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党建材料 > 正文

    “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与主导产业空间,基于与“深圳先行示范区”对比

    时间:2020-07-23 08:27:5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正文目录

      一、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总体定位与制度设计 3

      (一) 总体定位 3

      (二) 制度设计 4

      二、 “海南自贸港”的产业链布局与主导产业发展空间 7

      (一) 封关运作之前的关键时间节点 8

      (二) 经济基础与人口结构 8

      (三) 主导产业的发展空间展望 9

      三、 “海南自贸港”的金融政策与证券业发展机遇 12

      附 1:“深圳先行示范区”的政策解读 15

      (一) 战略定位、改革力度和总体架构 15

      (二) 关键是引进高质量生产要素 15

      (三) “深圳先行示范区”的行业性机会 16

     一、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总体定位与制度设计

     6 月 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基于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具有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试验最高水平开放政策的独特优势”等条件,提出从当前到 2025 年、2035 年、本世纪中叶分三个阶段,要将海南岛全岛建设成为“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以及“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的发展目标。本节重点关注《方案》对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总体定位与贸易、投资、金融、人才、产业体系、特殊税制六个方面的制度设计。

     (一)总体定位

     对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总体定位,我们认为《方案》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要点:

     改革开放的力度和进度

     既要对标国际最高水平,也要赋予海南更大改革自主权。对于如何推进改革?中央主要有三点要求,“以高水平开放带动改革全面深化”;“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注重协调推进”; “要统筹安排好开放节奏和进度,成熟一项推出一项,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关于国际最高标准,可以看到海南自贸港的税收制度(零关税、企业所得税 15%税率、个人所得税 3%、10%、15%三档超额累进税率),对比香港(基本零关税、8.25%和 16.5% 两档利得税、不超 15%的薪俸税和 15%的物业税)、新加坡(基本零关税、17%的企业所得税且前 30 万新元可部分免除、2%至 22%的超额累计个人所得税)而言,也有相当竞争力。另外在投资和贸易便利、跨境金融、人才引进等方面也将借鉴香港、新加坡等国际最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的经验。

     地理区位

     海南自贸港在地理区位层面上涉及到“与东南亚国家交流合作”,“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背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腹地经济”三个方面的关系(图 2)。

     其中,“东南亚国家联盟”是一个包括 10 个国家 6.5 亿人口的经济体,截至 2018 年GDP

     规模已经上升至世界第 5 位(总体 2.97 万亿,其中印尼、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分别为 1.04、0.50、0.36、0.36、0.33、0.25 万亿美元);同时也是世界上经济增长、国际贸易、吸引外资方面最活跃的经济体之一。其中新加坡作为自由贸易港, 已经是全球性的交通枢纽、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而距离海南最近的越南,则是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之一,2015 年以来实际GDP 增速平均达到 6.7%。

     另外,粤港澳大湾区涵盖香港、澳门和珠三角 9 个城市,总人口超过 7000 万,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规模最大、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未来将建成能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并列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其中香港、澳门、广州、深圳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

     四大战略定位

     《方案》赋予海南岛的四大战略定位,一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二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三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四是“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

     其中第四“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我们理解包括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东盟关系、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主导产业规划

     主导产业层面,《方案》提出要“聚焦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总览

     《方案》,所涉及到的主导行业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国际贸易(货物、服务贸易) 以及与此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物流;二是旅游业以及与此相关的免税消费、文化体育、健康医疗、养老养生等;三是金融和跨境资金流动;四是总部经济、港口经济、设计、教育、会展和文化交流等现代服务业;五是高新技术产业,包括数字经济、信息产业、生态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热带农业和育种、海洋经济、航天科技等;六是人才引进,以及与此相关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

     图 1:海南自贸港的地理位置:面向东盟(ASEAN),背靠大陆,毗邻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

