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生活休闲 > 正文

    汉阴凤堰古梯田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时间:2020-05-04 09:09:0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陈祥 杨乙丹 刘鑫凯

    摘  要:凤堰古梯田修建于清代,处于移民开山辟田与外来作物引种的历史背景之下,是陕南地区移民农业开发的历史见证。凤堰古梯田作为目前秦巴山区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梯田。时至今日,古梯田农业系统内旱地与水田共存的农业景观在梯田类农业文化遗产亦是特殊的存在,具有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凤堰古梯田的存续面临着多重威胁,亟需有效保护和开发。

    关键词:凤堰古梯田  外来作物  移民  活态保护

    梯田是山区居民为满足粮食生产需求,依山势就地利而建的阶梯式农田,体现了人类适应与利用自然的智慧。“为秦蜀之关键,亦荆襄之门户”的陕南地区,在明清时期迎来了大规模建造梯田的历史机遇,其中的凤堰古梯田就是典型代表。凤堰古梯田位于陕西省的汉阴,为清代长沙府善化县的吴氏家族所建,距今约250多年的历史。凤堰梯田的建造是移民垦荒、美洲作物引种和南北农耕技术融合的产物,时至今日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生态、生计功能。在当前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和挖掘保护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背景下,分析凤堰古梯田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探讨其合理发掘与保护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凤堰古梯田开发的历史背景

    (一)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与移民垦荒

    凤堰古梯田的开发处于清代全国人口激增、开山伐林、拓展耕田的历史背景之下:明末清初,陕南是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起义军与明军反复较量的主战场之一,同样是李、张起义军之间火并之所,大量的人口在战乱中消逝,百姓锐减。1673爆发的“三藩之乱”,汉中被平西王吴三桂占据五年之久。战乱波及,民不聊生,陕南地区社会经济蒙受了灾难性的破坏。据嘉庆年间的《汉阴厅志》记载:“荒棒茂草遍城下,虎狼夜食鸡犬,居民不能息也”,《清档案·揭帖》:“秦中寇乱数十年,民化青磷,田鞠茂草,盖无处不有荒田,无户不有绝丁”因为人口稀少,大量的土地尚未开垦,何柄棣先生将陕南山区称之为“中国内地农业的最后边疆”。

    陕南山区“地多人少”局面,为农业开垦创造了有利条件。顺治六年,清王朝颁布了《垦荒令》,刺激着大批流民迁移到适宜耕作的深山和边疆地区。伴随着康熙五十年实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和雍正元年推行的“摊丁入亩”政策,在促使人口快速增殖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传统农区中人口的生存压力和荒地开垦的压力。于是,地广人稀的陕南山区,成为了流亡百姓的移民之所。嘉庆年间《汉阴厅志》:“至雍正四年,邑令进士大树王公招抚湖民耕垦,田地日渐开辟”,推动了陕南地区的农业发展。

    (二)美洲作物的引种与推广

    陕南地区位处于气候比较温润,适宜农业生产。随着流亡百姓的涌入,“至嘉庆末,三省边区人口已不下六七百万”。如何为这些人口提供充足的口粮,这一时期外来作物的引种与推广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凤堰古梯田内,种植着以玉米和甘薯为主的旱地的作物,这与南方传统水田相比,显示出独特的一面。

    明末清初,中国引进的外来作物多源自美洲,尤其以玉米和甘薯这两类粮食作物,在满足百姓饮食需求的同时,也为当时的救灾减灾活动启到了重要的作用。据乾隆时期的《洵阳县志》记载:玉米“惟需雨以俟其长,别无陪护”,由此可见,耐贫瘠和耐旱是玉米的重要特性,产量高并且稳定的特性,促使玉米无论是高山丘陵亦或是平原地区均可种植。这一时期的陕南地区,伴随着移民的迁入,进一步促使玉米在当地的高山丘陵地区大面积推广。“乾隆三十年以前,秋收以粟谷为大庄,与山外无异。其后,川、楚人多,遍山漫谷皆包谷”。“五谷不尽种,水田种稻,坡地种包谷,麦豆则间种焉”。由此可知,水田种植水稻,山坡种植玉米,这种水旱作物间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在清代中前期已经在陕南山区普遍推广。

    甘薯又名地瓜、番薯,具有耐旱、耐贫瘠的特性。乾隆十年颁布的《劝民领种甘薯谕》记载有“从江、浙、豫、蜀各省购觅薯种,并雇有善种之人到陕,或蜀中现有曾经种薯之人,宁羌候牧亦有由川购觅薯种之说……谕知近省之西、凤、同、邠、干六府州所属,各就附近有薯种之各县,相订于春和时乘便取种。”[8]。由上述史料可知,甘薯在这一时期在陕西得到了推广。秦巴山区气候较陕北更为温暖,甘薯具有畏寒的生物特性,加之湖广移民的综合影响,使得陕南的官员自觉劝民扩种甘薯。“劝民广种,而切晒收储以备荒歉”,道光年间“种山地者,于包谷外兼种粟谷、黄豆、番薯之类”。上述县志的记载中,当地官员极力推广种植甘薯,以备荒年,使得甘薯在陕南得到快速发展。

