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安娜·卡列尼娜》和《罪与罚》心理描摹之美学比较

    时间:2021-02-12 06:01:4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左琳

    【摘 要】陀思妥耶夫斯基善于通过梦幻、错觉、无意识等手法深入挖掘展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托尔斯泰则长于将史诗般的宏阔叙事与人物心理精准入微的描写结合起来。

    【关键词】心理描写;梦幻;潜意识;史诗性叙述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5-0207-02

    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尤擅人物内心探幽、剖析刻画艺术,被称为“心理描写大师”和“心理学家”。两者均以深刻、细腻、直观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见长,深入刻画主人公在各种环境,面对各种情势时内心的犹豫、彷徨、变化、痛苦和挣扎。在《安娜·卡列尼娜》和《罪与罚》中,安娜的情感与理智的冲突、幸福感与犯罪感的搏斗,拉斯科尔尼科夫的“理论”与良心、人性的撞击,展示出完整而复杂的人物心理活动。而在他们之前,无论是普希金、果戈里,还是冈察洛夫、屠格涅夫,他们在各自的创作中都采取了把人物心理和人物行为结合起来描写的方法,放弃了“感情中的细节”,避免大量描写人物内心活动,而是通过对人物外在言行神态的勾勒,显示人物心理活动的状态。这有助于营造文学描写的朦胧美,也便于形成供读者想象驰骋的空间,但是它往往只是静止地表现人物心理在某一刻的活动,没有展示人物意识的流动过程,缺乏纵深的立体感。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在这一点上与他们迥然不同。本文拟就这两部代表性的作品,对比分析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理描写的异同,以期更深入探讨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理描摹的美学价值。

    一、纵向心理过程与横向心理展示

    托尔斯泰擅长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矛盾发展过程。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托尔斯泰伯爵的天才特点就在于,他并不限于表现心理过程的结果,而且对那过程本身极感兴趣。”《安娜·卡列尼娜》就像一条镶着镜子的长廊,作品中的人物,依次从长廊里通过,在镜子中不断反映出他们性格和心理上的这一面或那一面,反映出他们整个心理变化的来龙去脉。托尔斯泰在作品中细致地描绘出安娜矛盾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揭示了她的思想情感发展变化的过程。安娜结婚八年,她不爱自己的丈夫,精神长期压抑,情感十分饥渴。从彼得堡到莫斯科后,她认识了倜傥风流的青年贵族渥伦斯基,两人一见倾心。但理智时时提醒她是有夫之妇,她对内心萌发的爱情感到害怕,于是竭力压抑自己的感情,并且决定提前回彼得堡。但在旅途中又遇见了渥伦斯基,她的心不由狂跳起来。这时候,她的激情压倒了理智,因此在火车上整夜没有睡觉,内心充满了欢乐的、炽热的、兴奋的东西。当她到达彼得堡见到了丈夫之后,情绪立刻低落下来,丈夫的撑着帽子的耳朵使她感到很不顺眼;当她遇到丈夫固执疲倦的目光时,便有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刺痛她的心。这种镜像般细腻地描摹安娜内心世界发展变化的手法,赋予了这个人物丰满的血肉、完整的灵魂,产生了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如果说托尔斯泰热衷于纵向的心理过程,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则耽于横向的心理展示,如果说《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镶着镜子的长廊,那么《罪与罚》就是一架显微镜,对置身其下的人物心理各个层面抽丝剥茧般一一探查。在托尔斯泰笔下,人物的心理活动过程被描述得异常清晰,合乎逻辑,来龙去脉有踪可寻,对于理智和感情的搏斗、主客观的相互作用,交代得清清楚楚;而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人物已有成形的个性,作者从各个方面展示它,却并不关心它的形成过程。为了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中各种性格元素的两极的反复争斗,以及由此引起的情感的剧烈波动,陀思妥耶夫斯基往往捕捉那些稍纵即逝、飘忽不定、捉摸不透的思想感情,来展示人物内心深处微妙的心灵悸动。

