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沙漠里的荆棘(外一篇)

    时间:2020-05-11 10:05:3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连亭,本名廖莲婷,上世纪九十年代生于广西,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开始在各刊发表作品,文章见于《散文》《青年文学》《民族文学》《作品》《美文》《雨花》等刊。多次入选《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及部分年选。曾获2018《民族文学》年度奖、2018壮族年度散文家称号、2019甘嫫阿妞·全国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一等奖等奖项。2016年出版散文集《南方的河》。

    工作之余,我长久地注视挂在墙上的地图。这公鸡的尾巴,形状看上去有点像狗头。它占据祖国六分之一的版图,有人说不曾到过新疆,则不知祖国之大。

    这个被辽阔赋予光芒的西域边陲,只有铁路才能让你从一个市到另一个市不觉得犯憷。可即便是火车,也会极大地考验人的毅力和耐心。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往西沿着天山一线去伊犁,要一天一夜;向北去往“喀纳斯”,要两天一夜;往南去南疆,更是要两天两夜。要是遇上风雪天气,还要耽搁更久。不说远的,就是从乌市去往周边的任何一个县城,开车都要走上大半天的路程。

    这里的人,久居于荒僻之地,过着与干旱、贫瘠搏斗的日子,自然而然地生成独具一格的品性。我常常注意到,这里的人与沙漠中的荆棘有着相似特征。

    这种植物只在地表生长几寸的枝叶,无声处的地下却延伸着几米甚至十几米的根须,这种表面不张扬,却在看不见的地方默默稳扎稳打的品性,正是新疆的品性。

    以前的我,好强,骄傲,为房子焦虑,为不可知的未来担忧。而且,不仅我如此,我身边的人全都如此。到了新疆,我发现身边的人从来不谈论房价和股市,他们聚在一起时,说得更多的是牛羊、瓜果、土地、雪山……

    我惊诧于新疆人的慢。这种慢不是表面的,因为他们从不曾耽误工作,而是从骨子里渗透出来的。这种慢,还和荆棘在地表的生长速度有着惊人的一致。我问他们何以能够如此,他们无一例外地笑着说:这儿比北京慢了两个小时,慢是这儿的调子!

    不知不觉,我也慢了起来。

    晨醒拉开窗帷,远处的鸟群影影绰绰,天山的轮廓模模糊糊,寺院的钟声远远近近。慢悠悠地起,慢悠悠地吃,慢悠悠地跑步去上班。

    日落时分,与天山、草原、戈壁、沙漠交相辉映的天空大地,披着金黄色的夕阳。这时,凡是空地,都聚集着跳舞的人。慢悠悠地跳,不知疲倦地扭,好像他们从来都那么快活。

    日色缓慢,车、马、人都缓慢,慢调子里能做的事不多,足够人过得有滋有味。所以,人有时间祈祷,有时间回忆,有时间歌舞,有时间把细碎的羊骨头熬出乳白色。慢,把生活磨成一块包浆的美玉,耐得住岁月的摩挲,经得起心神的把玩。

    风多的季节,我还是慢,慢得像蚂蚁,一步一步地爬过地面,小心地留下能供自己辨认的足迹,把花香染上归途。

    风暖的季节,我还是慢。慢慢地听候鸟划过天际的气浪,那么细微,却如约而至。

    风吹在脸上,路慢慢地延展,人慢慢地抵达远方……

    草原上公路笔直延伸,到了戈壁和荒漠,路则沿着边缘修建,沙土、石砾时常被风吹到路面,这时车要慢,要十分小心。这样的慢,这样的小心,使得新疆的人、车、马走起路来,还养成了忍耐、强悍的脾性。

