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龙行者长寿(三)】蒋龙行者mp3下载

    时间:2019-01-29 04:40:4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十四)      任何一件新生事物的诞生,都会经历极大的曲折和艰辛。刘志清创龙行武术也不例外。尤其是在“四人帮”横行期间,他创编的龙行武术,被斥为异端。禁止表演和传授,更不允许参加任何形式的比赛。他也因此被打成“牛鬼蛇神”和“反动权威”,身陷囹圄,遭受到种种打击和迫害,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甚至他的学生也受到了牵连。珍藏了一生的武术文献资料几乎全部被抄劫……然而他毕竟是强者,在逆境中,他没有屈服,没有退缩。习武的器械被查抄了,他就用木板制作刀剑:没有枪缨剑穗,他就用麻线编制漆染:武馆被查封了,他就在自己居住的庭院内比试。白日被“传讯”、“批斗”,他就在夜间研究演练。他食不甘味,夜不成寐,锲而不舍,潜心思考,探测精蕴,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向着古老的中华武术中新的领域挺进,他的才智的蓓蕾顶着寒流依然一朵朵奋力地绽放着。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粉碎“四人帮”后,党和政府给刘志清落实了政策,推翻了一切横加在他身上的诬陷与不实之词。每当回想起这事,刘志清就一番感慨:“得感激共产党,是他们给了我大力帮助和支持,才使我得以重见天日,龙行套路得以起死回生。”这发自肺腑之言,像三棱镜似的鲜明地反映出他对党的一片热爱与赤诚。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给传统武术的发展带来了盎然生机。他所创编的龙行门武术也重得光明。“人逢喜事精神爽,生遇良缘感恩深”。党的关怀和温暖,使年逾九旬的刘志清焕发了青春。下南宁,奔太原,赴上海,在中华武术的舞台上,他用一身若龙的刀法挑开了龙行武术的大幕。
      
      (十五)
      
      1979年5月,刘志清以95岁的高龄不顾迢迢万里,由北国边陲奔赴祖国南疆――广西南宁献艺。他以精湛的技艺和非凡的功底,在全国武术运动会上表演了龙行武术的代表作《龙行刀》。
      地毯上,刘志清银髯拂胸,身上灰色绸质的民族服装,足下白底黑帮儿的布鞋,落落大方地站定身躯。只见他手拿四尺七寸的大刀,轻轻一提,托刀亮相。“嗖”地一个腋下穿刀,如苍龙人海,冲波逐浪;又如飞龙腾空,赶月追风。脚下变为龙行步法,步履轻盈。手上刀随人行,人催刀走。曲折回环,随走随变,左右穿挂,势势相连;上盘下旋,来去莫测,攻守相顾,变化万端。大刀在他身前体后,翻飞起舞,宛如一条出洞蛟龙,时而衔月潜水,时而浪里翻身。时而凌云驾雾,时而吞月吐星。形象逼真,动作鲜明,令人心驰神往,把人带人了飞龙腾跃的绝妙境界。龙行套路,果然名不虚传。一个套路,犹如一首好诗,一篇佳作,布局完整,结构严谨,意境清新。且又风格突出,独树一帜,真是曾有所闻而未所见,让人大开眼界,满饱眼福。随着身法的拧转,刘志清姿态更加潇洒奔放。
      正是:
      九旬老人舞刀,
      不见老态龙钟。
      双目骤然生光,
      两耳霎时闻风。
      刘志清走转十段龙行刀之后,“刷”地一个转身弓步下刺,倒提刀收势,劲正气顺,稳如泰山。然后,心平气稳地缓步下场。他不但博得满场喝彩,还荣获了生平的第一块全国武术赛事的金牌。
      他得到各方面人士赞赏,成为大会上的“新闻人物”。一位香港记者感慨地说:“耄耋之年,宝刀不老,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还为他拍摄了纪录片。大型纪录片《奇功异彩》和《中华武术》中也摄取了他多组镜头。内地和港澳各有关报纸杂志,也多次刊登他的照片,并发表专文介绍他和他创编的龙行门套路。
      1980年5月,他又参加了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的全国武术运动会,又一次荣获了大会一等奖。
      1983年,刘志清99岁,以全国最高年龄的运动员身份,应邀代表黑龙江省武术队参加上海第五届全国运动会武术比赛,再次荣获全国武术运动大会的金牌。
      这一年的11月,《中华武术》创刊一周年,刘志清应邀在庆祝大会上做了《龙行刀》表演。
      参加五届全运会前,当时的黑龙江省省长陈雷同志亲切地接见了他,称赞他为武术事业做出了贡献。而他未负众望,为黑龙汀省争得了荣誉。
      
