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直播:何以让都市报体验“飞一般的感觉”?

    时间:2020-04-28 09:17:1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赵晓梦

    内容提要在移动互联网倒逼纸媒转型时代,直播的兴起为报纸的融合再造迎来一个“风口”。本文通过“渠道之变”“受众之变”“把关之变”“经营之变”“队伍之变”,探讨了直播给《华西都市报》的移动视频传播带来的全流程“变化”与影响,以及对目前纸媒转型的短板、出路和方向的思考。

    关键词移动视频直播新闻媒体转型华西都市报

    面对“直播”这一新的风口,纸媒如何迎风而起,又将如何把握?纵观全国各大报纸,或多或少都曾尝试开展直播业务,要么自建平台,要么借用其他商业平台。

    纸媒对移动视频直播的热衷,会给媒体融合变革带来什么积极影响?相比自媒体、纸媒优势叉在哪里?在商业领域能否开启新天地?遇到哪些问题,将遇到什么问题?通过一年多尝试,《华西都市报》在纸媒视频直播新闻中也体验了一把“飞一般的感觉”。

    一、渠道变化:直播已成重要载体

    业内普遍认为,2016年是“移动直播元年”。然而,“直播”早在几年前就已起步,如2012年就开始做直播的风云、YY等,随后出现的战旗、斗鱼、虎牙、熊猫、映客、花椒等,都已在直播领域分了一杯羹。直播形式也从最初游戏直播等比较单一的垂直领域直播,发展为“无所不播”。

    姑且从2012年开始说起,当时受众对网络“直播”的概念还较为陌生,纸媒就更加难得。而今,随着4G手机的普及、网络的便捷、流量费用的下降,坐地铁、公交直接用流量而非WiFi看直播的人越来越多。这其中既有技术的原因,也有很多媒介环境演进的综合因素,比如这几年火起来的电视真人秀:中国新歌声(原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网络视频聊天,电视电话会议等。多种因素的集合,让直播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华西都市报》主要在以下方面作了探索:

    (一)高考第一名直播:10万人VSl00人

    把握“直播”兴起的热潮,《华西都市报》在报社层面部署了直播项目工作。从直播的渠道建设、平台合作、组建团队、全员转型等方面着手,开始了一场以内容直播为主,娱乐直播、垂直细分领域直播为辅的全新转型尝试。在“高考”的直播中一战成名。

    2016年6月,《华西都市报》的直播团队、技术和形式趋于成熟,也为一年一度的“高考直播”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为了让直播深入人心,就把直播命名为“西妹儿直播”,在微博建了#西妹儿直播#话题,在其他平台也大力宣传“西妹儿直播”栏目。

    高考一结束,《华西都市报》的直播就开始了十多天的预热,邀请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的知名专家学者,为考生直播志愿填报等工作,为“四川省高考第一名直播”做准备。在这十多天里积累了固定的用户群体:高考考生、家长、老师,以及即将高考的高二、甚至高一的学生。他们的口口相传,把“西妹儿直播”品牌的口碑越带越好。

    6月22日夜,四川省各市州文理第一名陆续揭晓,其中以省会城市成都的文理第一名尤其引人注意。经过前期安排,当晚lO点过,在成都市文理第一名确定后,直播团队迅速出动,对成都市高考理科第一名黄可钊,和文科第一名黎芸进行了直播采访。在近一个小时直播,单篇微博阅读量超过70万,最高6.3万人同时在线观看,网友为两位学子送出了119万次赞。

    6月23日一早,《华西都市报》邀请到了四川省文科第一名刘代蕾做客直播间,与网友进行交流。直播期间,网友可以直接在线提问,刘代蕾可以选择性回复网友最关心的问题。120分钟的直播异常火爆精彩,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0万人,收获网友135万次点赞,微博阅读量高达610万。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惯例,往年请全省高考第一名做客报社,与读者进行互动交流的平台,都是华西传媒呼叫中心028-961ll。往年120分钟互动,最多能接听100名读者的热线,但是更换为直播互动后,迎来了最高同时在线人数10万人。100和10万,这个数字差异,充分说明了纸媒运用直播提升影响的巨大空间,也进一步证明了加强媒体融合互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里约奥运直播:直播话题阅读量8,7亿

    2016年另外一个重大节点,便是里约奥运会。长期以来,在奥运报道中,纸媒最为弱势,既没有电视直播的快速、形象、直接,也没有网络的时效与全面。今年则不同,《华西都市报》充分运用直播平台,开展多形式的直播交流。为准备这次奥运题材直播,派出记者飞赴巴西,专门为奥运会量身打造了长达21天的直播专题:西妹儿看奥运。8月2日-8月22日,每天中午13:00-14:00,邀请本土知名嘉宾与网友直播互动奥运话题。为推广直播,还在微博上创建了话题#我在里约奥运会#,与网友加强互动。

    截至8月22日下午17时,#我在里约奥运会#微博话题阅读量超过8.7亿,话题讨论数16万;
    “西妹儿看奥运”21期微博阅读量553万,直播在线总人数超过33万,获得网友总点赞265万。直播期间,《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粉丝数从680万增至749万。

