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统编语文教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时间:2023-04-04 10:32:2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统编语文教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语文教材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和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于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明确的思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国家事权的核心体现和铸魂工程的重要依托,统编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尤为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的文章选篇、内容安排、导语和习题的设计等诸多方面”,力求将语文教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落到实处。xx年,教育部为落实在课程教材中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主题内容、形式等。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从内容上来讲,统编语文教材中丰富多样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内容都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已有部分研究对语文课程、教材及教学过程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过分析。如王陆正等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方面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反映中华文化认同的内容进行分归纳总结,概括了中华文化认同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呈现特征。任翔通过总结现行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发现语文教材传统文化内容整体性不足,内容编排缺乏系统性,各学段传统文化内容没有很好地衔接。xx等通过教学案例分析了统编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教学路径。章乐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研究,从教育目的、内容选择、教材架构、教学建议四方面提出改进建议。xx等人从增强研究、政府服务和资源开发与教师培训等方面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策略。已有研究对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及特征的分析相对较为零散,侧重于对统编教材中传统文化传承的进一步落实提出建议,目前尚未发现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统编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特征及传承方式进行连贯、系统的文本分析研究。本研究试图建立相对完整的分析框架,对义务教育统编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把握语文教材文化传承的内容及特征和实现路径。

      一、文以明道:统编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

      为系统地研究义务教育统编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由2位编码员共同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类。研究对象是教育部组织编写的 2022新版小学、初中的统编语文教材,共18册,具体内容包括教材中汉语拼音、识字、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习作、习作例文等栏目。统计规则如下①(由于小学阶段课文汉语拼音、识字、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习作、习作例文等栏目占教材的很大比重且含有大量传统文化内容,虽然这些部分与课文在体例与栏目意义上面分量无法等同,但如果忽略这部分,数据的说服力将大打折扣,经语文学科专家建议后决定将其归为 1个统计单位。初中阶段则将“阅读”部分均以单篇课文为最小分析单位,将每篇课文视为 1个条目。):一是在统计过程中,小学的“汉语拼音”“识字”“课文”单元正文部分和初中的单元“阅读”部分均以单篇课文为最小分析单位,将每篇课文视为一个条目,依据课文数量计数;其余部分均以“栏目”为最小分析单位,将一个“栏目”视为一个条目来计数;二是当某个条目中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目时,则给对应的类目记1次,且在一个条目中最多给同一个类目记1次;三是如果某个条目涉及两个及以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目,则给不同的类目分别记1次。统计结束后,运用霍斯提公式对 18册教材的编码进行了信度检验。信度检验程序如下:(1)两位编码员熟悉传统文化内容分析框架的内容并明确具体统计方法;(2)两位编码员独立完成小学、初中共18册教材的编码;(3)用霍斯提公式对编码数据进行信度检验。编码员 1统计的传统文化类目共计1351次,编码员2统计的传统文化类目共计1321次,二者统计一致的部分共计1256次。因此,运用霍斯提公式可得编码员间的互相认可度R=21256/(1351+1321)≈94.01%②(所有数据百分比都经过四舍五入后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说明本研究的信度较高。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统编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方面。