      (十六)
      
      刘志清为人正派直爽。当有人称赞龙行武术时,刘志清总是谦虚地说,我不过是在龙行三掌的基础上,汇聚了各家拳派之所长,溶之于一炉,进行了一番加上提炼罢了。
      他还会很认真地说,龙行套路最为寻常,它是以武术特有的各种技击动作与手法,辅之以游龙行走的形象所组成的一套完整而科学的健身御敌的方法。因此,它既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运动价值:又有攻守兼备灵活的技击手段;还有状似蛟龙,形如云游的艺术效果。
      龙行武术套路确实独具特色。比如,它具全民健身的运动价值,有良好的普及性。可养老养小,老少皆宜。因为同一套路,其速度可快可慢,姿势可高可低,劲力可疾可缓,场地可大可小:它具有现代的艺术价值。龙行套路是艺术与运动的完美结合,套路意境,形神奥妙,勾人心魄,引人入胜,观赏性极强:它具有对传统武术承古续今的创新价值,龙行武术在发展中不丢武术之本,不弃武术之魂,不违习武之道,不失武林之规,修身养性,陶冶心神,祛病延年,给人长寿。
      龙行武术套路确实独具特点。比如,龙行武术与八卦掌就有行法、转法、身法、轴心、重心、转向、路线、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诸多不同。
      龙行套路吸取了八卦掌沿弧、圈走转的步法,而龙行套路走转的行步却不同于八卦步法。
      八卦行步,屈腿淌泥,步似水中,足底稍离地面,脚掌与地面保持平行,退则踏步而落,进则探步而行,步寻定规,不离弧圆,脚持定型。足心含空:而龙行步法,脚掌自然离地行走,踝关节不僵不硬,前后脚掌,犹如翘板,起落始于足跟,取其顺畅。
      八卦转法,掰扣旋拧,要求起平落扣,先扣后落,落地生根,脚底不移:龙行掰扣旋拧,或前脚掌为轴,或后足跟为心,轴心不悬不空,碾地掰扣翻转,用其灵活。
      八卦身体换向转位,即身体转向时,身动在先。腰身旋拧,足跟不动,身带足行,足随身转;而龙行身体转向时,足动在先。足动而身随,足变而身应。
      八卦转体时身体重心落于满足(全脚掌):龙行转体之时,身体重心落于半足(前或后脚掌)。
      八卦身体旋转,脚下以绕圆为本,体现绕圆走转之风格;龙行旋转,脚下以轴心为根,体现身转肢随之旋律
      龙行套路吸取了八卦掌上中下三盘起伏翻转,以腰为轴的身法,但龙行套路身法与八卦身法亦有不同。
      八卦身法讲究身要缩,即肩根、胯根要里缩;臂要裹,两肩内扣,两肘里裹;龙行身法追求肩要放,臂要伸,腰胯要放松,舒展圆活,开合鼓荡,自然大方。   八卦掌路线虽是圆弧形状变化,亦有直步,却拘于单圆运行。而龙行套路所行路线,布局开阔,圆直纵横,圈圈相切,环研相套,浑然一体,也不同于�卦掌线路。
      学习八卦,要先练泥步再练站八卦桩,而后学练单换、双换、顺式、背身四大掌法。而学练龙行,不拘泥于一步一掌,而求步法坦荡,招势网满,端正清晰。
      八卦与龙行之区别如果一言以蔽之,则可曰:八卦奥妙在于步,龙行奥妙在于脚。即八卦平足落步,龙行活步用脚。
      再如太极拳。杨式太极宽大中正,陈式太极刚柔突兀,孙式太极浑圆顺畅,吴式太极张力内敛,武式太极架势紧凑,不同流派的太极拳拥有各自的风格,但又有其共性,就是连贯网活,绵连不断,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色彩与形态。龙行套路吸取了的太极拳这一色彩与形态,但又不同于动作柔缓均匀,松静绵长,幅度变化不大,两手划弧抱网,心静体松。以意导体的太极拳动作。
      龙行套路起落翻伏,若隐若现,行若游龙,吸取了形意拳以动物形象姿态及特点来寄寓武术技击动作的要领及手法,但又不同于形意拳所固有的三体五拳十二形身整法捷的动作,力重劲刚的气质。龙行套路吸取了舒张挺拔,灵活多变,顿挫有神,攻守在心的长拳特点,却又不同于一招一式,招势相伏的长拳动作和蹿蹦跳跃,闪展腾挪的长拳身法。龙行套路,一动一静,动静相依相辅,动则暴以寸劲,发即山倒海倾:静则含以实力,安如泰山,稳似峨嵋。
      龙行套路,节奏紧凑,气势磅礴。一环扣一环,势势相连,且动作优美,深厚朴实,风格高雅,舒展大方,形象生动,活灵活现,激发人们的兴趣与爱好。龙行套路不管是徒手还是持械,不管是长兵还是短刃,每个套路从开篇到结尾,始终贯穿着一条犹如蛟龙出洞、行游、人海的主线。尤其是龙行剑术中那些正把剑、反把剑、倒把剑和撒手剑等稀有的独特动作,更像一颗颗耀眼夺目的珍珠,镶嵌在其中,熠熠发光,给龙行套路增添了奇光异彩。但有谁知道,这些是刘志清在听了我国古时公孙大娘舞剑器的故事。受到启发而精心演练的结果呢。
      苦于志而精于功,勤于脑而专于心。龙行套路无处不凝聚着他的心血结晶,无处不进发着他智慧的火花,无处不渗透着他创新的胆魄,无处不闪烁着他执著武术的光华。
      以蛟龙的形象为形式,以武术的基础为根基。以套路结构的要求为规矩,以顺畅自然的运动为本体,以激情振奋的神态为精神,这便是龙行武术的内在本质。
      刘志清将龙行套路的基本要法总结出十二句歌诀:
      龙行要法,法鉴正非。
      神意贯注,心令身为。
      手有定法,步有活规。
      步走龙行,肢动体摧。
      身正步活,腰轴肩垂。
      上下相应,手眼相随,
      动静相依,顿挫有威。
      刚柔相济,莫测称最。
      起伏翻转,行若游龙。
      快慢自得,稳健为贵。
      连贯圆活,绵绵始归。
      一气呵成,方得正规。
      
