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讲话稿 > 正文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5.12,铭记.怀念:致敬在危难中逆行英雄们 【护士节专题】

    时间:2020-08-06 10:27:0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语文高考作文素材:5.12,铭记.怀念:致敬在危难中逆行的英雄们 【护士节专题】

     习近平:全社会都要理解和支持护士

     在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护士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

     习近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广大护士义无反顾、逆行出征,白衣执甲、不负重托,英勇无畏冲向国内国外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为打赢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重要贡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点评:四字词联用,气势磅礴)

     习近平强调,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爱护广大护士,把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作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完善激励机制,宣传先进典型,支持优秀护士长期从事护理工作。全社会都要理解和支持护士。希望广大护士秉承优良传统,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再接再厉,真情奉献,为健康中国建设、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点评:期待号召结尾,充满力量)

     她们不是南丁格尔,但却一直在追寻着她的脚步,作为一个平凡人,尽最大的努力,减轻病人的痛苦——致每一位平凡而美丽的你!

     (点评:南丁格尔和平凡人的对比,形象鲜明,又自然而然点出主题)

     在疫情严重人人自危的时候,在市井萧条寥寥无几的行人彼此警惕的时候,人们是本能的恐慌而无助的。

     而一群平凡的女性,披上了白色的战袍,压制住内心的恐惧不安,战胜了自己的人性本能,毅然决然的迈入了没有硝烟的战场。

     (点评:战袍、硝烟,折射出英雄的形象)

     好多人说她们是白衣天使,我觉得不是,毕竟你不会听到哪个天使饿着肚子加班,哪个天使又穿着纸尿裤看病。她们只是父母的女儿、谁家的公主、孩子的母亲、丈夫的妻子、平凡又伟大的自己。

     护士是与患者接触最多、最危险的群体。她们也会怕,也想一家人团聚,也想宅在家里休息一天,但是在灾难面前,她们选择了舍小家,保大家。让自己从一个柔弱的女孩,变成了战士。

     我也许不会走进有你们守护的病房,但正因如此,更要感谢,因为你们的努力,疾病没有来到我的身边。

     她们不求鲜花,不求掌声,但希望经过这次疫情后,大家能够对护士这份职业多一份理解,多一分尊重。当有一天,疫情结束了,大家能真正走在阳光下,呼吸自由自在的空气时,请别忘了,曾有这么一群人为你拼命。

     他们不是天使,她们只是有着良善、坚强、责任的普通人。关爱护士不应只在护士节,而应在平日里就行动。

      无论是疫情与否,护士们都时刻面对着质疑、指责、疲惫、睡眠紊乱等各种压力,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一点点的幸福就能给予他们莫大的感动。

     她们在前方负重前行,我们自会感激满满。在这个应该表达感激的节日,不如先送上一束鲜花、一些治愈的小确幸好物。

      把她们当普通人一样去尊重、去爱护。她们为我们带来了春天,就让我们为她们送去一片春天吧。不需要感谢,因为最应该说谢谢的是我们呀~

     写在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我看不见你的样子,但我知道你是谁

     2020年05月11日 15:26

     来源:新华网

      在抗击疫情中,她们是“风暴眼”中的战士;在产房,她们是“世上第一个拥抱你的人”;在重症病房,她们抢救患者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有人说,在口罩和防护服后面,我看不见你的样子,但我知道你是谁;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知道天使就在身边……

      “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我们通过采访几位来自不同领域的护士,感受天使的温情和大爱。

      “风暴眼”中的护士:我自豪 我来自“金银潭”

      如果说武汉是报告新冠肺炎疫情的风暴中心,那么金银潭医院就是“风暴眼”。

      21岁的梁顺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ICU科室中年龄最小的护士。从2019年12月29日开始,他在ICU病房坚守抗疫。

      那天,梁顺值中班,从下午5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也正是在这个时间段内,金银潭医院接收了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以前从来没有一次性来过这么多患者,只叫不明原因肺炎,还要求我们做好三级防护,肯定不是一般的患者,我心里其实特别害怕。”

