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工作计划 > 正文

    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毕业论文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毕业论文

    时间:2020-09-03 09:15:2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

      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题

     目 浅析面罩唱法对声乐学习的影响

      指导教师 李永林教授

      学生姓名 史奎

     二〇一三年 二 月 十八 日

     东北石油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 浅析面罩唱法对声乐技术学习的影响

     专业 音乐表演 学号 091403140305 姓名 史奎

     一、主要内容

      面罩唱法要求歌手在歌唱时,将声音集中于眼睛下面至口唇上面这一部分前面的区域,两眼与眉间处有轻微的振动感,形成一个三角区仿佛是把声音集中在一个“面罩”里。(面罩是欧洲人在节日或化装舞会上常用的蒙面用具,只露出两眼、额头及脸的下半部)。德里什克与喉科医生库尔蒂斯合力倡导这种歌唱方法,提出以哼唱的方式求得“鼻腔共鸣,”虽然各国声乐界对此褒贬不一,但是这种唱法很快流行于欧洲各地,并传播到了世界各国,至今,面罩唱法仍被世界各国的声乐界广泛采用 。

     二、基本要求

      1、在确定论文方向的基础上,收集、整理资料,并在对所收集资料有所理解的基础上科学拟定题目,写出大纲。

      2、论文要紧扣主题、思路清晰、主题明确。根据主题的具体要求,提出相关的论点,论据。论点要准确、论据要充分。

      3、要有一定的见解和创意、分析深入、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4、刻苦钻研,敢于实践、勇于创新

     三、 参考文献

     【1】张洪模译,新观点的发声法的理论与技术[J]。外国音乐参考资料,内部刊物,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2】杨树声,如何学习和掌握面罩唱法——介绍基诺贝基的面罩唱法[J],中央音乐学院,2006.(2)【3】良著,歌唱的艺术[M]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226

     【4】史君良著,20世纪著名歌唱家[M].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357

     【5】赵振民著,共鸣爱歌唱中的意义【J】中国音乐,1993.(1):57

     完成期限:

     指导教师签名:

     专业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摘 要

      面罩唱法,从50年代以来,在国内是有争议的唱法,被抨击、歧视,甚至被打入冷宫。意大利声乐大师吉诺#贝基1981年来我国讲学,非常强调面罩唱法。他认为,没有面罩共鸣技术上就是有欠缺的。这无疑给面罩唱法平了反。既然我们那么推崇意大利美声唱法,怎么能把面罩唱法贬黜掉呢?把面罩唱法说成是落后的,有害的,实际是否定了意大利美声唱法中关键的东西,也是不明智的。

     面罩唱法是当今最流行和最科学的歌唱发声方法。掌握了面罩唱法,歌唱时就能获得明亮、集中和具有穿透力的声音,而且演唱经久不衰。文章从树立正确的面罩共鸣声音概念、打开喉咙、打开鼻咽腔、运用气息、保持脸部兴奋和找出容易得到面罩的母音来练唱等方面进行论述。期望每一位歌唱者都能获得良好的面罩发声方法。

     关键词:意大利美声唱法;面罩唱法;吉诺#贝基;声乐教学;共鸣

     Abstract

      Mask etc, since the 50 s, is controversial in China, was attacked, discrimination, and even be in limbo. Italian vocal master gino # becky to give lectures in China since 1981, very stressed mask etc. No mask, he argues, is lack of resonance technology. This undoubtedly has the mask singing flat. Since we so promoting the Italian bel canto, what can peel off the mask etc disgrace? The mask is supposed as backward and harmful, actual it is denied in the Italian bel canto key things, may not be wise.

     Mask singing is the most popular and the most scientific method of singing voice. Mastered the mask etc, singing can obtain bright, concentration, and penetrating voice, singing and enduring. From set up the correct mask resonance sound concept, open the throat, open the nasopharyngeal cavity, using breath, keep the excitement and find easy to get the mask face vowels to practice singing, etc. Hope every singer can obtain good mask method.

