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勿用小商小贩的小伎俩

    时间:2020-12-08 10:02:4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张瑞田

    诸多艺术样式,文学是有优越感的。作家的工作体现在文字修辞,更需要生活体验。前者可以在文学教育中得到锻炼,后者将取决于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一个人对现实的观察,以及一个人对历史的回望,对自我的审视。美术依靠高超的造型,画家的思虑、想象、认识,局限在一定的幅度里,如果欲阐释画家的某种生命或文化倾向,还要借助题跋,楷书、行书、草书所留在画幅上的词句和诗句,如电影、戏剧里的旁白,对剧中情节做适度的说明。电影、戏剧是综合艺术,文学是根本。优秀的电影、戏剧作品,剧本往往是第一位的,所谓的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是也。

    文学的优越感,起于文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在作家眼里,生活的美丑、善恶,社会的公正与腐败似乎比其他人更容易判断、识别。因此,在历史的深处,我们能够看到统治者对作家的“青睐”,把他们招至身边,做幕僚或臣子。李白一心想当享受部级领导待遇的“高干”,李商隐也是,遗憾的是,机遇缺乏,于官道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我写文章,不自觉地也有“文学优越感”。写书法、美术评论,愿意引用古典文论,什么司空图如何说,刘勰怎样看,云里雾里的,好像自己比别人强一点,高一等。人有时会冷静下来,当我在夜深人静中读书,或一个人看天看地,我就会出冷汗,为自己陡然而生的优越感出冷汗。

    的确,在现实中国,优越感很容易泛起。比如,当官了,有了比老百姓强得多的生活待遇,优越感来了,看昔年同窗,说话的语速,吃饭的举止,都会出现变化。又比如,同一个机关,张三做管理,被纳入“行政编”了,李四做业务,被纳入“事业编”了,后者的工资、医疗等等,立马差一大截,而前者想不牛逼都困难。还比如,张三有了钱,买了好房子,好车子,优越感自然而然也来了。我常说,今天,我们出版的书最多,读书的人最少;
    信息最多,思想深刻者不多;
    正如同当官人数众多,政治家却不多一样。

    同样,作家的优越感也在大幅度贬值,不知不觉开始怀疑起来。我们常说,一个人如果从八十岁活起,这个人一定是伟人。不用从八十岁活起,即使从五十岁活起,这个人的一生也不会平凡。事实上,这样的假设不成立,我们还需要一天天,一年年地送走时光,盘点岁月。面对自然和生命,我们没有侥幸可言。

    没有干什么,倏忽就到了知天命的年纪,除了写字和写作,除了对写字和写作的思考能给我的人生带来几缕阳光,剩下的随自然消长,无奈地付诸东流。我知道,不管对这个世界有什么寄托,这样的下场是不能避免的。大自然的规律,不服不行。

    近几个月,转了几个城市,与文学界的朋友把盏晤谈,突然发现,自爱的作家比比皆是,装嫩的作家,搔首弄姿,亦如兴致勃勃参加艺考的女子,希望什么人把自己抱在怀里。哦,作家是这个样子了,文学界也如星光大道的舞台,好像要把什么好事给你。

    媒体上频繁出现穿长袍、套马褂的文学精英,他们拱手向人们拜年,一脸媚笑,满眼春情,一行文字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气概——最具市场价值的著名作家;
    最年轻的作家;
    最有文化的作家;
    最有背景的作家。诸如此类,莫名其妙。更有甚者,喝到半醉时(也许是全醉了),公然表白自己是认识高干最多的作家,还举例说明,某年某月,某省长、部长、市长朋友读了自己的书,一致认为自己是最伟大的作家。等等。

    一位作家,为什么在意省长、部长、市长读者呢?对于一部文学作品,读者是平等的,期待“大人物”读者,缘由何在?

    这时候,我的习惯动作是,把报纸放下,喝一口水,平息一下慌张的心情。如果不是这样,眼前这些最……的作家,会让我晕过去。别看谈真理的时候我可以勇往直前,面对脸皮厚的人,我倒无地自容。小人物,就是这副没出息的样子。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不顾及舆论的感受,可以信口雌黄了?所接受的教育始终让我们实事求是,怎么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就如此地胆大妄为,胡说八道了?还是功利意识惹的祸。自从文学市场出现,作家对书斋清净、文雅的生活产生了意见,于是对“清静无为”、“道法自然”、“见素抱朴”、“境由心造”的精神境界怀疑起来,觉得这样的生活向往,不被饿死才怪,严重的不合时宜,是没本事、平庸的表现。既然我们对浮华的日子有如此强烈的向往,寻求市场的份额便成了一己的规定动作。有了市场,就有了收入,有了收入,就可以消费,有了消费,才能体现价值。符合一般社会规律的逻辑,深入人心了,它比似是而非的口号更容易让人接受。

    为了顽强实现自己的目标,作家终于按捺不住自己日渐膨胀的欲望,寻找一切机会,把自己写的书卖出去。文学市场是买方市场,把书卖出去不是容易的事情,于是,借助生产资料销售的经验,吆喝着,大声吆喝着,没完没了地吆喝着,竭尽全力地吆喝着,甚至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吆喝着,兜售自己的作品。于是,震耳欲聋的广告出现了,广告语异常夸张——最具有市场潜力的作家;
    最有可能被省长、部长、市长认可的作家;
    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最有可能当上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的作家;
    最有可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作家;
    最有可能是《红楼梦》第二的作品;
    最有可能成为杰作的作品;
    最便宜、也是最有阅读价值的作品……

    “最”字慎用。维稳了这么久,和谐了好几年,本不想扫兴,可是,有些话又不能不说,总觉得如此下去,有优越感的作家让人瞧不起,就连我们这些喜欢写文章、寻找些许人生乐趣的人,也会让人瞧不起。所以,有些话不能不说。

    “最”字滥用,是小商小贩的伎俩,没文化,没品位,也不会有未来。与其这样急切地进入市场,毋宁把卖书、推销自己的功夫放到读书、写作上面,领会前贤笔墨里的审美暗示,参透文学的精神实质。

    慢下来,慢下来,对身心有好处。

    2013年10月15日于辽宁营口

    相关热词搜索: 小商 小贩 伎俩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