    拉斯柯尔尼柯夫是一个内心十分矛盾的人物,整部作品都在探索他的心理斗争的过程。作者创造出各种情势,使人物内心活动独白般全然呈现。至于主人公犯罪的根源以及最后的心理结局,作品没有详细交代。主人公在作品开头存在的善与恶、人性与兽性的斗争,一直持续到作品结尾,即使拉斯柯尔尼柯夫尊崇索尼娅的引示,到警察局自首服刑之后,其内心的斗争还在进行,他的理论在他看来没有错误,他的失败仅仅证明他不是“超人”,而只不过是“虱子”罢了。拉斯柯尔尼柯夫的思想始终没有改变,作品的目的在于从各个方面、各种角度、各个层面来展示他心灵两极较量对他的噬咬。这与安娜的感情的逐步高涨,导致最后以死证明自己的爱的极致明显不同。

    二、显意识心理描写与潜意识心理分析

    《安娜·卡列尼娜》和《罪与罚》写出了人物灵魂深处的斗争,把人物性格元素的两极对立作为审美对象加以观照。安娜的情感与理智、幸福感与罪恶感、爱与恨、自卑和自傲,拉斯柯尔尼柯夫的恶与善、美与丑、崇高与卑下,以及它们的搏斗所产生的情感的痛苦、矛盾、孤独、烦乱,都得到了充分展示。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大胆挺进到人物灵魂的更深处,即潜意识领域,在那里发掘出人物最隐秘处的情感对立,以及潜意识与显意识的对立。从这种意义上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比托尔斯泰对人物内心奧秘的挖掘更加深刻、更加无情,他仿佛把人物内心各个角落都彻底翻了一遍,微如纤尘也无从躲藏。借此得以把处于社会激化变革而产生的人物内心的两种价值观念的对立及其痛苦,甚至由此产生的一个个皱褶,都无情地翻转过来,所以,他被称为“残酷的天才”。

    为了透彻展现人物的心理图景,陀思妥耶夫斯基大量描写人物的变态心理、错觉、无意识举动和梦幻生活。这与托尔斯泰主要描写人的常态心理、显意识举动和现实生活迥然不同。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人物的心理清晰可辨、合乎逻辑,人们的行为都是受一定的理智、情感指引。《罪与罚》则着重通过对病态、变态心理以及错觉、梦幻的描写手法来深入揭示人物的潜意识。拉斯柯尔尼柯夫犯罪前梦到儿童时代一群狂暴的醉汉凶狠地鞭打一匹疲惫瘦弱的老马载重奔驰,直至体力不支而死。这是他过去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的虚幻再现。他犯罪之后,梦到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并没有死,坐在椅子上,不让他看清自己。他又拿起斧头猛砍她的头,却怎么也砍不动,她反倒笑起来,前仰后合。他只能逃走。这正是他犯罪时的切实体验所留痕迹的再现,表现他“思想”与理论的脆弱无力。斯维德里加依洛夫也有过许多幻觉和梦境。他害死妻子后,从外省到彼得堡,几次出现妻子同他谈话的幻觉,这不是出于他对已故妻子的感情,而是对他过去罪恶的惶恐。他对鬼的幻觉以及由此引起的内心恐惧,在心理上确认他是毒死妻子的凶手。

    三、分析性心理描写与戏剧性心理分析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人物心理活动的操纵杆总是在托尔斯泰手中,他处于“全知”地位,读者始终感到作家的存在。而《罪与罚》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往往不为作家的思想左右,人物具有更多独立性。在描写方式上,托尔斯泰进行一贯叙述式分析,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是直接展示内心活动。我们可以把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称为分析性的心理描写,即作者本人的审美评价深入到人物内心活动的每一个层面。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把心理描写作为揭示人物心理状态的重要手段而大量运用到安娜和列文身上,同时心理描写还注释了人物的行动,预示了情节的发展。与托尔斯泰不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分析被称为“戏剧”性的。这个“戏剧”与作为文学样式之一的戏剧不同,主要取其对话的形式。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理分析中,没有一个统一全书的思想来约束人物各抒己见,人物具有更多的独立性,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声音去参与争论,用自己的声音来显示自己。这种戏剧性的心理描写方法与作者独到的才能有关。巴赫金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旁人看到一种思想的地方,会找到另一种思想,在旁人看见一种品格的地方,能挖掘出另一种相反的品格。这就使得他在作品中能让各种思想充分地自我展开,而不以作者的“全知”加以压制和变形。因此,在《罪与罚》中,尽管作者的理想是索尼娅式的皈依宗教,尽管拉斯柯尔尼柯夫自首服刑,但是他的内心的两种声音即善与恶,人性与“理论”依然存在,还在对话。