      Key words: the Italian bel canto; Mask etc; Gino # becky; Vocal music teaching; resonance

     目 录

     摘 要 3

     Abstract 4

     第1章 绪 论 6

     1.1 题目的提出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6

     1.2 国内研究现状 7

     第2章 面罩唱法 9

     2.1面罩唱法的概念 9

     2.2面罩唱法的历史背景 9

     2.3面罩唱法的优点 10

     第3章 面罩共鸣的训练 12

     3.1良好的气息是面罩共鸣的动力 12

     3.2充分利用喉咙在获得面罩共鸣 13

     3.3面罩唱法对声乐中的学习影响 13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附 录 18

     第1章 绪 论

     1.1 题目的提出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对于声乐学习者、演唱者来说,正确的歌唱方法无疑是自身艺术生涯中梦寐以求的事情。其间的学习历程,除了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之外,还要具有坚强的意志、聪明的智慧和良好的悟性。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各种纷繁多样的方式、方法时时充斥于耳边,由于对声乐艺术了解不够,各种方法的诱惑,对教师以及专家有时过度的崇拜等因素。致使学习者总认为他们的方法就是正确的,他们就是上帝,他们一定能够带领我们走向艺术成功的殿堂。殊不知有时教师的方法是不是适合自己,是不是科学正确的,有时还很迷茫,甚至学了大半辈子的声乐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歌唱方法理论来指导自身的歌唱实践。致使歌唱者、学习者学到一定的时候往往望而却步,越来越唱不动,越来越对歌唱失去兴趣,甚至放弃歌唱。作为一个声乐学习者、演唱者,无疑对自身的歌唱事业,有着百倍的兴趣,不懈的追求,有时会在精神上,物质上付出许多许多,然而,结果却往往不尽人意,有时由于歌唱方法的问题也会导致终生的遗憾。

     自改革开放以来,声乐艺术获得了蓬勃发展,在全国范围内,除了几大音乐艺术学院之外,各省级的师范大学的艺术系,艺术学院相继建立。为艺术类人才招收开了大门,尤其近几年来,各大艺术院校相继扩招,每年省级统考的学高达几万之多在这一巨大的声乐艺术人才市场的背后,为利益的驱使,各省、地、市甚至县内,各种声乐艺术培训班,琴行、艺术学校如雨后春笋,琳琅满目。声乐艺术学习的学费已是一涨再涨。不管教师教的如何,方法好不好,学习者适不适合学习声乐,只要你想学,就来者不拒。有的地方声乐教师,根本就没有接受过声乐专业学习,对声乐艺术规律的认识还只停留于一知半解,更有甚者,学民族乐器的、学理论专业的教师也充斥到教授声乐的教师队伍中来。据笔者考察,有的地方性所谓艺术培训中心的个别教师,为了学生考学,在教授学生学习声乐时,根本就不练声,一上课就是唱歌,不停地唱,只要学生本钱好,能喊能叫,声音大,就是好学生,就能考学,最终的结果是,教师声带都声带小结了,做了手术,之后还继续教学生。当然这样的教师教授出来的学生根本就考不上好的专业院校.然而扩招之下,部分学生凭借本钱好还是考上了一般性的院校,但学生和家长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事实上学生歌唱的基本功没有打好,没有按着科学的发生规律去歌唱,为其今后的歌唱艺术道路埋下了不可弥补的缺憾。声乐艺术的学习是一个艰辛的漫长道路,即使教师有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一个像点样的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一年半载的培训,效果也不会太明显。更何况所接受的如果不是科学的声乐教学方法,单凭本钱,即使考上了大学,再接收系统的正确的声方法,教师和学生还得花上大部分的时间改以前的毛病,改成改不成还得另说。另外,从国内几个高等音乐学院来说,平均每年招收的学生超不过百十名,从他们大一演唱的曲目来看并不是难度有多大,然而听他们演唱却是非常的规矩,有很好的基本功。

     通过学习实践的检验,以及多年来听录音,听大师班讲课,看周小燕先生的教学录像等等,使自己清醒的认识到,声乐学习与教学,没有科学的发声方法作指导,会走很多的弯路,有时还可能为自己留下终生的遗憾。学习至今,对教授的方法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所以以这个题目来撰写本人的毕业论文,着实是自己多年来声乐学习的实践总结,对面罩唱法的认识除了和教师上课的体会外,同时还翻看了大量的书籍和资料,对意大利美声唱法有了比较客观的初步了解,以此做为研究题目,其目的是强调科学的发声方法能使学习者少走弯路,同时启发同仁要找老师就要学习正统的意大利美声唱法,以避免误入歧途而不能自拔,另一方面也是为自身的学习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与自身的演唱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获取更大的进步。

