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艾滋病明星们的呼唤 艾滋病红丝带意义 呼唤

    时间:2019-02-06 04:30:2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目前,全世界死于艾滋病的人已达1400万。   全球感染艾滋病的成人和儿童将超过3300万。   我国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至今,全国已报告的艾滋病感染者11170例,其中包括艾滋病病人338例。全国实际感染者已超过30万人。2004年中国艾滋病死亡与发病人数持续增加,比2003年高出两倍之多,且艾滋病感染者显现出从特殊人群向一般人群转移的迹象。在这种危机关头,政府采取的各种有力措施,以及一些民间团体的努力参与,使我国在遏止艾滋病的传播、防治艾滋病上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作为艾滋病感染者,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下,如何跨越心理障碍,用积极、向上、健康的态度面对生活,是倍受关注的问题。
      
      宋鹏飞,笑看未来
      
      “笑看未来”艺术坊, 是北京佑安医院下设置的一个为中国HIV感染者与艾滋病人开设艺术作坊的项目,通过教授艾滋病感染者绘画,对其进行心理治疗。它的创始人叫宋鹏飞。
      1998年,宋鹏飞不小心坐到沙发上放着的一把剪刀上,大腿内侧被刺伤,在医院进行手术过程中因输血感染了艾滋病。那一年,宋鹏飞16岁。对于一个16岁的少年来说,这种打击是残酷的。宋鹏飞一家在同村人的歧视、孤立中感受到与以前天渊之别的生活。宋家孩子得了“脏病”的消息传遍了四乡八里,村里一百多人到市政府请愿,要求采取措施,不让宋家继续在村里居住。同时,一家新闻媒体向外界透露了宋鹏飞的真实姓名,他被迫成为中国第一位有公开姓名的艾滋病感染者,从1998年到2000年,成为媒体轮番轰炸的对象。
      所遭遇的一切曾一度激发了宋鹏飞的叛逆与仇恨,医院、输血给他的人、媒体的不负责任,以及所有使他得到不公平待遇的一切,都令他愤怒又无奈。但是,在他接受治疗的佑安医院里,他的态度转变了。在那里,宋鹏飞认识了很多中外朋友,这其中不仅有艾滋病感染者,也有很多帮助艾滋病人的志愿者。朋友们的关怀让他感到温暖,他希望将这种温暖传送到像他同样遭遇的人。
      2002年12月1日,在多方朋友的协助下,由宋鹏飞主持的“笑看人生”艺术作坊在佑安医院正式成立,希望给艾滋病人提供一个放松心情的地方。“我们从来不问病人的经历以及姓名,也不在乎他们从这里得到了什么,最主要的是有一个像家一样的地方,可以接纳他们,带给他们快乐,我觉得那就足够了。”
      每一个艾滋病感染者都有着极为辛酸的经历,宋鹏飞深刻地了解这种痛苦。他知道,只有平等的沟通、交流以及真诚的关爱与友谊,才能消除他们心里的障碍,让他们伤痕渐渐愈合。
      作坊成立两年半以来,宋鹏飞努力地承担着一个组织者、协助者、沟通者、倾听者的角色,有上百名艾滋病感染者在这里学习绘画,不仅有了宣泄的途径,同时还表达了艾滋病感染者这个群体的内心世界。这些生活曾生活在边缘世界里的人,用并不专业、甚至笨拙的手,描绘出一个震撼人心的世界。
      在2003年清华大学举办AIDS与SARS国际研讨会上,宋鹏飞还勇敢地公布自己的身份,并上台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握手和拥抱。那一刻,他的自信与勇气,不仅得到了人们的尊敬,更使那些处于压抑、自卑与痛苦边缘的艾滋病患者受到了极大的鼓励。
      每年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前后,宋鹏飞都会和朋友们举办艾滋病画展。2004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女性与艾滋病――“她的美丽”,画展上所展出的所有作品,均出自女性艾滋病感染者之手。那一副副画面上出现的柔美、纯洁、面带忧伤的女子,展示了女性在与艾滋病病毒抗争过程中关于生命和未来的思索。而宋鹏飞,在北京的展览结束后,又带着这些作品,走往其他城市,继续他的宣传。
      宋鹏飞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拉近艾滋病人与大众的距离,让人们了解艾滋病人的心灵世界,宣传艾滋病知识,消除歧视和误解。对宋鹏飞来说,他也许还会在艾滋病这条道路上走很长的时间,但是总有一天,未来会像那些美丽、明亮的颜色一样,在他人生的画布上铺展开来。
      
