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中国旅游消费及其增长机制分析

    时间:2020-11-17 03:45:3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田关铖雨

    摘 要: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对于旅游消费的偏好越来越强,与此同时,旅游业也逐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动力。在介绍旅游消费需求及中国旅游消费变化的基础上,利用相关统计指标,简要分析我国旅游消费增长机制,主要从消费能力、消费意愿、消费环境三个方面讨论其对旅游消费增长的作用。

    关键词:旅游消费;增长机制;消费能力;消费环境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26-0097-02

    过去20多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以每年8%的增长率一直保持着高速攀升的趋势。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9年已经突破3万元大关,很大一部分国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人民的消费水平增长变化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中国经济增长结构失衡日渐凸显。这种结构失衡反映在GDP数字上的特点即是投資在总量中占的比例过大以及过分依赖出口。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带来不小的打击。当前中国由于经济下行的压力,投资现状与前景并不良好,反而是人民的消费仍然有继续挖掘的潜力。因此,刺激消费特别是内需是我们当前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而其中旅游消费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部分在近年来对经济拉动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个强大的内需市场值得去进一步挖掘。

    一、旅游消费需求概述

    (一)概念

    根据经典微观经济学关于需求的观点,需求的形成要具备两个条件,即消费欲望和支付能力。当经济主体既有消费欲望又有支付能力时,则形成有效的消费需求。如果经济主体只满足两个条件其中之一,这种需求只能是潜在的,无法构成有效需求。

    (二)旅游消费的特点

    1.旅游消费的综合性

    首先,旅游消费包括了交通费用、餐饮、住宿、景区门票、购物开销(特产、纪念品等)、其他娱乐性活动六位一体的消费形式,是与宏观经济其他部门高度相关联的消费,是旅游全程各种消费的综合体。其次,旅游消费也是涉及实物、表演、精神文化等多领域、跨维度的综合消费。

    2.旅游消费的最终性

    如上文所述,旅游消费所包含的六个方面都是各种产业的最终端,旅游过程中所实现的消费都具有最终性,是扩大内需强有力的催化剂。并且,旅游消费很大一部分是服务的消费,它的需求、供给双方调节速度更快、匹配程度更高,这使其扩大内需的效率更高。

    3.旅游消费的高弹性

    旅游消费不具有明显的边际消费递减特征,所以,其高弹性一部分来自于旅游消费的无限增长潜能。对于必需品的消费达到一定数量,即使经济主体消费能力继续增强,消费欲望也不会再有所增强。而旅游消费是人们为了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而进行的更高层次的消费形式,是没有消费上限的,市场只要有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供给,并且消费者有消费能力,旅游消费便会一直增长。反过来讲,旅游消费的高弹性也源自于其高敏感性。旅游消费虽然有无限增长的潜能,但也易受客观消费环境的影响,所以更加脆弱,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旅游消费的冲击往往更加明显。

    二、我国旅游消费变化

    (一)水平变化与增长变化

    2019年我国旅游总花费高达5.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65%,维持着中等水平的增长速度;而旅游人数方面达到60.06亿人次,同比增长8.43%,其中国外游客入境总人数约为1.45亿人,同比增长2.91%,处于较低的水平。图1与图2呈现了中国近五年来国内旅游消费市场的水平以及增长率的变化趋势。

    由图1、图2可以看出,近年来国内旅游人数以及旅游总花费的绝对数水平都是稳步上升的,而旅游花费的增长水平略高于旅游人数的增长水平。进一步研究,通过计算得出2015—2019年人均旅游花费分别为857.02元、888.16元、913.03元、925.77元以及953.23元,人们在旅游消费上的消费意愿逐渐增加。不过,不论是国内旅游花费还是人数,自2017年以来增长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存在国外旅游需求对国内旅游需求的挤出现象。

    (二)消费比率变化

    从绝对量的角度讨论旅游消费只能体现一部分的变化特性,旅游消费在居民总消费中所占的比率变化更能直接表现人们旅游消费意愿的增加。2015—2019年居民总的消费大约增长了48.31%,其中旅游消费却惊人地增长了67.42%。进一步计算出旅游消费在居民总的消费中所占比例的变化,2015—2019年分别为13.14%、13.65%、14.24%、14.48%、14.84%。在人们的总体消费中,旅游消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的旅游消费偏好也越来越强。

    (三)结构变化

    2015—2019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总花费分别为27 610.9亿元、32 241.3亿元、37 673亿元、42 590亿元、47 509亿元,而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总花费分别为6 584.2亿元、7 147.8亿元、7 987.7亿元、8 688.3亿元、9 741.9亿元。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占居民旅游总花费的比例分别为80.75%、81.85%、82.51%、83.06%、82.98%,从结构上来讲,对旅游消费的贡献大部分还是来自城镇居民。

    三、旅游消费的增长机制

    本文分别从需求侧与供给侧来讨论旅游消费的增长。需求侧包括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这是旅游消费的硬条件;也包括消费者的消费意愿,这是旅游消费的软条件。而供给侧最为突出的增长因素便是旅游消费的消费环境,这也是旅游消费的硬条件。

