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不忘初心 > 正文

    观看电影《我和我家乡》有感2020

    时间:2020-11-10 00:01:2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下面是的小编为各位收集的观看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有感三篇,请您参阅!

    【篇一】

    近日,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上映以来,引发广泛关注。影片真情讲述了小康生活美好画卷,热情讴歌一大批异乡游子反哺家乡,为家乡脱贫致富奉献力量的幸福画面。揆诸现实,大量的异乡游子一直把家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时刻用青春和汗水勾勒新时代新家乡。

    心中有“乡味”,共产党员方能甘寂寞,守芳华。

    老教授在1992年的最后一课,与同学们告别时,一个聪颖的小男孩画了自己心中的学校,却没有合适的颜料。大雨中,老教授寻来红色颜料,却滑倒在与教室相距不远的桥上,撒入河里的颜料成了老教授的心中遗憾,多年后也不能忘怀。一枝一叶总关情,最是小事见担当。共产党员要守住清贫,抵得住诱惑,甘当铺路石、螺丝钉,紧紧盯住群众身边的一件件“鸡毛蒜皮小事”,当成我们最大的事,时刻挂在嘴上,放在心里,出实招、动真格、见实效,真心诚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真正赢得民心。

    心中有“乡味”,共产党员才能拒枕风,踩泥土。

    惧内的画家马亮在强悍的妻子秋霞摔跤摆平了安排马亮去扶贫的领导后,没去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而是选择了扶贫。最终,在真正深入乡村后,秋霞原谅了马亮,并以他选择扶贫为荣。每一位领导干部,要有坚强的党性原则,要有自己的信仰追求,时时刻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既不能被外部势力所左右,更不能被“枕边风”所吹倒。近年,在一些腐败大案中,我们看到不少由于“内助”贪婪,将丈夫步步推向犯罪的深渊。“枕边风”在生活中的作用不可低估,要善于给自己立规矩,“吾日三省吾身”,才能改造“枕边风”,改造家风,进而推动党风端正,家风纯洁。

    心中有“乡味”,共产党员才能知反哺,挥汗水。

    校庆开始了,一个小学生讲起了自己对乔树林的敬佩,当年发达后的乔树林回到了沙里沟,带领家乡父老一起种植沙地苹果想要脱贫致富,虽然遇到无数坎坷,但他仍在坚持。晋・成公绥《乌赋》:“雏既壮而能飞兮,乃衔食而反哺。”讲的是乌鸦反哺。共产党员来自群众,生长这片土地,就该爱我的家乡,爱我的祖国。汗水蕴藏着反哺家乡的幽香,共产党员决不高高在上,要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对党、对事业、对群众敢担当、能担当,尽其所能“反哺”家乡,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家乡人民的“幸福指数”,像灯一样照亮更多家乡人。