    二、把关变化:议程设置前移

    纸媒直播是报道流程、手法和媒介的重构,在以前是没有过的。所以在真正的执行层面来说,其实并不容易。其中,对媒体作为专业把关人的挑战首当其冲。从《华西都市报》的高考直播与奥运直播案例中,把关与风险防控的问题值得分享。以往,在报纸和新媒体上的把关和风险防控比较容易,无非是对敏感稿件的前期选题、后期跟帖等进行防控。而在直播中,风险防控变得不可控了,网友的一个弹幕截屏、专家说错的一句话,都可能引发“直播事故”。

    以高考直播为例,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华西都市报》联系了四川省教育厅,并与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商讨,进行一场由考试院专家组组成的“专家教你填志愿”直播。因今年高考舆论压力远大于往年,教育管理部门也想积极与市民、网友进行互动答疑,但由于直播风险不可控,报社邀请的领导、专家迟迟不敢接招。最终,报社抽调了新媒体事业部和教育事业部骨干成员,组成高考直播联合小组,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做议题设置,并形成文字方案交与考试院,打消对方顾虑。

    6月24日,由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招生各处处长、高校招生杂志社长、招生考试报总编辑等组成的“史上最牛”高考专家组做客华西都市报,进行了长达100分钟的“专家教你填志愿”直播,阅读量在2小时内突破40万,收到考生及家长有效私信、评论近干条。此次直播的圆满完成,不仅给教育厅、教育考试院留下良好印象,也在政府机构内引起良好反响。

    纵观此次直播前后的准备、执行、效果情况,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最佳的防控方式是议题设置先行,辅以常规风险防控方式。三、受众变化:跨区域特征更加明显

    传统纸媒大多是区域性媒体,影响大多限于一省,最多乃至一个区域。都市报尤其是如此。但是通过直播尝试,受众的区域性特征开始变得模糊,这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变化。《华西都市报》的受众群体主要在成渝经济区,以四川为主;
    但通过多次直播发现,受众群体的区域化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

    7月17日,一则名为“司机在云南被3持刀男子拦路抢劫”的视频开始走红网络。视频里,一名司机在云南被三名骑摩托车的男子拦路索要过路费,其中1人手持长刀。旅游大省云南、光天化日抢劫、视频清晰明了,…·多种因素导致这则视频成为7月最火爆的社会新闻之一。而这个视频的发布者,多为一些自媒体账号,消息几乎没有权威性可言,谣言也开始慢慢出现。

    18日,视频中的当事人——被抢劫的四川司机杨先生,拿着完整的行车记录视频来到了华西都市报社的办公大楼,称网传视频只截取了部分,网传地点也是错误的,要澄清些细节。怎么澄清?是出文字报道等到第二天见报?还是先在新媒体平台发个新闻稿?最终,报社认为这是一次极佳的直播机会。在分秒必争的互联网时代,当事人的澄清消息如果等到第二天见报,极有可能延误时机。经过细致沟通,被抢司机同意了报社的直播请求。18日下午16:19,《华西都市报》全网独家推出:“司机在云南遭拦路抢劫独家对话当事四川司机”直播节目,虽然直播只有209钟,但该直播微博阅读量突破了66万,#司机在云南遭拦路抢劫#话题阅读量更是超过522,3万。

    从直播平台反馈的数据来看,这个看似具有明显区域限制的直播,有超过半数的参与网友来自四川和云南以外的其他省份。此外,在美食等垂直细分领域,“西妹儿直播”的受众也明显体现出跨区域特征,比如在成都本地进行每周一次的试吃(探店)直播,多期数据显示,主要观看直播的网友来自成都以外的其他城市和其他省份。

    四、经营变化:转型空间打开

    内容固然是纸媒直播的主要方向之一,但因为内容直播而带动的商业机遇,则也成了纸媒积极参与融合收获的“正果”,并且这个“正果”比预期早了很多。经过上百场的直播尝试,“西妹儿直播”开始逐渐获得商业品牌的关注和认可。

    今年6月,自从一家房地产开发商与《华西都市报》进行了第一场“西妹儿直播”后,该企业都希望把“西妹儿直播”作为每次大型活动的宣传环节。目前,“西妹儿直播”的商业合作已经涉及餐饮、房产、汽车、通讯、电商等行业,直播形式也从最初的手机直播转换为机器高清直播、无人机直播。

    8月26日,《华西都市报》首次实现了无人机直播:航拍成都浣花溪。7分钟的无人机直播,在微博上达到了45万的阅读量。随后几天,“上帝视角看浣花溪”“成都人的纽约中央公园:浣花溪”等视频成为四川本地持续多天的新闻热点。目前,已有多场大型商业赛事对《华西都市报》的无人机直播表示出浓厚兴趣。不论商业合作,还是新闻直播,对直播形式的多元化创新都是有益的。

    相关热词搜索: 都市报 直播 感觉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