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教育专区 > 正文

    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转向与样态探索

    时间:2023-08-12 11:38:4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转向与样态探索

    所谓型构即是基于长期人与人互动下所产生的关系性结构,而社会互动链是这一关系性结构的具体呈现。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将技术元素嵌入高等教育体系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导向。2022年3月,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启动仪式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要持续推进建设并充分运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进一步缩小“数字鸿沟”,把数字资源的静态势能转化为教育改革的动能,把制度优势和规模优势转化为教育发展的新优势,推动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应充分把握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客观要求,推动思政工作守正创新,需要善用数字化技术聚合教学素材和资源,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库。在技术的辅助下,通过精准供给教育内容、精准选择教育方式、精准运用多元载体来满足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所期与所获,完成思政教育从“粗放经营”到“精耕细作”的转变。线上思政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形成的教学方式创新,但我们在应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其中可能存在的隐性“陷阱”。如果仅仅为了迎合学生而过度追求方法、方式多样,忽视了课程思政之根本,落入技术至上的“圈套”中,则是对其本质理解的窄化,无法从实质上助推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学界关于技术赋能思政教育的相关研究主要从现状、表现形式、困境和解决策略等方面展开讨论,以现象研究和案例研究为主。社会加速批判理论认为:加速社会在带来便利化的同时,还导致了新异化形式的出现,罗萨认为可能解决的途径之一,就是去追求充满共鸣的社会关系。本文将以“结构—逻辑—范式”为基本框架探究技术赋能思政教育过程中教育形式、手段、覆盖面与呈现效果的演绎图式,全面阐述“事件”加速向度、“周期”加速向度、“产出”加速向度三种型构在思政教育中的现实性感知。通过分析归纳学生学习习惯与效率、学习效果异化与分化的表征,为技术嵌入思政教育的逻辑转向和样态重塑提供理论分析与参考,更好地推进技术赋能思政教育的高效率借力与高质量发展。

      一、多重型构:“技术流”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向度

      所谓型构即是基于长期人与人互动下所产生的关系性结构,而社会互动链是这一关系性结构的具体呈现。社会加速产生的很大原因是现代社会互动链条的复杂化演进,除了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化或群体性互动,人与人工智能工具的对话和互动也逐步拓展了链条的边界、延长了认知中轴。“技术流”嵌入思政育人的具体环节后,一方面工作节奏和进程被“催化”加速,另一方面也反向促进着技术手段的迭代更新,以适应更具时代特征的育人导向。

      (一)“事件”加速向度

     社会加速有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加速,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能用极快的速度完成过去需要耗时很久才能完成的任务,在此可以把其归为“事件”的加速向度。例如以往学生需要耗时很久、使用纸和笔写写画画历经多次修改版本才能形成的框架图和思维导图,现在可以直接借助于特定的软件一键生成快速导出并实时微调。在技术工具介入后,学生学习效率得到实质性提高,使得学习的进程和“速度”大大加快,时间的付出量不再是影响学习效果好坏的唯一相关因素。灵活运用技术设备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视为获得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学习时间,个体可以凭借这种优势实现在具体“事件”上的加速,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教师对学生学习掌握程度和学习的评价考核也发生相应改变,结果考核和过程考核并重的方式将会受到更多的重视并赋予更大比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借助于新型技术工具产生的知识加工“副产品”从本质上助推了教育形式和考核方法的迭代与创新。

      (二)“周期”加速向度

      科技更迭周期的不断缩短造成了第二个维度的加速:社会变迁的加速。社会变迁的加速意指社会各个事物、事件、信息的时效性逐步变得越来越短,罗萨把它视作“当下时态的萎缩”,人们越来越强调信息和事物的“新鲜度”,具有较高时效性的信息和工具会受到更多的追捧和青睐。正如最新款的电子产品线下门店还未发售线上官网就已经排起长队;许多热门话题事件在发生之前相关的报道就已经准备了多个版本,等到结果一出就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信息的交互和传递。这些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事物“更新换代”的加速,使得在实际中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加“着急”,时间周期上的缩短意味着事物发展进程节奏的加快。因为只有足够的快速,才能在同等条件下相比较于其他群体、其他工作具备更出色、更出彩的“意义”存在,一旦落后就失去了“先发性”和“创新性”。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同样也应当注意到育人“周期”的加速向度,学生的思想动向随着技术的应用与更迭只会变得更加复杂、多维且易变,只有突出“预见性”,才能缩短日常繁杂工作的推进周期,以“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态度跑出思政育人的“加速度”。

