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大运河: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

    时间:2020-12-18 16:07:3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李瑞祥 邵红能

    我国的大运河(主要指“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被列为世界最宏伟的四大古代工程之一,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和一大批水利专家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的伟大创造。大运河由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浙东运河三部分构成,全长近3200千米,開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大运河展现出的,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勇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历史悠久横跨南北

    大运河跨越京、津、冀、鲁、苏、浙、豫、皖等六省二市,沟通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距离最长、持续发挥效益最久的人工运河。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此外,它不仅是一条运输线,更是一条文化带和遗产长廊。如今,京杭大运河作为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主要渠道,通过疏浚整修、拓宽主航道,提高了大运河调水功能和航运保证率,这一千年古航道因南水北调工程重新焕发青春与生机。

    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至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成为南北水运干线。相对于长江、黄河等河流,运河人工开挖的特点决定了其首先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辩证地看,这关系中既蕴含着人定胜天的积极态度,也有相地而流、本乎时势的理性,是人类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这一永恒矛盾的权衡。当这两种思想共同反映在运河河道开挖、疏通、改变及维护的层面上,就形成一种技术层面的文化,可以分为水运工程、引水工程、蓄水系统、整治系统、防灾系统等。其中,节制工程、穿越工程、跨江河工程、闸坝工程等专门性工程是工程技术的核心。这些完备且颇具技术含量的工程浓缩了历代官员、水利专家以及大量百姓的心血与智慧,使得中国古代的运河技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京杭大运河不仅是世界航运工程史上的奇观,也是我国历朝历代运河工程科技的集大成者,保证了近600年的全航道畅通。大运河因河道漫长,涵盖地域范围广泛,须经历闸河段、湖区段、天然河段、河运交汇段等复杂的地形和水域,这不仅意味着运河的开凿要面临严峻的技术问题,运河建成后如何维持长久的正常通航更是大问题。

    为了解决河道畅通问题,京杭大运河创造性地建设了梯级船闸系统,并创建了南旺分水工程,即借由船闸实现水位升降,船得以上行下行,翻山越岭。公元423年,扬州附近运河建造的两座斗门是京杭运河工程上最早出现的闸门。北宋期间公元984年建造的真州闸,是世界上最早的复式船闸,比欧洲荷兰的船闸早了约400年。元代在会通河上临清与济宁之间建造了31座船闸,可谓是全世界最早的梯级船闸,比西方早350年。而到了明代,梯级船闸则增至38座,在数量上远超我国三峡工程的双线五级船闸。

    分水工程技术领先

    元代起至明永乐年间,大运河还创建了南旺分水工程。这一工程实现了“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合理分流,既保证下游居民用水,又确保漕运船顺利北行。由于黄河、淮河和运河在清口交汇,导致了复杂的水系格局,在黄淮运交汇口增建减水闸和滚水坝,以确保河床淤积和洪泽湖在黄、淮汛期高水位的情况下不至于危及航道和下河地区河道的安全。

    为了保证航运水源的稳定性,北宋时期在淮扬河段创建了澳闸来进一步提高航运节水性。现代水利专家发现,澳闸完全符合现代船闸的节水设计理论。此外,由于运河河道内泥沙淤积,为了保障汛期运河航道安全,明清时期在堤岸适当位置建设了一系列经过规范性设计建造的防洪安全工程——滚水坝和减水闸,在汛期进行河道泄水。

    2500多年历史变迁,中国的大运河至今还在发挥航运、灌溉、防洪、文化传承等综合功能,是一项凝聚我国经济命脉、交通动脉、生态主脉、历史文脉、情感血脉的伟大工程。历史上,从未有哪条河流,能够像中国的大运河这么深刻地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历经沧桑巨变,如今,大运河正从历史的长廊里缓缓走入新时代,重新焕发出光彩。

    千年运河涵养人文

    运河区系冲积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为海拔10.9米,最低海拔6米,平均坡度1/5000。地势构造属华北陆台部分,基部构造处于沧县隆起与黄骅拗陷交界处的古生代地层,上多覆盖巨厚新生代沉积物——第四系。该区浅层地下水赋存于第四纪晚期全新统地层中。土壤分布复杂,大部分为潮土,有黏土和沙土。属温带半温润大陆性气候,春旱、夏涝、秋爽、冬干已成规律,四季分明。

    运河沿线植被以人工栽种的杨、柳、榆、槐、桐、椿、梨、桃、杏、葡萄、枸杞、紫穗槐等乔灌木为主,地表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豆子和各类蔬菜,自然杂草有十余种,城区绿化和花卉养殖逐年增加,改善了生态环境。

    而今,大运河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大运河开挖、通航所形成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逐渐成为一个巨大的“生活磁场”,不仅漕运群体、商人组织、河工人群等因运河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而且也造就了运河流经区域社会人群特殊的生存、生活方式,并由此形成了人们不一样的风俗观念。

    可以说,大运河的历史就是普通中国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灌溉水源、舟楫之利、浣衣淘米乃至生活点点滴滴的原生地。正是因为有运河的水,才催生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系列的经济繁华、城市发展和文化辉煌,催生了人文精神的延展和升华。(责任编辑:司明婧 责任校对:曹伟)

    相关热词搜索: 宏伟 华夏 大运河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