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读后感 > 正文

    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意义论文9篇

    时间:2020-12-15 14:02:4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小编为您整理了《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意义论文9篇》,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新发展格局的意义论文1

      激发消费新动能 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内生大循环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清泉社区 唐代远

      9月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研究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问题,研究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

      事实上,完善现代流通体系既是稳定消费预期、提振消费信心的政策措施,也是涉及创新流通发展、培育消费热点、强化财税金融支持、优化市场流通环境等多个方面。恰如,由商务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9日启动的2020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活动以“百城万企促消费”为主题,179个重点城市、重点活动2800多场、10万余家企业、200多万个实体门店和线上商户,从9月9日一直持续到10月8日,跨越中秋、国庆“黄金周”假期,这个传统消费旺季的“金九银十”,被寄予了“进一步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的厚望,也正是以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为抓手,扩大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题中之义,从而激发起消费新动能、为“新消费”赋能。

      流通为消费回补按下加速键,让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疫情以来,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是政府全力搭平台打出组合拳,加强统筹谋划和部门协作,整合相关部门的政策资源,形成同向发力的消费促进工作机制;另一方面各地结合消费市场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推动中国经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引导地方间加强交流互鉴,让生产和消费也呈相互依赖之势。诚如,“苏八条”在内的“百千万”计划、多地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发放消费券、中国银联联合地方政府发放10亿元消费券……为消费回补按下加速键,为“六稳”“六保”注入新动能,稳步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塑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有利于发挥消费的基础和引领作用,释放内需潜力。

      流通把需要变为现实,激消费潜力稳经济增长。今年,传统行业虽受到冲击,但以中国电商为代表的新业态——直播“火了”,一部手机,几乎能将任何场所瞬间变为直播间而迸发出强大力量。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流通体系、消费的深度融合,无人送货飞机、无人配送车、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逆袭,网络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新兴服务快速崛起,数字化、智能化和跨界融合等新技术蓬勃发展……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等应用场景广阔,技术上也已日渐成熟。在促进流通创新的同时,实现了新批发、新零售、新物流、新消费的同步创新,正是这种创新,也改变了居民的消费方式,由“吃穿用”向“住行游”升级,支持着关系居民日常生活的流通设施改造升级、健康发展,从而为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新动能。

      高效的流通,催动一场全民消费的盛宴。消费一直是稳定国民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不论是中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以教育、养老、医疗、金融、安全、房产等代表领域消费的有效供给,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行业所具有的流通效率和生产效率同等重要,都是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效率的重要方面,尤其在当下既要打好“十三五”收官之战,又要高质量谋划“十四五”发展这关键之年,完善现代流通体系已是重要的课题。当下,随着国民经济循环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深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中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特色商圈、高端化商圈已在城市落地生根。党员干部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党和政府作用,增强宗旨意识,树立正确政绩观,从讲政治的高度抓落实,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让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拥有更广阔空间,让市民消费更加便捷,激发全社会消费活力,催生全民消费盛宴,促进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发展。


     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新发展格局的意义论文2

      勇做“三个表率”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蓄力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委组织部 宋伟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要继续用足用好改革这个关键一招”。

      全面深化改革提出7年来,“虽然我们已走过万水千山,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更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担当作为、开拓创新,增强斗争本领,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积势蓄力。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勇做“创新表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充满风险和挑战,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深刻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学习好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坚定“四个意识”,树牢“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干事创业最忌患得患失,用老办法、老眼光看待解决问题,要坚持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大担创新,用创新驱动发展。只要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就不怕出问题、也不会出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心,勇做“为民表率”。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践行宗旨,积极参与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要充分听取人民的意愿,无论是国际外贸还是国内教育、医疗、垃圾分类、农业农村等方面的改革,都不能以牺牲人民的利益为代价进行。要始终牢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

      坚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勇做“担当表率”。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增强紧迫感、提振精气神,全力完成党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撸起袖子加油干”,当好改革的“实干家”。改革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面对“惊涛骇浪”,要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冲得上去”,以滚石上坡的毅力和壮士断腕的决心乘风破浪、披荆斩棘。要“把改革的重点放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正视问题,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担当,确保各项改革措施不偏不倚,落到实处。


     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新发展格局的意义论文3

      新格局下党员干部的“剑道境界”

      江苏省常州市经开区丁堰街道 孔德

      庚子年,疫情冲击,全球化进程受阻,在此格局下,于国于民,党员干部何以可能,何以可为?在我看来,大道三千,殊途同归,剑道的境界即是人生的境界,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大道即存在于日常琐碎、工作点滴中。在张艺谋电影《英雄》中,陈道明饰演的秦始皇说出了剑道的三层境界:第一层,身剑合一,所谓寸草在手也如利器;第二层,手中无剑心中有剑,一指剑气便可伤人;第三层,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这是胸怀,也是最高的境界。其实,这也是党员干部的三重境界。