      (三)“产出”加速向度

      在上述两个维度的基础上,技术的更迭又带来了第三个社会层次的加速:生活步调的加速。人们开始对相同时间内的工作产出有了更高的标准和期待,不仅仅是在速度上,还体现在质量、效果等其他方面,在某种层面上可以理解为对“产出”提出了更高的加速要求。这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谋而合。从“三全育人”到“五育并举”,“高质量”的发展要求具体体现在目标要求、过程导向和结果质量的全部历程,不仅仅要从培养内容上扩域,还要从覆盖群体上共面,力争将思政育人“融”于课程的全过程,同时还要在实践育人中贯“通”思政理念,以实现“思政融通”的良好教育目标。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技术嵌入发展目标后,及时设立更高的自我预期,在“加速”周期中通过设定合理高效的发展节奏来实现自我提升,助推“效率”和“质量”的产出双赢。

      纵观上述三个加速向度,彼此之间相互关联且层层递进,加速科技的广泛使用促进了技术自身的进步,让“事件”的完成周期被缩短,社会变迁和生活步调也随之继续被加速,对质量和效果的“产出”要求也逐步提高。这三个向度不断地循环反复,相辅相成、共演共生,正是现代社会在各方面不断被加速的原因所在,也给高校思政育人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工作思路。

      二、结构嵌入:数字技术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优势

      嵌入本指社会经济结构嵌入社会关系中的一种状态,后随着应用范围不断扩展,格兰诺维特认为不仅是经济行为,甚至所有行为都是嵌入在社会关系中的。从思政教育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来看,数字技术赋能思政教育的过程引发了各参与主体行为的变迁,目前已经从发生场域、主体感受性、目标导向等方面都具备内在结构上的嵌入特征,在速率、范畴和流动性等多维度发挥出独有的工具化效能。

      (一)多场域共生:突破时空边界限制

      传统思政教育工作在实施的时候,会受到地点、时间、场地、语言等多方面限制,属于面对面的教育形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一旦错过一节课,就很难重新补回来。数字化技术为网络思政提供了立体多元化的场域,越来越多的高校借助于线上平台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不论身处何地,只要有网络和上网设备,教师都可以进行实时课堂授课,学生可以在任意时间段从平台上选择自己想听的课程,对听不懂的内容可以反复播放学习。技术的延展为弥合地区之间的教育鸿沟发挥了巨大作用,不同地区、不同层次高校、不同院系专业之间的思政教育资源可以实现共享,海外顶尖高校的名师课堂走进了万千学子的视野中,理工科研究生成为了人文素养讲座的忠实“粉丝”,高年级硕博生远程担任低年级本科生思想领航的“带学督导”……这些生动鲜活的实践案例越来越多地在我们身边发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和格局,从教育的形式结构上逐渐提升嵌入的深度和广度,建构了“基于课堂但又不限于课堂”多场域共生的教育新样态。

      (二)感染性扩张:丰富学习体验程度

      网络技术介入思想政治教育后,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化身为网络小讲师,在线上平台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实际录制微课,对常见的思政教育内容作出不一样的解读,以青年之名,传播青年之声,让思政的“翻转课堂”得到了实践。此外,技术的发展成熟也推动了越来越多个性化网络平台的出现,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可以借助于公众号、小程序、微博、抖音、B站、小红书、Tape等平台展开交流讨论,在线上凝聚起一个个非正式的“社群”。这种匿名交流软件的嵌入不仅打破了传统意义上以班级为基本单位授课的形式,还提供了类似“树洞”的场所,让越来越多的同学敢于在他人面前吐露心声,倾吐自己的压力和不快,有助于及时疏导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选好用好新的媒体平台,积极推动不同主体和载体的嵌入能够让教育的感染力和扩张力得到丰富和提升,让它们成为开展思政教育的“神助攻”,在立体化的网络中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多向度模式,从过程上改善学生的受教育体验。

