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日韩推进“自贸伙伴关系”,是中企的历史性机遇

    时间:2021-01-27 02:01:4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任慧媛

    2020年,新冠疫情的加码,令地球村的“大佬们”不安。去年12月,日本的安倍晋三突然到北京来了,韩国的文在寅也到北京来了。三国首脑坐在一起聊经济、聊合作,最后聊出了一个响当当的结果——中日韩三国决定“组团建群”。

    紧接着,疫情发生以来,中日韩三国保持密切协同,形成防控合力,“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道不远人、人无异国”等充满感情的寄语,在三国民众间广为流传。一时间,三国关系大幅升温。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韩三国的GDP占世界经济的近25%,三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产业链关系之密切,不言而喻。中日韩三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分工协作,经济互补,已然形成事实上的经济共同体。

    如今,疫情冲击导致的逆全球化,和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行动,使得整个亚太地区企业的全球供应链和全球价值链体系面临冲击,经济格局剧烈动荡。

    在此背景下,中日韩的合作既有基础也有必要。那么,三国抱团合作又有着哪些可以挖掘的潜力和能够加强的“新重点”?又为什么说中国与日韩加强合作的一大着力点在于年内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外管理》专访了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对以上问题进行详细解读。

    每一次危机,其实都在促进区域经济合作

    《中外管理》:对于围绕中国而形成的中日韩这一“朋友圈”,中国会成为三国的核心吗?

    张建平:应该说中日韩三国在历史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方面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尤其是最近这几年,中韩和中日的关系经过了风雨,走过了障碍。中日韩三国之间也有着非常紧密的上下游产业关联和产业协作。

    但是也不要忘了,日本的国际化程度是远远高于中国的,韩国也是全球布局的。比如:日本,在十多年前,日本政府就在引导企业到东南亚和印度去投资,同时对中国的投资做备份,其实这也是当年日本为了防止与中国政治外交关系恶化带来企业损失,所做的一些举措。

    所以,日本、韩国从来都不是简单依附于中国的关系,事实上日本、韩国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关系都是严重受制于美国的,换句话说,日韩始终是处在中美的大国夹缝当中求生存的。

    《中外管理》:您提到疫情进一步凸显了加速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那么,通过疫情期间中日韩三国关系的升温,可以透射出怎样的双边贸易利好前景?

    张建平:我有一个观点,回顾过去20年,每一次金融危机或者经济危机,都大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一体化的进程。比如: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都使得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得到了极大的推进。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会让中国在构建国际、国内两大循环的经济格局进程中,更好地在亚太地区拥有围绕自己周边的核心国际市场

    这次新冠病毒疫情引发了全球经济的衰退,再加上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以及与中国的经贸冲突,使得整个亚太地区企业的全球供应链和全球价值链体系面临着局部冲击,甚至“断链”。其中,日韩两国更是感受到了非常深的寒意。因为日韩通过国际分工生产的产品占国家整体出口产品比重的绝大多数,尤其要向中国输出大量的资本品(编者注:企业用于生产的机器设备,即固定资本)、中间品,在中国加工组装完成之后再销往全球市场。而国际分工的价值链一旦断裂,日本和韩国都是會附带受伤者。

    所以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和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不确定因素突发,经济表现糟糕,使得日韩从客观上需要与中国抱团取暖,加强一体化合作。这样的氛围也促使中日韩之间继续发挥产业之间的贸易互补性,进一步去挖掘彼此之间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潜力。

    亚太地区的贸易效率,数中日韩最高

    《中外管理》:目前,面对全球经济的不利形势,中日韩三国之间既然都有发展关系的需求,那为什么还是出现了日韩产业链从中国向外转移的情况?

