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专业文献 > 正文

    科技人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时间:2024-03-13 15:15:0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科技人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院所党委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投入就是最有效的投入”的理念,对人才工作负总责,把人才工作当成一项重大战略来谋划。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近年来,我省科研院所人才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人才发展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人才发展总体水平同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还有差距,人才潜在优势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人才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存在一些堵点。由于各院所发展基础不同,单位现状不同,表现在人员数量和结构、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方面差异较大,所以各院所人才工作开展的力度和取得的成绩也有差异,人才工作中也存在不同层面的问题。总体而言,经济效益好的院所用人机制活,方法多,人才工作也做得好,经济效益相对差一些的院所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也多一些。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人才工作对单位经济发展所具有的促进作用。各院所在科技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缺乏,内育外引留才压力大。

      结合调研数据,超过三分之二的院所存在适应新业务快速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短缺、行业领军人才数量不能满足公司发展需要、高端人才引进困难等问题。一是能引领技术发展、具有行业话语权的领军人才储备不足,专业的尖端技术人才数量较少;二是新兴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方向的高端技术人才非常紧缺,影响了院所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三是产业化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缺乏;四是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缺乏。院所在薪酬、福利、发展平台等方面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不足,导致对高端人才的内育外引留才压力比较大。

      2. 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仍然面临挑战,人才流失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随着xx生活成本逐步上升,部分院所对中东部重点院校毕业生的吸引力不断减弱,已难以招到一线城市重点院校的毕业生。科研院所青年人才密集,竞争激烈,部分院所没有对青年人才建立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导致年轻技术骨干由于没有合适的升职岗位和机会,在面对更好的职级待遇时,往往选择跳槽。部分院所存在技术人员成长缓慢、后继乏力、后备年轻技术人员短缺、中间力量薄弱等问题。

      3. 人才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仍然不健全、不完善。工资总额受限是困扰院所薪酬激励比较突出的问题。受工资总额限制,一些院所的薪酬向一线、骨干员工倾斜的力度不够,不能满足对人才引进与人才激励的需求;部分院所存在基础科研的长期性与短期经济效益的矛盾;受工资总额所限,无法对做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进行有效激励。部分院所考核评价还不够精细化,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标准;绩效考核量化程度不够、结果导向不足;薪酬分配激励水平需要进一步增强,薪酬差距需要再加大;中长期激励手段不足,增量激励、骨干持股在多数院所还未实行,激励过程中还面临新的矛盾等问题。

      4. 少部分科研院所人才工作理念和相关制度更新过慢,不能适应竞争和发展需求。有少数体量小、经济效益相对差的院所人才工作思想观念不够新,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人才配置缺乏计划性和前瞻性,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与激励的长效机制,人才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手段滞后。特别是薪酬考核制度沿袭原来的旧制度,“引育管用”机制还停留在表面,“论资排辈”、“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等突出问题未能有效解决,导致人才引不进、留不住,人才潜力和创造力得不到有效激发和发挥。

      2.人才是第一资源,具有引领发展的战略作用,科技人才是推动院所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要素。

    科研院所要抓好科技人才发展,就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十四五”高质量发展需求,坚持党管人才,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破解院所在人才工作中的屏障,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激发人才活力,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人才强院强所。结合科研院所在科技人才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提高重视,做好人才发展战略规划。一是坚持党管人才。院所党委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投入就是最有效的投入”的理念,对人才工作负总责,把人才工作当成一项重大战略来谋划。二是坚持人才优先发展。院所要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人才优先发展思想体现到院所发展规划与各项工作部署中,做到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入优先保证,以人才优先发展促进院所高质量发展。三是做好人才发展规划。要明确院所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充分研判院所人才队伍的状况,将人才发展战略和院所发展战略紧密相联,制定好长、中、短期人才发展规划,定期对人才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修订。四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加强专业培训,提升人员整体专业化水平和实战能力,提高人力资源规划和管理的成效。