     资料来源:地图窝,

     (二)制度设计

     制度设计层面,《方案》结构是“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重点”、“以各类生产要素跨境自由有序安全便捷流动和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以及以特殊税收制度、社会治理体系、法治体系、风险防控体系为保障。或者可以总结为“6+1+4”:6 大自由——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数据流动;1 项支撑——现代产业体系; 以及 4 大保障——税收制度、社会治理、法制制度、风险防控体系。

     我们认为应该关注 4 个重点(如图 3):一是贸易投资自由便利,二是生产要素(包括跨境资金、人才、数据、土地和海洋资源),三是主导产业体系(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国际贸易、运输、金融等),四是特殊税收制度,尤其是“零关税”、

     “15%的企业所得税”、“最高 15%的个人所得税”等税收优惠,其实是国际贸易、企业投资、人才引进及跨境资金流入等方面的重要驱动力,因此也是最为关键的政策安排。另外需要强调,每一项制度设计都涵盖当前至 2025 年,从 2025 年至 2035 年两个阶段。

     图 2:“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设计的四个重点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贸易投资自由便利措施

     货物贸易层面,建设全岛封关运作的海关监管特殊区域,以“零关税”为基本特征实现

     自由便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一线”放开是指在海南自贸港与境外之间,在禁限清单之外的商品自由进出口,在征税商品目录之外的商品免征关税, 以联运提单付运的转运货物不征税、不检验,从海南自贸港离境的商品都按出口管理。“二线”管住是指商品从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入内地,要按进口规定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但鼓励类产业可以有条件免除关税;商品及运输工具由内地进入海南自贸港,按国内流通规定管理。

     服务贸易层面,以“既准入又准营”为基本特征实现自由便利。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制度,破除跨境交付、境外消费、自然人移动等方面的壁垒,给予境外服务提供者国民待遇。实施与跨境服务贸易配套的资金支付与转移制度。

     投资自由便利措施:首先是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取消许可和审批,实施备案制度:市场主体承诺符合相关要求并提交相关材料进行备案,即可开展投资经营。对外商投资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此外还包括投资自由制度、公平竞争制度、产权保护制度。

     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配置

     生产要素流动是与现代产业体系并列的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两项支撑之一,《方案》涉及到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金、人才、数据、土地与海洋资源等。

     第一,资本要素。首先是分阶段开放资本项目,推进跨境资金自由流动。其次率先落实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政策,促进金融机构的成立与发展,建设国际交易场所及结算中心, 三是金融业务创新。我们将在第三节专题分析金融业、证券业面临的影响和机遇。

     第二,人才要素。首先吸引人才流入海南的政策是不超过 15%的个人所得税,但该税制在 2025 年前只面向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2035 年才扩展到累计居住满 183 天的个人。因此要落实这一细则,还需要建立以薪酬水平为主要指标、市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其次是针对高端产业人才实行更开放的政策。包括对外籍人员工作许可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放宽停居留政策,取消法定代表人任职限制,临时出入境政策等。三是优化人才服务管理。四是出入境管理的便利化政策。

     第三,数字要素。一是开放增值电信业务,逐步取消外资股比等限制。允许自贸港内的企业面向自贸港、国际开展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等业务,并可逐步面向全国。二是安全有序开放基础电信业务。三是发展其他国际通信业务。

     第四,土地要素和海洋资源。在 2025 年之前授权海南按照国家规定审批各类用地布局调整。推进城乡及垦区一体化、小城镇建设用地新模式、农垦土地资产化。支持海南在全省推广文昌试点经验,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国家重大项目用海需求。

     主导产业的培育与发展

     《方案》列在第(七)条现代产业体系中的包括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更广义而言,在此之前的国际贸易、金融、运输等都属于现代产业体系,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

     第一,国际贸易。如前所述,包括以“零关税”为基本特征的货物贸易自由便利政策; 以及以“既准入又准营”为基本特征的服务贸易自由便利政策。

     第二,金融。如前所述,包括分阶段开放资本项目,推进跨境资金自由流动;率先落实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政策,促进金融机构成立与发展,建设国际交易场所及结算中心; 创新金融业务等三个方面的政策。