      (一)物质文化:国家形象建构的物质基础服饰、饮食、建筑、科技成果等传统物质文化是中国国粹的集中体现,在古今碰撞与交融中诉说着中华民族富强与繁荣的灿烂历史。物质文化在统编小学和初中的语文教材中共出现了95次:中国服饰文化43次,中国饮食文化9次,中国建筑文化35次,中国科技文化8次。物质文化从不同方面凝聚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智慧。其一,以传统服饰的古典韵味体现服饰之雅。随着不同朝代的变迁,中国人的服装样式和穿衣风格也随之发生改变,但追求精致生活与美丽享受的理念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内心世界。中国服饰文化主要表现在教材的插图中,如小学一年级上册 《我上学了》(一上p2)的第一部分“我是中国人”展示了五十六个民族的传统服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直接地传递传统服饰文化的魅力。其二,以饮食文化的繁荣丰富体现饮食之道。在饮食方面,不同地域所具有的独特气候特征造就了酸甜苦辣等不同的口味偏好,但对食材的精心挑选、对食物的用心烹调,是中国人对自己最好的慰藉和犒赏。中国饮食文化在二年级下册的《中国美食》(二下p35)中得到了集中展示,课文以图片的形式列举了几道代表性菜肴和常见的烹饪方式,旨在激发学生了解、探索中华传统美食的兴趣。其三,以中式建筑的恢宏大气展现建筑之美。在建筑方面,精妙绝伦的建筑风格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中国建筑文化出现的频次较高,如三年级下册的《赵州桥》(三下p40),五年级上册的《圆明园的毁灭》(五上p54),八年级上册的《中国石拱桥》(八上p98),《苏州园林》(八上p104)等都详细介绍了中华传统建筑的独特风格,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其四,以中国发明的先进理念展现科技之光。在科技方面,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人勇于实践探索的珍贵成果,不仅造福了中华儿女,也为世界人民提供了便利。二年级下册《李时珍》(二下p114)记述了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这部药学著作的经过,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三下p37)讲述了造纸术的发明过程及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展现了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统编语文教材在对物质文化的内容、特征、意义等详细描述的基础上,深层次剖析其中永恒的价值内核与同一的民族性格,在强大“硬”实力、深厚“软”实力的双重支撑下,力图实现国家形象的整体建构。追逐美、享受美、善于发现和勇于探索,这些宝贵的品质与中华儿女所创造的灿烂繁荣的物质文化一道,成为神州大地最亮丽的名片,为世界人民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爱上中国提供了途径。

      (二)精神文化:民族气质塑造的精神动力精神文化作为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人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感态度等的总和,精神文化在统编语文教材中共出现了1110次,其中,中国语言文字文化356次,中国传统文学文化496次,中国传统艺术文化95次,中国传统历史文化92次,中国传统宗教文化4次,中国传统美德67次。统编语文教材中构建了包括汉字文化、文学文化、艺术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中华传统美德在内的丰富多元的精神文化体系。作为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成人之要,精神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和民族气质的集中体现。其一,历史悠久的汉字文化展现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精髓,统编语文教材中尤其注重对于汉字文化的传承。如一年级下册的《猜字谜》(一下p8)选取了两则趣味字谜,不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也培养了他们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安排了寻找“最美对联”的小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感知汉字的奥妙、魅力(七下p154)。其二,形式丰富的文学文化书写着悠长岁月中的喜怒哀乐。中国传统文学文化在教材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以中国传统诗词居多,且诗词的理解难度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如:一年级上册的汉乐府诗《江南》(一上p58)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九年级下册的宋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九下p58)引用了大量典故,理解这首词需要学生有一定前期知识储备方法;中国传统神话传说、散文、寓言和小说在教材中的整体分布较为零散,但在某个年级会以单元形式集中展示,如:四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为专门的神话单元(四上p47),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九上p110)为专门的小说单元。其三,鲜活生动的艺术文化演绎着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在统编语文教材中的表现形式较为多样,如: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书法欣赏部分(五下p50)采用图片形式展示了南朝智永的楷书、唐代怀素的草书和明代文征明的行草,八年级上册《梦回繁华》(八上p114)图文并茂地描述了《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北宋汴京城的繁荣景象,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拓展延伸部分(九下p121)提供了戏曲知识擂台赛、观看戏曲表演、合作上台表演等多种方案,使学生了解戏曲知识、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其四,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刻画着国人饱满的民族气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历史的高度凝结。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故事犹如铺陈开的历史画卷,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特定历史时期的别样风情。如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四上p110)集中介绍了王戎、西门豹、扁鹊、纪昌等历史人物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人物的形象及其精神。此外,还有多源汇聚的宗教文化承载着普通民众的精神寄托;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诉说着传递千年的礼序哲学。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绵延五千年而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独特标志,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统编语文教材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将传统美德、传统艺术、历史文化等要素巧妙、自然地嵌入课文、习作、综合性学习等环节中,让学生全方位、沉浸式体验精神文化的情感魅力,品味其中蕴含的精神文明,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民族气质的孕育与塑造。

