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建国初期留美学生刘永铭的艰难归国

    时间:2020-04-04 08:01:5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崭新的姿态参加了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参加国际会议。正是由于这次会议,中美两国才打破了5年互不往来的僵局,开启了中美接触的新模式——大使级会谈。这种会谈前后进行了15年之久,唯一形成文字协议的,是一项关于两国平民回国问题的声明。该声明使得一大批长期滞留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得以归国。而在这批留学生群体中,尤以刘永铭的归国经历曲折复杂。

    中美大使级会谈唯一的成果,在美留学生归国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战后恢复经济建设急需大量科技人才,全力争取、动员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建设便成了新政府的当务之急。其实,早在建国前,中共领导人就已经开始关注这些留学海外的知识分子了。周恩来曾明确指示相关人员:“你们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在美的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高级技术专家回来建设新中国。”1949年6月18、19日,留美科协在美国匹兹堡正式成立;12月6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成立了“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统筹回国留学生招待及介绍工作、学习,以及对在外留学生的调查、宣传、接济等工作。随后,高等教育部专门设立了归国留学生招待所,各地也先后设立归国留学生招待所。12月18日,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郑重邀请在海外的留学生回国参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

    虽然新中国领导人希望留学生们早日回国参加建设,但由于当时国际局势的变化,留学生归国的历程却是十分曲折的。在散居世界各地的中国留学生当中留美的最多,他们的回国历程也最为曲折。这种曲折与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紧密联系。二战之后,由于受中国内战的影响,美国政府对留学生政策一度出现摇摆,既有希望中国留学生留美的倾向,也有希望中国留学生回国的倾向。但随后受朝鲜战争影响,美国政府逐渐明确态度:禁止中国留学生回国!其中特别规定,学理工等学科的中国人不允许回国。从1950年开始,美国政府对其境内的中国留学生和侨民进行逮捕迫害,强行扣留。许多在美的中国人都接到了美国移民局的通知:“无论你是否已有离境证,命令你不得离开或企图离开美国,直到你接到通知取消此项命令为止。”倘若违犯这一命令,就“将被判五千美元以下的罚金或五年以下的徒刑,或同时予以两种处分。”随之而来的是护照被没收,留给这些在美华人的只能是漫长的等待。期间,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向新中国政府求援,并控诉美国政府这种违反国际法和人道主义的恶劣行径。

    诉求终于在1955年9月10日得到回应。经过中美双方14轮艰难谈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共和国大使关于平民回国问题的协议的声明》正式公布。声明规定,中美两国应采取适当措施,使双方平民享有返回自己国家的权利得到实现,英国和印度分别被委托对愿意回国的美国人和中国人回国提供协助,并可对任何因离境受到阻碍的事实进行调查。

    1954年至1955年底,在印度等国的协助下,在美留学生回国迎来了第二波高潮。这些长期滞留在美国或被美国扣押的留学生们受到了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新中国通过外交途径为这些留学生们的归国进行了不懈的艰苦努力。

    刘永铭回国案初启,妻子桂琼华的一封信

    从1955年至1957年,在美留学生分批先后回国。虽然中美两国已经发布声明,称双方平民可以自由遣返,但其过程远没有那么顺利,留学生归国之路布满了艰辛。其中,一位叫刘永铭的留学生归国之路显得尤为特殊。早在1949年5月间他就提出了回国要求,但遭到美国政府的阻扰。美国政府以其神经失常为借口,把他送入医院。自1951年后,他即与家人失去了联系。远在故国的妻子桂琼华一直关注着中美大使级会谈的消息,当从报上看到了中美会谈成功并发布声明后,她再也抑制不住寻找亲人的冲动,于1955年9月12日向中国外交部写信求助:

    亲爱的外交部负责同志:

    自从今年八月一日起中美两国大使级开始在日内瓦会谈关于双方平民回国问题,得知万分兴奋。此后,一直便祝盼大会的成功,果于本月十一日报载中美会谈关于双方平民回国问题已达成协议,实在令人欣喜万分!

