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最美社工”张洁:流动儿童的“知心姐姐”

    时间:2021-01-12 22:08:0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正道

    张洁与农民工小学的孩子们

    10岁那年,福州女孩张洁与邻家姐姐在闹市走散,张惶无措之际,几个农民工凑钱帮助她打出租车回家,从此,张洁内心埋下了报恩的种子。2013年,张洁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创办“菁英地带”社工站,开展心理咨询、情绪辅导、家庭访问等服务。通过调研张洁发现,流动母亲与孩子之间沟通不畅,家教方式粗暴简单,她又创办了“村童妈妈聚乐部”,成为流动母亲和孩子最为信赖的人。张洁的多年社工路从不被认可到受到社会广泛肯定,她本人也获得“中国最美社工”“福建最美志愿者“等荣誉。

       儿时走失农民工助她回家,筹办社工机构服务流动儿童

    2013年元宵节过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区居民陈兰香看到女儿张洁仍没有返回广州上班的打算,便提醒她该订票了,不料张洁却告诉母亲:“我不去广州了,我要在福州开展社工服务,为农民工做些事情!”

    母亲听后吃了一惊,她劝女儿一定要想清楚,福州的社工服务几乎是空白,她一个女孩子势单力薄,创业会很艰难。张洁却坚定地告诉母亲,她想试一试。

    母亲看劝不动女儿,无奈地摇摇头。她不知道的是,张洁为农民工做些事情的想法,早在10岁那年就萌发了。

    那是1996年5月的一个周末,邻家小姐姐来找张洁,约她一同前往市里玩。两人先坐城郊中巴,再转公交,然后到了市中心五一广场。偌大的广场人流如织,张洁和邻家姐姐徜佯在欢快的人流中。然而,中午1点左右,张洁去了一趟厕所,出来后邻家姐姐却不见了。

    张洁没敢离开,就在原处静静地等着。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直到华灯初上,邻家小姐姐也没过来,张洁从焦急变成了害怕,一个人无助地站在那里,路人向她投来诧异的目光,却没有一个人驻足。

    晚上7点左右,广场西侧的建筑工地下班了,农民工三三两两地从张洁身边走过,一个身材不高满脸胡碴的中年大叔看着张洁惊惧的神情,停下脚步问道:“小妹,是不是遇到麻烦了?”张洁不敢应声,没想到大叔和蔼地说:“不用怕,我家里也有你这么大的女娃!”听了这句话,张洁才带着哭腔说:“我和姐姐走散了,身上没钱,回不了家了!”

    中年大叔听张洁说她家在市郊,就摸出几张纸币,让她拿去坐车!还没把钱递过来,他又向身边三位农民工说:“天这么晚了,女娃儿家坐公交车不安全,咱多凑些钱,让他打出租车回家吧!”那几位农民工点点头,把兜里的钱都掏了出来,中年大叔把一堆皱巴巴的钞票数了数,共36元钱。

    中年大叔把这些钱塞给张洁,又帮她拦了一辆出租车,给司机师傅再三叮嘱,务必把张洁送回家,细心的中年大叔还记下了出租车牌号。到了家,张洁才知道父母都快急疯了。原来,邻家小姐姐和她走散后,独自回了家,并告诉了张洁的父母,天黑了还没等来女儿,父母急坏了,看到女儿坐出租车回来,才放了心。张洁将帮助自己的那群农民工叔叔牢牢地记在了心里,并埋下了想要报恩的种子。

    本文主人公张洁

    2008年春节后,在华南师范大学读大四的张洁到四川成都市郊一所小学实习。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了,张洁和孩子们一起经历了那个终生难忘、惊心动魄的时刻。地震过后,校舍损毁严重,所幸无人员伤亡。灾难对师生心理冲击特别大,从广州来的一支社工队伍来到张洁所在的学校,为师生们做心理辅导。这是张洁初次接触社工,她深深地感到社工对困难阶层的重要性,并被社工“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所打动。2009年春节后,张洁到广州做了一名全职社工,通过自己的努力,给陌生人送去爱心和帮助,而她也获得了快乐。

    2012年春节期间,张洁回福州探亲的时候,到城中村做了一次社会调查,经过这次调查张洁发现,农民工来到城市打工,与城市的融入度不高,个人价值感比较低,这种感觉又延续到他们的子女身上,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家庭和社会矛盾,尤其是农民工子女从小没有在多元视角下长大,视野较窄,无法适应城市的发展,迫切需要社会提供针对他们的适应性教育。

