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故乡的秋【散文】

    时间:2023-01-09 10:10:1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故乡的秋【散文】

      我的故乡属豫东南平原,一到秋天是妙趣横生,风情万种。下面达达文档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故乡的秋【散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故乡的秋【散文】

      我的故乡属豫东南平原,一到秋天是妙趣横生,风情万种。原野是妙趣的源泉,是孩子的乐园。采花,是的,秋日的原野花香四溢。那些叫不上名字的花,也不知道是怎么冒出来的,都迎风招展,尽情展示自己的窈窕的身姿和曼妙的舞蹈。这些花别看小别看碎,但颜色绝对艳香味绝对浓。且不说高雅的菊花,不说清幽的桂花,单说最最普普通通的牵牛花。细小的藤蔓开满红的、紫的、白的、蓝的花,犹如天上五彩的云朵,在原野间肆意浪荡。风一来,牵牛花便携手翩翩起舞。孩子们也跟着起舞。村里没有舞台。原野就是孩子们的舞台。与这些花儿一样,孩子们也是在泥土堆里跳着跳着就长大了,宛若蒲公英的种子,跟着风四海为家,再慢慢的把家乡遗忘。但当秋天来临,远离家乡的人又都情不自禁的想起故乡,想起故乡的秋,想起秋天里漫山遍野的牵牛花,想起站在花丛中仰望天空的身影。

      男孩子可没女孩子那么乖,他们早就盯上了诱人的红薯。趁中午大人都在午休,他们便悄无声息的溜到村外的野河坡,瞄准踅摸好的位置,迅速行动。负责放风的孩子煞有其事的猫在苞谷丛中,目不转睛盯着路口,一旦发现风吹草动,便吹响口哨。负责挖红薯的孩子则猫着腰,蹑手蹑脚摸进红薯地,专挑土包隆的大的挖。锅是老早就挖好的,只需将锅内填满的泥土清理干净就可。柴火遍地都是。枯枝落叶皆一点就着。一切准备就绪后将红薯错落有致的摆在锅上即可开烤。火起就见湛蓝的天空下缓缓冒出一缕青烟扶摇直上,颇具“大漠孤烟直”的意境。但周遭的眼尖者也老远就能看见。他们笑着吆喝,这帮混小子又偷着烤红薯了,接着再摇叹气说,哎,不知道今天轮到谁家遭殃?孩子们自以为做的天衣无缝,殊不知早被识破。但已顾不上这些。红薯皮一变黑,瓤里便滋滋出淡淡的清香,馋的孩子们吸溜嘴,肚子也跟着咕咕叫。放风的孩子哪里还顾得上放风?他们早就跑回来了。谁愿意吃红薯皮啊?吃美了,刁着狗尾巴草,躺在河坡的草地上,望着蓝天,渐渐入梦。再次睁开眼,已是夕阳西下。漫天的霞光笼罩静寂而辽阔的原野,四下袅袅的炊烟犹如天宫垂落的玉带;轻柔的风亲吻孩子的脸,也带来妈妈的呼喊。走喽,回家了。孩子们高喊着欢呼着,撒开脚丫往村里跑。

      醉人秋色

      孩子钟情原野,大人的寻欢之处则在池塘。经大半年休养生息,池塘的鲫鱼都长到坡鞋大了。中午阳光温煦,这些精灵们便成群结队的浮出水面遛弯晒太阳。它们金黄色的鱼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很是诱人。人们纷纷操起鱼竿,做姜太公。村里钓鱼不像城里,很是简单。给老余递根烟说句好话,到他竹竿园里砍根芊细的竹子,削去枝叶,鱼竿不就有了吗?鱼线用缝衣服的棉线即可。若嫌棉线粗,不顺手,可去小卖铺买。一卷一毛钱,有十几米长,足够用一秋天。浮漂更简单,将高粱杆裁剪成三五公分的小段绑在鱼线上就是浮漂。鱼饵多用蚯蚓,坑边水井边随便一刨都用不完。然后还得找块砖头。干嘛?当凳子使。站着钓鱼多难受。

      鱼多是野生的,咬钩特别猛,往往鱼钩刚抛下,浮漂就沉下。等慌里慌张抬起竿,却是空空如也,而蚯蚓已被吞去大半,甚为气馁,只能重新换蚯蚓。若连续几杆皆如此,便有人忍不住破口大骂,日他姐,掉草生窝里了!草生就是麦穗,一种以水草为食的小鱼,喜欢乱咬钩且咬的特别凶,很惹人厌。若遇脾气暴躁者,是抡起砖头就砸。扑通!水花四溅!池塘犹如开锅般滚起层层波浪,随风荡的老远。其他人边大笑边嚷嚷。说来也怪,这草生不仅是倔脾气,而且似乎报复心特别强。它们认准谁就跟谁跑,无论你怎么换地,总能被它们找到。周边人家是鲫鱼泥鳅鲶鱼甚至黑鱼接二连三的往上拉,可偏偏就他不行。哪说理去?待金色的余晖铺满水面人家都眉开眼笑的盘点鱼获,而只有自己眼巴巴的看着几条小毛鱼生气发愁,实在汗颜。