      2.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一是找准需求定位。以院所发展战略为引领,找准院所对高层次人才需求方面的定位,分析高层次人才供求状况、院所自身的人才吸引力等要素,在此基础上制定与院所发展战略相匹配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二是拓宽引才渠道。通过市场化招聘、猎头公司、国内外学术及商务交流、引智示范基地、引智服务站、海外离岸创新中心等服务机构,精准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通过顾问指导、短期聘用、兼职服务、项目合作、技术联姻等方式,在更大范围柔性汇聚各方面优秀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三是加强高端人才内部培养。选择院所内部具备技术、管理或市场潜力,对单位忠诚度高的骨干人员,通过项目锻炼、岗位锻炼、知识培训、导师指导、国内外交流等方式,逐步把骨干培养成技术拔尖人才、行业领军人才或成果转化方面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强化人才培养与项目、平台的耦合机制,把人才培养作为科技项目和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四是坚持以用为本原则。破除以文凭、称号、论文等为主的人才评价观念,树立以用为本的人才价值观,建立能力本位的评价标准,不拘一格的识别人才、选拔人才、激励人才、使用人才。五是完善发展保障措施。为高层次人才从项目、经费、科研平台、人才团队、服务、住房、医疗、子女上学、人文关怀、政治待遇等方面提供切实的全方位的发展保障,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给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进一步增强人才归属感和单位凝聚力,确保人才留得住、用得好。六是加强有效激励。给与人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待遇,探索中长期激励方式,可通过股权激励、岗位分红、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方式,实现个人和单位利益共享,全面激发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3.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让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快,留得住。一是关注青年人才的生活现实需求。面对xx房价上涨,对优秀应届毕业生可实施住房补贴、政府公租房项目申请、购房借款等措施,帮助解决实际困难。通过改善福利待遇,营造关爱员工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通过“给机会、给任务、给支持”,给青年业务骨干提供各种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引导他们快速成才;给青年员工派任务、压担子,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给青年员工与任务职责相对应的各种支持,促成他们岗位成才。三是给青年人才提供更多的晋级或晋升机会。青年人才可以通过技术、管理、营销等多通道发展,在科研项目申报、科技评奖、职称评审、干部选拔等工作中,向青年人才倾斜,提高青年人才所占的比例。四是通过多种方式对青年人才进行激励。可通过分配激励、科技激励、榜样激励、沟通激励、职业生涯规划激励、自我激励等方式,增加员工的融入感、荣誉感,增强爱岗敬业的奋斗精神。

      4.优化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中长期激励机制。一是完善评价激励机制。继续提升考核评价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完善以价值贡献为中心的激励机制。持续关注中省关于国企改革的政策文件,结合单位实际加以运用。对工资总额限制,可探索通过单位超额利润分享等其他激励方式解决;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人员,可通过技术产业化后利润分享回溯机制,给与持续奖励。二是加大创新激励。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共享机制,落实好科研人员技术入股等激励政策,让科研人员在创新中得到更多的利益。三是加大中长期激励的实施力度。更多的院所可以探索实行岗位分红、员工持股、超额利润分享等中长期激励,逐步健全中长期激励机制;前期已试行员工持股的单位需要总结第一轮员工持股的经验教训,更好地设计员工增持股权和退出股权的机制,使资本能流得动,人才能留得住,创新能够源源不断,真正换发企业的活力。

      5.加强政策支持,促进院所发展。从科技工委层面,将一如既往对院所的发展提供各方面的支持,通过此次调研,结合院所诉求,考虑在以下方面加强支持。一是加大对企业在科技型人才招才、引才方面的政策指引、推广宣传,组织有针对性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交流会、赴知名院校的专场招聘会。二是建立科研院所人才工作交流平台,在定期组织研讨交流,开展经验分享。三是推动业务关联度高、产业链上下游连接密切的院所、企业在高层次人才间的交流、融合、协作。四是在各类人才评优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对科研院所和高校评奖条件进行区分,提高对中央驻陕院所的支持。五是加大对科研院所在基础研究的支持,加强对承担国家重大工程和平台的企业引进、培育人才的支持。六是推动建设一批校企联合的高水平重大创新平台,推动组建各类科技创新团队,共同构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为一体的技术创新平台。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