     1.2 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国内研究美声歌唱中的面罩唱法的还不是很多,就本人掌握的资料来看,见于刊物的就是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6 年第 2 期,杨树声先生撰写的《如何学习和掌握面罩唱法——介绍基诺.贝基面罩唱法》,《“面罩”唱法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作者,马秋华,《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1990 年版。书籍,《欧洲声乐发展史》尚家骧著,华乐出版社,2003 年版。《西方声乐艺术史》管谨义编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年版。《歌唱的艺术》薛良著,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年版等等。对于个别刊物中对于面罩唱法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及,对此本论文没有必要在这里一一表述。由此,就国内研究的现状来看,对于面罩唱法的理论性研究还不是很多。

     然而,尽管对于面罩唱法的认识许多国内外的优秀歌唱家,对此都有不同的认识和见解,但都一直信奉和推崇面罩唱法。在国内,我国老一辈歌唱家,斯义桂,温可铮,周小燕等都要求声音要进入面罩,是面罩唱法的忠实守候者。在年轻歌唱家中,张健一,廖昌永,等等,在国外的著名歌唱家,如盖达,多明戈,帕瓦罗蒂、斯基帕、吉利、萨瑟兰、贝基等等,都极力推崇面罩唱法,并取得了辉煌的歌唱业绩受到世界人民的爱戴。早在民国初期,俄国著名声乐教育家苏石林也一致推崇和信封面罩唱法,为我国培养出了许多的老一辈著名的歌唱家以及声乐教育家,当年,沈湘先生就是苏石林门下的学生。

     面罩唱法之所以在我国没有迅速的得到认可,这与过去声乐发展的历史有关,一个时代总是有着时代的主潮流,长时间以来,受关闭唱法的影响,面罩唱法一直受到冷落,只是到二十世纪初,随着国际间声乐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传统的意大利美声歌唱的面罩唱法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理解, 并取得丰硕的声乐艺术成果,才引起许多的声乐理论者的高度重视,并逐步得到歌唱艺术实践的检验,许多声乐教育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出了许多享有国际声誉的歌唱家,如廖昌永、张健一等。过去那种认为嘴里含着个热茄子的声音才是美声歌唱的时代早已为历史所抛弃,认为帕瓦罗蒂的声音太白,不是美声唱法的认识和声音也逐步销声匿迹,可以说,中国声乐发展的历史势必随着声乐的理论研究的逐步加深,声乐艺术实践更加趋于科学化,更加遵循声乐艺术的发展规律,必将迎来声乐艺术科学的春天。

     本论文之所以以面罩唱法研究为题目,主要是根据个人多年来演唱、学习实践的经历为基点。对面罩唱法尽管有的理论书籍持不同的观点,有些专家和教授对此还持怀疑的态度。但这并没有改变笔者研究面罩唱法的初衷,同时也正是本论文的创新点所在,对面罩唱法在歌唱中如何学习掌握与运用,本论文都有其不同于其它学者对面罩唱法不同认识的地方。

     第2章 面罩唱法

     2.1面罩唱法的概念

     所谓面罩,其部位在面部,确切地说,是上口盖上面的所有腔体,它包括蝶窦、鼻窦、额窦、上额窦等。所谓面罩共鸣是指一种高位置的唱法,这是意大利美声学派的传统唱法。[1]它能产生结实透亮,穿透力强,华丽光彩的声音。“面罩共鸣”实际上是指歌唱者演唱时的一种感觉。因此,有的学者和歌唱家称其为共鸣焦点或声音支持点。凡是歌唱方法正确的歌者,当唱出明亮、集中、富有金属色的声音,尤其是唱高音时,会感觉上胯和面颊处有振动和麻木感,很多著名声乐家和大师都描述过这种切身体验。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田玉斌先生曾说:“当歌者获得了充分的面罩共鸣以后,会感到前额与门齿及两颧骨之间,似乎有一个罩在哇哇响。这种面罩共鸣很像有一个小喇叭镶嵌在歌者的面颊处,就如同高级音响的音箱上要安装高频头一样,否则,声音不会有光彩。[2]”著名歌唱家武红梅也曾多次描述过面罩共鸣的重要性,她说:“没有面罩的声音就像缺乏养分的树木,它的枝叶不会繁茂,生命就显得苍白而缺乏生机。”这些歌唱家表述的角度虽各有不同,但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基本点,即面罩共鸣在美声唱法中的重要性,充分验证了意大利著名声乐教育家贝基先生的名言:“面罩共鸣是声音的灵魂”。[3]另外,正确使用面罩共鸣对身体还有保健作用,它能在进行歌唱活动时用最低的能耗获得较高的效率。而没掌握科学发声方法的人就不能应用面罩共鸣获取穿透力强的声音,往往过分使用嗓子使喉部和声带负担增加导致充血、发炎、红肿,严重的还会引起声带小结等病变而不能再唱歌。充分运用面罩共鸣不但声音动听,还能维持声音的持久力和肺部的生机与活力,我国许多著名歌唱家的表现都证明了这点。如杨洪基、周小燕、吴雁泽、刘秉义等等,他(她)们虽已两鬓染霜,仍宝刀不老、青春常驻,频繁的活跃在中国的声乐舞台上