    【篇二】

    古时人们就将沙漠描述为“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经过漫长的时间流转,一些地区“沙进人退”的困境愈演愈烈,贫瘠荒凉的沙海不仅影响着人民的日常生活,更是不利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在近期热映的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回乡之路》这一片段正是以平凡而伟大的治沙英雄们为原型,描述了他们如何用“三种劲”将沙海变绿洲,创造出中国的生态奇迹,而这“三种劲”,也是我们后浪应具备的劲头。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要有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较劲”。电影中所提到的沙地就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地,这里恶劣的环境已经严重影响到榆林地区人民的生活,而面对如此困境,以张炳贵、石光银、牛玉琴为代表的治沙人不惧沙海之难,排除重重阻力,开始治沙工程。面对风沙的一路相逼,他们有的人变卖家产,只为买足树苗;
    有的人被沙暴卷走几十余里,但仍咬牙坚持……这背后体现的正是治沙人的与黄沙较量到底的“较劲”,因为有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的决心,有不让黄沙进半步的执着毅力,所以沙海开始出现一点点的绿色。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要有努力拼搏、崇尚实干的“闯劲”。曾经的毛乌素沙漠一眼望去只有漫天黄沙,所以治沙人开始采取多种措施来让黄沙“止步”。一开始沙漠没有路,那么治沙人就用石子手动铺路。因为设备落后,他们就能把树苗背进去,顶着酷暑或寒风推平沙田,用手将一颗颗树苗种入沙坑。面对风暴的摧残,往往出现今天刚种好的树苗明天就被风沙埋掉的现象,然而治沙人凭着一种实干的“闯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反复重复播种,绝不轻言放弃。“滴水凝汪洋,萤火汇星河”,正是他们一日又一日的奋斗实践,所以沙海逐渐出现一抹抹的绿色。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要有科学治沙、创新开拓的“巧劲”。不同沙地所适合的治沙模式是不一样的,结合毛乌素沙地是以风力作用为主的沙地荒漠化土地实情,治沙人大胆创新,一改往日粗放的传统治沙模式,建设性地创造出以“带、片、网”相结合的防风沙体系,榆林治沙模式也因此被多国专家赞誉为奇迹。治沙不仅仅可以植树,还可以种植经济作物。电影中乔树林的原型人物之一就是“沙地苹果”创始人张炳贵,他依靠科技,不断学习创新,经过一次又一次实验,成功种植沙地苹果。不仅如此,通过线上电商销售出的沙地苹果,不仅让种植户富起来了,还带动当地的人民富起来了。所以,沙海不仅出现一片片的绿色,还出现了苹果红。

    经半个世纪几代人的努力,毛乌素沙地实现“沙退人进”的绿色愿景,这其中展现的正是治沙人民的“较劲”“闯劲”和“巧劲”。我们也应用这三种劲积极向上、努力进取,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

    【篇三】

    《最后一课》是今年国庆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的一个单元,讲述了范老师千里迢迢返乡重现最后一课场景的故事。患有老年痴呆的范老师依然不忘当时下乡教书的时候,因为他的“根”深深扎在这里,他的“寻根”过程打动着很多人,作为选调生,在选调路上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

    涵养作风埋良“根”。作为人民的教师的范老师,不论是在豪华时尚的大学画室还是在简陋破旧的乡间茅屋,他都同样认真地备课教学、辅导帮助学生,展现师者风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好作风是干事创业的保障、善作善成的法宝,选调生头顶“光环”,更应涵养好作风,练就“金刚钻”。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慎独慎初慎微,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在大是大非面前经得住考验,在日常小事上守得住操守,不为喧嚣而迷惑,不为名利而心动。“疾风知劲草、烈火练真金”,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怕风吹雨打,不惧艰难险阻,坚定选调路上每一步。

    深入基层扎牢“根”。范老师将自己最珍贵的十年青春时光奉献给了乡村支教,从此和这片土地紧紧连在一起。基层是我们选调生最广阔的舞台,也是我们人生路上最重要的起航站、石地基,是定基调、瞄方向的关键。我们当保持“空杯心态”,多看、多听、多学,用“无我”精神,斩下荆棘、越过难关。“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我们要铁下心来扎根基层,埋下身来服务群众,甩开膀子推动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蹲蹲苗”“脚沾泥”,在亲身经历中看到真实,在矛盾集中区解决问题,在困难挑战中打磨自己。培养稳扎稳打的实干风,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少一些口头慰问,多一些雪中送炭,始终保持与群众“零距离”。

    不忘初心寻本“根”。患病之后,范老师只拥有片段记忆,每一小块碎片拼成了他在乡村教书的图景,他便寻着“根”回到望溪村。古语有云:“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选调生的“根”在基层、在利民,不论身处什么岗位、什么职位,心中都要装着人民、装着发展、装着责任。要将忠诚融入“坚定信仰”,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坚定政治信仰、坚守政治立场,在“众声喧哗”之际保持清醒,在“难啃的骨头”面前勇于担当。要对标对表自己的入党初心和选调初心,拿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劲头,在艰苦的环境中淬炼初心、去芜存菁、砥砺前行,肩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融入到时代进步的强大洪流中,贡献磅礴的青春力量。

    相关热词搜索: 我和 有感 观看电影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