      朱进中,艾滋病孤儿的“爸爸”
      
      2003年12月25日,朱进中的家中,从北京风尘仆仆赶来的艾滋病志愿者们买了彩灯、圣诞树,将简陋的屋子装饰得十分漂亮。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吃着糖果,欢天喜地地感受着节日的气氛。“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在温馨的烛光里,50多名被艾滋病夺去亲人生命的孩子,用童稚的声音唱出了他们的渴望。
      孩子们的“爸爸”朱进中眼看着这个场景,百感交集。
      朱进中是河南人,他所在的柘城县岗王乡双庙村曾是当地有名的“卖血村”。还在上世纪90年代初,村民为了摆脱贫困,纷纷跑到县城去卖血。从1997年开始,这些村民开始不断地得“怪病”死亡。村里人开始得知“艾滋病”这个名称。2001年8月,朱进中在郑州也被检查出是艾滋病感染者。
      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艾滋病人,他们离开人世,留下有年幼的子女。这些孩子父母双亡,或者单方死亡但无法继续抚养的孩子,这些孩子称“艾滋孤儿”。
      “艾滋孤儿”由于沾染了“艾滋”二字,很少人敢接近他们,他们遭受着歧视、羞辱与贫困。朱进中看到这些孩子的流利失所、无人照顾,忍饥挨饿、得不到关爱,心里十分难过。
      2003年2月底,在一名志愿者的资助下,一个收留艾滋孤儿的“关爱之家”在朱进中自家的小楼里办了起来。随后,52个孩子陆续来到这里,原本生活难以为继的孩子们有了家。
      朱进中成了这些孩子共同的爸爸。他了解这些孩子。艾滋病夺去了他们父母的生命,这种伤害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阴影。一些孩子曾经受到其他孩子的嘲笑、欺负;一些孩子被亲戚当作�星,被拒之门外;一些孩子甚至已萌生了仇恨的心理,发誓长大了要去报复那些传染艾滋病给他们亲人的“血头”。朱进中知道,孩子们是无辜的,他们都是艾滋病的受害者。
      朱进中把所有的心血都投入到“关爱之家”当中,他负责孩子们一日三餐,让他们上学,想尽心思来关怀他们。
      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在这个大家庭中过着健康、快乐的日子,他忘记了自己的疾病,转而得到了一种全新的喜悦:“我虽然不是这些孩子的亲爹,但我能给他们一些父母的爱,他们也给了我欢乐。”
      2003年8月以后,每月为“关爱之家”提供经费的志愿者突然中断了与朱进中的联系。缺乏资金使“关爱之家”陷入前所未有的窘境。为了继续维持“关爱之家”,朱进中去北京寻求相关机构的援助。
      在北京,朱进中的事迹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人们被他与“艾滋病孤儿”之间的真情深深打动。孩子们还被请到北京电视台的演播室,同电视面对面诉说他们的辛酸遭遇。社会各界对“关爱之家”伸了援助之手,各地的捐款纷纷而来。
      2004年3月,政府在当地成立了阳光家园,专门收养艾滋病孤儿,对他们进行照顾。“关爱之家”的孩子们被送往崭新的校舍,在那里,他们将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开始新的生活。朱进中虽然依依不舍,但感到十分欣慰:“他们遭遇了很多不幸的事情,但他们都是坚强、了不起的孩子,我相信他们会继续得到关爱,健康成长,以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后来的日子里,朱进中除了参加村里的生产自救项目,同时还参与一些和艾滋病药品有关的工作。他希望通过艾滋病感染者自身与社会各界的一起努力,使艾滋病早日被攻克。
      然而,朱进中的理想还没实现,就倒下了。2005年1月初,朱进中带着20多名艾滋病感染者到北京的医院就诊,返乡途中遇到大雪,汽车抛了锚,朱进中一行只好趟着雪水步行回家。到家不久染上感冒,接着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于2005年1月13日19时,朱进中永远离开了他爱的人和爱他的人。
      
