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乡村文化建设的嬗变历史、逻辑与启示

    时间:2023-06-07 16:14:4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乡村文化建设的嬗变历史、逻辑与启示

    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文化建设史是一部党领导人民重拾、重建、坚持和彰显文化自信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中国先进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执政党对于国家道路的选择,以及如何开展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治理起主导作用。乡村文化在乡村社会这个小传统与政党、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传统互动中塑造着自身特殊的地域文化,并以强大的文化力作用于乡村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担负起以先进乡村文化引领乡村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从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到今天的新时代,在历届领导集体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在乡村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重大成就。本文以乡村传统文化为考察对象,通过微观镜像中传统文化兴衰变迁历史具象呈现了乡村文化建设,从而清晰展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传承创新与历史演进,揭示党自身对传统文化认知演进的内在逻辑:一个重拾、重建、坚定、彰显文化自信的文化建设历程。

      一、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乡村传统文化“姚剧”的兴衰变迁

      生于乡土、长于乡土的乡村传统文化“姚剧”百年兴衰变迁,为我们从历时性视角窥探国家制度安排在地方的实践具现,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镜像。

      (一)18世纪上叶-1949年:“姚滩”的源起与发展姚剧的前身叫“余姚滩簧”,简称“姚滩”,起源于18世纪上叶,形成于18世纪中叶,至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作为土生土长的传统戏曲形式,“姚滩”在鼎盛时期,有职业班社五十余副,一度占领了申城的娱乐园地。20世纪40年代,连年战争致使国家满目疮痍,尤其是抗战的爆发,xx沦陷,姚滩班社纷纷退出了xx竞争之地逃回余姚乡间而停止了改革,停止了进步;解放战争期间,又因国民党政府以“维持社会风气”为名对所谓“滩簧淫戏”下禁令,姚滩被迫害禁演,滩簧艺人穷困潦倒,于是曾火红一时的姚滩艺术,到解放前夕,已是奄奄一息。

      (二)1949-1978年:“姚剧”的衰落与变异“姚剧”的复兴之路是坎坷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生产互助、土改肃反及抗美援朝中,姚滩艺人表现非常活跃,如《犁田》《卖花线》等,密切配合了中心工作,发挥了鼓舞和教育群众的积极作用。特别是1956年,“姚滩”被定名为“姚剧”,同年11月,经xx省文化局批准,成立了余姚姚剧团,专业化发展使姚剧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其他乡村传统文化一样,“文革”对姚剧的发展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余姚姚剧团被改名为余姚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姚剧在“样板戏”和语录歌的夹缝中找到了突破口,排演了《朝阳江畔》《红梅报春》和《借车》,在群众中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文革”结束后,姚剧团恢复名字,移植了大型现代剧《江姐》《祥林嫂》《星星之火》等,为姚剧创作自己的大型现代剧奠定了基础。

      (三)1979-2012年:“姚剧”的保护与复兴改革开放为姚剧的发展带来的是机遇与挑战的并存。1981年,姚剧团第一次自编自演的大型现代戏剧《烦恼的喜事》演出大获成功;在传统—市场—商业的转型压力下,大型姚剧《强盗与尼姑》的创作,六易其稿,最终成功;80年代后期,推出了反映爱国将领张自忠抗日英雄事迹的《沙场泪》、以轻喜剧形式宣传计划生育的《传孙楼》、反映山区改革开放的《龙铁头出山》和《鸡公山风情》等影响广泛的现代剧。2008年6月,姚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传统戏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迎来更好的发展契机。

      (四)2012年至今:新时代创新性发展赓续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文化强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姚剧传承艺人抓住时代发展特点,结合乡土文化传统,立足当地特有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和现代社会发展现状,使姚剧事业发展达到了新的高潮,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作出重要贡献。例如现代剧《浪漫村庄》一剧取材于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保护和开发中,乡村各阶层的感情纠葛和行为冲突,展现了心系民生的青年干部在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心路历程,呈现出乡村振兴的美好景象。舞台剧《童小姐的战场》以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为背景,通过一名富家小姐成长为坚强的革命战士的奋斗历程,传承了红色基因,彰显了余姚红色文化内涵。历史剧《王阳明》《严子陵》立足历史并赋予当代意义与人性思考,弘扬传统文化,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二、宏观政策: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嬗变内在逻辑

