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让千年枇杷茶从历史回到现实

    时间:2021-01-25 18:05:2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潘兴扬

    将枇杷茶汤与美酒调兑,再高温熔化方糖,让甜汁滴入高脚杯……茶博会上,马艳身着白色的改良汉服为家乡站台,新颖的制茶技艺引来众人驻足。

    7月2日,第九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在成都举行。当天上午11时,崇州馆人潮涌动,崇州枇杷茶正式启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对于从事茶产业相关工作20年的马艳来说,是令人振奋而自豪的时刻。

    谈起崇州千年枇杷茶的故事,马艳感慨万千。

    千年崇州茶的创新包装与发掘

    展会上,马艳负责的崇州展馆天心茗茶展位别具一格,特别显眼:非遗道明竹编应用在屏风隔断、茶具包装上,不同工艺和口感的产品还有“竹里月光”“荷香”等优雅的名称。

    尤其可贵的是,枇杷茶与当地特色农产品相结合,“蜂蜜茶”“米酒茶”等创新产品让人眼前一亮。

    多年以前,因评茶员的职业,马艳在川内外各处奔波。每当介绍自己来自崇州时,业内人士便会提及枇杷茶。

    “我一开始并没有太关注枇杷茶,因为产量太少了,不成气候。”马艳告诉《当代县域经济》记者,崇州枇杷茶取自数量稀少的古茶树种,2000年前后,枇杷茶还处于本地自产自销的状态。后来问的人多了,马艳便买来了成茶当伴手礼,但一经冲泡,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回忆起当时的味道,马艳皱起眉头:“口感实在太差了,我怎么送得出手?”

    逐渐地,马艳开始上心了。随着专业知识的积累,马艳知道枇杷茶早在宋朝时就被当作贡品,而高大的乔木类茶树所产的茶叶必然拥有更高的营养价值。“稀罕好物沦为本地土茶,是人们的口味喜好改变了,还是制茶工艺的升级导致枇杷茶被淘汰?”马艳暗下决心要弄清这个问题。

    此后的一段时间,马艳得空便往崇州文井江流域的山里跑。山路难行,找一棵茶树往往要花很长的时间。在亲眼见到了高达数米的古茶树、与茶农有了深入的交流后,马艳心中的疑团解开了。

    让千年贡茶回到现实中

    原来,枇杷茶的原生古树分散在山中各处,采一处茶要搬梯爬树,劳动强度大,而每日所得鲜叶不超过2斤;另一方面,枇杷茶叶型肥大,缺乏成规模的企业研发打造,与当时以小叶种茶为主的市场格格不入。茶农为了收入,只得将鲜叶进行粗加工,无论品质还是包装,都没有市场竞争力。茶农告诉马艳:“采这个茶赚不到钱,树还占地方,还不如砍了种点别的。”据马艳回忆,在崇州市大力开展保护工作前,已有一些古茶树遭到破坏。

    接下来,马艳开始了对枇杷茶的制作研究。她从茶农手里收购鲜叶,和业内人士一起探讨制茶工艺。马艳笑着说道:“我会做一些古朴的包装,每次外出就带上一些枇杷茶,得到的好评越来越多,让我渐渐有了信心。”

    2002年,马艳在崇州市创立了“天心茗茶”品牌,从茶叶初制所、生态茶园到茶艺体艺馆、直营店一体化经营。随着业内人士的认可度越来越高,马艳在原本经营绿茶、红茶为主的业务里逐步添加枇杷茶类制品。再后来,考虑到枇杷茶本身产量稀少,马艳和同事想到将茶与农副产品结合的方式进行推广,崇州大米、深山蜂蜜都被利用了起来。

    2017年起,为了打破产量限制,在崇州市政府的号召下,马艳的团队参与研究茶树育苗,采用从古树母树分离的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樱茶立体种植技术保证茶种基因,于2019年获得成功。与此同时,马艳决心将枇杷茶类产品从经营了十余年的“天心茗茶”中独立出来,成立了竹里牧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专业经营枇杷茶系列产品。她满怀希望地说:“树苗长到第4年便可以采摘了,有了产量保证,崇州枇杷茶的未来将有无限可能。”

    进人民大会堂表演茶艺

    1月19日,马艳带着成都市心士茶文化研究院的15名小茶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表演茶艺。

    表演以《茶香润童心》为主题,通过白族三道茶、傣族竹筒茶、藏族酥油茶等民族饮茶习俗,向观众展示着茶文化的千古韵味。回想当时的情景,马艳后悔自己忙着准备表演,甚至忘记多拍一些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照片。

    长期以来,马艳积极投身于茶文化的传播和教育之中,谈及其中的收获,她不禁感叹,将热爱与事业结合是一件幸福的事。

    马艳说,2012年后,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文化的追求也越来越迫切。她考取了茶艺教师资格证,并自2015年起,与同仁在成都地区的中小学校开展“茶艺进课堂”的工作推广。

    近5年,馬艳与其他茶艺老师以公益、半公益的形式在20多所学校里开讲茶文化课,以每周一课的形式,向学生普及茶知识、茶道礼仪和传统文化。

    在教学方式上,老师会将茶与古诗词结合,避免了枯燥的学习氛围,学生们往往一节课后仍意犹未尽。马艳说:“有的孩子回到家,会用所学的茶文化知识考父母,父母答不出问题时,孩子们的内心往往充满自豪。我们也积极创造孩子用茶道接待外宾的机会,孩子们自信地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除此以外,学生们也会在茶道礼仪的学习中明白尊师重道的道理。马艳说,每当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总会来表达感谢之情,“我就会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另一方面,马艳也会定时举办属于成年人的品茶会,让疲于工作的人们享受片刻放松。在各种各样的形式里,“止语茶会”尤为特别,它要求入会者蒙上双眼,以听觉感受茶汤的流动,以味觉和嗅觉感受茶的甘苦、幽香,从而获得情绪的沉淀。

    “无论是茶产品还是茶文化,都应该推广出去”,马艳怀着热爱,践行着这个使命。

    相关热词搜索: 枇杷 千年 现实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