      (十七)
      
      刘志清创编了龙行武术,但他始终认为,龙行武术不应是个人的东西。他常对学生说,龙行武术是大众的,不管年老年少的,只要他喜爱,想学习,你们就应教他,而日,要教好。要让龙行武术为大众服务,为人人健康长寿服务。
      刘志清对龙行武术从不孤芳自赏,画地为域,自以为是。他认为,龙行武术的创编要体现出集体的精神,众人的智慧。
      他对学生说,龙行武术的风格特点,规律要领确定了,你们在这个基础上就应大胆进行创编。于立光的剑术最好,改编了龙行剑套路,得到全国武术界的认可,非常好。李凤岭编的龙行拳,让我看,我给修正了几处。只要符合法则,就是龙行,只要有新意,就是创新。龙行拳在全国取了金牌,我们给他开了庆功会。孙铭九改编了龙行剑套路,非常适合武术运动的比赛与表演,在全国武术运动大会上取得了金奖。以后他又改编了龙行刀,都很好。今后谁获得了金牌,就给谁开庆功会。郭增来的双钩,他自己加了几个动作,画龙点睛,使套路更有神气了。王东兴,崔桐珠都练得相当不错,李新亮的龙行刀,下的功夫最大,一点不比郭增来差。还有国华(名刘树华),云龙剑练的也很好,张稳在南宁武术比赛拿金牌的时候,他参军去了陕西空军部队。如果他俩参加全国武术比赛,一定也会拿到金牌。再有张清滨、冯玉珠姐俩(其弟冯玉滨)、亚玉恒,他们不但自己练得好,教学也教得好。他们都有成绩,都应是龙行武术的创编者、传播者。
      刘志清对龙行武术的创编一直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他常对学生说,已成型的套路,也不要轻易一锤定音。只有不断地推敲,不断地去伪存真,才能搞出名堂,经得起行家的审视,经得起历史的考验。郭振亚(郭梦深之长子,八卦刀传人)说龙行刀里劈四刀的动作,是他家的劈四门,这是事实。龙行套路创编过程中,就是吸取了武术各家拳种之精华,取人之所长,兼收并蓄么。当初国家编的甲级规定剑术套路不也是吸取了龙行剑中的动作吗?不过他的劈四门动作,持刀屈肘夹肩,以腕、肘为轴,裹脑劈刀,以肩发力。龙行刀法的劈四刀动作,松肘展臂送肩,以背发力,刀法舒展有力,动作清晰大方,赏心悦目。如果他有要求,可以拿出去,虽然这个动作没有专利。
      他对学生一再强调,龙行武术绝不能搞成各家拳种的拼盘或其动作的拼凑。龙行武术不是物理的混合,不是八宝粥,不是米、面、豆、枣等搀和在一起的一锅糨糊:龙行武术的创新是个化学过程。是将各家所长熔于一炉铸成的合金。龙行武术追求的是最符合人和自然、最符合人体内部协调的健身运动,大到风格、特点、韵律、技巧,小到虚实、刚柔、动静、疾缓,都要符合武术特点,符合健身养生这一目的,这一宗旨。
      
