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春秋六百载 史话紫禁城

    时间:2020-10-06 11:13:5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卢娜 周一泽

    四月季春,为配合防疫工作已闭馆70余日的故宫博物院来了一场不负春光的“云游”直播。数字信号为媒,摄像镜头为介,过往黄瓦红墙中庭院深深的皇城春色就此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仅央视新闻的抖音号在线观看人数就超过1亿,哪怕千里之外,亦能体会故宫之美。

    旧称紫禁城的故宫,自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至今已有600年,作为博物院,它也会于今年迎来95岁的生日。作为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建筑,它历经有据可查的200多场较大地震,依然屹立不倒,彰显的是中国劳动人民的建筑智慧。从高高在上的皇家宫城,到对外开放的公共文化场所,整齐严肃、气象雄伟的故宫是中国社会变革、文化转型的产物,更是中华民族历史和传统的重要符号。宏富的收藏、多样的展示、精美的建筑、传奇的词话,有关故宫,绝大多数中国人轻易便可说出一二,但若真要道个周详,似也不是信手拈来。六百载春秋已过,或许是时候细细端详一番这位熟悉而又不甚熟悉的紫禁故人——

    在故宫,那些孩子第一次捧起古物时,突然意识到,“不管走到哪里,他们的生命永远和手上的这只陶罐连在一起,这是他们生命的起点和归宿,是他们力量的源泉。”

    ——刘慈欣《超新星纪元》

    永乐十八年(1420年),一座即将经历两朝二十四帝的宫殿在北京宣告建成,此时,距朱元璋四子明成祖朱棣下令仿照金陵(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已是14年,这位帝王的迁都大业即将告成。

    永乐五年,大明王朝集中了全国著名的工匠,并征调二三十万农民和一部分卫军做壮工,在北京大兴土木,开始建造皇宫,最终耗时10余年才完工。后又经历朝继续修建,方成就了今日我们所见的格局、规模与精巧华美。

    想来,无论是端坐朝堂之上的九五之尊、看尽庙堂云风世相的臣工,还是为了这座宏伟宫城绞尽脑汁、流血流汗的能工巧匠,或许无一人能预料到,他们所使用之器物、所操持之经营、所创造之艺术、所往复之生活,会以如今的形式展现于世人眼前。时光流转,兴衰更迭,無论阶级贵贱,曾以宫城为家的生命业已泯然,但紫禁城却依旧带着它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的记忆诉说着。有幸一览无数江山的它,带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明,洗练出“故宫”这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供人在此梦回有关沧海桑田的种种过往。

    图/ 视觉中国

    壹 故宫是如何建成的?

    故宫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左右,大小宫殿共有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既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精华,也是世界五大宫之首。

    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这样称赞故宫:

    现存清代建筑物,最伟大者莫如北京故宫,清官规模虽肇自明代,然现存各殿宇,则多数为清代所建。今世界各国之帝皇宫殿,规模之大,面积之广,无与伦比。

    清宫建筑之所予人印象最深处,在其一贯之雄伟气魄,在其毫不畏惧之单调。其建筑一律以黄瓦红墙碧绘为标准样式(仅有极少数用绿瓦者),其更重要庄严者,则衬以白玉阶陛。在紫禁城中万数千间,凡目之所及,莫不如是,整齐严肃,气象雄伟,为世上任何一组建筑所不及。

    那么,这样一座庞大的皇家宫殿,究竟是如何建成的呢?

    我国著名明清史学家、档案学家和古建筑学家单士元供职故宫74年,根据他的研究,从朱棣于永乐四年诏建并开始营建北京皇宫后,直到明末,营建工程可以说一直在陆续不断地进行。除去一般维修外,以工程量计,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永乐开创时期│

    这个时期整个工程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备料,营建西宫;后一阶段是正式营建北京城、皇城和紫禁城,工程量最为浩大。北京紫禁城以南京宫殿为蓝图,且在取得营建凤阳、南京两处宫殿的经验后进行施工,因而在规模、气派及工艺上虽逊于中都,但要比南京宏敞,而在布局上则比中都、南京更为完整。

    紫禁城宫殿南北分为前朝和大内,东西分为三路纵列,中宫和东西六宫,形成众星拱月的布局。它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皇宫的沿袭和集大成,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营建法式。今天看到的紫禁城故宫基本上是永乐时期所奠定的基础。

    │正统完成时期│

    这个时期包括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天顺是正统的复辟,都是朱祁镇做皇帝。景泰七年是他弟弟朱祁钰当政。这一时期是明代开国后初步稳定和兴盛时期,国家的财力、物力较前有所丰裕。北京城建中如各城门的瓮城,天、地、日、月等坛,是在这个时期最后完成的,皇宫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兴建。史书记载说,(明北京都城和皇宫)始建于永乐年,而于正统朝完成。