    读《安娜·卡列尼娜》,人们会觉得其中的人物心理活动显得清晰合乎逻辑,而《罪与罚》中人物心理活动则始终使人感到神秘朦胧,跳跃性大,变化突兀。这是因为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人物心理上的矛盾、痛苦、变化与归宿,都是由他们个人的思想与追求受到不合理的社会环境的压抑与阻碍所造成的。而《罪与罚》中的人物具有不同的内容与形式。他们的心理斗争是二重的,一方面是他们的愿望与社会现实的冲突;另一方面是他们的自我冲突。拉斯柯尔尼柯夫就是包含着两个相互对立的自我,即道德、良心和人性的自我与极端个人主义的自我。自我与社会的冲突往往引起自我的分裂。托尔斯泰着重描写的是人与社会的冲突,把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与环境、行为的叙述紧密结合在一起,行为和心理相互补充;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主要描写人物灵魂深处两种对立思想的博弈,情节取舍亦繁亦简,巧妙融合构建人物心理图景。因此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主人公的心理矛盾显得明晰,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主人公的心理矛盾显得剧烈和痛苦,并且带有病态。

    四、心理和叙事的紧密结合与三棱折射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把心理与叙事紧密联系起来描写,作家描述的生活流和精神现象的交叉,为说明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可能”。列文经过巨大的周折,终于如愿以偿地和吉提成婚,按理说此前的内心折磨应该解除,灵魂应当归于平静,但事实并非如此。贤惠而美丽的妻子,痴情浓笃的爱慕,和谐而美好的家庭生活,这一切都不能使他的心灵得到真正的满足和宁静,昔日由于失恋而引起的诸般痛苦又被更深沉、更巨大、更无从摆脱的痛苦所代替。这个难言的、曾一度被对爱情的追求所掩盖的、心灵上的真正痛苦是什么?这就是新旧制度交替时期笼罩全俄的社会危机和思想危机。列文,一方面要坚持上层社会的利益,坚持所谓贵族的传统,因而与下层民众始终处于对立面;另一方面,又无力抵制资本浪潮的侵袭。在这个危机面前,列文无能为力,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他终于明白了,无论怎样美满的爱情和多么和谐的家庭生活,对他来说都无济于事,他一再想到自杀,以求心灵的解脱,最后终于在托尔斯泰式的精神救赎中寻求到了出路。列文的心理轨迹、矛盾、挣扎都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显得清楚明晰。

    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没有像托尔斯泰把叙事与心理描写结合得这样紧密。他的笔力集中在拉斯柯尔尼柯夫由于内心的惨烈搏斗而引起的痛苦上,外在情节则充当引发主人公意识流动的触发点,人物心理活动的各个阶段的分析不像托尔斯泰作品中伴之以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环境描写。但这并不是说《罪与罚》没有反映现实社会。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分析,通过人的心灵这个“三棱镜”的折射,仍然可以从中看到社会历史的搏动。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物的心理图景的勾勒,完全是以他自身的经历、以他对于社会现实的艺术直感为基础的。在创作中,激發他的艺术灵感的,并不是“心理的与病理的”现象,而是通过人物的心理变态所反射出来的社会危机。所以,《罪与罚》不仅是一部心理小说,更是以聚焦个体内心的跌宕起伏来揭示整个社会心理浸润的特性。

    五、结语

    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同为心理描写的大师,他们把人物的深层心灵中对立情感的斗争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从而极大地拓展了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同时,他们又各具美学特色。通过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和《罪与罚》,可以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习惯于通过梦幻、错觉、无意识等手法深刻展示人物的心理矛盾;托尔斯泰则善于将史诗般的宏大叙事与人物心理精准入微的描写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倪蕊琴.俄国作家批评家论列夫·托尔斯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多利宁,斯特拉霍夫 等.残酷的天才[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3]米·赫拉普钦科.艺术家托尔斯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相关热词搜索: 安娜 描摹 美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