      (十八)
      
      龙行武术确实给刘志清一个健康长寿的体魄,1985年,他被评为全国百名健康老人之一。
      年已是近百岁的刘志清。还是精神矍铄,两眼炯炯有神,下颏一把飘然的银须,衬托着红润的脸庞,真是鹤发童颜,令人肃然起敬。
      刘志清精力充沛,性格开朗,语言风趣,颇为健谈。待人和善,亲热可掬。当谈起龙行武术的特点风格时,他常常会先给你演练一番龙行套路,然后心平气稳地开口道:“说不如看,讲不如练。这叫做‘耳闻不如眼见,意会胜于言谈啊!’”
      上海医学教授汪佩琴在五届全运会担任武术裁判时,对刘志清的身体状况进行了现场诊查,并在《长寿》杂志(1983年6期)进行了报道:
      “由于职业的关系,我对老人的运动生理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刘老练完一套下场后,脉搏跳动120况分,血压150/90mmHg,他绕着练习场地缓行三圈后(约十分钟左右),就呼吸平静,脉搏恢复正常。
      在有关医师的协助下,我还测到刘老平时的血压是15040mmHg,心律88次/分,有心房颤动,心电图提示:轻度心 肌缺血。这些对于98岁的老人来说是机体生理变化的必然趋势,根据年龄与衰老比例,相对地显得还很轻微。”
      “老人的二耳贴肉又肥又大。听力好,说话对答如流。他给了我一份龙行套路资料,竟然还能看清蝇头小字,并加以逐字逐句纠正,根本不用眼镜,真叫人惊叹不已。
      刘老的一生坎坷,家境简朴,不吃什么营养补品。他一天吃两顿饭,每餐各四两,米面均可,也没有遵循一般所说的什么‘基本吃素’之道,相反他喜欢吃肥肉,如果两天不吃肥肉,就会感到胃中不舒服,大有古代武将‘斗米斤肉’的风度。老先生不吸烟,不喝酒,有时朋友交往也稍喝一点酒。平素喜吃甜品,对咸也不忌,但不吃辣。有饭后散步的习惯,在家中小庭院里种些花。每天练功一小时,能睡足六小时。刘老衣着朴素无所奢求。
      刘老待人谦和,从不骄矜。他对每一个来访、学习、摄影、拍电视、请教长寿之道的人,都不厌其烦地热情接待、讲解,千方百计地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真是一位德寿兼备的老寿星,我们衷心地祝愿他福体康健!”
      