      身剑合一,内劲连绵运化自如。“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目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面临的形势都十分严峻,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乃大势所趋。党员干部唯有苦练内功,勤学不辍,将内劲练到炉火纯青地步才能在如此复杂多变的局势中游刃有余。当然光内功练到位还不够,还必须能够运用自如才能成为武林高手。年轻干部是国家民族的希望,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纸上谈兵,理论只有深植实践的沃土,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内外兼修,方为正途。

      手中无剑,定力在胸道法自然。“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经济增速放缓,各级政府过“紧日子”将成为常态,各项支出都务必精打细算,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此时难免会有个别不和谐的声音出现,当此情形,党员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不为歪风邪气所侵。“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高手过招,比拼的不是招式而是念力,天人合一,我与自然合,自然万物为我所用,这是党员干部追求的第二重境界,不断锤炼意志,让自己成为坚韧不拔之辈,这样才能与群众一道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相信一切艰难困苦终将过去,胜利必将到来。

      心中无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共产党员不是神,不是无欲无求,只是我们将个人的命运前途与国家民族昌盛、人民幸福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员干部到了这一重境界,可以称之为完全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我们不是要做圣人,我们只是追求法则天地,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共产党人肩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就要有为人民忘我的无私,为群众舍我的奉献,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才是党员干部的大道。

     


     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新发展格局的意义论文4

      以“新理念”引领西部大开发“新格局”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党校 郑佳实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这为西部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继续做好大开发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增加了前进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但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因此,顺应新时代要求,继续做好西部大开发工作,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所以,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必须更加突出新发展理念,自觉将新发展理念贯穿西部大开发全过程。

      让“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打造西部创新高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当前,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要想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就必须牢牢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加强创新开放合作,打造西部创新高地。要完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布局,支持西部地区在特色优势领域优先布局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要推动西部地区健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体制;要深入推进西部地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双创”升级版。

      让“协调”成为发展的内生特点,拓展区际互动合作。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必须让“协调”成为发展的内生特点,着力拓展区际互动合作。要推动西部地区积极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推动东西部自由贸易试验区交流合作,加强协同开放,积极支持跨区域共建产业园区,鼓励探索“飞地经济”等模式,着力建立健全协同开放发展机制,加快推进重点区域一体化进程。

      让“绿色”成为发展的普遍形态,着力建设美丽西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今年3月、4月和5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浙江、陕西和山西考察,每一次考察,都就绿色发展提出新要求。这也充分说明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因此,继续做好西部大开发工作,必须加大美丽西部建设力度,让“绿色”成为发展的普遍形态。要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稳步开展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绿色发展,展现大美西部新面貌,切实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让“开放”成为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同样离不开对外开放,必须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坚定不移地加大西部开放力度,让“开放”成为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推动西部地区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构建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加快沿边地区开放发展,着力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不断为高质量开放型经济增添新活力。

      让“共享”成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持续增进人民福祉。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应该是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到突出位置。要着力强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善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强化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改善住房保障条件,增强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能力,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西部地区一定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深化改革、破解矛盾,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新发展格局的意义论文5

      喜看丰硕成果 展望美好明天

      四川省大邑县新场镇人民政府 吕永祥

      时光匆匆,2020年仅剩下20天时间。回望这一年来,我们克服艰难险阻,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展望未来,明年是两个百年目标交汇点,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非常值得期待。

      即将过去的2020年,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总方针,扎实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的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取得重大科技成果,中国智造的魅力和实力充分彰显;我们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创造为动力,确保了中国经济航船劈波斩浪、胜利前行。

      即将过去的2020年,我们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逆势向上,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彰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和蓬勃生机,我国的疫情防控经验被各国争相效仿。我们狠抓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实落地,一系列决策体现了我党驾驭复杂局面的高超智慧和能力水平。事实证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没有我们战胜不了的困难。

      即将过去的2020年,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年终岁尾如期实现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工作即将圆满收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我们紧紧围绕人民所急所盼所想,积极回应民生关切,攻坚克难矢志奋斗,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即将迎来的2021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关键一年,是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向“十四五”,我们必须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勾勒出前进的框架图,让发展有章可循,制定出实施目标的施工图,让发展稳中求进,部署好着眼长远的路线图,让发展行稳致远。

