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百色起义部队后来去哪儿了

    时间:2021-01-14 14:01:1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刘伟 向志强 何伟

    1929年至1930年,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发动了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创建了红七军、红八军,开辟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书写了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篇章。

    很多到左右江老区参观的人都会问同一个问题:当年起义的部队后来去哪儿了?

    仔细梳理历史发现,无论是艰苦转战七千里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合的主力,还是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游击作战20年的留守部队,都生动诠释了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

    在广州起义两周年纪念日宣布百色起义

    上世纪20年代,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启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征程,先后举行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渐渐地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革命道路。

    1929年夏天,邓小平以中央代表身份率一批共产党人到南宁,对当时主政广西的俞作柏、李明瑞做统战工作并取得其信任,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被安排到广西军政部门任职。

    张云逸等我党干部在广西教导总队、广西警备第四大队掌握了领导权,对反动的旧军官加以调整,大量招收工人、农民和学生参军,对士兵群众开展革命思想教育,秘密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使之成为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

    与此同时,右江农民武装斗争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上个世纪20年代初,我国早期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就开始在右江地区组织开展农运,并开办了讲习所。

    在黨的领导下,右江地区工农武装进一步发展壮大。百色起义前夕,右江地区农军力量已超过1.2万人,长短枪炮近万支。工会、赤卫队等组织也得到较快发展,整个右江地区共有工会会员3000多人,工人赤卫队有1000多人。

    俞作柏、李明瑞突然起兵倒蒋,使得广西局势大变。我党未雨绸缪,决定选择地理位置特殊、群众基础和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右江地区作为武装斗争的中心。

    在俞、李反蒋失败和新桂系重回广西前夕,邓小平、张云逸等棋先一着,分别率领部队水陆并进挺进百色。

    1929年12月11日,在广州起义两周年纪念日之际,广西前委宣布百色起义,成立了红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邓小平任前敌委员会书记兼政治委员,张云逸任红七军军长,雷经天任政府主席。

    1930年2月,邓小平、李明瑞、俞作豫等又领导在共产党影响下的广西警备第五大队举行龙州起义,成立红八军和左江革命委员会,全军分两个纵队,2000多人。邓小平兼任红八军政治委员,俞作豫任红八军军长,李明瑞任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

    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建立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50万,成为当时全国瞩目的根据地之一。

    百色起义、龙州起义是一次经过改编以后的正规部队与工农武装相结合而发动的起义。在改造旧军队和领导工农武装中,我党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红七军、红八军也建立了包括军事和政治两个体系的领导结构。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党史研究室原副巡视员庾新顺强调,这一举措使得起义部队具有坚强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是部队后来完成北上远征、确保“左右江红旗不倒”的重要原因。

    红七军主力远征七千里,七千人只剩两千人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很快引来国民党反动派和地方反动民团的反扑。在左江地区,桂系派出大量兵力突袭龙州,红八军将士浴血奋战,数百将士壮烈牺牲。

    为保存革命力量,红八军第一纵队苦战七千里,辗转中越边和滇黔桂边,到达今百色市乐业县与红七军会师,这支还剩400多人的部队被编入红七军。

    位于广西百色的红七军军部旧址

    广西田东县的右江苏维埃政府旧址

    在右江地区,红七军先是抵御和清剿了地方反动武装,随后在隆安、平马、亭泗与桂军发生了三场遭遇战,又在游击战中与黔军、滇军激战。

    为整顿部队、提升战斗力,1930年7月,红七军在平马、田州、东兰整训3个月。彼时,红七军数量有七千多人,达到鼎盛阶段。

    1930年11月,根据中央指示,红七军主力离开右江根据地,踏上了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合的漫漫长路。

    其间,红七军游击桂黔湘边、转战桂湘粤边、驰骋湘赣边区,与桂、黔、湘、粤、赣等国民党军队及地方反动武装战斗100余次,遭受重大损失,但也展现出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锤炼出百折不挠的红色军魂。

    远征前期,红七军在融江上游的长安激战5日,又在武冈攻坚战中遭遇湘军精锐部队,损失惨重,但在全州举行的前委会议确立了游击战略、缩编部队、发动群众等行动方针,成为此次远征的转折点。

