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金匮要略》血痹病研究体会_金匮要略湿痹

    时间:2019-01-26 04:51:1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探讨金匮血痹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通过血痹与痹证关系的讨论,揭示二者之间临床辨证的联系,即温阳通痹贯穿血痹与痹证治疗的始终,从而论证了金匮辨病与辨证结合的思想。�
      关键词:金匮要略;血痹病;痹证;辨病;辨证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5-0914-02
      
      血痹一词出自《灵枢•九针》:“邪入于阴则为血痹”。血痹作为完整的病名概念出自张仲景之《金匮要略》(简称《金匮》)。后世多以血痹病感受风邪引起肢体麻木不仁,严重者可有轻度疼痛而区别于感受风寒湿邪,病在关节以疼痛为主的痹证,实际上将二者截然分开是不现实的,在临证时要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注意辨证论治,治病求本。�
      
      1通阳气除外邪以治血痹轻症
      
      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原文第一条中可以看出血痹病内外合因而发病。“骨弱肌肤盛”为形盛气衰,先天禀赋不足,自身抵抗病邪的能力薄弱;又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伤精耗气、精血内耗。二者相加使气血更虚,更易感受外邪。风为百病之长,故最易感受风邪。“加被微风”,风邪虽微,但对于上述情况则足以引起血痹,使阳气痹阻,血行不畅,遂出现肢体局部的麻木不仁,甚至整个肢体的麻木不仁。《医宗金鉴》云:“血痹属伤血也,血伤肿,故麻木也。……尊荣人,谓膏粱之人,素食甘肥,故骨弱肌肤盛,是以不任疲劳,疲劳则汗出,汗出则腠理开。亦不胜久卧,卧则不时动摇,动摇即加被微风,亦遂得以干之。此言高粱之人,外盛内虚,虽微风小邪,易为病也。”
      血痹轻证脉证提示“寸口微涩”“关上小紧”是气虚血滞、感受寒邪的表现,但正虚不甚,感邪轻浅。正如《巢源》所云:“血痹者,由体虚邪入于阴经故也。血为阴,邪入于血而痹,故为血痹也,其状形体如被微风所吹,此由忧乐之人,骨
      弱肌肤盛,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肤腠开,为风邪所侵也,诊其脉,自微涩在寸口,而关上小紧。”治则应为行气活血为法,气行则血行,因血的运行全赖于气,故治疗这种轻型的血痹,可不服用汤药,只需用针刺的方法即可,以引动阳气,令阳气通行,血行可以通畅,则风邪可以外解。此所谓“血行风自灭”之意,故曰“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云:“而痹之为病,血即以风入而痹于外,阳亦以血痹而止于中,故必针以引阳使出,阳出而邪去,邪去而脉紧乃和,血痹乃通,以是知血分受痹,不当独治其血矣。”可见血痹治疗上重要的是通达阳气,阳气通,外邪除,血痹自愈。�
      
      2益气通阳行痹以治血痹重症
      
      该篇原文第二条论述了血痹重证的证治。血痹重证脉证提示:“寸口关上微”为阴阳俱虚,气血阴阳皆弱,表现出寸口与关上之脉皆微;“尺中小紧”为感受风寒之邪,但此时正气虚弱,感邪较重,小紧脉可现于尺中。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即肢体麻木严重,甚者可有轻度疼痛,这是风寒入侵血分、血行阻滞的反映。如《素问•逆调论篇》云:“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
      不用,肉如故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本条与前条相比,虚的程度较重,受邪亦较深,针刺治疗已难以胜任。血痹乃形气不足之证候,虽病机属于血行涩滞,但究其主因,则由气虚感邪之后而致血行不利,故用补气以活血。故用以甘温益气,通阳行痹。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所说:“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之意。�
      
      3血痹隶属于痹证
      
      李捷等[1]从中医文献回顾到现代医学研究论证了中医的血痹隶属于痹证,实为痹证中的著痹、肌痹。《素问•痹论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帝曰:其有五者何也?歧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以感邪的季节不同分阶为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素问•痹论篇》又曰:“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其故何也?歧伯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帝曰:夫痹之病,不痛何也?歧伯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痛也。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诸病源候论•风痹候》:“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状肌肉顽厚,或疼痛,由人体虚,腠理开,故受风邪也”。此句话比较明确地将血痹包括在痹证中。
      大多数注家[2]对《金匮要略•血痹病》篇论述血痹症状“如风痹状”都解释为象风痹的症状一样,即行痹,但在这里颇为牵强。因全文中并未有只字提及风性所致症状走窜之义,综其上下文及《内经》中对行痹的定义,这里的“风痹”不同于“行痹”,而是指上文中所言“卧不时动摇”之义。综上所述《内经》和《伤寒论》等中医文献并没有将痹证与血痹作区分,后世医家仅凭主症是疼痛还是不仁来划分痹证和血痹,其依据是不充分的。从二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来看,血痹应隶属于痹证,血痹实为痹证中的着痹、肌痹。�
      
