观教育,而如今负能量传播甚广,“丧文化”作为一种有着不利影响的青年亚文化,对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五、“丧文化”的对策探寻——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视角

    “丧文化”已经成了无法被社会忽视的非主流文化现象。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急需思想政治教育者从各个方面加以应对。

    (一)允许负面情绪的适度表达

    面对社会压力,青年人难免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视负面情绪为洪水猛兽,而应正确地看待它。

    负面情绪是人们正常的情绪反应,不能用政策上的强制措施来干预,而且强制手段也干预不了。倘若思想政治教育者强行遏制青年人负面情绪的宣泄,将导致他们的内心负能量长期得不到释放,一来会有损于青年自身的身心健康,二来长期积压的负能量将伺机寻找新渠道释放出来,而这些渠道可能会是暴力、毒品等危害性更大的手段,会对社会和谐与稳定构成威胁。“丧文化”是青年群体宣泄消极情绪的一种渠道,虽然不值得提倡,但是也不必刻意强行压制,只要不越过法律的规定范围,它不失为青年群体理性宣泄负面情绪的好渠道,或许会在无形中化解一些潜在的、危及社会稳定与社会安全的因素。

    从另一个角度看,“丧文化”所带有的颓废情绪其实是对社会的重要预警,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切实存在的问题。堵不如疏,允许“丧文化”的合理存在与适度表达,对“丧文化”的传播给予适当引导,同时关注其背后反映的问题,才是合适的应对方式。

    (二)关注青年人的实际需求

    虽说应允许负面情绪的合理存在与正常表达,但是也不能任其泛滥,思政教育者需要采取一定手段减少社会负面情绪。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9]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社会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的,这是造成青年群体产生社会不公感的客观存在。当今社会发展十分迅速,贫富差距大,阶层逐渐固化,社会纵向流动困难等都是困扰青年人的实际问题。

    我国要想调动起青年一代的青春活力,让青年一代真正能够昂扬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而奋斗,就必须结合社会现实条件,充分理解青年人所提出的利益诉求,在医疗、住房、婚恋、教育、创业就业等方面充分考虑青年的现实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打破财富垄断现象,开发多种社会纵向流动渠道,使青年享受到实际利益,以此赢得广大青年的支持和信任。

    (三)加强思政工作,弘扬主流价值观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对青少年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和重要条件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传家宝”。面对更为复杂的社会现实情况,学校更应当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丧文化”获得部分青年认同并广泛传播,是对主流价值观的背离和颠覆[10]。因此,“丧文化”社会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推动青年群体获得健康文化的浸染,引导广大青年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来看待问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正确合理的态度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和个人处境。

    首先,对于社会错误观念,要及时予以回击。当思政教育者看到“丧文化”的表达出现“过度”的势头,呈现抑郁、厌世等倾向时,要及时抢占话语权,传播正能量与主流观念。新闻媒体也要选取更多样的题材,给予除金钱地位以外取得成就的人士关注和报道,摒弃片面把物质财富和权力地位作为人生最大追求的错误观念。

    其次,对于中学生群体,思政课是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和核心,思政课的根本属性是德育性。思政课教师在教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多加关注和关爱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者;同时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在觉察到学生的心理压力大或者负能量较多时,应及时找学生谈心,疏导学生的心情,引导他们往正確的道路发展。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独立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思政课教师若能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将会对学生的一生大有裨益。

    再次,对于大学生群体,学校的学生工作部门(如学生会)、党团组织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坚决贯彻总书记对党团组织改革的要求和部署,将工作重心聚焦到对青年人的价值引导上去。校园的文化建设也要注重宣传主流思想,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节,开设校园广播节目等有趣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大学生的生活,对其产生正向影响。

    最后,对已经进入社会的青年人,可以通过加强社区宣传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区的景观建设之中等方式,让青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正确价值观的熏陶,为思想引领创造更坚实的条件。

    六、结语

    综上所述,“丧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流行应该引起思政教育的重视。我国的“丧文化”研究领域正在不断被开发,但当前“丧文化”的概念界定仍然不够明确,较难进行操作,急需加以完善。“丧文化”的流行有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其影响较偏向于负面,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它的正面价值。为应对“丧文化”的盛行,笔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相应对策,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三观。

    参考文献:

    [1]夏之焱.引导青年人远离“丧文化”侵蚀[N].光明日报,2016-9-30(10).

    [2]萧子扬,常进锋,孙健.从“废柴”到“葛优躺”: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网络青年“丧文化”研究[J].青少年学刊,2017(3):3-7.

    [3]程雪.当代青年“丧文化”产生的原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9(13):144-145.

    [4]李玉竹,刘新玲.大学生“丧”文化现象心态剖析及对策——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8(6):104-108.

    [5]蔺芳,王志杰,周培京.“丧文化”现象的剖析与防范[J].北京教育(高教),2017(11):22-24.

    [6]董扣艳.“丧文化”现象与青年社会心态透视[J].中国青年研究,2017(11):23-28.

    [7]杨忞.“丧文化”的内涵与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3):176-178.

    [8]刘孝菊,芮永要,王海稳.青年丧文化的价值逻辑与引导策略[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7-51.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代俭英,张君玲.警惕“丧文化”侵蚀青年[J].人民论坛,2019(4):128-129.

    相关热词搜索: 盛行 剖析 对策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