      (三)内涵式演变:按需定制精准育人

      高校思政教育在技术赋能的场域中逐渐从内涵上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思政课堂教学由于场地和课时的限制只能面向不同的学生群体提供具有普遍共识性的授课内容,无法依据学生的个人需求和掌握程度“分门别类”地施教。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线上思政课开始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样态,逐渐从内涵和外延上发生变化。高校思政教育在数字赋能的场域中,能够快速与数字时代发展诉求相耦合,与“大水漫灌”的传统思政教育相比较,数字赋能之下的高校思政教育通过科学运用大数据,能够精准反馈、调控、分析、挖掘、采集思政教育的一系列数据,例如在一定的总学分要求下根据学生的诉求设立“拼盘式”“套餐式”的课程组合供其选择,学生可以根据培养方案和个人兴趣按需定制思政课程,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和感兴趣的主题板块进行深度学习。这样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受教育体验,在育人的重点环节聚合发力,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对育人对象的个性化培养。

      三、逻辑转向:技术“竞速”与“提效”的双重规训

      技术赋能思政教育的潜在逻辑内涵可以分化为两个维度,一方面是教育内容传播速度和主体互动频次的显著提升,另一方面是教育效果和教育质量的同步并进。在此进程中我们必须要认识到需要对技术的应用范围、形式和手段加以引导和限制,透过技术应用的多元表征从育人思维的内在逻辑尝试设立“竞速”与“提效”的双重规训。

      (一) 高效率借力:思政教育转向的时间规训

      规训是现代常用的一种看似更加文明、人道、温和的管理方式。受限于对现有技术的约束不足,数字治理一定程度上对人的主体性造成规训,形成了数字技术裹挟下人的价值遮蔽。传统意义上我们对于学生的教育导向都是鼓励其勤奋努力、珍惜时间,例如“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劝君惜取少年时”等都是在劝导我们珍惜时间,通过在时间维度上的充分把握进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默认收获的成果量和付出努力的时间量呈现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互联网和数字化设备给传统的学习模式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学习结果或效果的呈现质量与付出的总时长不再表现出直接的相关。许多学生耗时很久手绘的思维导图不论是从效果上还是结构上都无法和电子设备一键生成的思维导图相“媲美”,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再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用于知识的整理和加工,同时也会有学生因为自己比别人更努力但成绩不如他人而陷入苦恼和困惑之中。许多学生成绩不理想并不是自己不够努力,而是因为信息不对称、软件应用不熟练、没有把握住最佳时机等原因导致自己在较容易拿分的“高边际效益”环节失去机会,包括平时作业的质量、课堂展示环节的效果等。因此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时间分配上的干预和引导,让其认识到时间上的付出只是学习过程中一部分,还应当“擅假于物”,学会高效率借力,在时间规训的逻辑下借助有效的技术设备给自己的学业做好“助攻”。

      (二) 高质量发展:思政教育转向的价值旨归

      “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词。为适应新一轮教育变革、科技革命以及国内主要社会矛盾的变化,智能技术驱动下的教育高质量发展将成为社会转型时期新型教育变革的重要路径。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第一维度是教育目标的高质量,体现在技术手段应用于思政教育后,我们对于目标定位的高度和深度上有了新要求,包括教育素材的选择是否具有典型性和时效性,授课过程能否借助技术手段带来丰富的体验性,学生能否对知识进行充分消化掌握并灵活运用等。第二维度是教育过程的高质量,教育过程包括了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法、教育材料和教育形式等构成要素。相比较于第一维度,这是一个动态的目标导向。主体的不确定性和主体间互动的不确定性给目标导向的实现带来了变数,因此对于思政课教师自身的网络技术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教师个人较高的软件应用能力可以在课堂设计环节上带来更多的创新可能性。第三维度是教育结果的高质量,教育结果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学生的具体表现、感受和取得的成绩,需要将学生的主观态度信息通过客观量化的数据或事件进行概括。例如学生在思政课堂的互动参与人次,在网络思政论坛的发言导向性和活跃度,奔赴中西部和基层就业的人数,参与“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的积极性等,这些都是育人目标的具体体现。上述三个层次的目标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在逐步落实和深度实践的过程中诠释着思政教育转向的价值旨归——高质量发展。

      四、增值重塑:深度赋能的范式变迁与样态探索

      技术赋能思政教育一方面丰富了育人谱系的内在价值意涵,实现了教育本身的“增值”;另一方面也延展了教育活动的可行性范式,助推了新样态的衍生。新的互动平台和互动形式使得学习的群体发生了深刻变化,进而使得各主体的行为路径在技术的依衬下嬗变出融嵌、外嵌、内嵌的多种可行性,逐步打破技术表象带来的迷思。