    回想起当初农民工对自己的帮助,张洁决定到家乡福州创辦一个专门为农民工服务的社工机构,推动当地社工的发展。

    由于福州当时由社会力量创办社工机构的情况并不多见,所以当张洁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父母及福州的朋友时,遭到了所有人的强烈反对。一个要好的朋友直言不讳地告诉她:“你还是回广州吧,5年后再回来,福州这里社工发展得没这么快!”父母更是不理解女儿的选择,他们觉得女儿在广州工资较高,福利也好,回到福州创办社工机构是自讨苦吃。

            愈挫愈勇社工站终于进校园,经费窘迫孩子们捐出零花钱

    虽然身边所有人都反对自己,但张洁已打定主意,带着4年积赞下来的3万多元钱回到家乡,注册了福州市信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她要在福州率先把服务农民工群体的民办社工机构做起来。

    注册社工服务机构后,如何打开局面是张洁面临的第一道难题。她决定先在一些农民工子弟学校开设社工站,提供农民工子女心理辅导等服务。

    张洁满怀信心地和创业伙伴来到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向学校保安说明来意,保安以为社工站就是辅导班,便斥责说:“你们要开培训班,自己去开,来学校干什么?”任凭张洁如何解释,学校保安就是不相信,还撵他们走。

    张洁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地去学校门口蹲守,希望能碰见校长。终于,学校保安被张洁的耐心打动了,不仅让她进了校门,还亲自带着她去找校长。见到校长后,张洁把自己制作的调研报告递给他,校长一边翻一边摇头,很快把那份资料还给了张洁,笑着说:“我们好像不是很需要这样的服务。”

    好不容易见到校长,张洁却被拒绝了。她没有灰心,带着创业伙伴又走访了其他几所农民工子弟学校,仍然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为了增强说服力,张洁又扩大了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调研,当她拿着厚厚的资料再次找到曾经拒绝他们的一位校长时,校长被张洁坚持不懈的精神打动了,同意借给她一间教室开办驻校社工站。铁树终于开花,校长同意的那一刻,张洁和同伴瞬间从椅子上跳了起来,连声对校长道谢。

    接下来一周,张洁和同伴对那间40平方米的教室进行了精心布置,他们粉刷了墙壁,添置了书架和桌椅,把教室布置得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很快,他们的“菁英地带”社工站对孩子们开放了。张洁希望自己能成为孩子们的“知心姐姐”。

    社工站开放第三天,一位班主任来找张洁,说他们班有位叫林逾欢的同学,动过几次手术,由于药物的影响,学习成绩下降很快,性格也变得十分敏感,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希望张洁对她进行心理辅导。

    张洁对林逾欢进行了家访,发现她情绪反常的真正原因并不是班主任所想的那样,而是林母平时不注重与孩子的沟通,说教较多,导致孩子对母亲越来越反感,亲子之间裂痕增大。有时母亲靠近她,她就往后退,甚至跑到阳台上大吼大叫。

    张洁分析,林母与女儿的沟通模式出了问题。接下来,张洁和林母进行了交流,引导她站在女儿的角度,与孩子进行交流。接下来,张洁为母女俩做了多次心理辅导,她让母女俩面对面,手握着手,母亲凝视着女儿说出内心感受,当林妈妈说出“欢欢,妈妈很担心你,看到你不开心,妈妈也很难受”的话时,母女俩都哭了。张洁的心理辅导让她们的心结解开了,林逾欢变得阳光起来,还做起了社工站的小志愿者。

    社工站开办以后,每逢课间或放学后,孩子们都会来到这个让他们感到新奇和开心的教室,孩子们更喜欢他们的“知心姐姐”。

    学校社工站运行后,由于事务太多,张洁雇了几位员工,一起维持社工站的工作。半年后,张洁募集来的钱花光了,她只得自掏腰包维持社工站的运转,很快她从广州带回来的积蓄也用完了,不得不经常外出募集经费,社工站只能断断续续地对孩子们开放。在募集资金的过程中张洁还遭遇了不少质疑,不断有人向她泼冷水。

    诸多的不顺让张洁压力倍增,甚至有了放弃的念头,但她还是放不下那些可爱的孩子。有一天,张洁来到社工站,当她开门的时候,发现门底下有东西挡着,蹲下来一看,竟是一堆硬币、纸币。张洁立马意识到,这些是孩子们捐出来的零花钱,他们中有人知道她为了经费奔波的事情,就发动同学们把零花钱捐出来,塞进社工站的门缝里。