     第三,交通运输。一是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和航空枢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二是实施更加自由开放的航运制度,包括建设“中国洋浦港”船籍港,并提供出口退税、加注保税油等优惠政策。三是放宽空域管制与航路航权限制,特别是“试点开放第七航权”代表最高开放水平。四是运输便利化和服务保障,包括基础设施、监管政策、金融服务、取消融资限制等。

     第四,旅游业。包括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发展免税消费(放宽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至每年每人 10 万元,扩大免税商品种类);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健康医疗、养老养生等深度融合,提升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发展水平;发展三亚国际邮轮母港等。

     第五,现代服务业。包括吸引跨国公司设立区域总部;发展港口经济;建设国际设计岛、理工农医类国际教育创新岛、区域性国际会展中心;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第六,高新技术产业。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贸易等为重点发展信息产业; 依托文昌国际航天城、三亚深海科技城,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培育深海深空产业;围绕生态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壮大先进制造业;基于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全球热带农业中心、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 建设智慧海南。

     税收制度

     包括贸易便利措施中的“零关税”,以及“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两个 15%”的优惠税率,实施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方案》发布起:对注册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并实质性运营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 15%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设立的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其 2025 年前新增境外直接投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对企业符合条件的资本性支出,允许在支出发生当期一次性税前扣除或加速折旧和摊销。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 15%的部分予以免征。

     第二阶段是到 2035 年:对注册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并实质性运营的企业(负面清单行业

     除外),减按 15%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海南自由贸易港累计居住满 183 天的个人,其取得来源于海南自由贸易港范围内的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按照 3%、10%、15%三档超额累进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扩大海南地方税收管理权限。

     对比而言:这一税制明显优于内地(2018 年关税总水平已降至 7.5%、企业所得税基础税率 25%、个人所得税 3%至 45%累进),对比香港(基本零关税、8.25%和 16.5%两档利得税、不超 15%的薪俸税和 15%的物业税)、新加坡(基本零关税、17%的企业所得税且前 30 万新元可部分免除、2%至 22%的超额累计个人所得税)也有一定的竞争力。

     当然,《方案》也明确指出要“避免成为‘避税天堂’”,因此安排了多项将资本转化为实业的措施(如促进生产要素流动、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等)以及相关的法律保障。

     二、“海南自贸港”的产业链布局与主导产业发展空间

     总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所涉及到的主导行业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国际贸易(货物、服务贸易)以及与此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物流;二是旅游业以及与此相关的免税消费、文化体育、健康医疗、养老养生等;三是金融和跨境资金流动;四是总部经济、港口经济、设计、教育、会展和文化交流等现代服务业;五是高新技术产业, 包括数字经济、信息产业、生态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热带农业和育种、海洋

     经济、航天科技等;六是人才引进,以及与此相关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封关运作之前的关键时间节点

     随着海南自贸港相关政策尤其是特殊税制的落实,海南、粤港澳大湾区甚至内部的相关产业链布局都会出现变化,在第一阶段(2025 年之前)中有 3 个时间节点较为重要:

     一是相关部委将在近期出台实施细则,尤其是零关税的实施范围,鼓励类产业目录,高端人才和急需人才认定标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跨境资本流动的实施细则,电信数据和服务有序开放的实施细则等。

     二是今年或最晚明年全国人大通过海南自由贸易港立法,这是海南自贸港的授权法,能保障“赋予海南更大改革自主权”,否则海南的政策调整仍然会面临制约。

     三是虽然《方案》要求到 2025 年实现封关运作,但未来两年内的良好开局对于自贸港建设甚至成败都有重大影响。在封关运作之前,必须在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或者有重大项目落地,不必非要等到 2025 年。

     (二)经济基础与人口结构

     2019 年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GDP)5309 亿元,位居全国第 28 位,相当于位居第一的广东(10.77 万亿元)的 1/20。周边福建 4.24 万亿元位居全国第 8 位;广西 2.12 万亿元位居全国第 19 位(图 4)。从三次产业占比来看,海南为 20.3:20.7:59.0;广西为 16.0: 33.3:50.7;福建为 6.1:48.6:45.3;广东为 4.0:40.5:55.5。海南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占比偏高,第二产业占比严重偏低,工业基础较为薄弱。