      即将迎来的2021年,我们要进一步凝心聚力、排兵布阵、攻坚打擂,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进一步充分扩大就业,释放消费需求,打开发展空间,于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让中国经济社会迈出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新发展格局的意义论文6

      “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中国号”破浪稳行

      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委组织部 黄绍增

      回顾峥嵘“十三五”,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体系不断完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扎实起步,成渝双城经济圈作为区域发展的“第二梯队”呼之欲出。一个个重大战略相融共促,打通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经络”,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世纪疫情交困、百年变局交织,于深海航行,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以协调发展下好“十三五”一盘棋,在惊涛骇浪中为中国巨轮掌舵领航,成为全球经济阴霾下的一抹亮色。总书记指出:“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空间治理,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发展之路没有终点,只有新的更高起点。着眼未来,我们要更好发挥区域协调战略对新发展格局战略的重要支撑,让东西地区贯穿、南北经济共舞,打造区域间彼此协调、相互促进的整体发展新优势。

      新增长极加速崛起,打造协调发展“多引擎”,让前行动力更“澎湃”。“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新章将启,放眼未来,城市群、都市圈将成为国内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载体和发展形态,而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加快培育区域性活力中心城市,崛起新的经济增长极,让中心城市龙头扬起来,是把握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大环境下,平衡区域发展差距的关键破局点。重大战略区域不是在图上画圈、点哪儿是哪儿,而是在区域内中心城市的驱动和辐射下形成,并对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产生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也必将在新崛起的强劲增长极拉动下,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区域经济良性互动,统筹协调发展“一盘棋”,让前行步伐更“平稳”。“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内涵,“互通”则“互利”,“畅通”则繁荣。“十三五”期间,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东中西和东北“四大板块”优势互补、齐头并进,区域发展协调性趋于增强,我国经济发展优势空间和回旋余地得到极大拓展。但也应看到,我国区域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速“南快北慢”、经济份额“南升北降”的态势依然持续,唯有各区域间“握指成拳”,积极融入国内外“双循环”大局,方能发生化学反应,不断擦出高质量协调发展的“火花”。在东部凭借区位优势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中西部依托丰富资源能源抢抓政策机遇的同时,各区域要渐次落地相关配套措施和细则,促进区域内各个层面的互联互通,方能让跨地区的经济活动在开放畅通的空间中更加自主自由,形成区域融合、各彰优势的合理布局。

      体制机制保驾护航,织密协调发展“保障网”,让前行道路更“畅通”。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呈现新特点、新矛盾、新趋势、新突破。市场要素的流动和配置开始超越行政边界,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主体发展观念各异,原有体制机制难以适应现行发展要求,唯有保障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长期稳定实施,才能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要积极探索政府间协调机制,健全市场化、多元化的区际利益补偿,鼓励区域之间通过资金、项目、对口支援等方式开展横向补偿,逐步摆脱政府资金内循环现状。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地区间更加精准、富有弹性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保障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要健全区域战略统筹联动机制,提高产业、环保、人才等政策的区域有效性,促进四大板块差异化精准化发展,有序推进东中西、南北方经济协调高质量发展。


     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新发展格局的意义论文7

      胡建兵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6日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拓展市场空间、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7月17日新华社)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持续向纵深推进。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完善区域政策和空间布局,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构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强调区域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用规则、规制等制度性建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进程,同时通过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破除区域间要素流动的藩篱,不断激发区域板块内生增长新动力,奋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产城协调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局部问题,而是关系全局的问题。协调发展就是要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协调发展就是要坚持问题牵引,拿出思路举措,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问题的解决,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关系,走出单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传统思维,把互利共赢、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区域合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实现区域合作的全面提升和整体深化。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注重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调空间结构,促联动推进。协调发展就是要目标明确,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条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值得注意的是,成渝跨省区双城合作步伐在加快,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基础设施更加畅通,市场更加统一有序,公共服务更加互惠共享,城市群内都市圈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成渝地区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健全合作机制,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唱好“双城记”,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共同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建设好西部陆海新通道,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坚持不懈抓好生态环境保护,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处理好中心和区域的关系,着力提升重庆主城和成都的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以点带面、均衡发展,同周边市县形成一体化发展的都市圈。

      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重点区域产业集聚和规模经济的优势,既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又创造了更大市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其对发展的拉动体现在规模经济效应、高质量人才池、较高程度的对外开放、便利的城市交通以及高水平的产业一体化等方面的优势将更加突显。区域发展战略优化调整的方向应是落实优化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空间治理,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各地区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既是发展目标,又是发展手段。通过精准发力和和精准落实,担负起区域协同发展的重任,建设成为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