      从那天开始,梁顺就没闲下来过,每天都超负荷工作。最初是一组3人照顾12名患者,人手严重不足,工作强度大,最长的班得上足8小时。防护服穿脱不便,为了有更多时间照顾病人,一旦进病房就不吃不喝不上厕所,还要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等事。

      “只有闲下来的时候才会去想‘怕不怕’,进到病房以后只想怎么把事情做好,怎么把患者照顾好,忙碌起来就不会害怕了。”

      两年前,19岁的梁顺从卫校毕业后进入金银潭医院工作。当时梁顺和别人介绍自己的工作单位时,怕对方忌讳,一般会说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后来,媒体关于金银潭医院的报道多了,家乡的人都知道金银潭医院在此次疫情中发挥的作用,也知道了梁顺工作的意义。现在梁顺介绍自己工作的单位时,会直接说出“金银潭医院”。

      驰援武汉:见证患者康复 就好像看着武汉复苏

      陈志昊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名“90后”助产士,也是产房区护士长。她随中山一院援鄂医疗总队130多人紧急奔赴武汉。在武汉协和西院六楼东病区隔离病房担任护理组长,护理危重症患者,一干就是60天。

      “报名驰援时想法单纯,感觉义不容辞。但前往武汉时,我开始有些紧张。我们要接手怎样的患者?我的专业能力能否胜任?防护物资是否足够?飞机上的每一个人都五味杂陈。”她说。

      然而,面对亲人的牵挂,这种担心只能深藏于心。“2月6日晚收到通知,2月7日中午紧急出发,我只来得及在7日上午培训和领物的短短间隙里给家人打了十分钟的电话,告知他们,我即将奔赴武汉,我经过专业培训,一定会做好防护,也请他们在家中听从国家号召,不出门、不聚集,保重自己。也许担心影响我的情绪,他们只嘱托我好好工作。事后父亲告诉我,挂掉电话,母亲就哭了。”

      “第46天时,母亲写了一封信给在抗疫一线的我,告诉我‘静待花开’,叮嘱我为了剩下的五千名患者再努力一把、再坚持一段时日,为自己无悔的青春再添一笔色彩。”她说。

      在这两个月里,她是护士,也是患者的朋友。她说:“2号病房的李叔叔,60个日夜里,从危重症、重症到轻症再到出院,从无创呼吸机、面罩吸氧到鼻导管吸氧再到无需氧疗,看着李叔叔康复,就好像看着这座城市也健康了起来。”

      “在武汉,我看到生命的脆弱,也见证生命的顽强。在这座城市抗疫的60天,充满挑战和荆棘,也满是人性的光辉。武汉是一座在爱和希望里重生的城市。”她说。

      助产士:这世上第一个拥抱你的人

      他们是每个小天使来到人间看到的第一人。小小的产房体验人间百态,小小的产房练就波澜不惊……

      世界卫生组织将2020年定为“国际护士和助产士年”。在新冠疫情肆虐初期,为了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医院一些科室暂停开放或采取预约制,而产科是不能停的。助产士肩负生命之托,在疫情中,以过硬技术帮助产妇渡过分娩难关。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护士长刘悦新说,在分娩过程中,助产士常常会遇到产妇子宫破裂、胎盘早剥、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等棘手问题。助产士们陪伴产妇缓解疼痛、恐惧和无助,指导产妇正确生产,减少并发症和难产。

      在四川都江堰市医疗中心病房里,杨秋一边给新手妈妈示范,一边耐心指导,不一会儿,臂弯里的小宝贝就在母亲温暖的怀里睡着了。

      对“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杨秋来说,“白衣天使妈妈”的身份让她引以为豪。

      这份初心,从24年前第一次穿上护士服的那一刻萌生,也在汶川特大地震这样的大灾难锤炼后更加坚定。在这场地震中,她痛失自己年仅6岁的女儿。

      “地震中,护士给伤者带去慰藉,带去生的希望,让我看到这份职业的伟大。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激励我更加努力,不辜负身上穿的白衣。”杨秋说。

      曾获得“南丁格尔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护士”……诸多荣誉加身,杨秋对自己却更加严格,“对比弘扬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我还做得不够……”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不断进修学习,还在医院开设了助产士门诊,帮助准妈妈们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火线”入党:迎难而上 挥洒青春力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的“90后”护士张佳男,是该院首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最忙的一天,他们6小时内收治了24名患者。