      (三)制度文化:意识形态构建的制度保障制度文化作为社会生活中各种规范的总和,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紧密相关,具有凝聚社会力量、协调社会关系的作用。制度文化在小学、初中统编语文教材中共出现了96次,其中,政治制度70次,经济制度4次,法律制度3次,礼制制度19次。具体而言,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制度文化体现了以下精神实质:其一,政治制度的意识形态性。中国政治文化在封建社会中主要表现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家国同构,使得中国人具有极强的家国情怀和大局意识。教材中涉及到的中国政治文化既有应然层面的期许,也有实然层面的表现,如:八年级上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八上p128)体现了孟子的“仁政”主张,君王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其二,经济制度的特殊规律性。封建时期中国经济文化的典型样态是男耕女织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有着浓厚的农耕文明的色彩。如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五上p40)中,“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突出展示了古代社会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方式。其三,法律制度的规约性。传统中国法律文化的核心是礼和法的相互渗透与结合,礼制为体,法制为用。九年级下册《陈涉世家》(九下p129)中促成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在于谪戍队伍因天气影响未能按时到达驻扎地,按律当斩,这是中国法律文化的直接体现。其四,礼制制度的伦理规范性。中国礼制文化起初以约束人们行为、规范社会秩序为目的,之后“礼”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礼制则融入人们的日常行为和思维方式,成为中华民族特质的一种体现。中国礼制文化主要表现在课文中人物的具体行为中,如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九下p54)中,主人公在请教前辈的过程中“俯身倾耳以请”,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尊师重道之礼。统编语文教材将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礼制制度等制度文化融入特定历史背景,在整体性呈现的基础上,实现对“民族自我”的回溯、理解、反思与认同。制度文化中所包含的各种行为规范,多由起初的外在束缚变为了中国人的内在自觉,促进个体的发展和社会有机体的进步,塑造着中国人的集体个性。传统制度文化带将中国人紧紧联结在一起,形成了社会意识形态的最初萌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制度文化催生出了新的意识形态,但是新的制度文化与传统制度文化不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在继承中创新与发展。传统制度文化所蕴含的意识形态影响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仍然以文化基因的形式存在着,它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永恒不灭的灵魂。

      (四)行为文化:文化符号传播的行为表征行为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由历史沿袭加以传承的行为模式,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行为文化在小学、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共出现了50次,其中,中国传统节日19次,中国传统习俗31次。其中,中国传统节日多与农业环境和气候规律紧密相关[12],蕴含在传统节日中敬畏自然、尊重规律的传统也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世界,指导并规范着现代中国人的行为。如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二下p31)采用传统民谣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集中展示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七个传统节日,以及贴窗花、看花灯、赛龙舟、吃月饼等与之相对应的传统习俗,以便学生整体把握传统节日的时间顺序及其与传统习俗的对应关系。中国传统习俗则以更为具体的行为样态承载着浓郁的人文关怀,无论是除夕的团圆饭、压岁钱,抑或是清明节的祖先祭祀,都体现着中国人对人情的维系、对亲情的重视和对伦理规范的自觉遵守,寄托着家和万事兴的美好企盼,也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人的精神风貌。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三下 p34)选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来介绍正月初一、清明节、重阳节的不同习俗,由此引出探究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及独特习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激发学生了解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的兴趣。统编语文教材中的行为文化聚焦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从历史渊源到现实传承,从文化符号到价值认同,在传统与现代性的交织中,展示出行为文化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和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力。以中国传统节日和中国传统习俗为代表的行为文化宛如一条无形的纽带,通过连通历史传统与现代生活,拉近家庭个体与社会群体,稳定着统一的民族心理,凝聚着强大的民族力量,使中华民族以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

      二、文以载道:统编语文教材文化传承的内容特征

      统编语文教材中丰富多样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内容都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其丰富多样的编排和展现深刻体现了语文课程“文化自信”的育人目标。从内容、立意和编排的角度分析,统编语文教材的文化传承展现了以下特征:

      (一)文化内容的“四位一体”

