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愤怒的陪审团

    时间:2021-02-12 06:01:0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马丽娅

    【摘 要】一部没有真相的电影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司法公正,运用排除合理怀疑原则评议案件的陪审团成员展开了对公正与偏见的探讨。电影《十二怒汉》通过巧妙的前情设置,仅利用评议室这一个主场景公开了陪审团秘密评议案件的过程,演绎了十二名陪审团成员如何通过自由心证和自然理性,运用排除合理怀疑原则来对抗偏见从而得出审判结果。电影独特的镜头语言和情节逻辑的反转,展现了陪审团成员为进一步实现公正与摆脱偏见而进行深刻的探讨。

    【关键词】法律与影视;陪审团;排除合理怀疑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5-0140-02

    1957年可谓是美国电影群星闪耀的一年,大卫·里恩导演的战争片《桂河大桥》、比利·怀德导演的犯罪悬疑电影《控方证人》,还有英格玛·伯格曼的奇幻剧情电影《第七封印》都在这一年上映。也是在这一年,导演西德尼·吕美特拍出了其电影处女作《十二怒汉》,讲述了原本被检方控为一级谋杀罪的少年因8号陪审员坚持排除合理怀疑原则,从而推翻检方证据作出无罪判决的故事。因为这部电影对司法制度的阐述,对生命的敬畏,甚至是对民主政治及人类文明的反思,使得它陆续被俄罗斯、日本及韩国等国家的电影创作者改编翻拍,以此来折射各自国家存在的问题。

    一、两个证人——奇妙的戏剧前提

    电影《十二怒汉》改编自作家雷金纳德·罗斯的同名小說。情节的展开源于一个奇幻的案情:少年弑父看似证据确凿,但证据是由两位证人的证言拼凑而成的。住在楼下的独居老人只听到少年对父亲大喊“我要杀了你。”以及看到少年逃走的背影。而少年“杀人”的经过被住在对面的中年妇女在深夜目睹,并且当时还隔着一辆行驶的电车。

    乍一看人、证、物齐全,证据却经不起推敲论证。这样堪称奇妙的前情设置为之后的情节反转进行了铺垫,让观众从之前对案情感到平淡,到之后对反转情节感到惊奇。也是情节上逻辑转换的奇妙设计,让电影几乎没有场景变化,仅靠演员的辩论和情绪冲突将观众深深吸引住,甚至加入案情分析当中。

    二、为戏剧冲突——挺身而出的陪审团

    作为一部电影作品,《十二怒汉》为突出陪审团对证据矛盾的激烈争论,而削弱了辩护律师质疑检方证据的情节。在美国,人们之所以将法庭比作是“运动竞技场”,就是因为检方和辩方像是势均力敌的两个运动队,而法官则像是裁判。正因为能充分保障律师和被告人的各项权利,从而形成了成熟的刑事辩护制度,才能放心地将案件审判权交给陪审团。

    原本对检方证据提出怀疑的应该是辩方律师,但从该片来看,因类似我国“法律援助”的制度,使得“义务劳动”的辩方律师并没有对证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进行认真分析,从而提出质疑,才让“十二怒汉”有发挥的空间,造成了评议室里的惊天逆转。

    现代意义上的陪审制度起源于英国,后又被写入了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和第六修正案中。曾任美国总统的杰弗逊就公开表示“这种审判制度在维护民主所起到的作用上,比选举权还重要。”本身陪审制度就是针对联邦政府的,以防止政府官员滥用职权侵犯人民的宪法权利,因为其特点就是“陪审员是最不受任何人操纵控制的”。[1]

    三、排除合理怀疑——陪审团的审判标准

    电影开篇场景就是庭审已经结束,陪审团的秘密评议即将开始。作为一名刑事法官,在一部反映刑事审判的电影里却只有懒散的几个镜头。但就是这几个镜头,法官就已经完成了在这部电影中的使命,也点明了影片的核心,即向陪审团释明了审判标准——如果你们能提出合理的怀疑,无法确认被告是否有罪,基于这个合理的怀疑必须作出无罪的判决;如果你们找不出合理的怀疑,则判决被告有罪。继而情节就在一个狭小的评议室中展开,案件经过与证据也随着12名陪审员的几轮争论而逐渐拼凑出来。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评议原则——排除合理怀疑,让一个看起来杀父证据确凿的少年一步步脱离被控一级谋杀罪的风险,完成了情节上的大反转。

    排除合理怀疑这一审判原则的制定带有宗教色彩,难以想到的是,该原则的制定初衷是为了保护陪审员而不是被告人。在基督教的教义中,错杀所造成的罪孽远比犯罪更严重,“因此必须设计出许多规则和程序来缓解个人责任,减轻裁判者内心的煎熬。”[2]