    天气好的时候,我时常跟随自由的风去看新疆。天蓝得近乎失真,云朵仿佛太阳随意种下的棉花,一朵一朵的,自由而烂漫。

    广阔的草原,羊群也是一朵一朵的,自由而烂漫。那穿着骑装的哈萨克族俏姑娘,那赶着马儿的精悍帅气的维吾尔族青年,只要一照面就向你绽放清澈灿烂的笑容。

    棉田万亩,草原无边,戈壁无际。驱车四顾,满目是苍劲的黄颜色,连尘土也是苍劲而绵实的。这里的孩子摔倒了,爬起來是一身纯粹的尘土,不像我的故乡粘的是几片草叶子。

    车子出了城区,驶入乡下的路,就极少见到高大的树木,却随处可见低矮的荆棘刺丛,它们是沙漠唯一能在旷野贡献花朵的物种。

    站在风中,视野广阔无边。略微起伏的土包,隐隐约约的远山,道路像河流般延伸,进入大西北辽阔的腹地。远处的树木和鸟群,从特定的角度看,在夕阳中呈现某种棕色偏深的暗红,使得整片土地看起来像静默的电影屏幕。

    我看到地图上标注的雪山,它的顶部看起来又尖又白。白色之下有一道泛绿色的边缘,那是雪线,夏天升高冬天降低,整个西北农作物的灌溉依赖于雪线的变化。闭目祷告时,雪峰的尖顶在我心中像一座灯塔,睁开眼时只见它清朗的轮廓尖锐地指向天空。

    雪山融水经过的地方,绿洲星罗棋布,公路就像连接珍珠的链条把它们一一串起。公路旁不时地看到出售葡萄和哈密瓜的小屋,赛义德偶尔会停车摇下窗问他们价钱。

    赛义德是我到新疆认识的第一个朋友。他的脸宽阔而饱满,长满络腮胡子,头发浓密地向后梳,脸庞和臂膀晒得红红的,整个人看上去壮实有力。

    他那沙漠男儿特有的豪爽,十分招人喜欢。每当我们一同出游,他就热情地拿过我手中的行李,麻利地塞入后车厢,打开车门让我入座。

    经过起伏的土包,一眼望见带着羊圈的平房,房子四周挂着彩色的经幡。赛义德告诉我这是藏民聚居点,曾是冷兵器时代的兵家必争之地。战争年代死了很多人,而今广袤的土地静默不语。

    经过水果店门口,看见许多戴黑头巾的上了年纪的女人,黑色并不使她们黯淡,反而让她们在金黄的天光下拥有一种静穆的美丽。街区行人不多,生意惨淡,女人们还是耐心地守在店铺和摊位前,并且所有的物品有序陈列。

    我注意到一个女人。我看见她时,她正整理柜台的物品,尽量使一切都保持干净有序。她的小女儿,戴着红色头巾,安静地蹲在货摊边,细细地咬着一块棕色的面包,边吃边跟妈妈嘟哝着什么。

    女人收拾完柜台,就拿起绷子绣花。听赛义德说,沙漠边的人家,家里用的,身上穿的,多是主妇亲手织绣的,被褥、餐布、窗帘、地毯、棉袍、花裤,林林总总,一针一线,都缠绕着女人的心思。

    我对店铺挂着的织绣品生发了兴趣,花纹繁复针脚细密的围巾,才四五十元一条。我啧啧称叹,一口气买了三条。

    女人招呼我非常周到,但又不让人觉得虚伪和腻烦,不同于城里那些赶着你买的假热情,而是纯朴人家出于天性的热忱真挚。想到她连日守在店铺的漫长孤寂,我又买了些别的物件,然后坐在矮凳上,和她说起话来,她则以奶茶招待我。

    她告诉我,她的两个孩子在城里上学,丈夫则在牧场与城镇之间转场,做些小生意。她带着小女儿守在这个小店,经常整日都不会有客人。闷了,她就做些绣品拿去卖钱,给孩子补贴些生活用品。

    “嫁了人,就勤勤恳恳地过日子,安安心心的,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她无可置疑地说。这时,她女儿的脸再一次面向我,我看到她嘴角的涎水和呆滞的神情。呀,我一惊,猛然触碰了女人的秘密!这是个痴傻的女童啊!一个与母亲孤独相守的病娃娃啊!