       刘子亮的自强之路
      
      把具有劳动能力的艾滋病人组建成一个劳动示范基地,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这一直是刘子亮的梦想。
      刘子亮19岁结婚,婚后由于长时间为前妻治疗看病,积蓄花光。为了生计他到县城献血换钱,前后大约有四五次,大约就是在献血过程中导致艾滋病毒感染。
      1998年被确认感染艾滋病以后,刘子亮一家成为村民们避之不及的怪物,变得和瘟神一样可怕。没有人敢和他接触,不再有人和他一起做生意,没有人买他的东西;孩子有病无人敢看;妻子出门购物被拒绝……
      2001年12月1日,刘子亮在爱心人士的鼓励下,走进了《飘动的红丝带》晚会现场,他摘下墨镜,公开了自己的身份,成为中国第一位直面镜头的艾滋病感染者,被誉为中国艾滋病人迈向平等健康的社会生活的一大进步。
      此后,刘子亮受到媒体的广泛的关注,他与著名演员濮存昕一起宣传艾滋病知识,还在北京某医院的大力鼓励、资助下,骑着自行车经过多个省市,与朋友一起开始了“预防艾滋病,你我同参与――筑起民间防线万里行”的征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各地的人们讲述预防、控制艾滋病科学知识。
      刘子亮也得到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资助,但是,靠别人养活不是他希望的生活:“只要用自己的劳动来维持家庭的幸福和发展,那才是一个人最大的尊严。”
      2003年3月,刘子亮来到大连。一位名叫周华敏的爱心人士买了家具,为他安置了一个舒服的新家。但是,寻找工作的过程,却远没有他想的那样乐观,很多人对他感到恐慌与躲避不及,尽管刘子亮因为怕人嫌弃,从来不主动与别人握手,也不跟别人一起进餐,仍旧没有人请他工作。还不断有人告诫热心帮助他的周华敏:“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要把他与别人绝对隔绝开来。”
      7月,由于种种原因,刘子亮不得不回到河南老家。这段充满挫折的经历,使他感觉到一个艾滋病感染者走上自立自强的道路是多么的艰难。
      在刘子亮所在的附近几个村庄,有一大批拥有劳动能力的艾滋病感染者没有工作。刘子亮想:他们没有生活来源,有的些人社会产生仇恨,去外边做违法的事情,有的就呆在家里等着救济,这样不仅增加政府的负担,而且对社会危害也很大。要是能把他们组织起来做一些事情,有了生活来源,这些问题就不会出现了。
      由此,刘子亮萌生开办一个为艾滋病感染者服务“子亮俱乐部”,帮助其他艾滋病感染者解答一些疾病方面的问题,宣传艾滋病方面的知识,为他们联系治疗药品。同时成立一个生产自救基地,办一个养殖场或者花卉基地,让有劳动能力的艾滋病感染者都来这里工作。
      目前,刘子亮开始了四处奔走,积极寻求合作,这早日实现这个愿望努力着。不管有多难,刘子亮坚信,只要有光明补偿,在无边黑夜之中,再艰难的等待也是值得的!

    相关热词搜索: 艾滋病 明星们 呼唤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