     经济规模首先和人口数量有关,其次是人均生产总值水平。2019 年末海南常住人口为

     945 万,广东、广西、福建则分别为 11521 万、4960 万、3973 万。从人均生产总值看,

     由高到低则依次是福建 10.7 万元、广东 9.4 万元、海南 5.65 万元、广西 4.3 万元。综上所述,海南在吸引人口流入、提高人均产出两个方面都有较大提升空间。

     图 3:全国各地地区生产总值规模排名

     1.4

     1.7 1.4

     1.2 0.9 0.5 0.4 0.3 0.2 2019年:万亿元

     1.4

     2.1

     1.7 1.7

     2.3

     10.8

     广东 江苏 山东

     浙江 河南 四川

     湖北 福建 湖南

     2.4

     

     2.5

     10.0

     上海 安徽 北京

     河北 陕西 辽宁

     2.5

     2.6

     3.5

     3.5

     3.7

     

     3.8

     

     4.0

     

     4.2

     

     4.6

     

     4.7

     

     5.4

     7.1

     6.2

     江西 重庆 云南

     广西 内蒙古 山西

     贵州 天津 黑龙江

     新疆 吉林 甘肃

     海南 宁夏 青海西藏

     资料来源:Wind,

     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来看(图 6),2012 年以来福建一直高于广东、广西、海南。海南在 2015 至 2019 年其实基本在垫底。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人口增加和人均产出提升两个

     因素:从 2012 至 2019 年,广东、广西、福建、海南人口累计增幅分别是 8.8%、5.9%、6.0%、6.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增幅分别是 74.1%、53.7%、103.1%、74.5%。

     图 4: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对比

     地区生产总值年度同比:%

     地区生产总值年度同比:%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15

     10

     5

     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资料来源:Wind,

     人口结构层面,我们关注三个指标,一是 0 至 14 岁、15 至 64 岁、65 以上人口各自的占比(人口抽样调查),反映人口年龄结构;二是大专及以上人口占比(≥6 岁人口抽样调查),反映教育程度;三是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代表可能留在当地的新增人才群体。

     从年龄结构来看,2018 年海南 0 至 14 岁、15 至 64 岁、65 以上人口占比分别为 26.4: 62.3:11.3;而广东为 22.6:66.4:11.0;福建为 22.7:64.4:12.9;广西为 32.1:53.2:

     14.7;全国整体水平为 23.7:59.5:16.8。相对而言海南和广东较为年轻,劳动人口占比较高,老年人口抚养负担较低。

     从教育程度来看,海南大专及以上人口占比(≥6 岁人口抽样数据)为 16.65%,广东为12.41%,广西为 7.07%,福建为 13.34%,全国整体水平为 14.0%。相对而言海南的人口教育程度最高。

     从普通高校预计毕业生数来看,当前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分别为 55 万人、25 万人、21 万人、5.3 万人,其中广东规模最大,广西近年增幅最快,海南规模最小且增幅相当较慢。从普通高校数量也能发现这一问题,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分别为 152、75、89、20 所。从这一视角来看,海南通过发展高校从而引进人才,也具有较大政策空间。

     (三)主导产业的发展空间展望

     基于海南与粤港澳地区的产业发展基础,我们对海南自贸港六大主导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可能空间给出如下判断,以短期到中长期为顺序:

     国际贸易、外商投资以及与此相关的交通运输业

     根据在所在地海关注册登记进出口企业的实际进、出口额,当前广东相比海南出口规模达到 120 倍,进口规模达到 50 倍;外商投资规模达到 20 多倍。所以尽管海南在近年来

     有较为明显的增长,但由于制造业基础、劳动力等方面的差距,海南更多会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产能转出的承接者。尤其是在内陆与东南亚开展贸易的过程中,以及粤港澳等地区向东南亚地区转出中低端产业的进程中,海南可以提供新的港口、新的产业承接地。