    出了女人的小店,我和赛义德走在窄小整洁的街市上,女人的话仍像是一根刺扎在我心上。街道有些许寥落,些许艰苦,在夕照中却出其不意地染上素朴祥和的色彩,我感到心尖的刺在缓慢地发芽,深深地扎根,结出一些又酸又甜的果子。

    离开前,我们又观览了当地的一些建筑。在新疆的村庄,它们通常是低矮的,外部蒙着一些黄土,室内却被主妇收拾得干干净净,摆放着漂亮的盆栽。

    新疆的女人,为什么那么厚实,那么耐心,那么温柔呢?

    在一个充斥拜金风气的社会,新疆女人却能像沙漠的荆棘那般生长,这实在是一个时代之谜、文化之谜。

    从此,我不敢小看沙漠里任何一株不起眼的荊棘。

    梅石园

    他向我走来时,我看到的是一个不修边幅的大男孩,一个在国家机关大院里上班却衣衫粗糙的大男孩。

    此前我们素未谋面。连纸上的交流也不多。在文友之中,我们算不上熟识,只是听说过彼此的名字。而我,只读过他第一本书的小序文《无人野径》。

    不得不承认,就是因为这篇小序文,我到杭州联系了他。之所以有他的联系方式,是大约五六年前他加了我的QQ,但也只是加了,并未说过一句话。

    我折服于《无人野径》的气息,孤独,落寞,悲悯,而又甘之如饴。

    我也写过许多文字,经历过困惑与彷徨,之所以没有从这条路拐向别道,既是因为脆弱的心依赖文字,也是因为对别的路感到陌生与错愕。

    我并没有多少把握见面不会尴尬,我只是想联系就联系了。这大约是冲动,也是性情。想起古代有位名士,雪夜突发兴致,披衣坐起,乘舟拜访友人,到了朋友家门口,尽兴了,未登门就返身回家。他图个啥?非得说个理由的话,就是一时率性吧。

    率性归率性,并不能平复内心的紧张。站在古槐树下等待时,我心中禁不住后悔。阅读所给予的单纯与愉悦,是否会在现实的接触中蜕化?和实质的事物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美得以存在的安全空间。“见面”,毕竟会将“素未谋面”变成“认识”,将我与他相关的一切变成人际关系中的一环。人际关系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而是夹杂着或多或少现实利害和成见的,傲慢与偏见,观念与忌讳,性格与习惯,都不可避免地作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我站在暴露无遗的阳光中,头上的绿叶在初夏兀自繁茂,来往的车辆碾破阳光和树叶在地面形成的斑影,清洁工的扫帚不紧不慢地发出破裂的窸窣声。对面的包子铺热气蒸腾,手推车的辘轳声有节律地压过,烤红薯的老人猫在墙角,眼睛焦灼地追赶未融尽的凉意。

    手机铃声响起,我报了位置,那边说错了,不是那个门。我正要重新寻路,他说,等着,我过去找你。

    不到五分钟,他来了。见面后,我们话不多。刚从西湖的水汽穿越半个城市而来的我,只觉得他和这座城市格格不入。褶皱的灰外套,宽阔陈旧的黑色长裤,沾着尘土的蓝灰白底运动鞋,粗短的手拿着一把皱成一团的淡青色布伞,乱蓬蓬的锅盖式的头发,慵懒黯淡而不带表情的脸。这样的形象放置在精致繁华的杭州,怎么看都不和谐。相反,假如他混在衰败乡镇任何一条街上的毛头浪子堆里,我绝对认不出他。

    他说,我不怎么见文友,读过你的散文,觉得你这个人值得一见。

    我心想,我又何尝不是,这倒不谋而合了。

    他带着我穿过一些老旧的巷子,来到古运河边。喧嚣陡然落下去,一副古老的江南市井景象出现在眼前,既有水乡的温婉,又有周匝的烟火。

    仿古的民居,白墙青瓦,褪色的红灯笼挂在廊前,雕花的门窗嵌入玻璃材质,青石板路干净而清凉。这里游客稀少,偶尔能碰见一两个边走路边低头看手机的人。

    走在运河边的石板路上,只见河水悠悠。柳影碧波,因随时汇入的居民污水,泛着含糊的青黄。疏于修剪的草木,青葱地堆生在岸边,生长过剩的竹柳斜枝垂下河面,似有探水之势。

    拿出手机随意拍了几张照片,随处皆可入景,景中又都藏着生活的琐碎与污垢。一直都走在我前面的他,不经意间进入我的镜头。也就是在运河的照片里,我才看到他和周围的和谐:灰色调。