     并闪烁着耀眼的光彩。反观有的人虽具先天良好的嗓音,由于没有掌握科学规范的发声方法,面罩腔体未得到开发运用,更不懂保养,凭白嗓喊叫,不仅歌声缺乏磁性,没有韵味,良好的嗓音条件也好景不长,正当年时却在舞台上销声匿迹了。意大利声乐大师巴拉说得好:“谁会运用头腔共鸣,谁就能歌唱一辈子。”

     2.2面罩唱法的历史背景

     面罩唱法,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流行于法国歌唱界的一种歌唱方法。是以波兰男高音歌唱家德雷什克为代表倡导的一种新的歌唱方法,因为他成为19世纪欧洲最主要声乐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面罩唱法要求歌手在歌唱时,将声音集中于眼睛下面至口唇上面这一部分前面的区域,两眼与眉间处有轻微的震动感,形成一个三角区仿佛是把声音集中在一个“面罩”里。所以形象地借用了“面罩”一词。(面罩是欧洲人在节日或化妆舞会上常用的蒙面用具,只露初两眼,额头及脸的下半部。)德里什克与喉科医生库尔迪斯合力倡导这种歌唱方法,并将这种唱法加以理论话,提出以哼鸣的方式求得“鼻腔共鸣”,虽然各国声乐界对比褒贬不一,但是这种唱法很快流行与欧洲各地,并传到了世界各国,至今,面罩唱法仍被世界各国的声乐界广泛采用。

     在二十世纪 80 年代后期,另一位将面罩唱法再次传入中国的是意大利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基诺·贝基,贝基在中国讲学时,曾将如何学习和掌握面罩唱法非常系统的介绍给中国的歌唱家以及教育家,(可参见中央音乐学报 2006 年第二期,如何学习和掌握面罩唱法——介绍基诺贝基的面罩唱法,作者,杨树声)贝基说:“古代的老师只教两件事,一时打开喉咙,打哈欠,二是微笑地唱,有助于声音进入面罩。”

     2.3面罩唱法的优点

      声音清晰,位置越好,声音就越清晰。灵活,声音灵活也要靠面罩。如果用喉咙唱要灵活就比较困难。有穿透力,有了面罩共鸣,声音有穿透力,声音不进入面罩产生共鸣,声音的穿透力就差。有利于声区统一,有利于唱高音 要声音通过面罩而不是通过嘴。如果你的低音和高音一样在面罩上,低音用位置唱,高音会更好。有利于唱弱声 唱弱声比较困难,做不到不要勉强,稍强一些没有关系,却不能靠损坏位置来唱弱声。先把声音唱出来,注意力要在位置上,体会到位置后再唱弱一些。

      总之,按照贝基的说法,有了面罩共鸣,声音就会更好。以上这些优点也是面罩唱法的特征,都是引用贝基所说。因此,贝基有充分根据把面罩唱法说成是意大利美声唱法的关键。这话出自意大利声乐大师之口,它是确凿可信的。