      张佳男在日记中写下这样的字句:在武汉的每一天都是感动的,感动来自我的患者。输液时,大爷说你们戴着防护手套,多扎两针没关系;做CT,排队的患者指了指我的姓名卡说:“谢谢你们来了,武汉感谢你们”;发药时一位年轻的患者对我说:“姑娘你又上班啦?”我问:“您怎么知道是我?”她说:“虽然没见过你的样子,但听声音我就知道是你。”

      从1月26日作为北医三院首批援鄂医疗队员支援武汉以来,张佳男看到,队伍里的老党员冲在前面,发挥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2月25日,张佳男等四名援鄂医疗队员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宣誓,在“火线”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从此我感到人生的追求更加明确——就是要奉献,要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她说。

      迎难而上,挥洒青春力量。在北医三院三批共137人的援鄂队伍中,“90后”的比例超过一半。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收到回信后,张佳男和队员们都很激动。“我觉得‘90后’真的已经长大了,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能够挺身而出,担当重任。”

      有一种爱情 叫“与子同袍,并肩战斗”

      最美好的爱情,是“陪你慢慢变老”。在战“疫”第一线,还有一种爱情,叫“与子同袍,并肩战斗”。

      王旭涛,是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男护士、四川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肖雪梅,是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抽调到抗疫一线支援感染科的护士。

      两个“90后”,一对情侣,因为使命,一个在武汉,一个在成都,“并肩”战斗在抗疫一线。

      1月26日,肖雪梅接到医院通知,她被抽调支援感染科。“我的主要工作是陪同有发热症状的疑似患者做各类检查,把采集的标本装进密闭的转送箱,通过专门通道拿去送检。”肖雪梅介绍。

      2月2日凌晨1点左右,刚睡下不久的王旭涛接到紧急通知:上午从医院出发,驰援武汉疫情防控最前线。

      王旭涛和肖雪梅一夜未眠,肖雪梅默默地为他收拾好衣服、鞋袜等生活用品。

      “你一定要给我平安回来!”这是临行前,肖雪梅对王旭涛唯一的要求。这是情侣间的告别方式,也是战友间互道珍重。

      两个人分别在一线奋斗着,因为工作忙碌,没有时间交流,只是每天照例在微信里重复那一句“戴好口罩,规范操作,保护好自己”。

      一句简单的嘱咐背后,是两个人的心心相印,也是作为医护人员的工作职责所在。

      “疫情还没结束,我们还要继续坚守岗位。”肖雪梅说。

      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两个人没时间一起庆祝。“我们都是护士,互相都很懂得彼此的不容易,也非常支持彼此的工作,互相理解就是最好的节日礼物。”王旭涛说。(记者:肖思思、董小红、廖君、侯文坤、林苗苗、魏梦佳)

     漫评:护士节,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2020-05-11 10:55 来源:苏州新闻网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今年我国的护士节主题为“致敬护士队伍,携手战胜疫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英勇无畏地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在这特殊日子里,让我们向白衣天使、真正的英雄致敬!

     今年年初,疫情突如其来。从正月初一开始,各地医疗队分批驰援湖北,广大护士冲锋在前,勇于担当。福建3名女护士,一到武汉就互相剪去长发;“00后”护士出发前没敢告诉父母,直到要进入方舱医院才发信息说,这个时候我不冲在最前面就对不起自己……一个个“逆向前行”的勇敢行动,都是白衣天使“以命相托”抗击疫情的决心,更是她们“若有战,召必回”的担当。

     在战“疫”一线,护目镜被雾水模糊、衣服被汗水湿透、脸颊上留下深深的勒痕,白衣天使不叫苦,不喊累,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做好护理工作。活泼的年轻护士在防护服上画个“猪猪侠”,淘气的举动透露出几分乐观;巡视病房以手机照明的“提灯女神”,为患者带去自信的“开心果”小护士,方舱医院里辅导学生做功课的“大哥哥”……他们的每一次“出场”,如同黑夜里的明灯,用光和暖,让生命重新点燃希望。