      池塘里有时也放养鱼。开春时,村长负责挨家挨户收钱买鱼苗,是一块不多十块不少。将鲤鱼草鱼白鲢这些小可爱往池塘里一扔就不用管了,随它们长。很像村里的孩子。村里的孩子也是扔在村里自个长。不过,这些鱼倒也争气,到八九月份,一个个就都扑棱开了,露出黑黑的大脑袋壳,拖着肥肥胖胖的身子,在池塘里趾高气扬的东游西逛。这种放养的鱼最贪嘴,最没戒心,最易钓,尤其是草鱼,看见鱼钩上挂着的红色蚯蚓就立刻冲上去一口吞下。此时村长也忙乎起来了。白天防钓晚上防偷,打游击似的,整日围着池塘转悠,忙的不亦乐乎。村长多是村中长辈,大人爱面子,怕挨训,见了就溜,但小孩子无所谓,也没什么怕劲。他们一心想着大鲤鱼。对此,村长多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哎,谁让村里穷呢?孩子们平时很少吃肉,若真能钓上大鲤鱼,也能改善生活。

      入秋后不仅池塘的鱼肥,竹林的鸟也肥。村里有两片竹林。一片在我三爷爷家的院子里。三爷爷脾气古怪,与人难相处,那片竹林也很少有人进去。我曾去过一次。一座封闭的宅院内,竹林茂盛的密不透风,光线都泼不进去。风来竹影晃动,发出飒飒的声响,有些阴森。父亲说里面有很多长虫。我最怕长虫,想想都头皮发麻,浑身不自在。另一片竹林是老余家的。他家没围墙,竹子就在院子里肆意生长。或许是日常见光的缘故,当风拂过,竹影婆娑,竹叶萧萧,恍然有世外出尘之感。老余喜欢捕鱼,是十里八村有名的“鱼魁”,村里很多人不仅捕鱼手艺是跟他学的,渔网也都是他编的。他编的渔网跟他编的竹篮一样,结实耐用。老余已去世多年。时至今日,村里一旦谁家的渔网或竹篮坏了,还会随口感叹“可惜老鱼魁死了!”

      这两片竹林简直是鸟的天堂。平时还不显眼,一到傍晚时分,麻雀、马嘎子(灰喜鹊)、斑鸠等便都从四面八方飞回过夜,叽叽咋咋,犹如开大会,热闹非凡。吃了一夏天麦粒的斑鸠很是惹眼。它们各个腆着大肚腩,跟喂养的鸽子似的,在竹竿梢顶边扑棱翅膀边咕咕的叫。那憨态,即笨拙又可爱,最惹人馋。天落黑不久,月亮正往上爬,竹林犹如山谷,里面只有风在轻轻的吹拂,甚是沉寂。此时人们就手持弹弓,悄无声息的围过来,等鸟儿彻底睡沉,便从怀里掏出手电筒,小心翼翼的缓缓寻找,一旦锁定目标就掏出弹弓瞄准,忽听“呼”的破空声传出,碎砖块做成的子弹便不偏不倚的正中斑鸠颈部。这些肥胖的、可怜的、正沉浸于美梦的家伙甚至来不及发出哀鸣便掉落在地。同伴如此,其他斑鸠却毫无警觉,不知大祸临头。后半夜,月色如刀光,明晃晃的,鸟儿也被惊醒,方意识到有敌入侵,于是纷纷呼叫,四处逃窜,但为时已晚。一时间竹林哀嚎遍地乱成一团,犹如安禄山占领的长安城。

      ​ 村小学边的白杨林也是鸟的后花园。这片白杨树据说是文革期间来村插队的大学生种的,但其来历已不可考。白杨树生的是伟岸挺拔,飒爽英姿。酷暑时林中光影斑驳微风习习,甚是凉爽,是人们避暑胜地。到秋天尤其深秋,凉风萧萧,黄叶飘飘,漫天的树叶若蝴蝶般在校园上空飘摇,美轮美奂,美不胜收。林中更是积攒出厚厚的落叶,如地面铺层厚厚的棉被,踩上去软软的,发出“吱吱”的响声。午后往树根一靠,不知不觉的便进入甜蜜的梦乡。只是这里麻雀甚多,睡醒之后若是头上沾满灰白相间的麻雀屎,难免被嘲笑一番,成为同学们的谈资。为找回面子,羞愧难耐的孩子便愤然从口袋掏出弹弓,对着树顶,一通乱射。可麻雀根本不理这茬。它们依旧在树顶逍遥快活。大抵是白杨树太高,小孩子又没几分力气,弹弓的射程根本威胁不到它们。难怪这里鸟多,却很少有人来打,大抵是打不着。

      如今,我已许久未曾回家,未曾见过家乡的秋。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白露已过,秋正以流星的速度消退,随之而来的是清寒是阴冷。今年北京冷的又特别早,清晨草丛已隐见霜色。那种淡淡的白让人情不自禁的触摸额头。苏子曾云,多情应笑我,早上白发。人到中年谁的鬓端不是霜迹斑斑?我尽量不去想这些孤独寂寥的场景。我尽量去想开心的事情,比如家乡的原野,比如村里的池塘,比如老余家的竹竿园,比如学校边的白杨林,比如那个躺在草丛中做梦的少年!

     

    相关热词搜索: 故乡的秋 散文 个人写作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