     2.4 树立正确的面罩共鸣声音概念

      面罩声音感觉一样,但唱出来的音色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音色。歌唱者尽量不要去模仿别人的音色,否则只能成为别人的影子。在获得正确的面罩共鸣声音时,自己听到的声音和别人听到的实际声音效果应该是一样。我们在平时的练唱中可以找一台还原指数比较高的录音机把自己所唱的声音录下来,然后再播放来听,从练唱和聆听中不断改进自己的面罩共鸣声音。正确的面罩声音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声音。点就是声音的焦点,焦点的位置在眉心。线就是通常所说的声音管道,声音管道从眉心开始,往下连接到胸腔的声音支点(一般在脖子下第二个纽扣处)。保持这条声音管道的通畅,才能把上下各个共鸣腔的声音连接起来。面的意思是有了点和线的声音,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面罩处扩大自己的声音,就好像在面罩处装了一个高音喇叭把声音放出来一样。很多声乐教师在给学生练习发声时通常先让学生找到点的声音,再找管道的声音,最后再把音量放大,就是利用面罩发声的道理。当然,也有一些声乐教师先让学生找到声音的管道,往上找到声音的焦点,然后再放大,形成面罩的声音。面罩声音感觉一样,但唱出来的音色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音色。歌唱者尽量不要去模仿别人的音色,否则只能成为别人的影子。在获得正确的面罩共鸣声音时,自己听到的声音和别人听到的实际声音效果应该是一样。我们在平时的练唱中可以找一台还原指数比较高的录音机把自己所唱的声音录下来,然后再播放来听,从练唱和聆听中不断改进自己的面罩共鸣声音。

     树立正确的面罩共鸣声音概念。正确的面罩声音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声音。点就是声音的焦点,焦点的位置在眉心。线就是通常所说的声音管道,声音管道从眉心开始,往下连接到胸腔的声音支点(一般在脖子下第二个钮扣处)。保持这条声音管道的通畅,才能把上下各个共鸣腔的声音连接起来。面的意思是有了点和线的声音,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面罩处扩大自己的声音。很多声乐教师在给学生练习发声时通常先让学生找到点的声音,再找管道的声音,最后再把音量放大,就是利用面罩发声的道理。当然,也有一些声乐教师先让学生找到声音的管道,往上找到声音的焦点,然后再放大,形成面的声音。在练习发声和唱歌时,无论是低声区、中声区、高声区都应当采用面罩唱法来演唱。这跟很多歌唱家和声教师所提倡的低、中、高声区都应当采用高位置演唱的意思一样。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低、中、高声区的声音就无法一和连贯起来。歌唱者可以从现场的歌剧演唱、音乐会、声乐比赛以及音响资料中聆听著名歌唱家演唱,判断出好的面罩共鸣是怎样的一个声音感觉。自己在练唱时也按照这种面罩共鸣的声音感觉来判断自己所唱出来的声音感觉是否跟名家接近。

     

     第3章 面罩共鸣的训练

      所谓训练,主要指练声,就是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作全面系统的发音发声练习,使生理机能得到有的开发和锻炼,起到改善音质,扩展音域,调节音量并把声音送到面罩里的作用,为歌唱作好准备。练声的前提是练气,气息和声音是息息相关的,气息是声音的动力。古人认为:气为声之本,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气沉丹田,声贯于顶。充分说明气息的运用对声音的表现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通过练习,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具备良

     好的气息控制能力,使气息能运用自如、连贯畅通,就为歌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反之,如果呼吸不当或气息运用不好,对歌唱会带来致命的危害。如有的人吸气时扩胸,造成胸部憋气闷气而影响气息的流动性,造成喉部肌肉紧绷,使声音不能自然通畅;有的人把气息吸到腹部,胸部关闭,延缓吸气速度而造成横膈膜下降导致胸腔累赘,既影响声音的畅通,还使基音不能自然流畅地喷进面罩,成为我们常说的没有土壤的植物,难以支持高的演唱。正确的呼吸应当是胸部腹部同步进行,膈肌就能与胸腔腹腔共同调节气息,使气息有支撑点,并经由膈肌的控制使两腔的气息形成管状通过各个腔体,以增强腔体共鸣的强度。有了充分的气息支点,就可以依据各人的嗓音条件,采取对症下药的训练方法,逐步锻炼、调节生理机能的适应性,加强和提高控制能力,形成新的科学的发声方法,从而改善嗓音条件。教学中,我通常是采取以下步骤来进行练习,实践证明,效果还不错。

      叹气练习:分别用啊、哦、嗬、嘿、哈等几个母音从小字1组e1音开始进行下滑音练习。如1|、2|、3|、4|、5|、6|、7|、1|、2|、3|、4|、5|、6|要从高音开始一口气叹小字组g音,必须是从心底叹出,要有气息作支点,气叹得越悠长越好