    他的话开始多起来,跟我说运河,以及运河两岸的市民生活。直到几个月后读他的《我在皋塘村》,我才知道这运河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那些街道和干净的橱窗很可能在撒谎。”

    “色暗、酥软、微辣,皋塘村的味道是从这道菜开始的。”

    “皋塘村安排一条四十米宽的河和我打招呼。”

    “我开始暴走,沿着整日昏沉沉的运河。一拨一拨锈迹斑斑的铁船像是城市血管里的黑虫,忙着运输侵蚀空间的素材。”

    线索不明的叙述,意识流的跳跃,我从众多形容词中辨别出两个词性不明的词:别处,寄居。

    声音很轻,几乎散在风中。这是一次因写作而起的会面,却又丝毫不涉及文学。所有的话都是文学性的,但每一句又皆起源于低处的尘埃。

    聊起童年,聊起写作的源头、时间的跨度。敏感的神经,对事物的观察和捕捉都是阴性的,既柔软又强韧。

    风和流水在涣散,随物赋形,剥离岁月,浸透生命。在沉溺的时候,不知是自己陷入了文学,还是文学拯救了自己。

    散文是什么?它不像诗歌那么极端,大冷或者大热。它又不像小说那么立体,精巧或者复杂。它有点像这条运河,暧昧的,朦胧的,秀丽的,藏污纳垢的,从过去走来的,在生活于它身边的人的手中褪去旧容,于不断升起的烟火气里染上生活的锈迹和底色……

    我没有将这些话说出。我在心中自言自语。我到过太多地方,没有固定的方向,像风。而水,它是有方向的,只要不被蒸发掉,它最终会归入大海。

    我们应该还算不上朋友。事实上,由于平时深居简出,不与人打交道,我跟文坛的人都没什么交情。偶尔参加一两次改稿会,也都对别人口中津津乐道的掌故和传闻感到陌生。

    我知道他们说我孤傲。我也知道他们曾将流言抛向我。他们只是图开心,并不管我是否会受伤,他们甚至事后都不记得自己说过什么话。他们不光对我如此,他们对任何人也都如此。A在B的描述里影影绰绰,B在C的笑声中面目全非……

    我只能装作不在乎。我只能当什么都不知道。我只能想象自己不活在这样的文化圈里。

    庆幸,我在圈里未遇见过他,这让此次会面能跟琐屑之事保持距离,让我们心无旁骛地走在一条从千年前流淌至今的运河边。

    他问起我的工作,我说我是个无业游民。

    我刚经历了人生的几个困难时候,漂泊异乡,到过几个城市,工作中遭遇暗算,愤怒之下从一切人事撤离。离群索居,柴米油盐,与无收入的学生结婚,在陌生的无亲友的城市租房,终日与书本和文字厮磨……由于穷困,这一切做起来显得破釜沉舟,而能不能攻城略地,一切都是未知数。

    他说他曾靠一个黑色背包走过拉萨、丽江、凤凰、义乌、北京……在拉萨的一间酒吧里,他曾见过一个喝得微醺的女作家,这个作家写过一本叫《朝圣》的书,就摆在酒吧的吧台上。在拉萨河边,他曾见过一个边朝河里扔垃圾边念“阿弥陀佛”的疯子。一切都显得神秘而乖张,看不清其中存在什么关联。

    生活,它缓滞而呆板,同时又新鲜而激烈。大多数时间我们麻木,只在偶尔清醒的片刻惊奇于自己的悲欢。我没有对他说出这些话,因为我没有到过那些地方。我只是被他的话所穿透,被一些迷离的东西所辐射,除此之外,我们仍是十分陌生的人。

    我依然迷恋于距离所带来的空间。这为我保留了阅读他作品时所产生的空灵。

    我不能确定,跨越距离的障碍,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彼此。很久以后我才明白,这一切与距离无关,只取决于我看待人事的基本态度。在自我与他者之間,要么冒险深入,要么安静地隔岸观火。而冒险,不是人生的常态,需要一种契机才会启动,才会义无反顾地投入,然后被其中强大的情感所攫住。