     表 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地区出口总额(亿美元)

     经营单位所在地出口总额

     (亿美元)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福建

     1201.7

     1155.3

     1049.2

     1036.8

     1126.8

     1134.5

     1064.7

     978.3

     广东

     6291.8

     6465.0

     6228.7

     5986.0

     6431.7

     6460.9

     6363.6

     5740.5

     广西

     377.5

     327.9

     280.9

     229.3

     279.3

     243.3

     186.9

     154.7

     海南

     49.9

     44.9

     43.7

     21.3

     37.4

     44.2

     37.1

     31.4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表 2: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地区进口总额(亿美元)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福建

     729.5

     718.8

     661.0

     531.5

     561.7

     639.6

     628.5

     581.1

     广东

     4070.0

     4379.6

     3838.1

     3567.0

     3793.2

     4305.0

     4552.2

     4099.7

     广西

     304.6

     295.1

     297.9

     247.0

     231.6

     162.2

     141.3

     140.2

     海南

     81.7

     82.5

     60.1

     92.2

     102.2

     114.5

     112.8

     111.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表 3:地区外商投资总额(亿美元)

     外商企业投资总额

     (亿美元)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8 比

     2012 年

     累计增幅

     福建

     2787.0

     2607.2

     2263.2

     1967.1

     1732.5

     1565.2

     1457.4

     191.2%

     广东

     19234.7

     17622.3

     7815.7

     6443.1

     5620.6

     5126.4

     4786.5

     401.9%

     广西

     627.2

     562.0

     437.2

     425.3

     374.0

     319.3

     311.4

     201.4%

     海南

     927.9

     760.9

     760.4

     311.7

     278.9

     269.9

     270.7

     342.8%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旅游业以及与此相关的免税消费、文化体育、健康医疗、养老养生等

     从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接待国际(外国)游客人次两项指标来看,目前海南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规模较小但增幅较快。长期来看,进一步发挥海南旅游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禀赋,需要进一步探索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因为旅游、养老、健康不仅涉及到住宿、餐饮、消费等基本服务,还需要从制度、文化、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系统优化,才能提升综合体验。这方面应向韩、日、香港特区等借鉴经验。比如免税消费,中央对海南的要求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消费中心”,但目前经营免税消费商家单一。尽管离岛免税额度从 3 万增至 10 万,但目前实际值只有人均 3400。应该进一步开放免税消费市场经营主体,并将免税范围推广至所有消费者,这样市场才能更活跃。

     表 4:地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亿美元)

     2018 年

     2017 年

     2016 年

     2015 年

     2014 年

     2013 年

     2012 年

     福建

     28.3

     75.9

     66.3

     55.6

     49.1

     45.7

     42.3

     广东

     205.1

     199.6

     185.8

     178.8

     171.1

     162.8

     156.1

     广西

     27.8

     24.0

     21.6

     19.2

     15.7

     15.5

     12.8

     海南

     7.7

     6.8

     3.5

     2.5

     2.7

     3.4

     3.5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港口经济、设计、会展和文化交流等

     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对象是先进制造业,先进制造业的需求包括技术创新、人才资本、创意文化、开放环境、巨大市场。海南可以利用其地理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优势、税制等制度优势、背靠巨大国内市场和腹地经济的优势等,成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东盟十国甚至太平洋地区之间的桥梁。相对而言,上述目标和相应的产业发展更为中长期。

     高新技术产业:数字经济、信息产业、生态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热带农业和育种、海洋经济、航天科技等)

     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据来看,海南工业基础相比粤港澳大湾区而言极为薄弱,所以首先应规避依赖基础工业体系和产业链的一般制造行业。在产业选择上,重点应关注: 一是目前海南有一定基础的产业,《方案》列出的是文昌国际航天城、三亚深海科技城、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等;二是可以弯道超车的行业,如在数字经济领域,海南能够利用通信资源和业务开放的政策优势。在信息产业尤其是软件、传媒等更依赖人力资本的行业,海南可以更好发挥个人所得税优势。