     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新发展格局的意义论文8

      林伟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驱动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站在“两个大局”的历史关口,四川如何走好下一程?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这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是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战略举措和战略任务。

      创新是时代的脉搏,创新驱动是发展的潮流。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党中央对创新驱动发展的谋划部署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让我们目标更清、方向更明、干劲更足。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对“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部署和要求,充分体现了落实中央精神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未来五年,不仅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秩序大调整与关系大重构、全球疫情蔓延以及经济动荡动态调整,还需要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更高质量的发展之路,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就没有进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创新是四川所有发展要素的“粘结剂”和“催化剂”,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最强引擎,必须摆在重要位置加以落实、加以推进。

      纲举目张,全局皆活。面向未来,国家重大战略在四川交汇叠加,新阶段支撑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比较优势更加凸显,机遇难得,挑战不少,如何迎着困难上、扛着压力冲、抓住机遇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创新驱动。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就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强化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科教兴川和人才强省,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这是应对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重要抓手,是经济提质增效、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动力源泉。

      创新的种子已经播撒,创新的激情正在升腾。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吹响了“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集结号,让创新驱动成为四川各项工作的主旋律和主抓手,作为贯穿四川“十四五”发展的主线,就要围绕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高标准规划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高水平建设中国(绵阳)科技城,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培育建强科技创新主体,改善科技创新生态等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全面抓好落实,把创新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在新的历史起点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胜利,插上腾飞的翅膀,飞向辉煌的明天。 


     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新发展格局的意义论文9

      瞿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国内发展形势、把握国际发展大势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要战略抉择。这一重大战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更好应对外部形势变化、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举措,是充分发掘国内市场潜力、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形成动态平衡的新部署。为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指明了方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全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当前,全省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宜宾市叙州区作为成渝地区重要节点城市之一、重要通道城市之一以及四川南向开放重要门户之一、川南唯一百万人口大区,作用突出。“十四五”时期,叙州区要实现高质量、超常规发展,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发挥比较优势、补齐发展短板,重点实施好五大工程,进一步“借势双城、融入三江,对标临港、两翼齐飞”,推动城市建管、产业发展、改革开放等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服务落实国家战略中展现新作为,在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彰显新担当,全力打造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叙州样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构建新发展格局同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衔接起来,在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叙州区要坚持把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引领工程。叙州区作为宜宾市主城区之一,要抢抓宜宾加快建成全省和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的重大机遇,以地方发展蓝图为指引,在南向开放、物流贸易、招商引资、教育医疗等方面与成渝两地县(区)建立合作机制、搭建交流平台,推动共建跨区域合作先行示范市合作协议落地落实,助推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积极促进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打造辐射川滇黔渝、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技术转移承接地。

      坚持把培育产业集群作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工程。牢牢把握“高”和“新”发展定位,围绕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新材料、食品饮料等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建成高新企业集聚示范区。依托丰川动力、天工机械、安控科技、华气动力等智能制造企业,打造500亿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依托中核建中、丝丽雅集团等核燃料及组件、生物基纤维生产企业,加快打造500亿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嘉士伯重啤、永乐古窖、太子乐肉制品等酒类和粮油食品产业,打造100亿元食品饮料产业集群。

      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支撑工程。进一步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大力发展城市经济,高品质规划建设成贵高铁西站、渝昆高铁站前综合体商圈、三江口CBD,优化提升5大商业综合体,加快推进夜间经济项目。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实施一批家电、轿车下乡活动。加快文旅高质量、融合性发展,用好世界樟海、天宫山、向家坝等文旅新名片、新地标,积极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工程。改革是中国创造经济奇迹的法宝,也是开创美好未来的关键。要充分依托宜宾大学城科创城优势,联动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和研发平台,推动中核建中公司技术中心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向创新型孵化器转型,重点推动“三创中心”等孵化平台升级为国家级平台,力争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擦亮“全国改革名县”金字招牌,深化“放管服”、国资国企和投融资体制、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改革,以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激发各类市场活力,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工程。充分依托成贵高铁、渝昆高铁、川南城际铁路和宜宾绕城、成宜、宜彝、宜新高速公路网,加快形成铁水公全域开放的综合性交通枢纽,主动服务国家开放战略,加快构建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最直接的抓手、最核心的举措,更加注重招商质量,践行“资本招商”“集群招商”理念,进一步拉长产业链配套,推动全要素全产业链互联贯通,加快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快捷搜索:国内大循环  国内国际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的意义论文9篇  

    相关热词搜索: 双循环 大循环 国内 新发展 格局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