      气息控制:主要是建立胸腹式呼吸习惯以及锻炼横隔膜的控制。

      气息巩固:从g音开始逐渐向上练习到a和c,高音区要反复多练,至眉心、前额等部位有轻微的振动感和麻胀感,使气息形成管状状态。

      稳定喉头:练习时口型要根据不同的字音自然、充分、适度张开,一般以/打哈欠的最初状态为宜。喉头不要上提,也不要下压,保持喉头的稳定和声音的畅通。声带闭合,主要早进行声带闭合以及鼻声哼练习,要求展开鼻翼,打开鼻腔和咽腔,使鼻咽腔畅通。在练习中,如果感受到鼻腔和头腔有振动感和麻胀感,说明鼻腔已打开,声音进入面罩就比较方便了。

      面罩共鸣:在前面的练习基础上,作一气呵成的连贯声音练习。一般多用鸣哼练习,一边练,一边慢慢体会头腔的共鸣感,如果感觉良好,证明已获得面罩共鸣的效果。à综合能力:通过快速有弹性的/打嘟噜0进行综合性质的练习,它可以起到控制气息、锻炼膈肌的作用;也可以检查和体验声音送到面罩的感受,巩固面罩共鸣的成效;还可以锻炼嘴唇及口腔周围的肌肉,使之能松弛地运动,避免因心理紧张而造成口腔肌肉僵持颤抖影响演唱效果。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反复练习,就能获得面罩共鸣,为搞好美声演唱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3.1良好的气息是面罩共鸣的动力

      歌唱时气息的运用与面罩共鸣的获得息息相关。歌唱中有关气息的运用目前存在两种说法: 歌唱时腰围向四周膨胀,小腹部往下、往外顶,以此来找到横膈膜的对抗点和支持点,从而进行气息的运用与歌唱。歌唱时提臀收腹,找到横膈膜的对抗点和支持点,从而进行气息的运用与歌唱。哪种气息运用更好我们暂且别论,因为这两种运气办法都有很多歌唱者在用,而且也取得良好的效果。在练习发声时,无论是唱什么母音,都应当把部分气息意念在面罩部位,感

     觉整个面罩部位都灌满了气息。通过这种意念练习法,面罩的声音来得更快。同时也保持膜膈膜的支持,面罩声音才能源源不断地发出

     3.2充分利用喉咙在获得面罩共鸣

     喉咙是由咽和喉组成,咽由喉咽、口咽和鼻咽组成,喉由会厌软骨、甲状软骨、环骨组成。只有在喉咙充分打开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良好的共鸣声音。面罩唱法对于鼻咽的打开尤为注重,因为只有鼻咽打开,上口腔以下的共鸣声音才能通过鼻咽腔和鼻腔传送到眉心部位。

      1. 喉咙打开的充分程度要根据音高而有所变动在唱低声区时,喉咙打开的程度要小一些,随着音的升高,喉咙的打开越来越充分。有些歌唱者在唱歌时,无论低音和高音喉咙都打开得很大。在高声区,喉咙打开得比较大非常有利于高音的发出和获得良好的共鸣。但如果在中低声区喉咙打得很大则不利于面罩声音的形成,同时很容易形成后倒

     、闷、僵硬等声音毛病。

     2.喉咙的打开要保持一个适当的松弛度在歌唱时既要保持喉咙得到充分的打开又要保持它的松弛度,不能僵硬。喉咙一旦僵硬就不利于发声和声音共鸣的传送,同时还会形成喉音或声音涡在里面出不来等发声毛病,也不容易形成声音的管道。

     3. 处理好喉咙的竖开与横开的关系有些歌唱者在练唱时,把整个口腔竖得很夸张,包里口腔和外口腔,以为这样才算是真正地打开。其实不然,按照这种打开喉咙的方式去练唱,不但没有把声音往面罩送,反而形成了声音往后倒或涡在里面出不来等问题,甚有些人还错误地理解成是“掩盖”或“关闭”之类的声音。也有些歌唱者在练唱时只口腔横开而没有很好地把里面的喉咙竖开,以为这样就会得到明亮和靠前的声音。声音是明亮和靠前了,但是听起来很单薄,丝毫没有圆润的感觉。这种所谓的“面罩共鸣”只是局部的和狭窄的共鸣,而不是真正的面罩共鸣。喉咙具有向上向下和向四周张开的伸展性,只有上下和向四周充分地打开了,喉咙才是真正地打开,才能获得靠前、明亮、集中和圆润的声音。