    (一)消费能力——收入

    根据凯恩斯的宏观消费理论,消费函数为C=a+bY。其中,Y代表国民收入,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bY称为引致需求,而a代表自发性消费,通常是一些必需品的消费。旅游消费这种更高层次的消费形式,收入必定是影响其增长的首要考虑因素。

    通过1994—2019年这26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旅游消费与收入的关系基本符合凯恩斯宏观消费理论中关于消费函数的描述,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并且,这条曲线形状类似指数函数的形式,这表明收入越高,旅游消费增加的速率逐步加快,印证了旅游消费高弹性的特征。另外,旅游消费具有突出的引致消费需求特性,几乎不存在自发性消费的可能,因此该曲线基本与坐标原点相交。

    (二)消费意愿

    旅游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主要是受到其文化教育程度以及闲暇的影响。由于旅游消费的特殊性,文化教育程度高的群体除了追求物质消费以外,还会有更大的精神满足上的需求,会有更高的旅游消费意愿。不仅如此,他们往往追求自由行,从而在旅游消费中相对于团体旅游群体创造更多的价值。当然,闲暇是旅游消费能够实现的前提,消费者拥有一段时间的空闲时才会产生旅游消费意愿,从而产生旅游消费需求。

    (三)消费环境——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一个产业的增长,除了依赖需求,供给的拉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使旅游产业的消费环境不断改善、进步,从而促进旅游消费增长。1978—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由17.9%提升到了60.6%,城镇人口数量从1978年的1.7亿人增长到了2019年的8.48亿人以上。城镇化使得人口集中化和产业聚集化。在这个过程中,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这些硬条件不断改善、提高、进步。比如技术环境,在当今这个互联网发达、信息传递速度极快的时代,人们很容易也更倾向在网上找寻旅游信息。社会文化环境的发展也推动着旅游消费的增长,电视综艺节目、电影这样的媒体对旅游消费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另外,一些大型赛事、峰会也是旅游消费的重要驱动之一。产业环境的改善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居民收入增长、消费需求扩大、消费行为变迁及其诱发的相关产业投资,在这过程中实现了供给、需求的相互拉动。

    (四)消费环境——逐步成熟的交通网络

    城镇化对于旅游消费的增长也许是间接、渐进的一个过程,公共交通的发展则是直接促进了旅游消费的增长。交通是旅游消费实现的前提,同时本身也是旅游消费的一部分。交通可分为市际交通、省际交通和市内交通。

    民航飞机、高速铁路这样的长途交通运输将出发地和目的地连接起来。近年来,我国的高铁网络逐步完善,民用航空运输也越来越发达。截至2019年,民用航空航线数也已经增长到了5 521条,大大促进了省内长途旅游、省际旅游消费增长。此外,短途交通或者是说市内交通则是把六位一体的旅游消费串起来的关键。由于我国政府对基础设施的大力投入,全国轨道交通里程数从2006年的621公里猛增到2018年的5 295公里。

    旅游过程中,消费者主要注重的三个方面分别是交通便利程度、品质体验、时间花费。相对于普通火车来说,高铁的不断发展既提高了旅游品质体验、便利程度,也缩短了路途时间花费,很大程度满足了消费者对于交通的要求,进而增强了其消费意愿。所以,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着消費者的消费倾向、消费意愿。

    当然,除了上述的增长机制,还有很多其他刺激旅游消费增长的因素,比如供给方面的国家的政治环境稳定程度、国家政策的倾斜程度、旅游产品的品质等。如今,旅游产品更趋个性化、更有深度、更具创新性,这也会对旅游消费的增长起到刺激作用。

    四、结论

    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与旅游消费的不断扩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也是挑战。继续致力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的收入仍然是关键。提高国民文化教育程度、科学合理制定假期政策也能增强旅游消费对经济的驱动力。同时,正是由于旅游消费的无限增长性、脆弱性,使得旅游产业需要更好的政策规划和指引,以及良好的外部环境,其中技术环境的提高尤为关键。最后,继续推进国家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便利化也是应该坚持的方向。当前国内旅游需求出现外出趋势。针对国外游客入境旅游增长缓慢,提高旅游产品、服务的品质是根本举措,比如对国外游客针对性地设计旅游产品。希望我国旅游消费需求与供给的发展不断螺旋上升,朝着健康、多元、有活力的方向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  Arthur Asa Berger.Tourism in Society[J].Society,2008,(45):327-329.

    [2]  Liu Wenbin.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and tourism consumption[J].Statistics and Decision,2009,(10):92-93.

    [3]  Weng Gangmin,Xu Xiaona,Shang Xuemei.An analysis on the demand of tourism consumption of urban residents in China[J].Urban Problem,2007,(4):31-35.

    [4]  丁忆.中国国内旅游消费理论与实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5]  周文丽,李世平.基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旅游消费与收入关系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10,(5):33-38.

    [6]  于洪雁.中国旅游供需耦合协调特征与影响机制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7]  余凤龙.中国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14,(8):1297-1309.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旅游 机制 增长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