      4黄芪桂枝五物汤并治血痹 痹证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此方即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黄芪而成。用黄芪益气,桂枝通阳为主,辅以芍药除痹,佐以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合用共奏温阳行痹之功。如明•徐彬《金匮要略论注》所述:“此由全体风湿血相搏,痹其阳气,使之不仁。故以桂枝壮气行阳,芍药和阴,姜、枣以和上焦荣卫,协力驱风,则病原拔,而所入微邪亦为强弩之末矣。此即桂枝汤去草加芪也,立法之意,重在引阳,故嫌甘草之缓小,若黄芪之强有力耳。”清•周扬俊《金匮玉函经二注》也有:“邪由兼中,人之受者必有所偏,如多于风者,则其痛流行不常,淫于四末。盖血以养筋,血不通行,则筋节为之阻塞;且血藏于肝,肝为肾子,肾既受邪,则血无不壅滞。于是以黄芪固卫,芍药养荣,桂枝调和荣卫,托实表里,驱邪外出;佐以生姜益胃,大枣益脾,岂非至当不易者乎?”清•陈念祖《金匮方歌括》又说:“此即桂枝汤去甘草之缓,加黄芪之强有力者,于气分中调其血,更妙倍用生姜以宣发其气,气行则血不滞而痹除,此夫倡妇随之理也。”
      痹证是关节疼痛、肿大变形、僵硬、功能活动受限,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的一种顽固性疾病。痹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内因是痹证发生的基础,素体虚弱,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是引起痹证的内在因素。因其易受外邪袭,且在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后,易使肌肉、关节、经络痹阻而形成痹症。该病病机为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而黄芪桂枝五物汤能主要针对它的病因病机起到治病求本的作用。
      无论是风邪偏胜之行痹,和寒邪偏胜之痛痹,还是湿邪偏胜之着痹或是风湿热痹,都可以在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基础上,随症灵活加减,就可以获得良好效果。行痹,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肿胀、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或见恶寒发热,苔薄,脉浮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防风、麻黄祛风散寒,加当归、秦艽、肉桂、葛根活血通络,解肌止痛;酸痛以肩肘等,上肢关节为主者,可选加羌活、白芷、威灵仙、姜黄、川芎祛风通络止痛;酸痛以膝踝等下肢关节为主者,选加独活、牛膝、防己通经活络,祛湿止痛;酸痛以腰背关节为主者,多与肾气不足有关,酌加杜仲、桑寄生、淫羊藿、巴戟天、续断等温补肾气。痛痹以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乌头汤加减。以乌头、麻黄、桂枝温经散寒,除湿止痛,芍药缓急止痛,黄芪益气固表,并能利血通痹。着痹,以肢体关节重着,酸痛或有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薏苡仁汤加减,用黄芪、当归、川芎益气养血活血,桂枝、麻黄、川乌温经散寒除湿止痛,白芍缓急止痛,薏苡仁、苍术健脾,除湿,生姜、甘草解表,健脾和中。风湿热痹,以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苔黄燥、脉滑数,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白虎汤加味,用黄芪桂枝五物汤,益气通络,疏风止痛,用白虎汤清热除烦,养胃生津[3]。
      从《金匮》中的论述来看,针刺和黄芪桂枝五物汤是治疗肌肤麻木为主症的血痹病的专方专药,而在临床中可用于治疗小儿麻痹症、雷诺氏病、风湿性关节炎、周围神经损伤、低钙性抽搐、肢端血管功能障碍、硬皮病等疾病。这些疾病多以中医痹证来辨治。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又如叶天士云“阳气贵夫通”。所以血痹和痹证治法上是相通的。又集中体现于黄芪桂枝五物汤在痹证中医治疗中的应用。《内经》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寒邪、湿邪均为阴邪,正如《景岳全书》云:“然痹本阴邪”,故痹证的本质是阴证,多以肢体关节的疼痛为主要表现,所以温通阳气是治疗痹证缓解症状的根本。笔者[4]也论述过通阳法在治疗风湿病中有重要的意义。�
      
      5小 结�
      
      《金匮》建立了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杂病诊疗体系,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血痹和痹证严格来说是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症状,但从疾病的病因、病机来看二者又有密切的联系。单单机械的看重症状上的麻木或是疼痛,只是强调了疾病的不同,而没有看到中医“证”的一致,不能做到融会贯通。应该看到血痹和痹证二者都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感受外邪发病,温通阳气是其根本治疗大法,治疗上可以互相借鉴。临证时应该治病求本,辨证论治,辨病与辨证结合并随证变通,方可取得疗效。笔者学习《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的主要体会是:通阳气除外邪以治血痹轻症;益气通阳行痹以治血痹重症;血痹隶属于痹证;黄芪桂枝五物汤并治血痹、痹
      证。�
      
      参考文献�
      [1] 李捷,代丽彬.血痹与痹证关系的探讨[J]. 中国民族民间医志,2003(61):82-84.�
      [2]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
      [3] 黎顺瑜.试述黄芪桂枝五物汤在痹证中的临床运用[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6,4(12):54-55.�
      [4] 黄仰模,郑献敏,赵威.金匮通阳法治疗风湿病刍议[J].中医药学刊,2006,24(3):400-401.�

    相关热词搜索: 金匮要略 体会 研究 血痹病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