     在这场战疫中,医护人员和病毒争分夺秒,为生命筑起希望的港湾;他们遵守舍生忘死的诺言,冲向最前线与病魔激战;他们冒着被传染的极高风险、承担着超负荷的工作任务,他们托举生的希望,传递爱的温暖,以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诠释了救死扶伤的使命担当,展现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重症监护室里,一位老爷爷用颤颤巍巍的手向医生和护士敬礼;普通病房内,76岁的刘爷爷说:“我知道,你是江苏队的小可爱”。一个敬礼,一句暖心的话语,都是患者对护士们最大的肯定。

     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对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给予高度的评价、热情的赞扬,称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需要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和走访慰问,特别是对在疫情防控一线、基层、条件艰苦地区工作的护士,有特殊困难的护士,送去关爱和温暖,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在日常工作中,改善护士工作环境和后勤保障条件,让护士劳逸结合,舒心、安心地开展工作,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进入医院、医务站,配合护士的工作,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才是对护士最好的致敬。

     护士队伍是我国卫生健康战线上的中坚力量,对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增进全民健康福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我们当拿出实际行动,让节日的意义贯穿每一天、每一次被护理之中,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护士、尊重支持护士的浓厚氛围,激励更多优秀医护人才投身公共卫生领域,为社会服务,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特殊”的护士节,致敬不平凡的人

     社论

      当所有人都受益于护士群体在疫情中构筑的防护墙,大家就应该思考,我们还应该为护士做些什么。

      在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护士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习近平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爱护广大护士,把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作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完善激励机制,宣传先进典型,支持优秀护士长期从事护理工作。全社会都要理解和支持护士。

      每年的5月12日都是国际护士节,这一节日是为纪念现代护理学科的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而设立,其基本宗旨是倡导、继承和弘扬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无疑,今年“致敬护士队伍、携手战胜疫情”的主题最能代表这层理念。

      众所周知,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国人的社会经济生活带来巨大冲击,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当此危难之际,广大护士义无反顾、逆行出征,白衣执甲、不负重托,为抗击疫情、保卫人们的生命健康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恪守了希波克拉底誓言,“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执行我职务”,也因此,他们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与敬意。

      在护士节这天,人们向护士表达感恩与敬意,在对他们的祝福中体认生命的价值,也确认着这一群体的尊严。这是一种源自内心的情愫,不过,若从根本来讲,赋予护士以尊严,不应该局限于节日之内,更应贯彻在日常。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完善激励机制,宣传先进典型,支持优秀护士长期从事护理工作。全社会都要理解和支持护士。这意在倡导一种制度化的建设与日常氛围的塑造,给护士权益以充分照拂。

      尽管我们以白衣天使来称呼护士群体,但现实中,他们的境遇未必如想象中那样好。这一方面体现在待遇上。2017年,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布的《中国护士群体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显示,76.5%的护士月收入低于5000元,仅有4.5%的护士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而且大医院与小医院、编外与编内护士待遇差距较大,很多护士的收入难以维系其职业尊严感。

      另一方面,护士在承担大量繁琐工作的同时,有时却还要面临来自患者方面的不解与误会,甚至还会被危及人身安全。长期处于医患纠纷一线,让一些护士倍感焦虑,也加剧着他们职业认同感的流失。

      凡此种种,都表明护士群体面临一个比较复杂的处境,远非一个看似光鲜的“白衣天使”所能概括。庆祝护士节,向护士表达敬意,特殊节日的精神致意不可或缺,但良好的激励机制以及社会层面的普遍理解与尊重,可能更是他们所需要的。

      特殊的护士节,应该激发出特殊的启示。当所有人都受益于护士群体在疫情中构筑的防护墙,大家就应该思考,我们还应该为护士做些什么?相关部门、医院要考虑设计更合理的激励机制,给予护士更好的物质熨帖;社会公众也需跳出单纯的节日感动,将对护士的善意与尊重,体现在日后每一次就医过程,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包容。

     所谓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非廉洁纯良,不可信。说到底,医护是一种基于良心的事业,是维持社会运转的重要基石。当前我国护理行业还面临较大人才缺口,需要更多专业人才投身这一事业。社会就应该尽最大能力让护士群体更有尊严地工作与生活。