    这一时期朱祁镇把营建重点放在御苑方面。前期修建了玉熙宫、大光明殿,后期则重建了南内(在今南河沿、南池子一带),而南内在嘉靖、万历两朝拆建改建工程频繁。

    │嘉靖扩建时期│

    嘉靖朝是盛明时期,嘉靖皇帝在位达四十五年之久。这一时期商业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在北京前三门外已形成繁盛的商业区,京都人口越来越稠密。由于治安上的需要,嘉靖二十三年(1544)加筑外罗城,由于工程浩大只筑成“包京城南面,转抱东、西角楼”。周围二十八里,共七门: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宁门(清代改广安门)以及东便门、西便门。并在景山西建一座大高玄殿。

    │明末衰落时期│

    从万历朝到明亡,经嘉(靖)、隆(庆)、万(历),盛世而衰的迹象越加明显。明政府仍然进行无穷尽的横征暴敛,却已无力再进行大规模的兴建了。万历二十五年(1597)三殿又發生了一次火灾,万历四十三年(1615)才开始兴建,直到天启七年(1627)才完成。万历、天启重建的三大殿体量较永乐初建时似偏低,与三台高度有不协调之感,从现存的明初旧构太庙殿与三台的比例一望可知,这或是万历、天启时人力、物力不济所致。巨大木材不易得是其关键,再一个可能是清代康熙初年兴建太和殿,营建成现在的体量,从此更是每况愈下,只能进行小规模的维修了。像主要建筑——琼华岛上的广寒殿,在万历七年倒坍之后,再也无力重建了(现在的白塔是清顺治朝所建)。嘉靖所建的西宫也已荒芜,有的殿堂倒坍后只余房基。又如西宫的大光明殿和南内的延禧宫烧毁后也再没有重建,甚至南内飞虹桥石栏已坏,虽经补刻,但终不及原来之精巧。

    故宫布局图。图/ 故宫博物院网站

    TIPS

       故宫建材那些事儿

    一座宫殿的诞生,建筑材料必不可少。今存故宫保和殿后的那块丹陛石,开采于位于北京西南的房山,而在古时,想要开采、运输所需石料极为困难。据史书记载,运输这块石头耗费了数万人工,每隔大约一里地,工人们便会在道路两边挖出一口井,到了严冬时分,从井中取水泼于路上,形成冰道,最终用了足足28天才将这块石料滑运至目的地。

    除此之外,太和殿内体积巨大的整根金丝楠木3柱子主要产自于我国四川地区,地面所铺设的“金砖”是由苏州御窑制造。而这些数量巨大和体积巨大的砖石木料在当时是靠着京杭大运河和通惠河的便利才运送到了北京,因而民间有“先有大运河,再有北京城”之说。

    贰 是谁设计了故宫?

    提到故宫的设计师,热衷观看文博节目的读者一定会报上“样式雷”的名字。没错,这个雷氏家族主持清代皇家建筑设计200多年,在他们手中,诞生了包括故宫、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天坛、清东陵、清西陵在内的多个世界遗产级别的建筑设计,“样式雷”便是对这个雷姓世家的誉称。

    所谓“样式”,即“烫样”,也就是建筑的微缩景观。建筑的每个部分都可以自由拆卸、组装,制作十分精细。“烫样”是样式雷最大的贡献,样式雷图档的存世证明了中国古代建筑绝不完全是靠工匠的经验修建而成的,说明了中国古代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也填补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的空白。

    由样式雷设计制作的颐和园御船烫样。图/ 东方IC

    近代之前,中国并没有西方所谓“建筑师”这一职业。清工部和内务府皆承办营造事务,“样式房”即类似建筑设计部门,设计称为“起样”,工匠称“样子匠”,他们的设计涵盖范围极为广泛,从风水选址、景观设计、建筑组群、房屋构造、内檐装修到舟车家具等无所不包。

    据《建筑世家样式雷》记载,明末清初之际,祖籍江西永修的雷发达跟着家人迁居南京从事木工建筑行当。清康熙二十二年,朝廷为修建皇家园林,从全国招募最优秀的土木工匠,其中就有以工艺超人而被招募的雷发达和其堂弟雷发宣,雷发达的儿子雷金玉不久也追随过来。雷发达进京后先被安排修建畅春园,随后被临时抽调到紫禁城的修缮现场。就是这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得到了康熙帝的赏识。