      (十九)
      
      五届全运会后,功深艺精的刘志清便告别赛场,专心致力于他的龙行门武术全套路的创编整理和教学工作。
      他与学生李国志出版了龙行刀套路,他的学生相继刊发了龙行剑和龙行对剑套路,云龙剑、龙行大刀、龙行双钩、龙行拳等套路他也拟编写成专著。身体健实,精力充沛的刘志清,耕耘不息,准备将他所创编的龙行武术套路全部整理出来,以期留赠后人,使中华武术的这朵奇葩更加艳丽芬芳,使中华武术的事业更加发扬光大。为此,他组织了《龙行武术研究会》亲自挂帅,担任会长。
      1985年,在全国武术挖掘整理中,刘志清把他珍藏多年的,曾在“义和团”使用的单刀,献给了全国武术挖整展览会,会后转赠给黑龙汀省博物馆……
      啊,龙行――
      你萌于民国之初,成于解放之后:
      你源于山西铁林寺,成于东北刘志清。
      啊,龙行――
      你走过多少坎坷的路,
      你尝过多少辛酸的苦!
      在社会主义的沃土中,
      你绽开了硕大的苞蕾,花满枝头。
      在党的阳光雨露下,
      你展现了艳丽的妩媚,香飘大地。
      啊,龙行――
      技击与健身的艺术,
      “武”与“舞”的统一,
      灿烂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中华武术史册上独特的一篇诗章。
      我们为中华民族有这朵鲜花而骄傲,
      振兴中华武术有龙行的一份功劳!
      年老心犹壮,霜重叶更红。
      我们遥祝“龙行”之父――刘志清健康长寿!
      我们遥祝“龙行”武术――万年常青。
      这是一位诗人向刘志清发出的深沉感慨与衷心的祝福。
      
      (二十)
      
      哈尔滨是中国最早行驶火车的城市。沙皇俄国铺建的铁路将哈尔滨分割成道里和道外两个区域。道外区由铁路往东数共二十道街。1927年刘志清闯关东就一头扎在哈尔滨市道外区的十八道街上,这里地处哈尔滨东部边缘,又在松花江边上。虽说清末道台衙门府曾与此地隔道相望,如今却成为贫民集中地。刘志清原本匠家出生,秉承父性,身勤心细手巧,木匠瓦工都拿得起来,便每日拾砖捡石,取土挖沙,改建居所。没用过外工,仅凭家里人,至上世纪60年代初,刘志清已将宅寓建成了一处北京式的四合院。
      他的居室自成一幢二层小楼,独自套夹在院的内侧,室内布置得古香古色。南面房屋,原是解放初期养奶牛时的暖棚翻建的,是他的练武教学的场馆。这是一间宽敞的习武室,一百多平方米的厅内立挂一面半壁山墙大的练功镜,对面墙边摆列着习武用的兵器架子。刀枪剑戟,斧钺钩叉,或垂地而立,或悬空而挂。一百五十平方米的小庭院,四墙根同种着一棵棵杨柳树,门框旁架着一挂挂葡萄秧,屋檐下摆满了各式盆景盆花。加上红砖满铺庭院的地面,每块砖又都像是刚刚刷洗过似的,釉红釉红,互相映衬,显得格外的生意盎然。及至丁香摇枝,柳絮飞花的夏日,推开刘志清家的板门,首先迎面扑来的是一派绿色。
      他喜欢绿色,他亲手栽下了这一丛丛绿色,并用辛勤的汗水和心血去浇灌它们。因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妻子早年患癌症去世,让他在极度的悲痛中更加激起对生命的渴望。他热爱生活,不但自己要活好,还要别人活好。他每日教武练武,早晚走走龙行,无论冬夏,从未停止过。他要攥住生命,不让它在身上悄悄地溜走。他想要人人学习武术,练练龙行,因为龙行可给人以长寿。然而1985年这里被指定为危房改造区,进行了拆迁。
      无奈的他不得已搬进了学生梁宝元的冬夏不见阳光的12平方米的小屋。想再练武教武,就得自己想辙。
      1986年3月28日。
      心里还恋着武术的刘志清走了,可他心里还恋着他的龙行,恋着龙行者K寿!他走了,他追求武术的一生,他献身武术的一生,在他的身后亮起一道绚丽的彩虹。
      正是:
      百岁老人走龙行,红彩银须舞东风:
      刀光闪处慑魂魄,身影翻时煞蛟龙;
      三届群英取金奖,一帜龙行留芳名:
      青史茫茫传佳艺,中华武林一苍松。
      注:孙国梁先生是哈尔滨市武术协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志清龙行武术俱乐部副理事长,国家一级武术裁判,《精武》杂志特约记者。(全文完)

    相关热词搜索: 长寿 龙行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