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神经性厌食症的药物治疗]神经性厌食症能自愈吗

    时间:2019-01-18 04:36:4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关键词】 神经性厌食症; 药物治疗; 随机对照试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双作用机制抗抑郁剂;三环类抗抑郁药; 激素; 营养补充剂   中图分类号: R749.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7)010-00725-03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是一种患病率、死亡率较高,后果严重的精神疾患。AN患者极度关注体重与体形,使用不健康的方法减低体重并将其维持在低于正常的水平,常同时伴有内分泌紊乱,病程迁延反复,甚至在康复后留下不可逆后遗症。近几十年来,虽然临床上试用了各种药物对AN进行治疗,但对这些药物的确切疗效却缺乏系统的评价。为了研究各种药物在治疗AN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接受性,探讨与疗效相关的可能因素,本文根据West等推荐的科学证据强度评价体系[1]对1980至2006年间各国以中文或英文发表的考察AN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s)从11大类就25个项目(总分100)进行了评分,从中选出10篇质量较好的文献(60分以上)作为系统回顾的对象,综合分析了该领域主要的研究成果,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这10篇入选文献分别报告了10项药物治疗试验(Medication Trials,简称MTs),研究对象总例数为459,每项研究的入组总例数从15到93不等,平均46例,每组例数在7-49之间,平均22例。上述研究的对象有4项为住院患者 [2-5],3项为住院或门诊患者[6-8],2项为门诊患者[9-20], 1项未予描述[11]。方法学方面有2项研究未描述盲法的使用[7,10],其余8项研究均为双盲试验,10项研究中有3项进行了意向性分析[4,7,9]。
      
      1 药物的有效性
      
      入选的MTs主要考察了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2,6,9]、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7]、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3,8],激素[4,10-11]和营养补充剂[5]。AN治疗试验的主要结局指标是体重增加,其他结局指标包括AN的特征性心理问题改善(如对体形不满,追求苗条), 疾病相关行为减少(如刻意节食、过度运动、暴食清除行为),月经周期恢复,抑郁和焦虑减轻等。
      1.1 SSRIs 有3项研究分别在患者增重的不同阶段考察了氟西汀的疗效。第1项研究将31例平均年龄26岁、平均体重指数(BMI)15.0的女性住院患者随机分配到A组:(氟西汀,最大剂量60mg/d)和B组(安慰剂),治疗持续至患者达到理想体重(IBW)的90%以上并保持1-7周。结果两组的IBW百分比,进食态度和行为,抑郁、强迫症状和整体精神状态均有改进,A组的厌食行为和体形观念亦有好转,但上述指标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2]。第2项研究将39例平均年龄22-23岁、体重恢复到正常体重(ABW)的76%至100%、即将出院的女性患者随机分配到A组(氟西汀,最大剂量60mg/d)和B组(安慰剂),治疗为期1年,其间患者可接受门诊心理治疗。终点时A组比B组有更多的患者没有因病情反复而中途退出试验,在完成治疗的13例患者中A组的ABW百分比,进食强迫行为,抑郁、焦虑和强迫症状均有改善,但组间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该研究的病例脱落率较高(A组47%,B组85%)[6]。第3项研究将93例平均年龄23岁、BMI恢复到19.0以上的女性门诊患者随机分配到A组(氟西汀,平均剂量63.5mg/d)和B组(安慰剂),治疗为期1年,两组均联合了个体认知行为治疗。结果两组中将BMI保持在18.5以上并完成治疗的患者比例相似,终点时复发率相似,复发时间亦无显著性差异,该研究的病例脱落率也较高(A组73.5%,B组68.5%)[9]。
      1.2 NaSSA 1项研究将平均年龄19岁、平均体重34kg的38例女性和4例男性住院患者随机分配到A组(米氮平,30mg qn)和B组(SSRIs),治疗为期12周,并继以12周随访。治疗6周时A组的体重增加大于B组;治疗12周时两组的体重,抑郁和焦虑症状均有改善,但组间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随访12周时,两组的体重保持在治疗结束时的水平[7]。
      1.3 TCAs 1项研究将25例11-27岁的门诊或住院患者随机分配到A组(阿米替林,隔天增加50mg,直至最大剂量3mg/kg/d)和B组(安慰剂),所有患者同时接受常规精神科治疗(心理支持、个体治疗、家庭干预),住院患者还接受行为矫正治疗。结果除了A组的贪食症状有所改善外,两组的体重、抑郁、焦虑和强迫症状均无明显改善[8]。另1项研究将72例平均年龄21岁的女性住院患者随机分配到A组(阿米替林,160mg/d、B组(赛庚啶,32mg/d)和C组(安慰剂),治疗持续至患者达到目标体重或中途退出试验(最长持续90天)。结果B组的每日热量摄入明显高于其他两组,A、B两组比C组用较短时间达到目标体重,B组的抑郁评分优于C组[3]。
      1.4 激素 1项考察激素替代治疗(HRT)的研究将48例年龄在16-42岁、病程6个月以上的女性门诊患者随机分配到A组(倍美力(0.625mg/d,第1-25天))加普维拉(5 mg/d,第16-25天)和B组(不用激素治疗),两组同时补充钙剂(1500mg/d),然后在平均1年半的时间里每6个月评估1次。终点时两组的骨密度均未明显增加,骨密度改变和缓解/康复(体重增长到IBW的85%以上且月经自动恢复)例数组间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10]。
      1项考察重组人类生长激素(rhGH)的研究将年龄在12-18岁的14例女性和1例男性住院患者随机分配到A组(rhGH,15mg/kg/d)和B组(安慰剂,治疗最长持续28天。结果A组比B组用较少的天数在卧立位血压试验中恢复了正常的体位血压调节,但两组的体重增长率并无显著性差异[4]。
      1项考察睾酮的研究将38例18-50岁的女性患者随机分配到A组(睾酮,150mg或300mg、经皮给予)和B组(安慰剂),治疗为期3周。终点时两组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但A组比B组较少出现抑郁的加重[11]。
      1.5 营养补充剂 1项研究将54例平均年龄22岁的女性住院患者随机分配到A组(锌营养补充剂,14mg/d、从入组第8天开始)和B组(安慰剂),治疗持续至患者在连续两周称重时体重增加均超过原来的10%。终点时A组的BMI增长率高于B组,但两组的体重增加和体脂增长率并无显著性差异,该研究的病例脱落率较高(A组39%,B组32%)[7]。
      