    按照传统观念,上梁(安装大梁)不仅是建筑工程基本完成的标志,也是天意顺逆的彰显,上至皇家宫殿下至小民陋室无不如此。太和殿是紫禁城三大殿之首,是皇帝的金銮宝殿,其上梁成败代表着天意民心,因此意义非同寻常,康熙帝特意择定吉日,亲自主持典礼。

    中国营造学社创始人朱启钤先生在《样式雷考》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由于修缮太和殿时缺少大的木头,仓促之间官员们只能从明代殿陵中拆取了一根大的金丝楠木用作太和殿大梁用料。可就在金梁举起往下落时,偏偏因为卯榫不合致使大梁被悬在空中难以到位。此时此刻,工部官员个个相视愕然,康熙也大为不悦。雷发达见状,自告奋勇上去补救。按规矩这工作最少要七品官才能干,工部官员对他的技术有信心,于是为他换上了七品官的衣服。雷发达上去后从袖里掏出斧头,只“咔咔”几声,金梁便稳稳落下,承接之处丝丝入扣。上梁大礼完成后,皇帝当场封了他七品官。

    虽然后人对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究竟是雷发达还是其子雷金玉一直有争论,但它却开启了“样式雷”的家族传奇。作为雷氏家族的第二代传人,样式雷的荣光严格来说是由雷金玉开始的,因为他是雷氏家族中第一个执掌清廷内务府营造司样式房的掌案,这个职位相当于现在的总建筑师。从他往后的七代传人连续做了七代掌案,也逐渐叫响了样式雷的名头。

    相较大名鼎鼎的样式雷,明永乐年代那位紫禁城初代建筑师似乎就不那么声名在外了,至于这位故宫建筑的“奠基人”究竟是谁,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

    据流传最广的说法,为朱棣设计紫禁城的是明朝的一位有名的工匠蒯祥。相传在建造故宫三大殿时,缅甸国向明王朝进贡了一根巨木,朱棣下令将其制成大殿的门槛,不料被一个工匠一刀锯废,后来经过蒯祥补救,那名工匠才躲过一劫。那根被蒯祥补救的巨木做成的门槛被后人称为“金刚腿”,时人则称他为“蒯鲁班”。1420年,紫禁城修建完毕,但仅仅过了9个月,三个大殿就因雷击起火,烧了个精光。直到1436年到1449年这段时间才得重新修复,而负责修复的正是蒯祥。蒯祥后来出任工部左侍郎,到了晚年,虽然辞官归隐,但每当有人向他请教营造工程的问题时,他都依然热心给予指点。过去北京有一条蒯侍郎胡同,据说蒯祥就曾在那里住过。蒯祥的后代大多继承了他的技艺,直到晚清,仍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说法。

    另一种说法认为,紫禁城的初代设计师并非蒯祥,而是蔡信。曾经担任故宫博物院古建部高级工程师的于倬云先生就持此观点。他认为,蒯祥去北京之际,当时宫殿的修建工作已经到了十分关键的时刻,不可能是这个时候才开始设计。

    故宫博物院古建部的研究员李燮平也质疑,1417年故宫初建之时,蒯祥不过才20岁,无论从年龄还是资历来看,朝廷都不会对他委以设计师的重任。蒯祥的贡献应主要体现在正统那次的重建工作。于倬云提到的蔡信,是南直隶武进人,其生辰年月如今已无法考证,但民间流传着他参与故宫设计的故事:当时朱棣将建造宫殿的任务交给了工部尚书宋礼,建皇宫得先有图纸,宋礼就找到了蔡信,让他设计,蔡信很快交出了答卷。宋礼一看设计图,非常满意,便上呈皇帝——新皇城比元朝时略向南迁;各大宫殿,依中轴线,左祖右社,十分规整;又开凿南海,堆砌景山。整个设计方方正正,稳稳当当,象征大明长治久安的威严,正是朱棣心目中的理想皇城。

    斗转星移、光阴荏苒,有关故宫总设计师身份的真相已难有定论,但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今天,当我们站在600岁的故宫面前,所见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用他们的智慧谱写下的中华民族的魅力华章。

    叁 故宫寒暑如何度?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年四季中,寒暑最是难熬。与拥有空调的现代人不同,即便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也难逃天气所带来的考验,帝王手下的聪明人便也为紫禁城中人打造了属于那个时代的“空调”。

