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因为喜爱,所以珍惜

    时间:2020-11-04 03:50:2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非常感谢《艺术中国》杂志社邀请我参加这次座谈。在座的各位老师,都是文学艺术界研究王憨山写意花鸟画的专家和艺术家,比我有更多的见解,更有发言权,值得我好好学习。我很庆幸能和王老有这么一段忘年交,他的艺术人生和作品对我影响很大,今天我在这里想谈些与王老师交往的感受。

    我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认识王老的。这段缘分还是缘于父辈。记得那是齐白石纪念馆办纪念活动时,我父亲负责接待娄师白先生,当时王老也来了,我因此结识了王老。

    我父亲经常在我面前提及王老并对王老的艺术风格和作品给予很高的评价。我通过与王老近十年的交往,亲身体会他的为人处世,耳濡目染地观看他绘画创作。我是打心底喜欢他的作品,同时也爱收藏他的作品。这既是珍藏艺术,更是珍藏一份真挚的友情。

    古历十一月初三是王老生日,自与王老相识以后,没特别的情况,我都会去双峰给他拜寿。那时交通很不方便,我要很早出门,到了他家附近的商店买些礼物,到他家后拉拉家常,聊聊王老近期的一些安排和打算,也为王老提供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帮助。然后吃个中饭,下午再赶一点多的客运长途车从双峰回湘潭。好几次都只有王老、师母和我三个人一起吃生日饭。

    1994年11月,王老想到湘潭潜心创作。当时我父亲已经从湘潭到上海去发展了。我接待了王老,我帮他在南盘岭老干所租了套老干房。他为了全心创作不受干扰,就连家人都没告诉其行踪。他还嘱咐我不要安排人给他做饭搞卫生,他让谢师母到农贸市场去买菜,自己在屋里做。那一次他住了42天。当时中央电视台在播放《三国演义》。每天晚上8点前,我要去接他,我们一起走二三公里,到我住的地方看《三国演义》,看完还要一起讨论剧中人物性格特征,就这样风雨无阻地度过了这段时间。这段日子也成了我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

    贺安成老师回忆录中也提到了2000年我跟王老交往、大年三十的拜年电话等等,我父親和我跟王老交往二十多年,记忆犹新,值得怀念的往事还有很多,因时间的关系我就不再啰嗦了。回到今天研讨会主题之一,关于王憨山文化现象,我想结合我个人粗浅的认识,从收藏角度谈几点体会和感受。不周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我谈点体会。

    体会一:作品是最好的语言,真实是一切的底线。关于王憨山作品的真伪,有个别人在这个问题上还是出现了失误,当了“袁大头”。

    我们可以通过熟悉的题材,比如《越过洞庭路八百》构图简洁,六七只麻雀在横无际涯的水上向着一个方向划出一股朝气,画出了动人心魄的境界,令人神往。《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到几多时》构图夸张,头重脚轻,留白大胆,几根杨柳连贯整幅画面,劲健而富张力。王老极富创意的构图作品还有很多,细细品读,回味无穷。

    通过这么些年品读王老的作品,我认为王憨山先生艺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来自他的知识背景,知识构架。他早年求学于华中艺专,后又到南京美专和杭州国立艺专跟高希舜、潘天寿命学习。我们不能被他憨厚朴素的外表和气质给误导了,以为他就是普通农村画家加运气好点。其实他是一个既有扎根乡土现实的生活体验又从小坚持美术专业学习、具有扎扎实实的理论和技能的科班出身的艺术家。

    体会二:传承与发展是创新的前提和方法。王老的创作取法于大家。他师法很多人,但数齐白石对他的影响最大。我看过他的底稿,有的就是借鉴白石的构图。他的诗,也是学白石的作品。不过他师从白石,不是照搬,而是出了新意,形成了他独到的风格。这也是他对白石艺术的最好传承和发扬。

    体会三:甘于清贫,淡泊名利,对艺术的狂爱与执着。这是艺术家们应该具备的共同特点,正符合现在大力提倡的“工匠精神”。

    其次,我要谈的是如何看待作品的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是独特性。也就是说,作品中要有个人符号。鲜明独特的个人符号,决定了它的艺术地位。这是画家和画工的差别,也是艺术佳作和行画的差别。王老的作品,形成了公认的属于他独有的艺术语言系统和绘画风格,具有很大的识别度,往往一看就晓得。

    二是技术的传统性。中国画可以创新,但我们收藏时一定会观察,一幅作品是不是有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规范,王憨山先生的作品,就做到了诗书画印多种艺术的有机结合并有创新的魅力。这是中国画的价值所在。

    三是艺术品的投资价值的潜力。经得起考验的作品,一定不是人为炒作起来的泡沫,它一定经得起时间的沉淀。投资价值会缓慢稳定地增长,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二十多年来,王老的作品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历久弥新。而且与他相关的其他藏品,比如文献也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这份宝藏,值得我们去宣传和推广,值得被更多的人去发现和了解。

    (陈斌,《世界的齐白石》《这里是湘潭》主编,书画鉴藏家。

    相关热词搜索: 喜爱 珍惜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