      2 药物的安全性和可接受性
      
      3项氟西汀研究在氟西汀组共观察到1例失眠和激动[2]、1例视力模糊[2]和1例自杀尝试[9],由于资料有限,无法确定与氟西汀相关的不良反应在体重不足的AN患者和正常体重的其他精神疾病患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米氮平研究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但米氮平组食欲亢进和嗜睡的发生率较高,SSRIs组胃肠道不适的发生率较高,米氮平组的依从性优于SSRIs组[7]。1项TCAs研究在阿米替林组观察到6例困倦、4例嘴干、2例发汗、2例低血压、1例视力模糊、1例尿潴留和1例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8]。另1项TCAs研究在阿米替林组亦观察到几例类似的不良反应,但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该研究在赛庚啶组没有观察到描述一致的不良反应[3]。在4项激素和营养补充剂的研究中, HRT引起了1例抑郁和1例高脂血症[10],睾酮贴剂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在药物敷贴部位有轻度皮肤刺痒[10],未观察到生长激素和锌的不良反应 [4,5]。
      入选研究的病例脱落率最高达到71%,其中有4项超出了20%[3,5,6,9],说明药物治疗的可接受性不高。
      
      3 与疗效相关的可能因素
      
      1项研究显示对伴有贪食症状的患者阿米替林的疗效优于赛庚啶,对不伴贪食症状的患者赛庚啶的疗效优于安慰剂[3]。另1项研究显示对体重低于IBW70%的女性患者HRT使骨密度增加得更多[10]。还有1项研究显示对基线测评时存在抑郁的患者睾酮能更好地减轻抑郁[10]。但由于这些亚群分析的样本量都非常小,所以结论只是提示性的。
      入选研究中已知性别的受试者只有5例是男性。10项研究有8项在美国,1项在中国[7],1项在加拿大[5],但均未报告受试者种族。虽有1项rhGH研究单以青少年患者为对象[4],1项睾酮研究单以成年患者为对象[11],但没有研究根据年龄差异来分析结局指标。可见目前的资料尚不足以分析性别、种族、文化、年龄与疗效的相关性。
      
      4 评析与展望
      
      4.1 药物治疗策略的总体评价
      从本文入选的设计比较严格的MTs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对体重不足的患者,SSRIs在体重、进食和情绪的改善上未显示出任何优越性;对体重基本恢复的患者,虽有1项研究提示SSRIs有助于减少复发[6],但另1项样本量更大的研究却得出相反的结论[9],考虑到二者的病例脱落率都超过了50%,故对此还有待继续研究。NaSSA在增加体重方面似乎优于SSRIs,可试用于体重不足的患者。TCAs对伴有贪食症状的患者疗效较好,还可能加快体重增长,但因这类药物在体重不足的患者中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故临床仍须谨慎使用。赛庚啶似乎有利于增加体重,改善情绪,对无贪食症状的患者疗效较好。激素研究提示HRT可能使体重低于IBW70%的女性患者增加更多的骨密度,但对其他女性患者似无助益,而生长激素和睾酮亦可能改善某些症状。营养补充剂在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尚未明确,但初步证据表明锌补充剂有增加体重的作用,可建议患者每天服用含锌的多维生素制剂。在使用抗抑郁药时应严密监测药品说明书上标注的严重不良反应,尤其是安非他酮可能在AN患者中引起癫痫发作增加。由于HRT可诱导人工周期,因此最好在增加体重使月经恢复后再使用。
      另外还有一些文献报告了如下研究结果。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特别是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对顽固抵抗体重增加、存在严重强迫思维或表现出妄想性否认的患者可能有用,但它们容易在营养不良的AN患者中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用时须权衡利弊,严密监测。餐前给予小剂量氯丙嗪或抗焦虑药可能减轻患者对进食的预期焦虑,但须警惕苯二氮艹卓类药物依赖的发生。对AN合并抑郁可试用舒必利,氢化可的松拮抗剂亦可能对AN有一定疗效。促动力药可用于缓解恢复进食阶段的腹胀和腹痛,一些中药(如资生丸、补阳还五汤加减)可能有助于调节肠胃,改善营养。如果患者停经达6个月以上,应监测其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虽然尚无证据表明钙或维生素D补充剂能够逆转降低的骨密度,不过当钙的饮食摄入不足时应考虑补充钙剂,如果患者缺乏日照可给予维生素D补充剂。
      综上所述,药物治疗不能明显增加患者的体重或改善患者的病理心理,因此单独使用药物治疗AN是不适当的,尤其在改变患者的进食态度和行为上必须配合心理干预。
      
