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业职业经理人订单农业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0-11-13 04:40:5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鲍俊宇 吴刘玉瑶 王敏 陈勇 杨晨晨 张社梅

    摘要:通过对成都地区6个县市区农业职业经理人的订单农业开展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认识不充分、履约情况较差、农产品供给难保证、外围环境匹配度较低等是职业经理人在开展订单农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建立健全常态化培训和顾问机制、规范订单合同文本、灵活采用订单模式、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职业经理人;订单农业;农民合作社

    订单农业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是农户根据其本身或所在的合作组织同农产品的购买者之间签订订单、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开展订单农业有利于形成农业生产的计划性、稳定农产品销售渠道,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集约化,促进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农业职业经理人是代表农民合作社对已经规模化的农田进行精细化经营和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其经营模式与订单农业具有极高的契合度,由农业职业经理人开展订单农业对稳定农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及在规模化形成“产+销”一体化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从农业职业经理人视角,以成都地区为例,通过对农业职业经理人发展较快的六个区市县中已取得资格的农业职业经理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24份,回收问卷212份,其中有效问卷202份。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当前农业职业经理人在开展订单农业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促进订单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农业职业经理人订单农业开展现状

    (一)农业职业经理人基本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年龄结构方面:农业职业经理人45~65岁所占比重最大,占比52%以上;但25~45岁也占有相当比例,平均年龄44.27岁,说明虽然农村地区老龄化趋势明显,但青壮年仍是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的主力。文化程度方面: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占比57%以上,说明农业职业经理人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管理经验方面:具有6年以上管理经验的占比64%以上,说明绝大部分农业职业经理人管理经验都较为丰富。

    (二)经理人所在合作社基本情况

    引导农业经理人开展“合作社+订单”农业模式,可以一定程度降低订单农业风险,推动农户与企业建立较为稳定的关系。从表2可知,在经营规模方面,49.5%的职业经理人经营土地面积在1000亩以下,29.7%在1000~2000亩,总体规模适中,合作社成立时间以3~6年为主,占比达47%。多数合作社与县级行政中心距离在15公里以内,但仍有12.37%的职业经理人表示,合作社及周边仍存在道路等基础设施需要修缮的问题。

    (三)订单农业开展情况

    1. 订单农业开展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有49.5%的职业经理人开展了订单农业,总体而言开展率较高。但仍有50.5%的职业经理人未开展订单农业,说明订单农业在农业职业经理人群体中仍有较大的普及和发展空间。

    在已开展订单农业的职业经理人中,有23.47%出现过违约情况。其中86.96%的违约原因是出现了价格更低的替代品。调查中了解到,订单农业实际开展中订单约定存在口头约定等非书面形式,直接导致了订单约束力不足,最终导致订单履约情况不理想。

    2. 合作对象

    目前职业经理人的订单农业合作对象主要有四类:一是商超类,即商场和超市等零售企业。二是采购商,即作為中间商大批量采购农产品集中供给企业。三是终端消费者,职业经理人直接与消费者订立合约,为其供应农产品。四是加工或餐饮企业,订单形式以定期定量为主。从表3可知,45.76%的订单农业开展对象其订单来源是采购商,终端消费者占比25.42%,商超占比23.73%,加工、餐饮企业仅占2.54%,说明订单农业在农产品交易中较受中间商的青睐。

    3. 政策支持

    2018年国家首次将“订单农业”写入中央一号文件,随后为促进和引导其发展农业部行文规范订单农业。此外,成都市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如开展订单农业培训工作、普及使用订单农业合同规范文本、加强宣传与监督等。但仍有62.37%的受访者表示,订单农业模式在当地认知度处于一般或较低的水平,开展订单农业农业职业经理人不足五成,且订单合同履约情况不理想。说明在订单农业的宣传方面以及规范合同的政策在地方上的贯彻落实情况还有待加强。

    (四)订单农业认知情况及面临的困难

    1. 对订单农业基本判断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1%的职业经理人对发展订单农业持支持态度,59.4%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支持发展订单农业。说明绝大多数职业经理人对订单农业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且在未开展订单农业的职业经理人中,超过84%的职业经理人表示愿意开展订单农业活动。

    2. 目前对订单农业最大的疑虑

    从表4的调查结果可知,66.83%的职业经理人担心订单签订的非书面形式合约易出现违约,61.39%的职业经理人担心受不可控因素影响难以完成订单,55.45%的职业经理人担心市场价格低于约定价格时买方出现违约,50.5%的职业经理人担心自身收益收到损失,43.07%的职业经理人认为订单农业难以受到法律保护。从调查结果来看,职业经理人对订单农业的疑虑主要在三个部分:一是订单约束力难保证,由于订单订立形式不正规等原因,买方可轻易违约且调查对象认为其自身利益难以受到法律保护。二是卖方利益有受损风险,若约定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卖方利益将受损。三是自身产能不确定,由于农业具有受气候等条件影响较大的不确定性特征,职业经理人难以对完成订单作出保证。

    二、存在的问题

    (一)订单农业认识全面性问题

    为促进农民增收、建立以提高农产品综合效益为中心的农业发展模式,订单农业是一重要渠道。职业经理人要开展订单农业必然需要对订单农业的运作模式、合约订立及执行流程、相关法律政策有全面的了解。但从调查结果来看,50%以上的职业经理人对订单农业的了解都不够全面。由于职业经理人是沟通农户与购买方的桥梁,因此职业经理人对订单农业的认识不足一方面限制了订单农业在农业合作社中的推广,另一方面也阻碍了订单农业的发展与延伸。