    张建平:目前,虽然有些日韩企业离开了中国,但一定要注意——离开中国的很多日韩产业事实上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已经不明显了。比如:日韩的代工型工厂和附加值相对比较低的企业,按照产业转移的规律转移到了东南亚、印度其实是比较正常的。另一方面,其实最近这几年日韩也增加了在中国的高技术投资,以及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和产品的投资。比如:三星在中国布局了芯片产业。

    总体来讲,在亚太地区,中日和中韩的贸易关系一直是比较密切且高水平的,贸易金额也非常大。日本只有1亿人口,但是它与中国之间的年贸易额在4000亿美元以上。韩国只有5000万人口,它与中国的年贸易额已经逼近3000亿美元。而东盟国家接近7亿的人口,现在与中国的年贸易金额也才上升到接近6000亿美元。至于印度,现在与中国的年贸易额刚接近1000亿美元,还不如越南一家与中国一年的贸易额多。所以从效率上来讲,还是中韩和中日之间的贸易效率是更高的。

    中日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将成新合作着力点

    《中外管理》:今年“两会”期间,外交部长王毅提道:今后中国与日韩加强合作的一大着力点在于年内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日韩也已确定将积极推动在今年如期签署RCEP。那么,这一协定对中国企业带来的影响应该怎样解读?

    张建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2012年由东盟发起,成员包括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共16方而制定的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最重要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达成后将覆盖世界近一半人口和近1/3贸易量,成为世界上涵盖人口最多、成员构成最多元、发展最具活力的自由贸易区。

    RCEP的签订会去除中日韩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进一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以及商务人员流动的便捷化,中国企业到日韩这些伙伴国家去做贸易和投资,效率会更高,成本会更低。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历史性的机遇。

    换句话说,RCEP也会让中国在构建国际国内两大循环的经济格局进程中,更好地在亚太地区拥有围绕自己周边的一个核心市场。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和东盟是其中的两大核心市场,而且这两大市场未来的消费规模和潜力都是巨大的,也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之一。

    区域合作,中国制造企业优势更加明显

    《中外管理》:RCEP若能成功签署,无疑意味着中日韩三国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中日韩自贸协定的谈判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这具体会为中国企业带来怎样的贸易机会或行业曙光?

    张建平:在一些相对中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部分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中国的企业肯定会获得优势。因为韩国和日本很多产业已经朝着技术密集型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方向聚焦了,中日韩之间的互补性合作,会使得中国这部分的企业获得明显优势。

    同时,中国的农业领域在面对日韩市场时,也有着规模和成本优势,即使没有自贸协定,日韩也非常依赖中国的农产品供给。而且在自贸协定谈判的过程中,日韩都是把中国的农业作为敏感行业来对待的。

    在服务业领域则会比较复杂,相关机遇需要对金融、电信、保险和交通运输等专业服务领域逐一去甄别。现在中国服务业的开放程度是越来越高的,而且中国在很多关键性的服务行业中都有一些世界级的巨无霸企业。

    只不过,服务业的发展对规则和市场竞争高度依赖,所以相对而言,在提升服务品质和提升服务品牌方面,中国与日韩的企业比起来会有一定的劣势。所以我们期待有一个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就是中日韩自贸协定的签署能够有效地推进中日韩的企业到自己愿意去的地方投资布局,延伸产业链贸易和投资,相互促进,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让中国企业不断成长。

    总之,中日韩自贸区实际上有利于我们加强区域协作关系,并提升整体国际竞争力。如此才能在全球竞争的过程当中,使这一经济圈处于一个更为主动的地位,三国彼此受益。

    中企要擅长利用自贸协定,拓展市场空间

    《中外管理》:在新经济局势下,与日韩方面加强互通贸易,您对中国企业的建议是什么?

    张建平:第一,中国企业一定要意识到日韩是对质量标准要求非常高、非常细的东亚国家。所以对中国企业而言,产品和服務一定要朝着高质量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如此我们在日韩的市场上才能够具备可持续的竞争力。

    第二,很多中国企业在技术、人才和国际化发展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的品牌美誉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一定要苦练内功,不断地把品牌附加值做出来。这显然对于中国企业与日韩的长期合作非常必要。

    第三,建议中国企业充分利用已经签订的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我们已经把山东威海作为中韩自贸协定地方先行先试的一个平台,可以拓展韩国市场,以及增强与韩国的产业链接。另外,中国企业要积极利用山东、江苏这些日韩合作前沿省份,加强与日韩的产业链衔接,实现中日、中韩优势互补。

    责任编辑:李靖

    相关热词搜索: 历史性 伙伴关系 中日韩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