     不能忘怀的“汶川”

     ——纪念2008年“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12周年

     发布时间:2020-05-09 09:30:19来源:四川省地震局

      12年的时光倏忽即逝,12年前的伤痛却永志难忘。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69227名鲜活的生命定格在了这一刻,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0个省(市、区)不同程度受灾,仅四川受灾范围就包括除攀枝花市以外的20个市(州)、139个县(市、区)、3720个乡镇,灾区面积约25.2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2943万人,失踪17923人,受伤36万余人,直接经济损失7717.7亿元,一组组数字触目惊心、耸人听闻,灾区满目疮痍、处处废墟,山河改观、草木含悲。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四川有史记载以来人员伤亡和基础设施破坏最为惨重的一次灾难,这就是2008年“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世人恸哭,举国同悲。

      四川是汶川地震的主灾区,也是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主战场。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难,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紧急部署,四川各级党委政府有力指挥、迅速行动,灾区群众临危不惧、奋起自救,全国党政军民患难与共、倾力支持,全力以赴抗击,奋力夺取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追溯时光,重温岁月,回想那段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历程,迄今让人唏嘘不已、心潮澎湃。

      不能忘怀,那一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

      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实现了“四个没有”:灾区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爆发疫情、没有引起社会动荡,创造了堪称人类抗灾救灾史上的一大奇迹,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力量、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力量、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

      时间就是生命。在那场艰苦卓绝的抢险救援大行动中,各路大军不畏艰险、顽强奋战,从废墟中抢救生还者83988人,紧急转移受灾群众1190万人,救治伤病员400万人次,其中1万多名重伤员转送至全国20个省区市370余家医院;仅3个多月就解决了530万户、1200万人的过渡住所问题,以最快的速度让受灾群众恢复了家庭生活;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道路、通信、供水、供电的基本恢复,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顺利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坚持专群结合、进村入户、不留死角、彻底防疫,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成功处理堰塞湖,妥善处置震损水库,有效避免了新的损失;及时组织农民抢收抢种,帮助工业企业恢复生产能力,推动商贸流通和旅游业恢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走出地震灾难的影响。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工作打赢了抢险救援、群众安置、抢通保通、卫生防疫、次生灾害防范、恢复生产……一场又一场硬仗,最大限度地减轻了地震灾害损失。

      难得可贵的是,汶川地震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为中华民族积淀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汶川特大地震灾难,全国人民心系灾区、情系灾区,形成了无与伦比的磅礴力量,“汶川加油!”“中国加油!”成为响彻中华大地的最强音,无数人慷慨解囊、舍生忘死,时时涌动爱心,处处展现奉献,汇聚成抗震救灾的无穷合力,深刻地、生动地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不能忘怀,那一场波澜壮阔的灾后重建

      2018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在成都召开的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指出: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为国际社会开展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有益经验和启示。

      进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后,四川确定了“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的总体目标,并以“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豪气和魅力,作出了庄严承诺:“沧海桑田,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

      在参与援建的兄弟省市和社会各界的倾情倾力支持帮助下,四川灾区人民自强自立,叫响:“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努力创造美好未来。全省39个重灾县(市、区)实施重建项目29700个,总投资8613亿元,实现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用灾区群众的话讲:“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百姓。”四川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提供了“四川经验”。

      喜看今日灾区,城乡面貌实现了历史性改变,365万户受损城乡住房修复加固,新建26万套城镇住房,全面完成150万户毁损农房重建,保障了541万户、1200万城乡受灾居民“家家有房住”,打造出汶川水磨、绵竹大乘、什邡马祖庙等特色鲜明的示范村镇。民生事业实现了突破性进步,恢复重建各类教育机构3340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1115处、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项目4379个,建成2032所医疗服务机构,帮助157.5万名因灾失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灾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全面上档升级。产业发展实现了再生性跨越,建成什邡北京、北川山东、青川浙江等8个合作产业园,以成德绵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改革深入开展。基础设施实现了根本性改变,完成11条高速公路、61条干线公路建设,里程数分别为1372公里和4752公里,贯穿和辐射灾区的成绵乐城际铁路、成渝高铁、西成客专和广元至巴中、都江堰至映秀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水利、能源、通信、市政公用设施等功能全面增强。生态环境实现了实质性改善,完成林草植被恢复448.87万亩,修复大熊猫栖息地148.65万亩,受损生态保护、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能力得到恢复,生态功能逐步修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不能忘怀,那一场痛定思痛的综合防范