      (一)人际变迁:人与技术的融嵌图式

      借助于新技术的嵌入,我们所参与的关系数量和种类都在发生变化,包括接触的潜在频率、连结的表现强度、在时间上的跨度和持久度,全部都在稳定地增加。当这种状况逐渐变得极端时,我们就会陷入一种过度饱和的状态。正如学生现在一天互动接触到的群体数量,可能是过去一学期都难以遇到的总量。我们可以在时间很短的情况下,跟别人交换信息、进行事务合作,但往往也仅限于此,不会有更深层次涉及个人情感、价值观念的交换。正如许多学生会在微博、小红书上和并不熟悉的同学交换信息,“种草”或者“安利”一些事物,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对方的真实情况,对此也没有深度交流的意愿,很多学生甚至出现了线上线下交际风格截然不同的“反差”,线上是个积极发言、互动活跃的“社牛”,线下却出现了“社恐”“潮人恐惧症”的心理,畏惧在人群中发言或认为自己很“土”,这与当下交往方式的变迁和信息总量猛增的适应程度有关。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学习和社交中的“信息爆炸”,避免在虚拟空间中过度沉溺,花费大量的时间打造虚拟自我,追求“假精致”的外在人设,还是应当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的现实情境中,推动建立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更踏实包容的态度正确对待技术加持带来的多样化图式。

      (二)形式变迁:技术组合的外嵌表征

      从形式上来看,技术赋能思政教育带动了教育教学方法的转换。从第一代围绕纸质课本、教案和板书的授课方式,到第二代使用多媒体和投影仪设备进行图像和文字的数字化展示,再到第三代通过远程网络即时互动,借助电子白板、语音视频连线等实现了技术在思政育人领域更深层次的嵌入。在线上平台开展网络教学的过程中,不论使用何种技术手段,教师依旧是教育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发挥着主导作用。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对使用者的知识储备和基本素养也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如果具备较高水平的网络素养,在课堂上会有更好的掌控力和灵活的创造力,开辟出风格多样、独树一帜的组合教学模式。但目前大多数老师的经验并不足以支撑未来网络教学的有序发展,还停留在播放视频、使用PPT等较为基础的操作层次。因此,如何高质高效地使用技术平台,层次分明地展示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技术变迁过程中和人发生操作性组合的外嵌表征。思政课教师自身应当注意观察并主动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软件和话题,跟紧时代潮流,探索挖掘软件的“隐藏款”操作应用,开辟自己独树一帜的育人风格,只有“知己知彼”方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三)结构变迁:行动异化的内嵌镜像

      技术迭代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更新周期也会越来越短,对于技术过分依赖的“粘性”将会直接影响育人谱系的价值意蕴。我们会一直尝试使用各种设备和工具去完成任务,但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去学着,也从来没有真正学会如何理解它们存在的真正意义。许多教师借助技术手段授课的初衷并非改善育人效果,而是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尽可能地节省时间,让自己“更省事”。同样许多学生选择网络学习的原因也不是真正感兴趣,而是觉得从过程和考核上“更好糊弄”甚至是“方便作弊”。这样的行动异化可以视为技术嵌入后的“副作用”,让人们难以凝聚起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核心任务中去,甚至相较于之前的时间投入变得更少了。因此在罗萨看来,这种现象可以视作竞争与加速造成的后果。在一个由速度的号令所整合起来的世界当中,找一个短期内就能获得满足的欲望(比如挂着网课睡觉),会比设定一个必须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满足的欲望(每天早起全勤上课)要明智,因此学生会自愿去做他们不“真的”想做的事,比如选择一门考勤宽松但自己却不感兴趣的网课。自我异化也许会成为晚期现代加速社会当中不断逼近我们的危险,如果与时空、行动、体验、互动伙伴的关系都异化了,我们很难避免深度的自我异化。因此技术的嵌入导致学生思维的逻辑结构发生了变迁,这种变化往往具有隐蔽性,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捕捉到这种行动异化背后的深层次诱因,找到内嵌其中的“偷懒”“摸鱼”的动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作出正确选择,不应因阅历尚浅而被技术带来的便捷化镜像所迷惑。

      总的来看,技术赋能思政教育是教育形式不断革新和变迁的驱动力,在嵌入教育主体、受教育主体的过程中对事件本身、教育周期和教育产出提出了高效率借力和高质量发展的双重规训。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未来应着眼于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把“人”的情感智慧与“技”的特色优势作深度融合,从学风建设、智慧团建、资助育人、网络思政等领域力争克服主体行动异化的“副作用”,让技术赋能在社会加速的大背景下从根源上提升思政育人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可塑性。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