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马文化的历史渊源及未来展望

    时间:2020-05-04 09:08:5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黄淑洁

    摘  要:马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本文从人马相遇的古老传说谈起,通过研究马文化的历史渊源从而探究马文化的丰富内涵。马文化不仅是草原文化的主体,更是牧业文明的象征。挖掘传统的马文化,积极提炼和梳理传统马文化的现代价值,吸收各民族文化的先进成分,提出更为切合当下实际的文化理论,审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融入世界先进马文化建设潮流中,树立新世纪马文化的现代形象,为马文化创造更为辉煌的未来,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关键词:马文化  历史渊源  未来展望

    一、马文化的历史渊源

    (一)天马传说及龙马精神

    相传,远古时期马是有翅膀的,即可以天上飞、也会陆上跑、还会水中游,是玉皇大帝的御马。因为得到玉帝的宠爱,所以经常恃宠生非。一次天马赴东海龙宫被守门神龟阻拦,便恼羞成怒,踢死了神龟。玉帝得知此事,削其翅膀,压其昆仑山下三百年不得翻身。二百多年过去的时候,天马得知人类的始祖----人祖要从昆仑山经过,天宫御马苑的神仙告诉天马如何通过人祖获救的方法。人祖经过时天马依计行事,请求人祖解救并愿意同往人间。人祖生同情之心,按天马所言,砍去昆仑山顶的那棵桃树,天马一跃而出,并兑现自己的诺言同人祖来到世间,为报答人祖的救命之恩,天马终生为人祖效力。无论是耕地拉车还是驰骋战场都同主人同生共死。从此马就和人类成了形影不离的患难之友——这是关于人马渊源最动人的传说。

    那么,龙与马又是怎样被联系到一起的呢?

    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古代先民崇拜龙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据考证,龙图腾缘于原始部落之间的征战,龙本身并非存在于现实世界,是被虚构为蛇身鹰爪、兽腿鹿脚、马头蛇尾、鱼鳞。因而有人说龙的形象来源于马!古人认为:龙是天上飞的,马是地上跑的同一种生物,只是大小不同而已。《周礼》上说“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当然,这自然不是指我们通常理解的一般意义的马,而是指神马或天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马行空之说,同时认为飞行在空中的天马和神龙一样,拥有龙的能量,龙马精神很早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以上两则民间传说虽然是人类虚构的美丽故事,但它构成了马文化诞生的原始基因及思想基础,也反映出马与人类关系之密切的确凿事实。在中国,马为六畜之首,是任何家畜所不能相比的。

    在人类悠远的历史长河中,马确实是人类最早结识并馴化的动物。众所周知,在农耕时代,马作为人类生产生活领域的重要生产和交通工具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硝烟弥漫的战争时期,马作为拉车的主力及将士的坐骑同骑兵出生入死,以其神奇的速度、勇敢的精神、无穷的力量和忠诚的行为辅佐人类;在古代和平盛世,马作为军中训练士兵和宫廷娱乐的工具,参与古人马球比赛或狩猎活动;在现代休闲旅游及体育竞技赛场,马依然陪伴着人类去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与人们一起勇往直前。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马从史前时代的猎物到交通工具,从生活中的助手到战争中的机器,马的无可替代作用加速了人类民族融合,推动了国家统一。人类的迁徙和征战中,尤其是在游牧民族的生活里,马始终与人类一同亲历着每一次重大变革和历史事件。千百年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技如何发展,人与马始终相依相伴,其共同创造的马文化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并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马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草原文化的主体,是牧业文明的象征。作为蒙古马的故乡,内蒙古弘扬马文化,研究马科学,促进马产业,发扬蒙古马精神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二)马文化的内涵