      2019年底,四川向社会明确宣布:到2020年全省将实现秒级地震预警服务。这是四川防震减灾综合防范能力提升的又一大体现。四川深刻汲取汶川地震经验,针对防震减灾的薄弱环节和工作短板,在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实施了《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自然灾害防治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系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贯彻“与地震风险共处”的理念,启动了《四川省活动断层普查》《四川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等重大项目,加强源头防范,夯实基层基础,着力全面提升全省防震减灾综合防范能力。

      四川建成了集测震、形变、重力、电磁、流体、卫星定位、流动观测、卫星遥感等观测项目于一体的立体地震监测网络,全省大部分地区测震能力达2.0级,重点监视防御区和人口密集城市达到1.5级,部分地区可达0.5级,对省内及周边3.0级以上地震提供1-2分钟自动速报、10分钟内正式速报。坚持强化抗震设防管理,完成1444项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建成专用监测台网16个,实施12个地震小区划、15个活断层探测项目,完成成都市活动断层普查详勘工程。持续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出版《四川省防震减灾知识学生读本》等科普读物19本,认定地震安全示范社区76个,建成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4个,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272所。实现地震风险管理“三个常态化”:评估常态化,每年开展地震风险评估并落实相应对策措施;演练常态化,连续6年举行跨地区、多部门、全要素的省级防震救灾综合演练,每年开展不同规模的应急演练上万次;检查常态化,每年开展地震应急准备检查,督促落实防范措施。承担、参与防震减灾科技课题10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优秀成果奖16项,提升了全省防震减灾科技水平。此外,组织实施了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对全省17912所中小学校的108262栋校舍进行了排查鉴定,加固重建11517所中小学校的4337万平方米校舍;启动了城乡居民住房地震保险工作,累计承保164.3万户;开展了“农村土坯房改造行动”,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省269.6万户农村土坯房分类改造工作。全省应急预案覆盖率超过95%,建成物资储备库189个、储备点2151个,建立志愿者队伍117支,建成避难场所1200余个,加快了防震减灾工作社会化进程。

      近年来,四川先后成功地应对处置了2013年“4·20”芦山7.0级地震、2014年“11·22”康定6.3级地震、2017年“8·8”九寨沟7.0级地震、2019年“6·17”长宁6.0级地震等70余次5级以上地震事件,这得益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经验总结,得益于灾后重建的成果运用,得益于防震减灾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这也是对四川防震减灾工作最好的检查检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12年时间弹指一挥间,忘掉痛苦、忘掉悲伤,不能忘掉的是血与泪凝结的经验。多难兴邦!“汶川”已深深烙印在人们的脑海,其不仅仅是对于地震灾难的警醒,也是一种自力更生精神、一种众志成城力量、一种奋发图强自豪的象征,我们应当永远铭刻于心,不能忘怀。

     试问哪个国家有这种执行力?一纸命令,封城!一声喊,几百名军人医务工作者除夕奔赴灾区!一个号召,全民春节不出门!一声动员,数百挖掘机几天建一所医院!你们向往的美国、日本、欧洲谁能?同是金砖国家的印度,巴西试试看,老百姓只有烧香拜佛,自生自灭了!唯有咱大中国,上下齐心、众志成城、科学施策能抵御一切艰险苦难!非典,汶川地震,中华民族都挺过来了。我深信:不多久后再回头一看,这又将是一场多么精彩的胜利!爱能让我们紧紧相拥,也能让我们主动远离。但是如今的离开是为了以后更早的相拥。我们要让世界看到中国人守得住繁华,也耐得住寂寞,可以让各个景区人山人海,也能让条条大路空空荡荡!

     天佑中华,向可敬的中国军人致敬、向可敬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相关热词搜索: 致敬逆行英雄 逆行 危难 致敬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