      在对18本义务教育统编语文教材统计分析后发现,义务教育统编语文教材体现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位一体”的文化内涵。四类传统文化又可细分为中国服饰文化、中国传统语言文字文化等16个二级类目以及中国传统字谜、中国传统神话传说等17个三级类目。其中,物质文化共出现95次,精神文化1110次,制度文化96次,行为文化50次。四类文化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从主题分布情况而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精神文化占据主流。义务教育统编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类目从高到低依次为:精神文化(82.16%)、制度文化(7.11%)、物质文化(7.03%)、行为文化(3.70%),其中,精神文化所占比例最高。这与语文学科的性质有很大关联,精神文化中的中国语言文字文化、中国传统文学文化和语文密不可分,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从年级来看,各年级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级类目均为精神文化,其所占比重随着年级的升高整体上呈增加的趋势,但各年级间精神文化所占的比重是增加和减少交替进行的,使教材内容涵盖的面更广、内容更丰富。在精神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学文化以诗词、神话传说、散文、寓言、小说等丰富多样的内容占据着教材的大部分版面,使学生在学习经典的过程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感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统编本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不仅注重传统文化内容的全面性、多样性,也极重视传承过程与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一致性、协调性。一、二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知识储备较少,但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传统节日、传统习俗等有具体的经历和感受,因此小学一、二年级教材编排了《春节童谣》(一上 p114),《端午粽》(一下p46),《传统节日》(二下p31)等课文,将零散的生活经验系统化,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三、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仍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尚不具备抽象思维,物质文化中的服饰、饮食、建筑、科技文化相对具象,易于理解,因此教材中编排了《纸的发明》(三下p37),《赵州桥》(三下p40),《天窗》(四下p7)等课文,让学生形象感知物质文化的具体表征;从五年级开始,学生逻辑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具备了理解抽象制度文化的认知基础,因此从五年级开始,教材注重将中国政治、经济、法律、礼制文化融入课文中(以文言文和古诗词居多),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制度文化的传承,如五年级上册的《将相和》(五上p18)通过 “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呈现出战国时期的秦国与赵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博弈。

      统编语文教材中制度文化随年级递增,物质文化与行为文化均匀渗透。从五年级开始至初中,制度文化的比重不断增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制度传统文化内容相较于小学一至三年级而言比重有所增加,初中学段的制度文化内容相较于小学四至六年级乃至整个小学学段而言都占有更大的比重。三个阶段间传统文化内容所占的比例呈明显的阶梯式增长,第一阶段制度文化内容所占的比例为 34.90%,第二阶段为61.16%,第三阶段84.48%。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在统编语文教材各年级中分布基本均匀,具体内容如国体、政体、选官制度、土地制度、赋役征收制度、农业政策、货币政策、各类法律制度、法律思想等促进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的社会制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猜灯谜、清明祭扫等常与特定民族节日相联系的传统习俗。这些传统文化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在小学阶段的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口语交际、习作,初中阶段的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写作、课外古诗词诵读等栏目中,指向特定的文化内涵,寄托着真挚的民族情感。

      (二)文化立意的深刻多元

      教材文本具有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双重结构,显性的文字直白地展现文字本身所表达的意义,文字背后的隐喻无声地向学生言说着符号背后的价值。统编语文教材承载着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国家意志,其文化传承的立意不仅有一定多元性和深刻性,其呈现方式也体现一定的“隐喻性”,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相并重。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传统,从历史的长河中款款走来,在岁月的激荡中历久弥新。饮食文化如茶文化、八大菜系等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饮食风尚,承载着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所孕育出的独特味觉记忆与家常情感;服饰文化如汉服、中山装、各少数民族服饰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外显,蕴含着中国人所特有的审美偏好和别致匠心;建筑文化如四合院、苏州园林等不仅是适应地理环境的创造性发挥,也是古往今来能工巧匠的智慧结晶;科技文化如四大发明、医学著作等作为我国发展历史上的耀眼明珠,体现着中国古代先民的善观勤思、勇于探索实践的宝贵品质。语言文化如字谜、成语、谚语、对联等,作为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现实文化的镜像,成为社会思维的强大引导力量。传统文学中的诗、词、歌、赋、散文和小说,以及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神话传说和寓言,构思灵巧,指向明确,总结客观世界的规律、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和丑恶、诫勉劳动和学习,具有很强的思想功能和现实意义。传统艺术文化如绘画、书法、音乐、戏曲、雕塑等孕育了独具特色的东方审美文化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大众的审美品位。中华传统美德则从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群体的关系出发,形成传统文化中具有普遍价值导向意义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这些宝贵的物质文化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历史的产物,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重视和深思。