    我的爱人刘永铭是1947年底去美的,在美国密苏里大学攻读桥梁建筑工程,于1949年春得硕士学位,旋因京沪解放,美国政府加以阻挠,使得家庭对其经济断绝接济,未能继续攻读。五月要求回国,被美国政府认为是神经失常,送入密苏里医院医治。在医治当中,我的爱人设法寄信回家,字里行间毫无神经病患者的表现。只说:“一切无自由,寄信不自由,与外界隔绝,无人去看他,切思早日脱离苦海,回到祖国的怀抱。”根据以上情况,很显然我的爱人刘永铭是因为要求回国甚切而遭到美国政府的迫害软禁于医院当中的。50年下半年以后,连这简短设法寄出的信也没有了。自此曾不断寄信医院询问,只间或由医院回复说他病好了,可以出院,但一直没让他出院。51年后连答复的信也没有了。

    可恨的美国政府无故扣留我国侨民和留学生,使他们不能早日回到祖国参加祖国的大建设,更惨无人道的,是他们的长期不能和家人团聚,我的孩子在她出生九天就离开了她的爸爸,在祖国的培养教育下,已经八岁了,本学期已是小学二年级生。天真活泼,成绩优良。就奇怪的是:“同学们天天都见到爸爸回来,为什么我从未没见过爸爸回来,那一天能回来呢?”

    庆幸这次会谈的成功,我现在可以答复她这个问题了。感激我英明政府的协助,从今起使得我国大批侨民和留学生都可自由回到祖国的怀抱,与久别的家人团聚!

    现在我有几个问题写在下面,敬请赐复:

    1、我的爱人刘永铭处境特殊,他是被监禁在医院里,与外界隔绝,消息不通,假若侨民结伴回国时,他会不会不知道,而遭遗漏?

    2、外交部留学生名册上是否可查出他的名字,他过去是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毕业的,湖北河阳人,家住武汉多年。

    3、如果他不是神经病人,我请求政府设法把他从医院里拯救出来,恢复自由,与外界取得联系,以便结伴回国,是否可能?

    4、如果他是神经病人,言语是不正常的,加之过去受美国移民局阻挠他回国的恫吓,这次若征询他愿否回国的意见,假若他因害怕不敢说,是否可作为病人,遣返回国休养?

    我切盼得到他的消息,更盼他能早日回国,我万万分诚恳的感激我英明政府的协助!期能获得成功。

    外交部收到桂琼华的来信后,首先查询了留学生名单,结果却查无此人。可桂琼华的来信却句句情真意切。9月底,外交部将此事及桂的来信转到高等教育部,希望通过多个部门协助解决此事。10月下旬,高教部回复桂琼华,嘱她设法给刘永铭多写信,劝其早日归国,并可向印度驻美大使馆提出请求协助。然而,桂琼华之前已经与刘永铭联系中断,根本无法寄信,而且桂也不知道印度驻美国大使馆的地址,因此高教部的回信依旧不能使事情得到彻底解决。11月27日,桂琼华再次给外交部写信求助,并向刘永铭写了一封家书,请外交部转寄给印度驻美大使馆。

    桂琼华的多次来信引起了外交部的高度重视,遂将此事交由中国红十字总会负责联系。外交部、高教部、中国红十字会开始通力协作,事情一下子有了转机。12月29日,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李德全就桂琼华来信一事致电美国红十字会包克主席,特别强调:“我个人不能不对刘永铭、刘夫人和他们的八岁的孩子的不幸遭遇寄予深切的同情,并愿尽我最大的努力来解除这一家人的苦难。”由于之前中美两国红十字会已经在双方平民回国问题上有过密切合作,两天之后,美国红十字会执行副主席尼柯逊回电告知:刘永铭目前还是密苏里州法明顿市州立医院的病人,美方准备与中方充分合作,弄清楚病人在医院的状况和出院与回中国需要的条件,并声称在他离境问题上没有政府的限制。

    刘永铭的回国历程中终于开启。

    纸里包不住火,刘永铭终于获释

    1956年1月5日,美国移民局宣布释放刘永铭,并让他在1月8日乘船回国。事情之所以如此顺利,主要是美国政府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方代表王炳南大使写信给美国的约翰逊大使,要求交代刘永铭的下落;中国请印度方面根据中美会谈的协议进行协调;中国红十字会致电美国红十字会请求协助。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其真正原因在于美国移民局“纸里包不住火”了。

