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鲁院同学曹多勇

    时间:2021-01-31 12:09:0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武歆,天津人。198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归故乡》《陕北红事》《密语者》《树语》《延安爱情》等九部,另有小说集、散文集多部。在《人民文学》《当代》等发表中短篇小说数十篇。有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现为天津作协副主席、文学院院长。

    2004年,在北京八里庄认识了来自安徽的小说家曹多勇。后来我们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52名写作者,在写作道路上也就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鲁三届”。正是因为这个共有的身份,让我们这些“鲁三”同学十多年来互相关注,只要见面必定兴高采烈,只要到了某个同学所在的城市,不管什么事情,一个电话打过去,肯定会受到同学的热情招待。

    我一直喊他多勇。过去是,现在也是。

    在我持久的印象中,多勇是不事张扬的实力派。几十年来,他始终专注地写作,很少顾及、经营写作以外的事情,坚定地用作品彰显自己的存在。他是一个遵从自己内心感受的诚实的人。我从心里喜欢诚实的人,与这样的人交往,心里特别踏实。

    16年前认识多勇的时候,他已经创作了不少中短篇小说,还有书写淮南风情的长篇小说,在全国文坛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是重要文学刊物上的常客。我虽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发表作品,但因为整个九十年代完全中断创作,2000年才又开始重新写作小说,所以在心里非常羡慕多勇。那时候即使在“鲁院”学习期间,他也是埋头创作。那时候,我就特别佩服他旺盛的创作力。

    我不想谈他的创作,让评论家去谈吧,那是他们的责任。我只想说说十多年来与他交往的点滴往事。

    我们都属于性格内向的人,因为我还喝点酒,所以经常呈现性格外向的假象。不喝酒的多勇,偶尔举杯,也是点到而已,非常理智。因此我们在八里庄四个半月学习期间,一起“玩”的时间并不多。那时与我经常在一起“玩”的同学,基本上都是有些酒量的。记得那几个月里只要与他见面,无论楼道里还是院子里,他第一句话就是“昨晚你又喝酒了吧”,搞得我特别不好意思。

    在“鲁院”时与曹多勇交流不多,但却留下很好印象,刚才说过他是一个真诚的人,但也有性格,有时也会对看不惯的社会现象说出自己的意见。

    我记得,那时候经常与他在一起的有同样来自安徽的潘小平,还有身在北京同样也是安徽人的徐迅。由此我在内心推定,曹多勇喜欢与非常熟悉的人在一起,不轻易、不主动去结识新朋友。

    非常有意思的是,虽然“鲁院”学习期间我们来往不多,之后却是来往频繁,或电话,或相见,都很愉快。多勇的特点是开门见山,接听他的电话,基本上没有寒暄,上来说事,说完就放下电话,干脆利落。与这样性格的人打交道,非常轻松,没有任何压力。

    我们曾经在天津见过面,也在合肥见过面,还在外地文学活动中相遇。每次相遇都会热烈交谈,谈创作倒是不太多,谈的都是对生活的看法,也有对历史的认真分析。

    我和安徽作家朋友都很熟悉,说起来有意思,只要见面,立刻就能成为好朋友。譬如前作协主席、敦厚善良的老大哥季宇;现在的作协主席、曾经一起出访过的许春樵。还有做大生意、创作和酒量都不错的钱玉贵,再加上之前的“鲁三”同学潘小平、徐迅,以及当年《清明》编辑部的众多编辑……因为有那么多的朋友相识,所以从心里感觉对安徽有着特别的亲切感。

    还有最主要一点,天津与安徽之间有历史渊源。这个话题说起来,那就太长了,在这里不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阅历史,非常容易了解天津与安徽的关系。正是因为这些渊源,天津、安徽作家之间交流没有任何障碍。至今“天津话”和“安徽话”之间还有许多共同之处,特别是一句话的尾音儿,有着极大的相似。2004年是天津建城六百周年,之前的2003年我们天津作家还曾经到安徽固镇去寻访,记得听一位八十多岁固镇老人说话,那就是纯正的“天津话”。

    如今仔细回味我和多勇离开“鲁院”后的诸多联系,每一次都是充满美好记忆的。

    大约是2009年,曹多勇接到湖南《文学界》杂志邀请,要做三个作家作品合辑,于是他邀请我,还有我们共同的“鲁三”同学胡学文,做了一期图文并茂的作品专辑。我和胡学文比较轻松,把作品、评论、印象记等一并交给曹多勇处理,之后什么都不管了,多勇则是任劳任怨地来回沟通,仔细核对,也不知道他电话打了多少遍。那期《文学界》杂志封面,我们三个“鲁院”同学的头像赫然并列,感觉特别好。

    前年、去年,因为在合肥、太原召开全国文学院院长联席会议,所以两次与多勇见面。一次多勇是东道主,一次是他跟许春樵共同赴会。

    记得前年我去合肥,因为报到那天中午我才从国外回来,回到家里简单收拾后,立刻乘坐傍晚时分“高铁”前往合肥,我是最后一个报到的参会人员,到宾馆时已經晚上十二点多了。可是作为东道主的多勇,还在大厅静静等候,他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必须等我同学呀,多晚都要等”,这让我非常感动,我们俩当即来了一个大大的熊抱。接下来的几天,我们经常凑在一起聊天。很多年之后的这次相见,感觉他除了依旧勤奋创作之外,还有着对历史的深层次思考。那一天,参观完一处历史遗迹,我们俩站在外面聊天,谈中国历史,后来不知道哪个话题,说到了楚国历史。多勇说他正在研究这段历史。他说了好多研究感受,其中有一句话,大致意思是,楚国后来衰败,整个国家的女人都生不出男孩子。他感慨道,当一个国家进入衰败期的时候,一切都走下坡路,甚至与生育相关联。

    我始终认为,一个写作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开始停下来思考历史。这会通常意味着他的创作将会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我从心里欣赏这种“可怕”。

    去年在太原又一次见面。那几天,我和多勇、许春樵,经常凑在一起聊天,总有说不完的话。

    假如说见面也有遗憾的话,那就是那年多勇、潘小平来天津,正好赶上我重感冒。本来我想带着他俩多走走、看看,但是吃过一顿饭后,实在支持不下去了,难受得起不来床,也就没有好好陪伴他们,至今还过意不去,总是惦记着这件事。我记得给多勇、潘小平打电话,他们说还有见面的机会。

    是的,有的是机会。

    毕竟我们拥有共同的身份证明——鲁三届。这个共同的身份,将会永远伴随我们成为好朋友。

    相关热词搜索: 同学 曹多勇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