     表 5: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相关数据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018 年法人单位数

     (个)

     2018 年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

     2019 年利润总额

     (亿元)

     福建

     17470

     51298

     3815.1

     广东

     47456

     135616.1

     8915.3

     广西

     6058

     18707.9

     777.7

     海南

     337

     2202.3

     171.6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人才引进,以及与此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

     海南下辖海口、三亚、儋州、三沙 4 个地级行政区和 23 个县级行政区。2019 年末常住

     人口 945 万,其中海口常住人口 232.8 万;儋州位居第二接近百万;三亚排名第三 77.4

     万。此外万宁、文昌、琼海的常住人口超过 50 万人。

     海南除了可以通过 15%的个人所得税吸引人才,通过发展高校从而引进人才也具有较大的空间。当前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每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数分别为 55 万人、25 万人、21 万人、5.3 万人;普通高校数量分别为 152、75、89、20 所,海南差距明显。

     高素质人口的增加必然会增加房地产和市政设施需求,但目前海南房地产市场可能需要进一步改革,2018 年海南的商品房销售面积比 2015 年下降了 26.7%,但 2019 年销售价格却比 2015 年上升 55.8%,且绝对水平偏高(2019 年为 1.45 万元/平方米,高于广东的 1.3 万/平方米)。

     表 6: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与平均售价

     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其中住宅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商品房平均售价

     (元/平方米)

     住宅平均售价

     (元/平方米)

     2018

     2018 比

     2015 年

     涨幅

     2018

     2018 比

     2015 年

     涨幅

     2019

     2019 比

     2015 年

     涨幅

     2019

     2019 比

     2015 年

     涨幅

     福建

     6456.1

     59.9%

     5073.73

     53.0%

     10589.2

     19.2%

     10612.6

     23.9%

     广东

     13846.5

     18.5%

     11872.61

     13.1%

     13073.2

     33.5%

     12915.3

     36.0%

     广西

     6711.8

     90.5%

     6076.88

     91.0%

     6158.97

     24.2%

     5958.5

     29.9%

     海南

     829.3

     -21.2%

     721.57

     -26.7%

     14545.6

     55.8%

     14104.8

     52.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 5:海南省标准地图:下辖海口、三亚、儋州、三沙 4 个地级行政区和 23 个县级行政区

     资料来源:地图窝,

     金融和跨境资金流动

     《方案》中有关金融业改革、开放、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三方面。一是分阶段开放资本项目,推进跨境资金自由流动。二是率先落实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交易场所建设,以及金融机构的设立和发展。三是创新金融业务,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其中证券业务包括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产业投资基金,金融科技、公司信用债、项目收益票据、住房租赁专项债、优质旅游资产证券化等。我们将在第三节进一步分析“海南自贸港”的金融业、证券业的发展前景。

     三、“海南自贸港”的金融政策与证券业发展机遇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有关金融业改革、开放、发展的政策措施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这将对金融业特别是证券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第一,分阶段开放资本项目,推进跨境资金自由流动

     一是以国内现有本外币账户和自由贸易账户为基础,构建海南金融对外开放的基础平台,这是实现海南自贸港跨境资金自由便利流动的基础条件。

     二是贸易投资中的跨境资金流动便利措施。这包括各种类型的国际贸易、跨境直接投资交易环节、跨境融资领域尤其是外债发行管理、及跨境证券投融资领域等方面。

     到 2035 年时,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非金融企业根据实际融资需要自主借用外债,最终实现非金融企业外债项下完全可兑换。

     第二,率先落实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交易所与金融机构的成立、发展

     一是支持建设国际能源、航运、产权、股权等交易场所。加快发展结算中心。已经设立的交易场所在会员、交易、税负、清算、交割、投资者权益保护、反洗钱等方面,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规则和制度体系。