     4. 处理好嘴巴与喉咙打开的关系有些不成熟的歌唱者在唱歌时,嘴巴虽然打开得很大,但声音还是小和散。原因是外口腔打开了但里面的喉咙没有真正地打开,没法把其他共鸣腔室的声音调动起来。有些聪明的声乐教师在教学生练唱时,让学生收缩嘴巴和外口腔练唱,以此来强迫喉咙的打开,以便更容易地找到面罩共鸣,然后再调整嘴巴和口腔的大小,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3.3面罩唱法对声乐中的学习影响

      歌唱者在唱歌的时候气息支持要足,喉咙全部打开,位置更高, u母音发挥更大作用,在歌唱中、低声区时,要求程度更高,结合更紧,这样就能唱好。

      其次,是唱高音先要解除不必要的思想障碍和顾虑。不要因为唱高音,思想上先着急起来;也不要自恃年轻有力,只要多用些力就能唱好高音;更不要老想把声音唱得很大很宽很重,那都是不好的。有时唱高音可以先出点气,再把声音带出来,这样就比较自然,不那么紧。

      其三,不要靠嘴来寻找位置,如果从口里出来声音的话,这高音是永远不会好的。要进入面罩,在面罩的位置上再唱得开一些、亮一些,声音就好一些。嘴也不要张的太大,张那么大,横膈膜就不会工作得很好,唱高音还要注意不要伸脖子。

      其四,是唱好高音不是一天两天的工夫,有了高音还要天天保持。同时注意不要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唱高音或人为地追求音量。聪明的歌唱家都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唱。有了高音还要注意高、中、低三个声区的统一,消除声区之间的差异。声区之间的相互影响,用唱得好的影响差的,有些人低声区喉咙有些重,反而不如高音,就倒过来搞好低声区,使之与高声区一样,但一般情况还是从下面的声区往上发展,指出/唱高音应从中、低音往上唱,应柔和自然。三个声区的统一,关键仍在位置。中音的位置不太好,高音唱出来就是不好,所以位置必须上去,在高音出来之前,中音的位置已经上去了,唱中音时已经有了高音的位置。这样就听不出声区变换了。在发展高声区的问题上,绝口不提关闭或掩盖。要有深的气息支持,喉位仍应放低,要唱好u母音这个闭口音,唱到有e、i母音一样的亮度,声音不能从嘴里出来,而是要进入面罩,甚至位置越高越好,像从头顶出来,这些也许正是关闭唱法同样要强调的东西,核心仍是面罩唱法,整个唱法离不开声音要进入面罩,唱高音就要有更好的位置。高音的鲜明特点是靠高位置的产生,要辨认出来是自由还是不自由。只有把位置唱好了,才是唱好高音的有效途径。

     

     结论

      面罩唱法自从由雷斯克创始以来经历了 200 多年的的历史,直至如今,面罩唱法在许多欧洲国家还广泛的流行,至今仍是意大利美声歌唱的传统,其存在的科学性、系统性毋庸置疑。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基诺·贝基 80 年代后期来中国的讲学,一直推崇意大利的面罩唱法,并对面罩唱法进行了科学的讲解和示范。还有意大利威尔第音乐学院的声乐教授,卡拉斯的关门弟子威尔玛在中央音乐学院讲学时,对面罩唱法更具有着独到的见解。吉利、斯基帕、帕瓦罗蒂等这些世界著名的歌唱家,用其一生的声乐实践和总结向世人展示了意大利美声面罩唱法其存在的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和理论性。那些认为面罩唱法是不科学的,甚至是伪科学的论点,在当今声乐演唱的实践中证明是站不住脚的。对面罩唱法进行研究,探讨,着实是笔者跟随老师多年来的学习以及查看大量的资料和听取多位大师班授课的歌唱实践以及理论的总结。

     参考文献

     [1][ 2][4][6][16][20]管谨义编著,西方声乐艺术史[M].人民音乐出

     版社,2005.170、242、240、234、25、49.

     [3][18][21]杨树声,如何学习和掌握面罩唱法——介绍基诺·贝基的面罩

     唱法[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2):118、118、117.

     [5]尚家骧著,欧洲声乐发展史[M].华乐出版社,2003.211.

     [7]张洪模译,新观点的发声法的理论与技术[J].外国音乐参考资料,内部

     刊物,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3、4):55.

