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三代人的厨房

    时间:2021-02-02 18:09:2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孙廷华

    民以食为天,食离不开厨房。旧时,农村做饭的房子不叫“厨房”,也称不起厨房,叫“饭屋”或是“饭棚”。因为那是一间简陋的草房,门口是木门,窗棂为竖条,有的干脆就没镶门窗。不知多少年被烟火熏烤,早就看不清墙皮的本来面貌,四壁与房顶黑得要命,大声咳嗽一声,就能掉下灰尘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俺娘就在这样的饭屋里烧灶做饭,我家“三代人的厨房”故事,就从我小时候开始讲述吧——

    我家的饭屋在四合院的东北角,因和叔叔分家且又在一个院里居住,饭屋中间垒上了一道墙,一分为二,所以特别狭窄。饭屋最里面盘着用泥巴和破砖头垒成的一个大锅灶,几根粗铁棍顺着插上当炉条,上面生火,下面漏灰,三个出烟孔。大灶上面安着个生铁锅,用来烧水、煮地瓜和蒸窝窝头。饭屋里还有泥巴掇成的“行灶子”,因能搬动故称。它的形状像个圆形的大香炉,下面三条腿中间有个圆孔,炉膛上安着带耳朵小生铁锅,称作“耳锅子”;它用来炖菜、炒菜。其实,说是炒菜、炖菜,就是好听罢了。那时平日生活根本见不到油腥,把生蓖麻子用石臼捣碎,然后用水把皮渣滤出,这就是常吃的“油”。再把方瓜或是扁豆放进煮熟,这就是一锅好菜。用野菜做“小豆腐”吃,那就是改善生活了。我小时候常盼着过年过节,因为能吃上水饺,还能炒肉吃。我听到耳锅里发出的“吱吱啦啦”的响声,就去拽娘的后襟,急切地问,肉炒熟了没有?

    我家的饭屋里还有两盘鏊子,大鏊子用来摊煎饼,小鏊子用来烙饼,它们不占用空间,用时三块砖头支起来,用完了掀起来竖在墙根。我小时候家中以地瓜为主食,吃的煎饼也是地瓜做成,叫作“滚煎饼”。母亲先把地瓜切成小碎块,然后去碾子上碾碎。我四五岁开始跟着娘推碾子,感到那盘碾子又高又大。我看到母亲的两只小尖脚使劲蹬地,身体往前倾斜,使劲推动巨大的石碾转动,压得地瓜咔嚓咔嚓直响;经过若干圈碾压,地瓜渐渐变成了黏糊状。推碾时,气喘吁吁的母亲还要左手拿着炊帚不停地从碾边往里扫浆,右手不时地撩起大襟擦着脸上的汗水。地瓜碾碎后再经过水磨加工,那就成了做煎饼的“沫子”。母亲把沫子团成球状,在大鏊子滚均刮匀,一张张煎饼凝结着母亲的辛劳。因我是男孩又最小,母亲对我偏向,总会用面糊子捏些小狗、小兔,引起我的食欲。有时候会抓把面单独做碗“疙瘩汤”,两个姐姐只有喝点汤水的份儿。

    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里有驴和牛,秋后所有的秸秆都要储存打垛,用来喂牲口,所以烧火燎灶全靠自己去割草、打柴。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我父亲早逝,家庭比别人更穷,我八九岁就学会了割草砍柴。放学后或是星期天,都要去干这样活儿。特别是学校放假后,我砍的柴堆得像小山一样。我高中毕业后回生产队劳动,不管再苦再累,午休的时间也要去割草打柴。童年时,镰刀在我手上、腿上留下的伤痕至今清晰可见。

    燎灶做饭,春秋冬都好办,最难的是阴雨连连的夏天。柴草潮湿不好点燃,火灭了就用嘴吹。到现在,我还常常想起娘做饭时的声声叹息,还有那满脸灰垢和被烟火熏红的双眼……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老娘的岁数已高,妻子开始接班做饭。这时,富裕后的农民开始拆除低矮、黑暗的草房,一排排高大的前出厦瓦房平地而起,铝合金门窗干净明亮,农民的新生活已经开始。这时的饭屋,应该名副其实称为厨房了:水泥板案板、瓷砖贴壁,土炉子换成了带烟筒的铁炉子,大生铁锅变成了铝锅,蒸出来的是香喷喷的大白馒头;祖传了不知多少代的耳锅子变成了炒勺,水瓢、勺子、铲子全部变成了铝合金制品,一日三餐炒菜炒肉必不可少。还配置上盛碗筷、佐料的木制菜橱,当时的老百姓都说是“鸟枪换炮”。虽然还留着那个鏊子,也只是隔段时间摊点煎饼解解馋了。

    妻子做饭时期,早已开始了电磨加工,不再受推碾捣磨的煎熬。到九十年代,俺家厨房里又增添了冰箱和煤气罐。妻子做饭比老娘省事多了。一天晚上,我起来解手,看到厨房里的还亮着灯,窗户里透出母亲晃动的身影。她在干啥,我纳闷了。我轻手轻脚走到厨房门口,只见老娘拿着抹布在反复擦冰箱。她自言自语地说:“俺这是过上了天堂的生活,旧社会的大财主家也没过上这份日子啊!”看着老娘那高兴的劲头,我心头一热,两行泪水顺着脸淌下。我的老娘为支撑这个家,坡里耕种收割、家里烧灶做饭,她付出的辛苦太多太多了……

    如今,我已经六十多岁,两个女儿早在十多年前就买楼房进城了。她们的厨房里,冰箱里存着美食,炒勺里跳动着欢笑。电热锅、電饭煲、电磁炉,全是电气化,不见烟火就能做饭吃饭。不同的是我小时候维持生活的苦菜、青青菜、野菠菜等,在她们眼中已变成了山珍佳肴。用俺娘的话来说,她们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了。可叹,我的老娘在女儿们没进城以前就故去了,她老人家给我和孩子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就是勤劳持家、节俭生活。

    三代人的厨房,七十年的风雨变幻。那锅碗瓢盆的交响曲,不正是见证我们伟大的祖国七十年建设发展的一个片段吗?

    相关热词搜索: 厨房 三代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