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老年隐性梅毒感染并发皮肤病的治疗分析

    时间:2020-11-21 06:00:1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唐云志 高礼福 徐桦 黄晓安 龚小琴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隐性梅毒感染并发皮肤病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我院皮肤性病门诊及住院诊治的隐性梅毒感染并发皮肤病的老年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苄星青霉素+头孢曲松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的苄星青霉素治疗,持续观察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治疗后RPR滴度、疗效及治疗结束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原倍、1:2、1:4、1:8、1:16、1:32RPR滴度分别为4例、8例、11例、12例、9例、3例;
    对照组患者原倍、1:2、1:4、1:8、1:16、1:32RPR滴度分别为1例、6例、8例、11例、12例、9例。观察组治愈34例,好转11例,未治愈2例,总有效率为95.74%;
    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18例,未治愈11例,总有效率为76.60%。治療前,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等外周血T细胞亚群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能够有效治疗老年隐性梅毒感染并发皮肤病,提高RPR转阴率,可作为隐性梅毒的首选治疗方案。

    [关键词]隐性梅毒;
    苄星青霉素;
    头孢曲松

    梅毒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和性接触。隐性梅毒又称潜伏梅毒,是指脑脊液检查正常的梅毒血清学阳性患者。研究证明,隐性梅毒主要由治疗药物用量不足或未经治疗引起的治疗不彻底造成,患者除梅毒血清学呈阳性外无其他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因免疫力强暂时抑制梅毒发病。苄星青霉素是治疗隐性梅毒的常见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病情发展,促进RPR转阴。但是,苄星青霉素吸收极为缓慢,部分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大剂量给药时还可能产生神经毒性,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进一步提高隐性梅毒治愈率,本研究对我院老年隐性梅毒感染并发皮肤病患者进行苄星青霉素+头孢曲松治疗,旨在明确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为隐性梅毒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隐性梅毒感染并发皮疹的老年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其中男29例,女18例,年龄48~67岁,平均(51.64±3.59)岁;
    文化程度:小学21例,初中18例,高中及以上8例;
    婚姻状况:已婚19例,未婚28例;
    存在非婚性接触41例;
    对照组47例,其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49~65岁,平均(53.08±3.91)岁;
    文化程度:小学22例,初中19例,高中及以上6例;
    婚姻状况:已婚20例,未婚27例;
    存在非婚性接触42例。见表1。

    纳入标准:(1)符合隐性梅毒诊断标准;
    (2)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RPR)和螺旋体血凝(TPPA)实验均为阳性;
    (3)合并有躯干、双手掌、双足跖浸润性黄色斑疹;
    (4)年龄>45岁;
    (5)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患者;
    (2)青霉素过敏史患者;
    (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4)神经梅毒患者;
    (5)其他免疫性疾病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1)治疗前常规使用强的松;
    (2)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799,规格120万u),240万U/次,1 7欠/周,3次/疗程,持续治疗3周;
    (3)对苄星青霉素过敏者进行脱敏治疗。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头孢曲松(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3252,规格2g),静脉点滴2g头孢曲松+250mL生理盐水,1次/d,2周/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治疗开始后每2周复查RPRl次,第1年每3个月复查1次,次年每6个月复查1次。疗效评定标准:治愈——连续2年RPR检查均为阴性,且皮疹完全消退;
    好转——RPR转阴或RPR滴度有所下降,皮疹有所消退;
    未治愈——RPR连续2年未转阴或RPR滴度未降低,皮疹无明显变化。分别于治疗前1d,治疗结束后次日采集患者2mL外周静脉血,进行肝素抗凝,加入5uL单克隆抗体试剂,使用XL/XL-MCL流式细胞仪(美国贝克曼公司提供,国食药监械(进)字2010第2402466号)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水平,并计算CD4+/CD8+值。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结果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结果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用药后两组患者的RPR滴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RPR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原倍、1:2、1:4、1:8、1:16、1:32 RPR滴度分别为4例、8例、11例、12例、9例、3例;
    对照组患者原倍、1:2、1:4、1:8、1:16、1:32RPR滴度分别为1例、6例、8例、11例、12例、9例,分布情况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愈34例,好转11例,未治愈2例,总有效率为95.74%;
    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18例,未治愈11例,总有效率为7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等外周血T细胞亚群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梅毒螺旋体是梅毒病原体,分为胎传梅毒和获得性梅毒,其中胎传梅毒主要通过胎盘、脐带血传给胎儿,获得性梅毒则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梅毒螺旋体具有严重致病性,但机体免疫力较强或进行药物治疗能够暂时抑制梅毒感染,此时患者表现为梅毒血清学阳性,且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隐性梅毒根据感染时间分为早期隐性梅毒和晚期隐性梅毒,隐性梅毒虽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持续发展可转变为显性梅毒。因此,隐性梅毒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成了降低梅毒感染率的重要环节。青霉素类是隐性梅毒治疗的首选药物,低血清浓度下即可有效杀灭梅毒螺旋体。但是,药物过敏是青霉素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研究证明,头孢曲松抗梅毒螺旋体效果明显,可作为青霉素类过敏者的替代药物。

    本研究对隐性梅毒老年患者同时使用苄星青霉素和头孢曲松,研究数据显示,首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PR滴度分布呈现出明显差异,观察组低滴度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能够有效促进隐形患者RPR转阴,效果显著。头孢曲松是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代动力学研究证明,静注头孢曲松的即刻血药峰浓度高达150mg/L,且在人体内不被代谢。因此,联合用药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发挥高效的抗菌作用,成效显著。由于梅毒潜伏期较长,隐性梅毒的治疗效果不能僅以短期疗效确定。我们对两组患者进行了长达24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76.60%)。表明联合用药在隐性梅毒的治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机体免疫功能是梅毒发展和转归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中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4+又称Th细胞,能够与MHCII发生反应,协助B细胞产生抗体,还能与抗原巨噬细胞结合发挥辨认抗原的作用,并通过释放白介素促进B细胞繁殖。老年隐性梅毒患者体内的CD4+明显减少,导致梅毒螺旋体大量存活。CD3+、CD4+是反映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CD3+、CD4+、CIM+/CD8+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能够有效调节机体免疫机制,改善免疫抑制。

    综上所述,苄星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治疗老年隐性梅毒的效果明显高于单纯的苄星青霉素,能够促进RPR转阴。值得提醒的是,头孢曲松可产生静脉炎、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临床上可采取降低静注速度、脱敏等对症治疗。此外,研究发现头孢曲松过量使用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泌尿系统结石的严重并发症,因此,临床上使用此类药物进行治疗时应严格控制用药剂量,避免滥用。

    相关热词搜索: 梅毒 隐性 皮肤病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