     [8][9]【美】 杰罗姆·汉涅斯著,黄伯春译,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技巧[M].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214、92.

     [10][13][14]郭克俭著,声歌求道——中国声乐艺术的理论与实践[M].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17、17、17.

     [11]弗·兰皮尔蒂著,李维勃译,嗓音遗训[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30

     [12]薛良著,歌唱的艺术[M].中国文联出版社,1997.226.

     [15]韦郁珮译自美国,器乐家,声乐艺术的基本功夫——杰出女高音伊丽莎白

     舒曼关于声乐基本训练的意见[J].外国音乐参考资料,1981.(5):64.

     致谢

     经过了暑去寒来的思索与写作,这篇旨在探讨面罩唱法的论文就要脱稿了。回首逝去的日落星出,不禁感慨,感动,感激。从事声乐学习与研究时日不短了,期间得到很多老师的倾心教导。特别是在攻读音乐学硕士学位期间,更是得到祁君老师的鼎力支持和大力帮助。各位学者的各种相关研究成果,理论书著给予我启蒙与教诲。那些鲜活生动的范例和音乐事象赋予我莫大的享受和激励。恩师的教诲和自己的努力使我一直坚持下来。面罩唱法从创立至今已经有 200 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意大利美声歌唱的传统,是歌唱美学的原则。面罩唱法的科学性,理论性,系统性和实践性是无需置疑的。由于水平及资料的限制,疏漏,不周甚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囿于学识,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师长指正,为本人今后的学习留下宝贵的意见,将不胜感激。

     附 录

     一、论著

     1、李晋玮、李晋瑗编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 年版。

     2、【意】 贝尼亚米诺·吉利,陈复君译,《我不愿在卡鲁索的影子下生活—

     —吉利的自述》[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年版。

     3、(美)约翰·阿多因著,程淑安译,《卡拉斯在美国朱利亚音乐学院讲学

     集》[M],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 年版。

     4、余笃刚主编,郑茂平著,《声乐语音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年

     4 月版.

     5、余笃刚著,《声乐艺术美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年 10 月版.

     6、金文达著,《中国古代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年 4 月版.

     7、范晓峰著,《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年 3 月版.

     8、张前著,《音乐表演艺术论稿》[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1

     月版.

     9、居其宏著,《歌剧美学论纲》[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3 年 3 月版.

     10、石惟正著,《声乐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年 7 月版.

     1.6 high vocational designed manufacturing class national career qualification education training programme--car detec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eaching plans a, and training target and training specifications car detec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raining oriented "car Hou market" of car maintenance, and car sales and after-sales service integration enterprise, and and and car using and maintenance about of career field of production, and service, and management line post, training support party of line, adapted car maintenance, and car using front line need, de, and wisdom, and body, and beauty full development, Has good all-around professional ability, knowledge of profession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good practice, can successfully enter "car market" employment, through vocational training, continuing education, self-taught, to continue learning channels to achieve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all aspects of vehicle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of high quality workers. Through the system of training, so that students have a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and the spirit of patriotism, collectivism

     1.6 high vocational designed manufacturing class national career qualification education training programme--car detec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eaching plans a, and training target and training specifications car detec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raining oriented "car Hou market" of car maintenance, and car sales and after-sales service integration enterprise, and and and car using and maintenance about of career field of production, and service, and management line post, training support party of line, adapted car maintenance, and car using front line need, de, and wisdom, and body, and beauty full development, Has good all-around professional ability, knowledge of profession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good practice, can successfully enter "car market" employment, through vocational training, continuing education, self-taught, to continue learning channels to achieve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all aspects of vehicle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of high quality workers. Through the system of training, so that students have a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and the spirit of patriotism, collectivism

     1.6 high vocational designed manufacturing class national career qualification education training programme--car detec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eaching plans a, and training target and training specifications car detec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raining oriented "car Hou market" of car maintenance, and car sales and after-sales service integration enterprise, and and and car using and maintenance about of career field of production, and service, and management line post, training support party of line, adapted car maintenance, and car using front line need, de, and wisdom, and body, and beauty full development, Has good all-around professional ability, knowledge of professional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good practice, can successfully enter "car market" employment, through vocational training, continuing education, self-taught, to continue learning channels to achieve all-round development in all aspects of vehicle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of high quality workers. Through the system of training, so that students have a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and the spirit of patriotism, collectivism

     I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