    玉米和甘薯这类外来作物,在解决清代陕南地区百姓温饱问题和救灾减灾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水旱两类作物共同生长于凤堰古梯田,这种兼具南北特色的粮食结构,成为了古梯田独居特色的一面,也是陕南历史上移民与农耕的见证者。

    二、凤堰古梯田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

    (一)凤堰古梯田的农业文化景观

    凤堰古梯田作为秦巴山区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区域内有清乾隆年间从湖南长沙移居当地的吴氏家族所开垦的1.2万亩余亩的古梯田以及相当数量的古堰、渠、塘、坝等古代水利设施。清代诗人邱通理在《堰坪》一诗中写道“堰坪初极日,山水有清晖。桑柘开三径,松篁映四围。锦鳞冲岸出,紫燕绕梁归。向春寻征路,余霞傍马飞”,概括了凤堰古梯田壮丽的景观。

    古梯田依山而建,凤凰山顶处的森林十分茂密,通过庞大的根系涵养着水源,极大地避免了水土流失和梯田损毁风险;陡坡开垦土地,种植高产的玉米、甘薯,为凤堰村民提供口粮,维系生机;缓坡地利用山泉灌溉,修筑水渠,种植水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与地形多样的陕南山区有机结合,自上而下,作物呈现阶梯状分布,充分体现了凤堰古梯田农业系统所具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

    (二)凤堰古梯田的生态系统及其价值

    凤堰古梯田稻作农业系统依据当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循环系统。梯田通常采取的是“水稻—油菜”或“水稻—冬小麦”的轮作制度,小田螺、小蟹、蚯蚓和各种微生物会充分利用稻田中的水源,在夏秋之际生长,它们及其排泄物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养料,同时也改善了土壤环境,有利于水稻品质的提高和产量的提升。油菜或小麦残留的腐叶、籽粒,又为小田螺、小蟹、蚯蚓和各种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它们形成了一个互利共生的良性循环系统。另外,主粮、杂粮、经济作物以及中药材的合理分布,在历史时期有效的避免了自然災害发生之时饥荒的出现。综上所述,凤堰古梯田带来的降灾、减灾效益、水土涵养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带来的物种保存功能带来的生态效益不可忽视。

    (三)凤堰古梯田的农耕文化传承价值

    凤堰古梯田是移民文化的生动体现。凤堰古梯田引种的美洲粮食作物,养育了当地激增的贫苦百姓,形成了数以百计的南北文化融合村寨。古梯田所在的陕南地区,位于中国南北方文化的交融地带,恰逢历史机缘,“湖广移民把他们自身的南方文化与习俗带来了秦巴地区,改变了陕南山区原有的农业产业结构,使陕南的生产方式增添了极为明显的南方色调。”

    凤堰古梯田是历史的见证者。湖广移民定居陕南山区后,以聚族而居、连环宅院的居住形式,修建有吴家花屋、冯家堡子、黄龙庙这些历史遗迹,庙内的石碑记录着当时的修建历史和族规村约,这都是陕南村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区开垦、湖广移民和南北方耕作科技交流,塑造了陕南凤堰古梯田的在中国农业历史进程中的独特地位。

    三、凤堰古梯田的存续困境

    在农业现代化和商品化的主流时代背景下,历史悠久,保存较好的梯田生态景观作为传统农业文明的活态形式,虽给人民带来了高质量的精神享受,却也为迎合市场的需求,古梯田会逐渐淡化自身原有的自然属性,成为“表面”的农业象征,变质为一种旅游产品。在这种困境之下,如何进一步保护和发掘古梯田,成为了我们亟需面对的问题。

    (一)遗产地区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教育资源配置不均

    遗产保区范围内除汉江的自然水系和秦巴山区的充沛降水外,至今仍然保存有清代修建的稻田水利设施,虽然极具文物价值,但年久失修,仍需进行修缮。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得知,连接村民居住点的多为乡间沥青公路和土路,破损较重,每逢夏季降雨时段,道路泥泞。另外,当地教育问题急需改善,以漩涡镇所在的梯田区村民的子女为例,各类中学校距离学生的家较远,相较于安康市的中学来说,教育质量有待提高。这也就间接导致了村民受教育的程度低,缺乏新型职业技术的再教育。

