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心”与“新”的碰撞

    时间:2021-02-10 14:07:1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李英刚

    [摘  要]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 为了实现高效教学,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融入两个元素,即“心”与“新”,既要用心,又要创新,让“心”与“新”相互碰撞,使数学课堂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以此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对新课标内涵的理解以及针对数学教学所做的一系列探索,就如何通过“心”与“新”的碰撞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分享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实效性

    高效教学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终身追求. 在新课改全面实施的当前教育环境下,如何提升高中数学教学实效性是广大数学教师正致力探讨的课题之一. 新課改强调以学生为本,这也是课改的最大亮点和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在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要坚持用心和创新,用心对待课改,致力于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的创新与优化,从而给学生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基于此,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师如何基于“心”与“新”的碰撞提升教学实效性展开研究.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一直以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教学上,很少关注师生关系的构建. 实际上,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实践证明,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在这门学科的学习中就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学习热情也比较高. 相反,如果师生之间关系紧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对来说也比较低. 因此,新课改下,数学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除了给学生讲解数学知识,还要拿出自己的“心”,用真诚的“心”与学生交往,以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课堂教学氛围也会变得宽松、和谐,从整体上看,这对实现高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1]. 在笔者看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让学生在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

    例如,在设置学习目标的时候,教师应当针对数学素养不同的学生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学习目标. 如讲解“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这节内容的时候,对于数学素养低的学生,教师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借助单位圆中三角函数线以及三角函数的定义对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进行推导;对于数学素养中等的学生,教师要求学生在面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时候能够熟练地运用诱导公式将其求值和化简问题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的求值和化简问题;对于数学素养高的学生,教师则要求学生通过探索和运用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提升自身的化归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数学发现能力. 这种分层教学方式既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又不会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学习压力,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理解与尊重.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动机被充分激发,从而做到全身心投入,进而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注重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课堂教学是否具有时效性,这是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数学学习、数学教学以及数学课程内容等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倡导实现课程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应当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程教学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保证数学课堂教学的先进性和时代性,进而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3]. 在笔者看来,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应当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课前阶段. 虽然当下很多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开始使用信息技术,但是基本上只是在课堂上使用. 实际上,信息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这可以帮助教师解决传统教学中由于空间和时间障碍无法给予学生课前预习指导的问题. 具体来说,数学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制作微视频,对下节课待讲的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预习[4]. 如讲解“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这节内容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提前制作微视频,通过视频内容对方程的根以及函数的零点等知识进行讲解,同时附上学习任务单,要求学生课前根据学习任务观看视频,让学生在还未正式上课之前就已经理解函数零点的定义,并且掌握零点存在区间的判断方法. 这样,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学生胸有成竹,可以及时跟上教师的脚步,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吸收. 这对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中阶段. 课中阶段是整个教学体系的关键环节、核心环节. 在这个阶段,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呈现代替传统教学中的口头说教,将抽象的、枯燥的数学知识以形象的、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例如,在讲解“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这几项要素之间的位置关系以三维模型的方式给学生展示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直观的学习体验,从而做到快速理解和消化. 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枯燥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听课质量,对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课后阶段. 与课前阶段类似,在课后阶段,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对学生给予有效的指导. 例如,在讲解“指数函数”这节内容的时候,针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薄弱环节,教师可以在课下的时候从网络上寻找相应的视频,再将其传给学生,要求学生观看视频,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巩固. 除此之外,数学教师还可以利用QQ、微信等建立学习交流群,让学生将自己在课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困惑等发布到群内,教师则根据学生的问题或困惑给予学生针对性指导,或者在群内组织所有学生进行交流. 这样的课后辅导可以让学生做到当天知识当天消化,问题不积累,这对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以及数学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并且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其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教学基本目标之一,有助于学生理性地思考和判断客观事物中蕴含的数学模型. 而发展学生数學应用意识,主要是指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所以,在笔者看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采取生活情境教学法与小组合作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具体来说,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情境,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归纳出正确答案,这对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以及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讲解“等比数列”这节内容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联系当前社会人们普遍关心的房贷、车贷、养老保险等问题设置问题情境. 比如以当地的平均房价、贷款利率和首付款情况为研究对象,让学生计算100平方米房子应当首付多少,每个月还款本金和利息为多少. 这种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视野均得到开阔,而且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建模能力也得到培养. 这对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以及学生的数学素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要想提升教学实效性,数学教师既要用心,也要创新,结合新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从而给学生打造高效的、精彩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宋辉,惠群,余水. 高中数学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基于教师专业素养的视角[J].数学教育学报,2014(06).

    [2]  朱立明,胡洪强,马云鹏. 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与生成路径——以高中数学课程为例[J]. 数学教育学报,2018(01).

    [3]  李保臻,孙名符.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知识的现状调查[J]. 数学教育学报,2013(02).

    [4]  刘云,宋乃庆. 高中数学教师对教科书中探究内容的认同感与关注阶段实证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16(01).

    相关热词搜索: 碰撞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