    原来,美国移民局在接到上述信件和电报后,一时间惊慌失措,知道继续扣留刘永铭已无可能,于是想掩盖之前的劣迹,谎称:从1951年起就准备把刘永铭驱逐出境,可是英国不愿让他经过香港。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香港英国移民局却拒绝承认有这回事,而且指出美国并没有要求许可刘永铭在香港登岸。这无疑令美国移民局官员们无地自容。于是乎,他们又改口说,自从1951年以来,医院方面认为刘永铭病还没有好,“不适于旅行”。就这样,皮球又踢到了密苏里医院一方。接下来,密苏里神经病院院长霍克脱医生也着实尴尬了一回。

    为证明刘永铭的病已经“痊愈”,早就可以回国,桂琼华翻开抽屉,捡出几封霍克脱和刘永铭的信,拿给新华社记者,请新华社向国外广播。其中,霍克脱在1950年12月给刘永铭家人的信上说:“刘永铭的病已经完全好了,我认为没有必要再拖延,现在就可以安排他回去。”1951年1月2日,霍克脱又写了一封信说,已经向密苏里大学接洽送刘永铭回去,“事情一有头绪,我会马上通知你们。”

    然而,霍克脱从此竟不再来信了。5个月后刘永铭来信说:“本月份我写了几封信给你都是没法寄出……我在此行动不自由……写信没有自由。”此后,刘永铭便与家里中断了书信往来。整整4年,刘永铭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杳无音信。但最终,还是霍克脱医生和刘永铭的信起了关键作用。据此,美国当局不得不释放了刘永铭。

    香港被阻,刘永铭回国旅程再陷迷雾

    1月6日,尼柯逊致电李德全,称刘永铭于1月8日搭威尔逊总统号轮船离开旧金山,约于1月31日抵达香港。接到美方的电报后,中国红十字会协同高教部、外交部、新华社等部门启动了刘永铭回国后的接收工作:高教部和广州留学生接待委员会负责有关接收刘永铭回来后的休养等事宜,新华社记者负责发布新闻,红十字会负责通知桂琼华去深圳迎接刘永铭。

    然而,1月31日,桂琼华带着8岁的女儿来到深圳等了好几个小时,却没有看到刘永铭和其他50个回国的中国人一起出现。为了弄清原因,李德全于2月1日再次致电美国红十字会,询问刘永铭为何未归。

    而据新华社驻香港分社报告,香港英国政府新闻处在31日发布了一则关于刘永铭的消息,内称:刘永铭今天上午乘“威尔逊总统号”抵达香港。他握有纽约英国签证处发给的直接过境到中国去的签证。刘永铭到达香港时说,他并不愿意前往中国,并且要求得到以前在香港的住宅和见到在香港的亲戚。鉴于刘永铭的这个声明,现在正在调查他的地位,他暂时由香港当局照顾。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刘永铭不愿回国,还是别有原因呢?

    事情还得从在“威尔逊总统号”上召开的记者招待会说起。1月31日当天,轮船到达香港后,首先是其他留学生被押送至去九龙的汽艇,然后在英国红十字会的玛·斯特拉西和美国红十字会的理查德·汤布林“主持”下,刘永铭参加了一个记者招待会。这个招待会在船到之前就已由香港英国新闻处通知了记者,显然是早就布置好的。会上,刘永铭对记者们说,他既不想去大陆,也不想去台湾。当时,刘永铭脸色苍白,头发蓬松,答复问题时含糊不清,语无伦次。之后,他的话越来越奇怪,一会儿说他不是中国人,而是生在土耳其的墨西哥人,一会儿又说自己是日本人。

    尽管刘说了许多毫无条理的话,但是香港移民局副局长麦克雷顿却只抓住刘说希望留在香港一点。他告诉记者们:“刘刚刚提出了在香港居留的申请,因此我们不直接送他出境。”从记者会的整个过程来看,其目的显然是要找扣人的借口,而幕后指使者则是美方。

    刘永铭原本是一个身心健全的人,仅仅因为他表示了回国的意愿,美国当局就对他进行迫害、恫吓、欺骗,从而使得他的精神遭到严重打击,思维出现了不正常现象。但港英政府却强使这样一个长期遭到精神虐待而神志不甚清楚的人出席记者招待会,进而利用其在会上说出的并非本意的一句话,将其强行扣留。

    正是因为英美两国的无理阻挠,刘永铭又被拘留在了香港社会局主办的国际难民营(又称北角难民营)里,致使他的妻子和女儿当日未能如愿与他团聚,同时也使他的归国旅程再次平添变数。

    相关热词搜索: 归国 留美 艰难 建国初期 学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