    (二)订单合同履约问题

    由调查结果可知,农业订单合同违约现象较严重,其中绝大部分的违约原因是出现了价格更低的替代品。就订单合约而言,合约双方都有违约倾向。如果市场价高于合同价,一部分农户为了获取更多的收益会毁约;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合同价,一部分企业为了减少损失也会单方面撕毁合同。订单双方缺乏信用意识,基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及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而随意毁约,导致订单农业的合约不能顺利履行,对于订单农业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阻碍。此外,诸多订单合同的制定存在缺陷,强调义务多,强调责任少,对于违约行为缺乏明确的惩罚措施。调查结果也表明,66.83%的职业经理人也会因订单订立形式不正规等原因对订单农业产生疑虑。

    (三)订单要求满足问题

    农产品的生长周期较长且受气候影响较大,其产量和价格也因此存在很大的波动性,导致农产品市场供给不稳定。在此情况下,超过60%的职业经理人表示对合作社完成订单存在忧虑。农产品供给的不稳定性增加了农业订单的风险,同时也提高了订购商毁约的可能性。

    (四)订单农业发展外围环境问题

    订单农业的良好发展需要两个层面的环境为其提供基础:一是物理层面,订单农业的开展需要相应的基础和配套设施,当前仍有超过12%的职业经理人反应合作社及周边仍存在道路等基础设施需要修缮。二是社会层面,订单农业的发展有赖于“可执行的契约”,契约的可执行性有赖于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尽管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但市场信用环境和主体诚信意识仍处于一个偏低的状态。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常态化培训和顾问机制,进一步提升职业经理人对订单农业认识的全面性

    职业经理人作为订单农业的直接签订主体,必须对订单农业具有全面的、系统化的认知,才能实现通过开展订单农业降低生产风险,保护和提高整个组织的盈利。因此,建议:一是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对职业经理人订单农业的运作模式、合约订立及执行流程、相关法律政策等多方面进行常态化培训,提高其对订单农业认知的全面性、系统性,后期可基于此机制搭建起职业经理人的培训、教育、交流和管理平台,实现对职业经理人的动态激励和科学管理。二是建立顾问机制,建议依托正在建设的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同时为职业经理人提供工商、法律等方面的咨询,协助解决订单农业开展中可能出现的合同订立、违约处理等方面的问题,打消职业经理人的开展订单农业的后顾之忧。

    (二)规范合同文本、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订单主体履约意识

    首先,加强对订单主体的教育,提高其履约意识。做到依法签约、认真履约,维护订单合同的严肃性。其次,规范订单合同文本,设计样式统一、要素齐全、各方权责清晰的标准化合同,增强其法律效力和执行力。同时,大力宣传合同法及与合同有关的相应知识,从合同的形式内容与签订程序等方面下手,明确订单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履约方式、违约处理等有关条文和规定,防止订单签订后由于市场波动,或缺乏法律约束、合同内容不明、职责不清等原因而造成订单履约情况不理想的现象,全面提高农业订单的规范程度。最后,加强对违约行为的法律惩处力度,积极培育各种经济主体的信誉意识。

    (三)灵活采用订单模式,进一步降低农产品供给不稳定性对订单农业的影响

    多数农产品都会受季节、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农产品产量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相应的农产品市场也会发生变动。因此为了降低毁约风险,可以根据农产品价格变动灵活地调整农业订单的价格或模式,使农业订单会更加科学、合理、灵活。同时发展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组织,将农业生产者引入理性的轨道;促进职业经理人所在组织与超市、农贸市场、甚至终端消费者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有效协调供需之间的关系。

    (四)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订单农业发展外围环境

    硬件环境方面,首先,要发动合作社社员及生产基地周边居民及时向所在地政府部门反映,田间沟渠路及田外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其次,要充分发挥职业经理人所在的合作社等力量,积极申请各级政府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资金和低息、贴息贷款,对合作社内的农田基础和配套设施进行相应修建和修缮,并探索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由合作社管护的机制。政府层面,应切实发挥政府行政作用,对本地基础设施情况进行定期排查,打通群众信息反映渠道,高效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环境方面,要大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测体系与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健全发展订单农业的宏观管理体系、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完善社会化服务,优化订单农业的社会信用环境。

    (五)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订单农业开展便利性

    建議由政府或行业协会牵头,基于对订单农业模式的深度认知、对市场需求和行业龙头企业订单农业运行情况的广泛、深入调查,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区域订单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订单主体可在平台中发布供需信息、签订电子订单、更新订单进度等。平台可在匹配供需信息、规范订单形式、保障主体利益等多方面发挥作用。同时,在平台运营过程中得到的真实数据,可以实时把握订单农业发展情况,为订单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规范、引导、服务和监督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董杰,张社梅.农业职业经理人发展情况、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崇州市的调查[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5(02):29-32.

    [2]刘凤芹.不完全合约与履约障碍——以订单农业为例[J].经济研究,2003(04):22-30+92.

    [3]肖军治.关于订单农业诚信缺失问题的分析[J].种子科技,2018(12):17.

    [4]李若楠,杨俊伍,苟天来.中国订单农业发展分析与展望——以北京大兴西瓜产业为例[J].农业展望,2019(09):67-70+76.

    [5]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订单农业合同履约率影响因子的Logistic实证研究——基于陕西381个订单农户的样本[J].当代经济科学,2014(03):118-123+128.

    [6]李曜舟.新时代我国订单农业发展研究[J].乡村科技:2019(21):16-17.

    [7]冷崇总.发展订单农业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02(05):37-39.

    *基金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合作社职业经理人形成机制、决策行为与政策优化研究”(编号:71673195)。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相关热词搜索: 农业 职业经理人 对策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