      其次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中国语言文字、中国传统文学、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等精神文化在统编教材中出现98次,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符号体系和情感系统,具有极强的民族性。但民族性并不意味着封闭性,许多在教材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同时展现了世界共有的精神追求,如推己及人的处世哲学,和谐包容的政治理想,追求和平的外交理念,科学的探索精神等。四年级下册的《千年圆梦在今朝》(四下p26)描绘了中华民族千年以来的飞天梦,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明代官员万户的飞行尝试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这些遨游太空的想象与探索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尽管万户的飞行尝试未能成功,但他仍然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渴望飞天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也是世界人民的。八年级上册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八上p128)则为统治者实行仁政提供了有效指导。这些极富创造力的经济、政治制度建构深烙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印记,但其中所蕴含的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世界共有的理念和追求。

      再次是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等行为文化在统编教材中出现45次,是中华民族在较长历史时期内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是代代延续下来的传统,至今仍然沿用,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如三年级下册的《古诗三首》(三下p34)分别记述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一年级上册的《春节童谣》(一上p114)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形式传承春节期间每日的主要习俗;一年级下册的《端午粽》(一下p46)则以小短文的形式从端午节的传统食品粽子入手,讲述端午节的由来。从古诗词到童谣再到现代文,传统节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习俗跨越漫长岁月,成为中华民族贯通古今的情感寄托,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情感交融。

      (三)文化编排的“三重勾连”

      统编语文教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了结构化编排,体现出符号文本、教学场景、价值内涵的“三重勾连”的编排特色。

      一是符号文本与教学场景相勾连。统编语文教材在“立德树人”“守正创新”“核心素养”这三大编写理念的指导下,除选编传统意义上的单元、课文外,创新设计了“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一课一得”的写作专题以及实践导向的综合性学习,以各具特色的活动形式承载着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内容。学生在广泛阅读的过程中能了解、感知传统文化的产生背景、表现形式及独特内涵;在写作过程中能自主思考传统文化的独特意义和现实价值,自觉寻找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抒写理解与感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能深入实践,动手、动脑、动心,通过反思、行动与探索领悟传统文化魅力、产生传统文化认同。

      二是符号文本与价值内涵相勾连。在符号文本的展示上,部分年级安排了以“传统文化”为主线的专题单元,大部分单元都设置了古诗、寓言等传统文化文本,一些特定课文内部也穿插渗透着传统文化元素,通过整体统筹,实现点、线、面结合,确保教材编排符合传统文化的内部结构和学生心理发展的逻辑顺序。在传统文化内容结构化编排的前提下,学生对部分传统文化内容进行整体感知的同时,也能从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体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由浅入深、由点及面,逐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理解与认同。

      三是教学场景与价值内涵相勾连。统编语文教材中除单元课文外,还安排有不同的栏目,如小学阶段的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口语交际、习作,初中阶段的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写作、课外古诗词诵读等。这些栏目以不同的形式承载着多样的传统文化内容,在这一结构安排的推动下,学生能够采用多种不同的活动方式了解、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独特价值,使学生能主动探索不同的视角、调动不同的感官,在丰富学习体验的基础上充分理解、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独特价值,由内而外树立起强大的文化自信。

      三、文以化人:统编语文教材文化传承的实现路径

      按照知识社会学的观点,教材为社会价值建构提供了一种机制,借以形成特定的社会形态社会语境。能否有效利用教科书来“参考架构”个体与社会,取决于教师对教科书的理解以及在教育情境中的创新。为了更好地促进文化传承的目标在教学方面落地生成,统编语文教材教学需贯彻“价值为主、内容为辅”的教学理念,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渗透价值教育,实现“以文化人”。

      (一)以富强繁荣的物质文化培育学生爱国情怀

      物质文化是中国国粹的集中体现,在古今碰撞与交融中诉说着中华民族富强与繁荣的灿烂历史,有利于培育学生国家荣誉情怀。在教学中,教师要在对物质文化的内容、特征、意义等详细介绍的基础上,深层次剖析其中永恒的价值内核,实现对国家形象的整体建构。具体而言,教师首先应充分研读教材,了解教材编写意图,进而精准识别物质文化内容,主动搜集相关背景资料和补充性教学材料,加深自身对教材中物质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语文要素”为明线,引导学生体会不同文体的特点和不同表达方式的优势,使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教材中物质文化的内涵及特征,如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八上p104)是一篇说明文,该文所处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关注说明方法的运用,把握苏州园林的主要特点,引导学生体会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情感。最后,教师以“人文主题”作为暗线贯穿教学始终,通过依次递进的教学环节设计,逐步引导学生体会我国传统物质文化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价值,使学生充分认识我国物质文化的繁荣富强及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由内而外生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从悠久深远的精神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