    影片所体现的司法制度中,以无罪答辩为前提进入到定罪程序,陪审员经过秘密评议,对于被控一级谋杀的被告人只要得出有罪或者无罪的结论,其过程完全出于主观的“自由心证”。与此相均衡的是,“合理怀疑”必然受到客观限制,即怀疑必须出于理性和常识。自然理性是每一个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人都能体会的,所以陪审员可以来自各行各业。印证在影片中,职业为工程师的8号陪审员利用火车经过发出的剧烈声响会掩盖楼上的叫喊声,来推翻楼下老人的证言;在贫民窟长大的5号陪审员指出,尸检报告中用刀方向与少年身高产生冲突;9号陪审员认为午夜不会有人戴着眼镜睡觉,从而对住在对面的中年妇女的证言产生质疑,使得原本对被告非常不利的一份物证和两份证人的证言失去了可信度,从而得出无罪判决。由此,陪审团对于“排除合理怀疑”的具体适用方法就是自由心证与自然理性的结合,当怀疑使一个理性的人在是否有罪的问题上产生犹豫,则适用“疑罪从无”的原则。这样的审判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冤假错案的发生,体现了“宁放走一千,不错杀一人”的价值取向。

    四、因何而怒?——偏见总是掩盖真相

    十二怒汉因何而怒?配合情节内容,电影画面中道具设置也极具冲突:闷热的一天,狭小的评议室,电风扇却不能转动,空气中弥漫着焦躁不安的情绪。没人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对一个已经被检方证明“明面上成立”的案件再去提出合理的怀疑。但是被随机选为陪审员组成陪审团评议案件,是他们被写进宪法的义务,于是,未经评议而直接进入投票环节的速战速决策略已经让观众因其对生命的漠视感到愤怒了。但就12名陪审员自身的愤怒,电影展现了两个层次。第一层愤怒表现在3号陪审员和10号陪审员身上。与儿子关系冷漠的3号陪审员对弑父少年与父亲感情不和表示愤怒;10号陪审员因自身对贫民的歧视而表达出对贫民天生劣根性的愤怒。

    引人深思的是影片的第二层愤怒,当8号陪审员发现3号陪审员认为被告有罪完全是出于泄私愤,对其藐视司法制度、漠视生命的行为感到愤怒;其他的陪审员因10号陪审员对贫民的歧视言论而用无声的语言来表示对其的愤怒。

    在这两层愤怒中笔者所见到的,是陪审员的偏见对司法公信力的直接损害。因为,“偏见总是掩盖真相。”①

    无论是感叹好电影有预示未来的能力,还是现实版《十二怒汉》的不断上演,在电影《十二怒汉》上映三十多年后,1994年,前美式橄榄球运动员辛普森杀妻案开始了历时近一年的审判。该案为了避免陪审员的偏见,对12名陪审员和12名候补陪审员的筛选就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例如辛普森是黑人、两名死者为白人、辛普森有过家暴史、陪审员的性别比例等,种种因素被考虑在内,要删除一些由于环境和经历造成的有心理倾向的候选人,以免出现类似电影《十二怒汉》中带有极度偏见的陪审员,避免作出不公正的判决。即便这样,当辛普森无罪的判决宣布后,人们还是对陪审团的评议充满质疑。因为此时经过原陪审团成员的退出以及候补陪审员的加入,在最后的陪审团中,黑人陪审员有9名。这只是陪审制度受到争议的原因之一。目前在美国,进入无罪答辩程序使得陪审团运用排除合理怀疑原则的案件不到10%[3],陪审团的适用范围被严格限制。

    事实上,这是一部没有真相的影片,或者说悬疑探案不是本片的主题。相较于国内翻拍的电影《十二公民》的结局,在虚构的案例中交代了凶手另有其人,从而避免了一件错案的发生,典型的皆大欢喜的结局。但《十二怒汉》的结局虽然没有错杀一个可能无辜的少年,但是否放走了一个杀害亲生父亲的兇手,没有人能肯定,这使民众有了“正义的负担”,这也是本片更加引人深思的地方。

    旅美作家林达曾写道:“陪审员作为一个个人,他相信被告是有罪的,但是作为一个陪审员,他认为检方的证据尚且不足,他会投票选择判定被告罪名不成立。”[4]这说明是否受到了公正的审判才是英美法系司法公信力的核心所在,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电影《十二怒汉》中的陪审团制度替民众选择了后者。

    注释:

    ①12 Angry Men:“Prejudice always obscures the truth.”

    参考文献:

    [1][4]林达.历史深处的忧患[M].北京:三联书店,2015.

    [2]龙宗智.中国法语境中的“排除合理怀疑”[J].中外法学,2012,(6):1124-1144.

    [3]李昌盛.排除合理怀疑等于内心确信吗?[J].比较法研究,2015,(4):115-131.

    相关热词搜索: 陪审团 愤怒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