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阿拉善延福寺诵经仪式音乐个案调查

    时间:2020-10-15 04:18:0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孙子安

    夏季祈愿大法会是延福寺全年中较为重要的一场仪式,意在祈愿众生平安、幸福。法会共分为三天,第一天分别在白哈五王殿、大雄宝殿诵经;第二天在大雄宝殿以及阿拉善大殿诵经;第三天进行晒大佛仪式。笔者通过详细记录第一天上午诵经仪式过程,分析仪式音乐本体结构特点,从而进一步探索其文化价值,以期为我国内蒙古西部区域藏传佛教研究尽绵薄之力。

    延福寺位于阿拉善盟巴彦浩特镇定远营城内,它坐落于王爷府的西侧,是王爷府的“家庙”,百姓们也通常称“延福寺”为“王爷庙”。定远营城是公元1730年由侍郎臣通智与川峡总督岳钟琪奉雍正帝旨意修建的兵营驻地,目的是打通哈密、巴里坤及两狼山等要地的联络,以保边疆的安谧。1731年,雍正帝将城赐给额附多罗君王阿拉善和硕特扎萨克阿宝驻守,此后才逐步修建了王府及王爷家庙,即延福寺。笔者此次的个案调查围绕夏季祈愿大法会第一天上午在白哈五王殿的诵经仪式展开。白哈五王殿坐落在延福寺西侧,内供奉白哈五王护法神,也称“乃琼”,因有身、语、意、功德、事业五种化身,故名。

    一、誦经仪式及其音乐实录

    (一)仪式时间

    每年农历六月初二,延福寺会举行夏季祈愿大法会,法会共持续三天。活动项目及时间安排如下:初二、初三举行诵经仪式,初四举办晒大佛仪式。本文所记述的是2019年7月4日上午的法事活动。

    (二)参与人员

    法会主要参与人员包括喇嘛、信徒以及少量游客。在大雄宝殿,诵经队伍达13人,全部由本寺院的喇嘛组成,另有三人负责为僧人倒茶、分发早点、准备贡品等,不参与诵经工作。坐位按照等级分东西两排,住持坐在靠西第一排的高台上,面朝东,领经师紧挨住持,靠西侧由南往北第三、第四位僧人中间放着一面鼓。之后到白哈五王殿,诵经师共三人,全部坐在白哈五王殿东侧,自北向南分别是住持和两位寺院的领经师,诵《白哈五王经》,还有一位喇嘛负责引导信徒摆放贡品、参与仪式等。信徒大都是蒙古族,年龄均超过40岁,老年人居多。

    (三)仪式过程

    在大雄宝殿进行完早课后,众人到白哈五王殿诵《白哈五王经》。早晨6:50,笔者到达延福寺,师傅们已经开始在大雄宝殿开始早课;7:06,寺院主管在中央的过道中进行叩拜;7:14,师傅们开始吃早点。8:26,一位师傅在白哈五王殿击鼓,示意即将在这里开始诵经。与此同时,信徒们纷纷来到这里,手提糖果、干果、酒、饼等供奉品,他们先是在一旁安静坐下听诵经,诵经接近尾声时,在喇嘛的引导下依次在护法神雕像正前方进行倒酒、放贡品、拜佛,之后手捧蓝色哈达驻足在护法神雕像前。10:51,众信徒高举蓝色哈达,在三分钟左右的诵经结束后,依次将蓝色的哈达搭放在佛祖的神像上。11:20,上午法会结束。

    (四)仪式中的法器

    诵经过程中主要用到的法器有鼓、钹、达玛如、金刚铃,在诵《白哈五王经》时,鼓声贯穿于整个过程,鼓在每小节重音时敲响。当诵经接近结尾时,常采用合奏的方式结束一个乐段的内容。

    二、音乐分析

    (一)音声描述

    通过仔细整理音像资料,笔者发现,《白哈五王经》整个诵经过程中,快念与慢速唱诵是交替反复进行的。为易于理解,笔者将唱诵分为A、B、C三段。开场时,师傅们先进行半小时的快速念诵,紧接着进入A段部分,A部分旋律在二度之间上下平稳进行,并在每小节第一个重音处伴有一声鼓声,为变换拍子。紧接着又加入快速念诵,到结尾处,大镲逐渐由慢到快敲响,随之而来加入法铃、达玛如、法鼓,一齐合奏,由慢到快,由快到慢,反复循环持续2分钟左右,进入第二部分。接着进入B部分的唱诵,B部分同样为二度的平稳进行,并带有一个个向上三度的滑音,此段速度较慢,反复唱诵。接着是平稳一度进行的C部分,反复唱诵又进入一段快速念诵,然后回到A段,之后开始快速念诵,最后至结束。

    (二)曲体结构

    引子(快速念诵)→A→过渡(快速念诵)→B→C→过渡→A。经笔者打谱,整个仪式音乐的曲体结构如图1所示。

    根据以上音乐本体的描述,其仪式音乐的形态有以下几个特点:诵经曲调音域较窄,多为上下二度平稳进行;整个仪式音乐都是以一个乐句为基本,单乐句复叙性曲体反复重复;节奏较为规整,多为四二拍,律动性强,基本为两拍一击鼓。

    三、延福寺诵经仪式音声的存在价值

    (一)延福寺诵经仪式中的民俗信仰

    学者杨永忠在《延福寺与佛教》中说,在白哈五王塑像侧方,供奉着白色腾格里战神,书中对这个战神描述道:“他骑一匹白色宝马,身穿金甲,披红斗篷,头戴成吉思汗金盔。”由此可以看到,蒙古族传承的藏传佛教渗透着民俗文化,人们在仪式中祈求安康,将自己的情感投入仪式中,体现出藏传佛教的多元化。

    (二)延福寺诵经仪式中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

    学者高丙中指出:“民间社会在已经与国家疏离的场景中又主动用符号把国家接纳进来,而国家也在征用自己曾经完全否定的民间仪式。民间社会复兴自己的仪式总是要强调自己的民间特色和身份,但同时又要利用国家符号。越是能够巧妙地利用国家符号,其仪式就越容易获得发展。国家把民间仪式纳入国家事件,让民众通过仪式参与国家活动,在当前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意义。国家与社会在仪式上的互动实际上是‘治理这种新的行政方式的演练,有利于国家与社会后更加广泛地建立‘治理关系。”资料显示,1978年,国家拨款修复延福寺,使得延福寺再度以新面貌展现在人们眼前;1986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延福寺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福寺通过法会的仪式音声来传播区域文化特色,展现蒙古族历史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政府对仪式活动每一次的大力宣传,很好地弘扬了佛教音乐文化并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吸引省外游客,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内蒙古师范大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CXJJS19075)、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CXJJS1907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相关热词搜索: 阿拉善 诵经 个案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