    马文化从学科归属上属文化学,但所涉及的范畴又不局限于一门学科,还涉及科学、文学、艺术、体育、旅游、医学、军事等多个领域。如果按照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总和的界定,那么“马文化就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与马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除了人们对马的生物学功能的利用和开发,同时包含与马相关的思想、行为、风俗习惯以及相关的制度政策,可以分为马的行为文化、马的物质文化、马的精神文化、马的制度文化等。“马文化”中内容最丰富的是驯马人和骑马人的民俗,包括人类对马的认识、驯养、使役以及有关马的文学艺术及体育活动等内容。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马文化以不同形式、不同内涵、不同程度影响了人类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文化等诸多环节。中华马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相马学、驯马学、医马学、牧马学、赛马学、尚马习俗、马具及其饰品、马图腾崇拜、马政制度以及马的文学艺术等。

    二、马背游牧民族马文化

    史书有载,“黄帝造车,故号轩辕氏”。炎黄子孙的祖先黄帝和炎帝均来自游牧部落。从周天子万乘之君始,战国时期著名的“胡服骑射”、秦始皇统一中国及秦朝巨大的兵马俑阵营;汉武帝征服匈奴平定边疆,打通中西文明交流的通道丝绸之路,为得天马不惜发动战争;空前繁荣的隋唐盛世马球盛行;成吉思汗开疆拓土,以游牧民族为主的元朝横空出世,震惊世界;明朝“高筑墙”大修长城,试图将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截然分隔;康熙大帝御驾亲征,全民皆兵的满族游牧部落。细数历史的辉煌瞬间,均可凝聚成马上的历史,都与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马背雄风塑造了顶天立地的马背民族,飞奔的骏马把人类世界的间距拉近,把人类行程的距离缩短,影响甚至决定了人类的发展走向。

    亘古以来,辽阔的北方草原、神奇的沃土始终与自己怀抱中的生灵静默相守、相依相存、荣辱与共。草原游牧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草原文化的深邃与灿烂、马始终参与其中并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马是推动草原部落历史车轮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多年来催人泪下的美丽传说、感人至深的神话故事、诙谐幽默的寓言、传奇的歌谣、哲理的典故、种类繁多的祝词、长篇史诗、各门类艺术创作以及流芳百世的精品佳作,无论哪个领域都可以找到以骏马作为主要描绘对象并贯穿始终的动人篇章。如果没有马,草原民族不可能产生如此多姿多彩、美妙绝伦、经久不衰的文学艺术旷世佳作。无论从哪个层面谈起,支撑游牧民族精神与文化的骏马,都始终在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蒙古马已成为草原文化的灵感与命脉,是草原神奇的魂魄。自古以来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与自己胯下的坐骑相濡以沫、感情深厚,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民俗和文化。若骏马消失,不仅草原独具特色的魅力将褪色,博大精深、灿烂悠久的马文化也将残缺,因为人们在马的身上寄托了太多的情感和精神,为马赋予了太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使命。马曾伴随着人类由远古走到今天,由愚昧驶向文明,历尽了战场上的刀光剑影,穿越了大自然的风雪霜寒。无论条件多艰苦、旅途多遥远、负担多沉重,马始终无怨无悔的与人类共同承担。生活劳作、旅途奔波、战场厮杀、赛场竞技,马都会全力以赴。“草原不能没有马”是牧民心底的呐喊,国家不能丢失马文化是人民由衷的心声!

    三、现当代马文化及未来展望

    (一)赛马产业

    现代交通工具虽然替代了马,但马并未远离人们的生活。当前马已经从昔日的战场转移到今天的赛场,变身为体育休闲竞技的主角,很多国家已将一年一度的赛马发展成全民狂欢的节日。因此才有了世界著名的四大赛马节,包括英国利物浦大马赛、澳洲墨尔本杯赛马节、美国肯塔基赛马节和法国凯旋门大奖赛。我国虽有着几千年的养马历史,马文化已经渗透到文化、体育、休闲、娱乐、旅游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现代赛马业的发展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影响我国现代赛马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理念问题、资金问题、政策问题、管理问题、运作方式问题等。