    转战粤北,红七军广泛发动群众,创建政权,打土豪、分田地,影响力逐步扩大,但在乳源县梅花村战斗中再遭重创,李谦、章健等将领牺牲,全军干部伤亡过半。

    在挺进湘赣边区抢渡乐昌河时,部队又遭强敌截击被一分为二。邓小平、李明瑞和张云逸分率两个团各自突围。1931年4月,两支部队在湘赣苏区永新县会合,此时红七军只剩下两千人左右。

    在有力配合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取得安福大捷之后,1931年7月,历时9个月跨越5省转战七千里的红七军,终于在江西省于都县桥头镇与前来迎接的红三军团胜利会师。

    此后,红七军隶属红三军团建制和指挥,并在1933年的部队改编中被取消番号,和其他部队合编为红三军团第五师。

    在随后的革命战争中,红五师及后续部队在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打了不少硬仗,在芹山遭遇战、血战高虎脑、新圩阻击战、攻占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平型关大捷等重要战役中均担当重要角色,成为中央红军的一支劲旅。

    从1933年7月至今,80多年的时间里,红七军的后续部队在基本建制和归属方面发生了十余次大的变化,但其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气质,在各个血脉部队中都得到发扬光大。

    1949年12月11日,人民解放军将红旗插上镇南关(今友谊关),标志着广西全境解放

    坚持游击20年,铸就“左右江红旗不倒”历史丰碑

    红七军主力北上之前,部队被改编为三个师,其中十九师、二十师远征,韦拔群带着二十一师的番号和几十个老弱战士,留在右江地区继续扩建部队、建设根据地。

    在韦拔群、陈洪涛、黄松坚的有效组织发动下,二十一师很快组建起3000多人的队伍。1931年8月,根据中央指示精神,二十一师改番号为红军独立第三师(又称右江独立师)。

    当时,新桂系军队和民团不停地“清乡”“围剿”,长年累月对根据地进行经济封锁,留守部队顽强地开展了三次反“围剿”,战斗非常惨烈。

    为保存党的骨干力量,黄松坚、黄举平、黄大权等数十名干部奉命分两路到黔桂边和右江下游开辟游击新战场,韦拔群、陈洪涛则坚守西山,以野菜充饥,以岩洞栖身,坚持与敌人周旋。

    1932年10月,重病昏睡中的韦拔群被叛徒韦昂杀害,时年38岁。为了革命事业,韦拔群全家先后有17位亲人惨遭敌人杀害。师政委陈洪涛也被叛徒出卖,英勇就义。

    右江革命根据地逐渐丧失之际,奉命突围的黄松坚、黄举平等人开辟了右江下游游击区,打开了黔桂边革命新局面,并成功拓展了滇黔桂边游击区。

    这一游击区以云南富州县(今富宁县)七村九弄为中心,活动范围覆盖桂西、滇东、黔西南地区20多个县,4万多平方公里,近百万人口。他们继承百色起义精神浴血奋战,力保革命红旗不倒。

    1949年9月,右江地区游击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黔桂边纵队桂西区指挥部,镇边、靖西、天保、敬德等县游击队编入边纵左江支队。1949年11月,解放军进军广西,桂西区指挥部发出《布告》,宣布接收右江地区各级政权。12月5日,解放军解放田东县城,随后,滇黔桂边纵队与解放军四野部队成功在百色会师。

    在滇黔桂边纵队的积极配合下,1949年12月11日,人民解放军占领中越边境要塞镇南关,并将红旗插上关楼。至此,广西全境宣告解放。

    百色起义纪念馆研究馆员麻高介绍,新中国成立后,有20位原红七军、红八军干部被授予将军军衔,其中大将1名、上将2名、中将4名、少将13名。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红七军、红八军悲壮而英勇的革命斗争史,铭刻着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荣光与梦想,必將在我党、我军的史册上永远闪耀光芒,激励着后来者继续高举理想信念的伟大旗帜,前进不止、奋斗不息!

    (摘自七一网 七一客户端/《新华每日电讯》)

    相关热词搜索: 百色 起义 去哪儿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