    (二)遗产地的社会保护意识欠缺,传统的农耕文化存在意识上的偏差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仅需要稳定持续的的资金支持,还需要提升当地政府和村民的保护意识。对社会公众而言,农业文化遗产相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要陌生许多,广大的村民甚至认为梯田的破坏与自己并没有什么关系,最多只会关心与自己的那块梯田。从调查中得知,汉阴县政府对于梯田保护的投入有待提高,缺少文物保护和梯田管理人员。此外,陕南山区较于关中平原经济发展落后,依靠遗产地旅游是当地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但是大量游客的涌入,是对古梯田的过度开发,加重当地的生态承载能力。

    (三)遗产地保护开发与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之间的矛盾

    传统水稻品种在日常管理上更为繁琐,单位面积产量比之杂交水稻低,除去口粮,所剩无几。加之传统水稻种植区域的经济较为落后,迫使村民开始选择杂交水稻品种甚至放弃传统水稻品种。梯田作为完整的生态系统,传统的水稻品种的流失,从而引起生物的多样性减少,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看,如何维持和保护遗产地现有的生业形式以便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凤堰古梯田接下来重点需要考虑的问题。

    四、凤堰古梯田保护的策略和建议

    “稻作梯田这一类“活态”的农业文化遺产,遗产所在地的自然发展和外来力量的侵入都会导致对它的伤害。”因此,为保证古梯田能够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下去,只能从自然和人为、内在和外在等多个方面,对遗产地进行全面的保护与发展规划。

    (一)积极引导当地村民延续传统生活方式,强化活态保护与传承

    凤堰古梯田遗产是历史馈赠给我们的礼物,是当地数百年来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汉阴地区生态变迁和文明发展的产物,保护遗产地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维持梯田的生态景观离不开农民的耕作,因此应保持原有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变,提升梯田系统内的生态活力。另外,我们对古梯田的保护就不能只是停留在原有物质的保存,口耳相传的山歌、南北交融的饮食、陕南移民开发的文献,这些宝贵的“活态历史文化”都附着在古梯田上,需加以保护和传承。

    (二)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力度,激发村民的保护热情,塑造中国新型农民

    农业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的生态价值,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通过利用微信、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方式,结合驻村干部日常宣讲,增强遗产地居民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人们认识到古梯田等同于世界遗产,自觉养护梯田。“农民不能只有“增产增收”的片面观念,更要有持续发展”,作为我国新时代的新型职业农民,在掌握农业科技的基础上,实现发家致富的同时,更要承担保护家乡农业文化遗产的责任。

    (三)抓住机遇,促进当地产业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加快促进当地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拓展多种农业形式,大力发展汉阴古梯田的休闲农业,推动古梯田休闲农业和旅游业示范区的发展。在推进遗产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避免乡村建设的千篇一律。尊重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习俗”。梯田内的富硒大米与当地村民所种植的红芯田薯作为享誉全国的名优特产,是当地休闲农业优势突出的重要特色项目,加大推广力度,扩大在全国的影响力。古梯田所在地药材丰富,质量上乘,可以优化中药的种植结构,全力扶持中药材企业的发展,必然会持续推动汉阴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四)重点保护古梯田内的遗址遗迹,集多方力量保护凤堰古梯田

    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凤堰古梯田梯田,需要以梯田为中心,对保护和开发古梯田的资金来源进行可能性分析,并聘请陕西省相关科研院的专家,会同当地政府主管人员,成立古梯田保护研究所。针对漩涡镇茨沟村的吴家花屋、东河村的冯家堡子遗址、堰坪村的太平堡寨、黄龙村的黄龙庙这些古民居古村落群,根据相关保护原则、地理风貌、历史文化和村落的现状,综合分析,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实现古遗址遗迹的可持续性发展,保证遗址区整体环境的协调。

    参考文献:

    [1] (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卷十七《艺文下》[M].道光十年来鹿堂刻本.

    [2] 嘉庆汉阴厅志·卷二《疆域志·物产》,卷九《艺文志上·修城记》[M].清嘉庆二十三年刻本.

    [3] 杨应琚.西宁府新志[Z].青海人民出版社,西宁:兰州古籍书店,2016.

    [4] 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J].世界农业,1979年(4).

    [5]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10).

    [6] 乾隆洵阳县志·卷十一《风俗·物产》[M].清同治九年刻本.

    [7]道光石泉县志·卷二《田赋志·物产》,卷四《事宜附录》[M].清道光二十九年刻本

    [8](清)陈宏谋.培远堂偶存稿文檄[M].光绪二十二年铅印本.

    [9]曹雪利.汉阴凤堰梯田保护与利用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3,(5).

    [10]汉阴县统计局.汉阴县统计局关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11]徐旺生,闵庆文.农业文化遗产与“三农”[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11).

    [12]卢勇,余加红.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中的农业伦理挖掘与研究——以广西龙脊梯田为例[J].古今农业,2018,(4).

    [13]李卫朝,王文昌.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一一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引发的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07,(8).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传统农业遗产重点实验室)

    责任编辑:康伟

    相关热词搜索: 汉阴 探析 梯田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