    现代赛马文化的发展需要理论探究、制度完善、经济支撑、人才保障、马匹改良以及赛马实践技能水平的提高等综合指标协调发展。随着现代赛马文化与传统民俗赛马文化的融合等问题的解决,我国现代赛马业一定会探索出适合国情的经营方式和竞技形式,建立自有的赛马赛事品牌。借鉴国外赛马产业化的成功经验,大胆创新,使其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多元化发展,并将赛马运动向平民化、大众化方向发展,尽快使现代赛马业发展壮大。目前,民间已建立起很多马场和骑乘俱乐部,仅北京近郊就有50多家,深圳、广州、上海、江苏、成都、武汉、内蒙古、海南等地区也分别建起了规模不等的现代化马场,已呈现出比较稳定和良好的发展势头,逐渐朝着竞技、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体育健身运动方向迈进。我国具有繁殖和养育马的有利条件,有丰富的马种资源,不仅可以保证我国马业发展所需要的优质马匹,还可以为开展赛马但不具备育马、繁殖、调教条件的国家和地区补充赛马,满足国际上较大的市场缺口。除了培育赛马赛事用马,还可以培育俱乐部一般骑乘和娱乐用的马匹并出口国外,发挥我国养马大国的优势,将我国从马匹生產大国变成马匹出口大国,同时开发中国马文化符号的马具、马衣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相关饰品,推动中国丰富的马文化走出国门、影响世界。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丰富体育产业内涵,使现代赛马产业与文化、科技融合,与时代发展同步。

    (二)马文化研究

    文化是精神的载体。马在几千年来与各民族融合的文化元素,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去研究远古时期的相马、医马和驭马,关注历朝历代对马的牧养、驯教及马政管理,探究带有神话色彩、留芳后世的马师皇神医,了解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第一次马术比赛等,既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大众的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尊意识,又是在科学合理的评价基础上,积极提炼和梳理传统马文化的现代价值,为马文化注入更多的时代内涵。大胆吸收各民族文化的先进成分,提出更为切合当下实际的文化理论,理性思考马文化当下所面临的困境,审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同时融入世界先进马文化建设的潮流中,树立新世纪马文化的现代形象。

    我国对于马文化的研究始于游牧先民的马崇拜,发展于人马之间自然形成的生产生活,着重对马文化的民风习俗、思维审美、人马情怀等领域进行综合研究,以深刻理解马背民族古老而神奇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内涵,通过揭示草原文化的现象来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优秀文化遗产。

    (三)马文化艺术创作

    如今,马远离了耕耘,远离了战争,但它们依然为人类的愉悦和健康而奔驰,无论是信马由缰的旅行,还是竞技赛场的拼搏,马始终是人类忠诚的朋友和甘于奉献的典范。千里马在国人心目中早已是人才的象征,民族振奋的象征。以马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种类繁多,马已经渗透到生活和艺术的方方面面。不论官方还是民间,不论宗教信仰还是世俗生活,都有马的痕迹,抓住并扩大马文化的影响力,引导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提供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加强马文化艺术创作,宣扬马文化在当今时代新形势下的社会价值之所在的初衷。当人们在享受现代社会生活的同时,大力歌颂马文化、马精神、马内涵、马品质,让为人类历史发展立过汗马功劳的骏马与我们一起分享现代文明,让象征吉祥、友好、兴旺发达的马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在“一带一路”新的丝绸之路上,彰显新时代的特点,续写新的辉煌篇章。

    (四)马文化宣传与推广

    历史悠久,时代绵长,马文化的博大宽广,内容的丰富多彩,希望我们的初步探讨能够引起更多有识之士的关注与加入,唤起更多的人爱马并宣传推广马文化。因为,弘扬马文化即是传承蒙古马精神又能促进马科学、马旅游、推动马产业、现代赛马业的全方位发展。经过历史的沉淀,蒙古马的精神已经融入了草原人民的血脉,同时需要在与时俱进中加入新的时代内涵,扩大和提升草原特色马文化的知名度、影响力、感召力,才能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守望相助”的嘱托,重新唤起“干事创业像蒙古马那样”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蒙古马精神是根植于马背民族心灵深处并激励其奋发向上的原始力量,这种力量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历史,相信也将继续推动民族的未来,使草原民族放射出新的光彩!

    (作者单位:内蒙古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张捷

    相关热词搜索: 展望 未来 历史渊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