    孩子们的举动让张洁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百感交集,她蹲在门口对着那一堆零钱放声大哭。平静下来后,她觉得孩子的爱让自己没有理由退缩。

            创办“村童妈妈聚乐部”,为流动母亲送去阳光

    随着福州市不断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相关部门对张洁的社工服务公益项目给予了资金支持和政策助力,让她倍受鼓舞。

    张洁了解到,福州市晋安区,2016年流动人口有40万,约占全区人口的1/2,他们大都住在城中村,很多流动儿童得不到足够的关爱和教育,也没能力上兴趣班,父母忙于生计,忽视了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不少父母由于生存压力大,把不良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造成了亲子关系的紧张。

    2017年春节后,张洁将服务范围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和社区,创办了为晋安区流动妇女提供生活联谊空间的“村童妈妈聚乐部”,定期举办有关妇女健康、情绪健康、亲子关系及文化交流的活动。

    每個周末,张洁都要在“村童妈妈聚乐部”举办亲子系列课程讲座、育儿经验交流会。有一次,四川母亲李艳向张洁诉苦,她有一对读小学三年级的双胞胎儿子,这两个孩子做事没有章法,很拖沓,李艳夫妇每天打工很累,管起孩子来心有余力不足,两个孩子成绩一直不好,李艳对孩子没少发火,两个孩子与她很对立,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听了李艳的倾诉,张洁和志愿者对她进行了家访,近距离接触了她的双胞胎儿子。经过观察,他们发现这两个孩子还是很有上进心的,只是对父母简单粗暴的管教方式有些抵触。随后,张洁建议李艳给两个孩子每人买个闹钟,和他们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让孩子们学会自我管理。自主权下放后,孩子们很兴奋,觉得妈妈把时间“还”给他们了。此后一连三周,张洁带着社工多次回访,李艳的两个儿子高兴地向“知心姐姐”报告:“妈妈脾气变好了,发火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在“村童妈妈聚乐部”,张洁还接触到一个叫董玉芳的农民工母亲,她刚来时满脸愁容,连续参加三次活动后,向张洁敞开了心扉。董玉芳来自江西吉安,2015年离婚后带着三个孩子到福州打工。三年来,董玉芳打过多份工,由于没文化也没有技能,再加上孩子多,母子4人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由于生存压力巨大,又找不到人倾诉,董玉芳把打骂孩子作为宣泄情绪的唯一渠道,可打过孩子后,她又很自责,陷入这样的负面情绪中,董玉芬每天都活得很累,她向张洁寻求情感方面的支持。

    张洁和志愿者到她家里去了几次,孩子们怯生生的目光揪痛了张洁的心,她一方面对董玉芳进行心理疏导,一方面和孩子们互动,还把孩子们带到社工站,让他们和同龄孩子们一起参加活动。

    张洁清楚,像董玉芳这样的农民工不少,他们自身没有条件受到良好教育,也不太懂得如何教育好孩子,加上生活窘迫等原因,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几经努力,张洁与董玉芳签了一份“协议”,这份“协议”规定,董玉芳以后不能再打孩子,孩子犯错时要打电话给张洁,由张洁介入帮助教育孩子。她和志愿者每周至少去董玉芳家两次,给她提供心理辅导等。经过半年的努力,董玉芳渐渐开朗起来,多次带着孩子来“村童妈妈聚乐部”参加活动,在这里,孩子们不但学到了很多新技能,还学会如何帮助家人和身边人。

    这些年,越来越多像董玉芳这样的流动母亲及他们的孩子得到张洁的帮助。在很多孩子眼里,“知心姐姐”就是他们心里的白雪公主。

    截止2019年底,张洁创办的“村童妈妈聚乐部”及“菁英地带”社工站累计服务流动困难群体29450人次,救助儿童400人,处理家庭暴力伤害案365例,张洁本人获得“福建最美志愿者”“中国最美社工”“最美晋安人”等荣誉。

    如今,在张洁的带领下,“村童妈妈聚乐部”和“菁英地带”社工站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年轻志愿者,他们的青春在无私奉献中闪光,他们的付出也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丽。

    责编/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

    相关热词搜索: 社工 最美 知心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