      艺术与文化根植于社会,根植于现实生活,它的产生、发展与变迁受到错综复杂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中国共产党刚踏上历史舞台时,首先需要面对的正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处理革命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姚剧”的变迁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方针政策对乡村文化的影响,呈现了党自身对传统文化认知演进的内在逻辑。

      (一)1921-1949年:革命时期——重拾乡村文化自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这既是一场社会革命,也是一场新旧文化的变革。共产党一开始就看到了乡村文化的优势,并使之成为宣传、教育的工具。1940年,出于号召全民抗战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发布《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指示》,其中强调“要把运输文化食粮看得比运输被服弹药还重要”。随着群众运动的深入,乡村戏剧已渐成为塑造乡村民众共产主义理想的重要途径,但是这个时期共产党对于传统文化更多地侧重于批判。1943年12月25日《新华日报》社论《如何接受文化遗产》指出“虽然应当从旧有的东西中拣取一些对现在对将来还能有用的东西,但到底这不是主要的”。正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应“剔除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封建性的糟粕,吸收传统文化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这为重拾文化自信提供了纲领指向。

      (二)1949-1978年:建设时期——重建乡村文化自信新中国的建立,改变了乡村社会几千年以来的传统与治理秩序。国家权力实质性参与乡村新秩序的构建,乡村文化原有的自我供给、自行运转机制被国家行政供给模式所取代。乡村传统文化得以重构,乡村社会中的价值观、信仰、习俗与风尚等历经改造之后,政治、革命与集体化的主体话语渗入乡村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已逐渐成为乡村文化娱乐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以集体主义为内核的新的文化形态。乡村重建文化自信在曲折迂回道路中寻找前行方向。

      (三)1979-2012年:改革开放时期——坚定乡村文化自信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开始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邓小平同志提出“两分法”理念,为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格局,文化建设作为独立于经济和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胡锦涛同志在“三个文明”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其中文化建设被提上了重要战略地位,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更是指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新文化观”对全社会在意识与理念层面带来了全面的变革与革新,进而实质性地影响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进一步坚定了乡村文化自信。

      (四)2012年至今:新时期——彰显乡村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社会矛盾的变化,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更为凸显,文化自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化自信是力量之源,是更为基本、更为持久、更为深沉的力量。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重大战略定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开展文化建设的真心诚意与理论自觉。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乡村繁荣与全面发展作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乡村文化振兴被置于“灵魂”地位,关系着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动力,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中国乡土文化的主要策略。随着文化礼堂的全覆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被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创新实践发展,在“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中彰显了乡村文化自信。

      三、 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文化建设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百年乡村文化建设史是一部党领导人民重拾、重建、坚持和彰显文化自信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探索中国先进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指引乡村文化建设方向文化的核心在于是否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它决定了文化的发展方向与根本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而创建起来的新型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文明成果中所代表的最先进的文化,乡村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乡村文化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上所取得的成就归根到底在于始终坚持且善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汲取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精髓,立足于大众文化的建设,这是百年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二)坚持主导与主体相统一主导指实践活动的领导者,主要并且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主体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主导与主体是统一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文化思想是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不能领导了的,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百年来,在乡村社会重塑与乡村文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主导性地位。此外,作为乡村社会的主体,广大乡村民众同样也是乡村文化服务与建设的主体。正如毛泽东同志在1944年指出“我们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须有为人民服务的高度的热忱,必须联系群众,而不要脱离群众”“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新时代,乡村文化的深厚底蕴、丰富内容、顽强生命力都应进一步挖掘,促进乡村文化内生性繁荣,将乡村文化振兴变成由群众自觉、自发、自主行动与追求,这才是乡村文化振兴持久发力的源头活水。

      (三)坚持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改革与创新是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动力所在。在乡村文化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都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促进相互间的碰撞与融合,才能使乡村文化在竞争与交流中保持活力。作为乡村文化的底色,优秀传统文化如果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缺失,那么乡村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扎实基础。因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的统一起来,紧密的结合起来。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创新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式,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进现代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建设。因此,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以保持乡村文化的延续性与时代性。

      (四)坚持立足本国与面向世界相统一近代以来,在西方尖利的枪炮下,中国文化经历了一个怀疑到迷茫、迷茫到探索、探索再到发展的曲折过程,教训惨痛,经验更是弥足珍贵。“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因此,中华文明这一独特的文化基因和辨识符号必然是我国在世界文化思潮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此外,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不可否认,西方国家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也有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要借鉴域外文化的精华部分,通过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有机融合来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在对话和交流中铸就中华文明新辉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