    我在岸边观望多年。始终扮演风景的角色。我曾在推杯换盏中去路苍茫,在人声鼎沸中缈无头绪,在夜深人静时放声痛哭。不管逃到何地,声音是他们的,也是我的,只有眼泪不能分享。随着时间的推移,眼泪不再只是自己的,仿佛也是许多人的。相关或不相关的人,已发生或将要来的事,层层叠叠,这个人带着那个人的影子,那个人留着这个人的气味。没有人,能彻底独立于尘世之外。

    水起于源,流于江河湖海,蒸腾于天,冷降于地,循环往复,万物只是其中一环。我多么希望自己具有土地的品质,既承托,也孕育。但我,却只是一根微小的芒刺,无法刺破什么,却随时有可能折断自己。

    我想得太多了,我面前的这个人多么无辜。我所思所历的一切都和他无关,可他却要承受我全部的考量。

    这条运河因为缓滞而成了一段藏污纳垢的水,河床下部由于死寂而沤着淤泥。水浊濯足,水淤生藕。我不该去向一条水质问生活的琐细,物质生活的捉襟见肘,俗常人生的龌龊不堪,同样给水带来挑战。

    我终于决定好好看一看生活中的他,任由他身上的烟火气从现实滚滚而来。十几岁到二十岁出头是背包客,二十岁出头意外成为一个人的父亲,紧接着成为那孩子的母亲的丈夫,辗转于工作,混乱迷茫,挣扎困顿,最后戏剧般地来到俗称人间天堂的杭州。这一过程,伴随着一本散文集《捡影子的人》的诞生。

    “它甚至不是一条路,起于无影,归于无踪。它简单地将山上与山下串联起来,将阒静与喧嚣、将荒芜与烟火、将死与生串联起来,但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人们不关心。它也只是呼吸,不呈现意义。”——《捡影子的人·无人野径》

    从他无数次走过的运河边的无人野径,我们进入一个古园林。很小,但不失古朴。读碑文,得知它在“文革”被毁坏,如今只是简单修补。

    园子不设门卡,却没有任何游人。我们靠在被杂草环绕的破败亭子的栏杆上休息,谈起各自对运河的理解。蚊子循着气息围拢过来,我被叮咬得不胜其苦。这个园子太荒败了,我忽然说不出什么话来,心里感到无限悲戚。

    佑圣观路残留着南宋宫廷德寿宫的痕迹,颓败的花木,残缺的碑廊,丹漆剥落的亭榭,装模作样的溪涧,矫揉造作的山石,与运河相依相连。

    相传,南宋绍兴年间,因“望气者言此地有郁葱之祥”,奸臣秦桧在此建造府第。秦桧死后,朝廷将此地收回改筑新宫,宋高宗赵构禅位之后移居于此,改名德寿宫,过起太上皇的日子。

    宋高宗酷爱湖山之胜,引水为池做成这溪涧,叠石为山雅称“飞来峰”,筑亭台楼阁,植奇花异草……继高宗之后,禅位的孝宗及宪圣皇太后、寿成皇太后也曾先后入住,宫名因此屡作变更,先后有“重华”“慈福”“寿慈”之称谓。

    时光浩荡,皇家的威仪与权力的盛况早已远去,只剩这小小的园林,苟延残喘地长着一株梅树,叠着几处嶙峋的山石,它不再有别的称谓,只叫“梅石园”。

    沧海桑田,沟谷为丘壑,山陵成深谷,而一株象征着文人高风清骨的梅树和几块如同文人怪癖的石头却留存下来,这不得不让人惊叹。

    我们一边驱赶蚊子,一边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身旁不知经历几多风雨的梅树,在山石洒下一片可爱的绿影。阳乌掠墙,不知不觉就到了他上班的时间。

    很快我们走出园子。奇怪的是,一出园门,我们就分别了。

    我们至今没再见面。

    相关热词搜索: 荆棘 沙漠里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