     二是 2025 年之前,发展相关的场外衍生品业务;在优化升级现有交易场所的前提下, 推进产权交易场所建设,研究允许非居民参与交易和进行资金结算。

     三是 2025 年之前培育、提升海南金融机构服务对外开放的能力。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设立独资或合资金融机构。

     四是 2025 年之前支持金融机构立足重点产业发展需要,创新金融产品,提升服务质效。

     五是 2025 年之前支持设立财产险、人身险、再保险公司以及相互保险组织和自保公司。第三,创新金融业务,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一是支持住房租赁金融业务创新和规范发展,支持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稳步拓宽多种形式的产业融资渠道,放宽外资企业资本金使用范围。

     二是创新科技金融的政策、产品和工具。2025 年之前依法有序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领域研究成果的率先落地。

     三是 2025 年之前支持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项目收益票据、住房租赁专项债券等。对有稳定现金流的优质旅游资产开展证券化试点。

     四是 2025 年之前支持金融机构在服务贸易领域开展保单融资、仓单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业务。

     五是 2025 年之前支持涉海高新技术企业利用股权、知识产权开展质押融资,规范、稳妥开发航运物流金融产品和供应链融资产品。

     六是 2025 年之前探索与国际商业保险付费体系相衔接的商业性医疗保险服务。支持保险业金融机构与境外机构合作开发跨境医疗保险产品。

     总体而言,在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金融和证券业至少将以下三方面获益:

     第一,海南自贸港面向东南亚,联动粤港澳。其中东盟已经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正走在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路上。

     第二,海南自贸港内金融机构设立、金融业务创新、跨境金融业务等政策都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具有明显制度优势。

     第三,海南的特殊税收制度,尤其是“零关税”、“15%的企业所得税”、“最高 15%的个人所得税”有助于吸引国际贸易、企业投资、人才引进、以及跨境资金流入。

     图 3:《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的金融改革与开放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附 1:“深圳先行示范区”的政策解读

     2019 年 8 月 9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基于深圳“作为改革开放重要窗口”、 “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已成为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等方面的基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角度,部署了从当前到 2025 年、2035 年、本世纪中叶, 分三个阶段将深圳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战略规划。

     (一)战略定位、改革力度和总体架构

     从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看战略定位

     一是指导思想中提出“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要机遇,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明确了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擎功能,而不是广州或香港。

     二是发展目标中提出“2025 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2035 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可见《意见》是定位未来 30 年,面向全球的战略规划。

     从保障措施看改革力度和重视程度

     保障措施(十八)法制政策保障中指出“凡涉及调整现行法律的,由有关方面按法定程序向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提出相关议案,经授权或者决定后实施;涉及调整现行行政法规的,由有关方面按法定程序经国务院授权或者决定后实施”,可见改革力度之大。

     保障措施(十九)实施机制中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指导协调,重大事项按程序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广东省做好指导支持工作,深圳市落实主体责任。”可见重视程度之高。

     “五位一体”的总体架构

     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具体措施则延续“党的十九大”制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包括了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建设)、彰显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环境

     (政治建设)、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文化建设)、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社会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5 个方面。我们接下来重点关注先行示范区经济建设方面的具体措施。

     (二)关键是引进高质量生产要素

     先行示范区经济建设包括四个方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图 1)。其中最关键的是引进高质量生产要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技术创新——建设重大创新载体、全球科技合作组织和平台、战略性新兴创新中心; 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

     二是知识产权——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建立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

     三是人才引进——改革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国际人才在深圳创办科技型企业、担任科研机构法人代表。

     四是金融改革——改革创业板、研究数字货币、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人民币国际化和跨境金融监管。

     (三)“深圳先行示范区”的行业性机会

     从行业性机会来看,深圳先行示范区重点发展的行业主要包括四个,首先是前沿科技和核心技术;其次是先进制造业;三是金融业的进一步改革和开放;四是国际贸易、总部经济、海洋经济以及其他现代服务业。具体如图 1 所示。

     图:“深圳先行示范区”之中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政策措施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