      精神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情感积淀和价值追寻,为当今社会的发展供给充足的精神养分。统编语文教材在选文方面尤为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选取和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精神文化的多样表现形式,把握不同类型精神文化的独特内涵,让学生全方位、沉浸式体验精神文化的情感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汲取精神养分。具体而言,教师首先应注重诵读教学,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熟读成诵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古诗、文言文等传统文学文化中所蕴涵真挚情感和人物品质。其次,教师要适时进行专题整合,对艺术流派的发展、历史人物的故事、宗教汇聚的历程等进行背景资料的补充和完整过程的梳理,让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刻理解其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深刻内涵,如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六上p103)由《马鞭》《亮相》两篇与京剧相关的短文组成,虽然本课只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教师可以把握“京剧”这一传统艺术文化开展专题活动,将“京剧”这一主题分割为历史沿革、行当分类、脸谱特色、舞台道具等多个部分,通过小组汇报、班内交流分享等形式再重新加以整合,加深学生对京剧的认识,激发学生对以京剧为代表的传统艺术文化的热爱。最后,教师要善用写作教学,在引导学生体会文学魅力、感知历史发展、理解人物精神、领会传统美德的过程中,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展开,鼓励学生将学习中的所想、所感表达出来,在表达的过程中加深对精神文化的理解并积极主动地从中汲取精神养分。

      (三)基于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实现思想意识渗透

      制度文化作为社会生活中各种规范的总和,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紧密相关,具有凝聚社会力量、协调社会关系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在明白制度文化产生的特定条件和背景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现实基础,潜移默化地实现思想意识的渗透。具体而言,其一,教师考据特定制度文化的历史发展,让学生形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正确认识,进而引导学生在课文的具体情境中体会制度文化的规律、规约和规范。其二,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制度文化的背景资料,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和对特定制度文化的理解,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九年级下册《出师表》(九下p133)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了解文章创作背景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对诸葛亮、刘禅的身份以及诸葛亮出师伐魏的原因有初步了解,进而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更好地体会制度文化的背景性影响,加深对制度文化的理解。其三,教师可以巧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课堂情景剧的方式,重现历史场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揣摩人物心理、体会人物情感,深入体会制度文化对社会力量的凝聚和对社会关系的协调,进而反思当今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特点及其对人们日常生活和行为的规范,理解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对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产生深刻的文化理解与认同。教师在教学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将爱国主义思想、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的观念渗透给学生。

      (四)以贯通古今的行为文化推广文化符号的传播

      行为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由历史沿袭加以传承的行为模式,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稳定着统一的民族心理,凝聚着强大的民族力量,并以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在教学中,教师要在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统一中把握行为文化的推广意义,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的理解与热爱,使其自觉成为中华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的传承者、推广者。具体而言,首先,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通过课堂教学整合学生原有的零散经验,使学生了解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的由来、发展和演变,理解中华民族贯通古今的情感寄托;其次,教师要主动把握节日契机开展主题活动,组织包粽子、包饺子、猜灯谜等传统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和集体交流中产生对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的热爱;最后,教师应适时开展比较教学,如在学习端午节时,教师可以拓展介绍日本、韩国的端午习俗,使学生了解到不同国家节日和习俗的异同,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以及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从而能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基础上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

      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语文教材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统编语文教材所呈现的文化特性为学生勾画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灿烂图景,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义务教育统编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后发现,统编语文教材中丰富多样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内容都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其丰富多样的编排和展现深刻体现了语文课程“文化自信”的育人目标。统编语文教材重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国家形象的建构、民族气质的塑造、意识形态的溯源和文化符号的传播。以富强繁荣的物质文化培育学生爱国情怀,从悠久深远的精神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基于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实现思想意识渗透,以贯通古今的行为文化推广文化符号的传播是义务教育统编语文教材文化传承的教学要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未来的教材教学中,教师需立足关联、开放的文化立场,关注传统文化在教材中的呈现方式,准确把握其内涵、特征及意义,形塑“四位一体”的文化交融的共生机制,发挥文化的启蒙作用,自觉地把本土的、民族的优秀文化品质、价值观念等融入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创新教学组织形式,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指导,让学生深入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由内而外建立起强大的文化自信,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播者。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