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生活休闲 > 正文

    治气养心 修身自强 女人修身养性的句子

    时间:2019-01-27 04:42:4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荀子,名况、字卿,是战国末期赵国人(今山西省安泽县)。荀子所在的年代约在公元前298年至238年之间,荀子曾在齐国讲学,三次被推荐为学宫的主讲。以后在楚国的兰陵定居,著书立说。他是儒家最后一位大师,现留存的《荀子》一书共32篇,论及哲学、政治、军事、伦理、养生等方面的思想。荀子深入研究春秋战国以来的各家学派思想,经过研究批判、融会贯通,荀子真正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思想家,别开了一代学风,他特别对道家、法家思想造诣很深。荀子论“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熠熠地闪耀着唯物主义的光芒,照亮千秋。
      荀子的养生思想贯穿了他的“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辩证法。荀子并非一般泛泛地论养生常理。荀子论述养生之道,是具有系列性特点,如“治气养心”与“虚一而静”,“阴阳大化”与“万物以生”,“宜与时通”与“修身自强”等深邃的养生之道。《荀子・劝学篇》专门论述了养生修道应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坚强意志与毅力。荀子是一个治学和教化并重的儒家代表,他在养生修道中提出了师承理论。
      纵观历史,中国儒家自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均有论述养生之道,孔子提出“仁者寿”,孟子提出“养浩然之气”,荀子讲求“治气养心”、“修身自强”等一系列养生之道。荀子所论养生之道比孔孟更具多元深层,简练玄邃。要理解荀子的养生思想,非得要对荀子著作做深入的研究,再出乎其外,旁征博引,才能得其要领。
      荀子所论养生之道面很广,兹侧重从三个方面展开。一家之言难免偏颇,只求抛砖引玉。
      
      “治气养心”与“虚一而静”
      
      荀子在《修身篇》中讲:“治气养心”。对这个“心”字,一般炼家不一定能知其更深的玄妙。2500多年前老子著《道德经》云:“心使气强”。“使气”的“使”字可以当动词讲,可以理解为运用心调动气。“心”即是指心意、念力。运用“心”调气的炼家才是强者。这个“强”可以是对炼家的赞颂,也可以理解为对“炼气”高层功夫境界的示意。“炼心”,中国儒家、道家、佛家均有共识,儒家讲:“格物正心”;道家讲:“炼心养气”;佛家讲:“明心见性”。唐代著名道家八仙之一的吕纯阳有云:千言万语只不过发现了炼心。丹经《唱道真言》云:炼心两字,乃入圣成仙之一贯之学。中国历史上早于孔子的管仲专门著有《心术篇》,讲心在人体处于君主地位,心的活动保持正道,九窍就可以按照常规工作,能进入到和静之境界。天在于正,地在于平,人在于安静,能正能静,然后才能安下心来,身心安而能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就能留住精气。精乃是气中最精粹的东西,气通连开来就是生命,有了生命就有了思想,有了思想,就有了知道……。管子《心术篇》所论对诠释荀子的“治气养心”学说是很有启迪的。
      荀子论“治气养心”后,接着又论述“虚一而静”。这四个字是很深奥的,不太好理解,不过大道总是至简的。我认为要理解荀子“虚一而静”可以参考老子的思想。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中有入木三分的诠释。他说:“万物得一以生”,“致虚极,守静笃”。《中国道家养生・内丹修炼学》讲得更明白:“宇宙和人的生命都是在一动一静中生化,生化的尽头必然是死亡。”没有空灵的极点,人也不可能炼成纯阳之体。“虚一而静”是指人通过修炼进入空灵大法的通明境界。养生修炼就是人高于动物的自我调控修心养性、怡情养气的能动性。
      荀子论“治气养心”的“心”字深藏玄妙。再观“治气养心”的“治”,这里不妨辑一段道家经典《通玄经》来参悟:“人有顺逆之气生于心,心治则气顺,心乱则气逆。……得道者心治,失道者心乱”,“一团正气,一片丹心”,“心正气顺”,“心月孤圆朗中天”,“万缘脱去心无事,惟有空来性坦然”。另外《性天正鹄》讲得好:“欲求学道,先讲炼心”。由此可见荀子所论“虚一而静”理论之深邃。
      
      “阴阳大化”与“万物以生”
      
      荀子在《天论》中说:“列星随旋,日月递�,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养以成。”荀子所讲“阴阳大化”就是指宇宙中阴阳二气。阴阳大化才能产生万物。据阴阳气化以养生修道方得真道。《易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宋朝丹家泥丸真人著《大道歌》云:“真阴真阳是真道”。道教炼气经典《黄庭经》有云:“通利华精调阴阳”,讲了一个“调”字。吕纯阳在《指玄篇》中讲:“玄篇种种说阴阳,二字名为万法王”。众多丹家共识“不识阴阳莫乱为”。庄子讲“人气聚则生,气散则死”。“阴阳大化”与“万物以生”就是讲了宇宙以及人的气机变化的作用。
      
      “宜与时通”与“修身自强”
      
      荀子在《修身篇》中讲:“以治气养生,则身后彭祖,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宜与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凡用血气、志章、知虑,则礼由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气,不由礼则触陷生疾。”意思是讲人的血气要通畅,饮食、衣服、居处、运动要有节地进行。还讲在养生修炼中“宜于时通”与“修身自强”,这是体现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唯物主义养生思想。
      荀子在养生修炼中强调一个“通”字。《吕氏春秋》有云:“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脏六腑,……血脉欲其通也。”《圣济总录》云:“人五脏六腑百骸九窍皆一气所通”。荀子论“宜于时通”,其用心良苦,专门强调“宜”与“时”两个字。“宜”理解为最好的,“时”可以解为时时刻刻。“宜于时通”具体一点就是在养生修炼中,最好是要保持时刻气血通畅。要做到“时通”,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荀子深知养生修炼不能“抄近路”,投机取巧。提出了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荀子《劝学篇》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讲锲而不舍,才能具有坚定的意志与毅力。
      所以,荀子的“治气养心”、“修身自强”是深含“人定胜天”、“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的,在今日仍对养生修炼有积极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 养心 修身 自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