    先说避暑。据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研究馆员周乾介绍,紫禁城内建有冰窖,作为一种避暑建筑,其主要作用是储藏冰块及帝王在暑期饮冰场所。紫禁城内的冰窖具有非常优秀的隔热性能,现存共4座,坐落在紫禁城西区隆宗门外西南约100米处,每座建筑的形制完全相同。各冰窖均为南北向建造,外表与普通硬山式建筑无异,内部则为半地下室形式,利用地下温度的恒定来保持室内温度的恒定;厚厚的墙体及屋顶,以利于隔离室外高温的影响;地面石材使用主要成分为火山岩的豆渣石,具有吸附、净化冰水功能,有利于保持冰块的卫生;地面暗沟,融化的冰水可由此流入暗沟,暗沟附近有旱井,利于暗沟排水,保持窖内干燥。

    从功能上讲,冰窖主要用于藏冰。关于紫禁城冰窖藏冰数量,《大清会典·工部都水清吏司·藏冰》记载有“紫禁城内窖五,藏冰二万五千块”,易知每座冰窖藏冰的数量为5000块,而每块冰的尺寸约为0.5米见方,该尺寸的冰块不易融化。这些冰块均为前一年冬至准备好,或从紫禁城筒子河、北海及中南海、御河等处采取(用于食物冷藏或宫中避暑),或为在上述河湖旁挖一个水池,预先将净水存入结冰(用于食用),然后由指定差役凿取运至冰窖中。

    图/ 视觉中国

    古代无制冰设备,冰均采自天然,史书中称“打冰”。如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有“冬至三九则冰坚,于庭内凿之,声如黎石,曰打冰。”采冰的差役在冰面上将冰打成方块,然后拉着方形冰块在冰上滑行,将冰运到窖内。按照旧规,采冰一律在夜间进行。这是因为夜间结的冰未经日晒,不易融化,易于保存。

    紫禁城冰窖的藏冰一般在来年农历五月初一开始使用,至农历七月三十截止。冰块储藏期间,大约有三分之二会融化,但是这是古人早就考虑好的。如《周礼》载:“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在这里,“三其凌”就是储藏三倍所需要的冰块,以“备消释”。

    再说御寒。明清两代定都北京,御寒自然也就成了一大问题。但是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却大显神通,利用墙壁为紫禁城“供暖”,抵御数九寒天。紫禁城内的建筑,通常以院落为单位,每个院落都有单独的围墙,这一道道的围墙,除了能分隔空间外,还能防火御寒。

    此外,故宫内的大部分宫殿都坐北朝南,这种设计本身就有利于依靠太阳取暖。而最令人惊叹的设计是,皇宫内的墙壁其实都是砌成空心的“夾墙”,俗称“火墙”。墙下挖有火道,添火的炭口设于宫殿外的廊檐下。炭口里烧上木炭,热力就可顺着夹墙温暖整个大殿,散热面积大,热量均匀,没有烟灰污染,多用于生活起居的宫殿。为使热力扩散通畅,火道的尽头设有气孔,烟气由台基下出气口排出,而且这种火道还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宫殿内其他人睡觉的炕床下面,形成的“暖炕”与“暖阁”使整个宫殿都温暖如春。

    另外,清朝的皇宫中还设有暖阁,其实就是根据火炕原理改造成的地下火道。明太监刘若愚著《酌中志》:“乾清宫大殿……右向东曰懋勤殿,先帝创造地炕于此,恒临御之。”“十月……是时夜已渐长,内臣始烧地炕。”可见在明朝宫中就有此设施了。

    由于火炕、排烟道均在室外,既可避免烧烟火污染室内空气,又能防止煤气中毒,既安全、卫生,又经济、实用。其实这种取暖方式并不是明清人的发明,早在魏晋时代就已出现。那时的东北地区已有“火炕取暖”的记录,从北京故宫到沈阳故宫,明清皇家都在使用这一古老实用的取暖方式。这两处故宫,当年建的火炕、烟囱等现在都还能看到。

    当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清代宫廷的取暖设施也得到了改进。康熙年间,玻璃传到了中国,于是玻璃代替了传统的窗户纸被安装在皇宫内的窗户上,在更美观敞亮的同时,也一改窗纸漏风的缺陷,让室内变得更温暖。到了宣统时期,在隆裕太后居住的延禧宫中还安装了更加先进的现代化取暖设备——电暖炉。但彼时的电暖炉是个异常奢侈的物件,据记载,购买这些电器取暖设备及发电机、变压器等,花费了白银9000两。这些设备的耗电量也是相当惊人,冬季每月耗用电费竟达白银1680两。

    紫禁城度过寒暑的法子,满足了帝王避暑御寒的要求,其建筑技艺亦是古代工匠勤劳和智慧的体现,对于现代建筑的隔热可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资料

    1 《故宫营造》,中华书局,单士元

    2 《文史博览》2016年02期,《故宫早就用上了地采暖》,安畅

    相关热词搜索: 紫禁城 史话 春秋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