      4.2 支持证据的强度
      总体来说,研究AN的MTs非常有限,设计较为严格的RCTs则更少,在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可接受性,疗效的相关因素方面没有较强的证据,尤其在性别、年龄、种族、文化与疗效的相关性上几乎不存在支持证据。本文入选的研究虽然都是设计比较严格的RCTs,但几乎未得出一致而确切的结论,而且研究本身还存在如下方法学缺陷:研究的样本量小,病例脱落率高,不进行意向性分析,对随机化方法和盲法缺乏明确描述和统一标准,没有注意治疗试验所固有的研究对象内部的重复设计,诊断标准和结局指标缺乏一致性。由此可见,支持AN药物治疗的临床证据非常缺乏,现有证据均较弱,有必要加强研究力度。
      
      4.3 研究展望
      对目前临床正在使用、提示可能有效的药物,应扩大样本量、增加青少年患者、改进方法学缺陷、进行重复性试验以肯定其疗效、明确其适应证,研究设计应使用能够进行直接比较的结局指标和统计学方法。比较同一药物在不同剂量、给药方式、治疗时间情况下的疗效,确定各种药物的最佳用法和用量。延长随访时间至1年以上,充分考察疗效的持续时间。比较与药物或疾病本身相关的不良反应在体重不足的AN患者、体重恢复正常的AN患者和其他精神疾病患者之间,在成年与青少年患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考察并确定各种药物的适用对象和安全剂量。进一步研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新型双作用机制抗抑郁剂对AN的疗效,开发能够纠正AN的核心神经生物学异常(如食欲调节激素胃泌素和来普汀的失调、中枢5-羟色胺系统的功能紊乱),防治不良临床后遗症(如骨质疏松),且更容易被患者接受的新药。广泛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降低研究样本的病例脱落率,加强统计学检验效能,提高支持证据的强度。描述受试者的疾病亚型、病程长短、共患疾病、年龄、性别、种族及文化等,进行亚群分析,考察这些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从而提高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增加药物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的临床试验,考察不同的联合治疗对AN的有效性,评价多学科干预的治疗效果,确定最佳组合方案,研究不同治疗强度、治疗方案的适应证。
      
      参考文献
      1 West SL, King V, Carey TS et al. Systems to Rate the Strength of Scientific Evidence. Evidence Report, Technology Assessment No. 47. Rockville, Md.: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AHRQ Publication No. 02-E016, 2002.
      2 Attia E, Haiman C, Walsh BT, et al. Does fluoxetine augment the inpatient treatment of anorexia nervosa? Am J Psychiatry, 1998, 155(4): 548-551.
      3 Halmi KA, Eckert E, LaDu TJ, et al. Anorexia nervosa. Treatment efficacy of cyproheptadine and amitriptyline. Arch Gen Psychiatry, 1986, 43(2): 177- 181.
      4 Hill K, Bucuvalas J, McClain C, et al. Pilot study of growth hormone administration during the refeeding of malnourished anorexia nervosa patients. J Child Adolesc Psychopharmacol, 2000, 10(1): 3-8.
      5 Birmingham CL, Goldner EM, Bakan R. Controlled trial of zinc supplementation in anorexia nervosa. Int J Eat Disord, 1994, 15(3): 251-255.
      6 Kaye WH, Nagata T, Weltzin TE, et al.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administration of fluoxetine in restricting�and restricting�purging�type anorexia nervosa. Biol Psychiatry, 2001, 49(7): 644-652.
      7 陈玉龙,王霞. 米氮平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疗效对照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 19(9): 640-642.
      8 Biederman J, Herzog DB, Rivinus TM, et al. Amitriptyl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norexia nervosa: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J Clin Psychopharmacol, 1985, 5(1): 10-16.
      9 Walsh BT, Kaplan AS, Attia E, et al. Fluoxetine after weight restoration in anorexia nervos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Am Med Associat, 2006, 295(22): 2605-2612.
      10 Klibanski A, Biller BM, Schoenfeld DA, et al. The effects of estrogen administration on trabecular bone loss in young women with anorexia nervosa.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1995, 80(3): 898-904.
      11 Miller KK, Grieco KA, Klibanski A. Testosterone administration in women with anorexia nervosa.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5, 90(3): 1428-1433.
      责任编辑:张卫华
      2006-12-05收稿,2007-04-29修回

    相关热词搜索: 厌食症 药物治疗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