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生活休闲 > 正文

    俄汉植物称名的理据性对比

    时间:2020-10-05 04:02:3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郭荣荣 杨海云

    摘 要: 植物自古以来与人类关系密切,其独特的外部形态、生长特征及药用功能等特点引起人们的无限思考,并在为其命名时提供理据。对比分析俄汉两种语言中植物称名的理据性及其差异,进而追根溯源,找寻差异原因,可以揭示俄汉植物词的民族文化特征,进一步加深俄汉植物文化研究。

    关键词:
    植物名称;理据性;俄汉语;对比研究

    在语言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绝大多数语言单位的产生,在语言体系都是有理据性的[1]。理据性是语言系统自组织过程中促动或激发某一语言现象、语言实体产生、发展或消亡的动因[2]。由于在语言体系、思维方式及民族文化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俄汉两种语言各具特色。对比分析俄汉语中植物称名的理据性及其差异,充分了解俄汉植物类名词的民族文化特征,为加深俄汉植物文化研究夯实基础,并为对外汉语教学和外语研究提供依据。

    一、 俄汉植物称名的理据性类型

    (一) 以植物的生长特征为称名理据

    1. 以形态称名

    这类植物名称体现出植物某一典型的外部特征。俄语中мелколепестник(飞蓬)由两个词мелкий(小的)和 лепесток(花瓣)构成,意为细小的花瓣;папоротник(蕨)等同于папороть,源自斯拉夫词“поротъ”,意为“крыло(翅膀)”和“перо(羽毛)”,因其叶子形状像鸟的翅膀或羽毛而得名;верба(柳树)由动词вертеть(卷曲,旋转)的词干构成,因柳枝细长卷曲,易相互缠绕而得名;вязель(小冠花)来自动词вязать(缚,捆),该植物能借助其茎上的卷须攀附于其它植物上。

    汉语中“鸡冠花”颜色鲜红,多呈扁平而肥厚状, 形状酷似鸡冠;“狗尾草”的花序边缘具有较长的绵密纤毛,像狗尾巴一样蓬松柔软;“八角茴香”的果实呈八角状,内含挥发油,香气浓烈,可作调味香料;“歪头菜”的叶子和茎枝弯曲,像歪着脑袋似的;“满天星”的花朵小而多,点缀在细碎的叶子中,像满天的星星。

    2. 以颜色称名

    该类植物名词体现出植物某一器官的颜色。俄语中берёза(白桦树) 由белый(白色的) 一词派生而来,因其树干呈白色而得名;воронец(毒莓)由ворона(乌鸦)一词派生而来,因其浆果颜色同乌鸦一样,均是黑色而得名;голубика(蓝莓)以голубой(蓝色的)为词干构成,指出浆果颜色为蓝色。

    汉语中的“黄花菜”新鲜时花瓣娇嫩,颜色金黄;“黄连”的根部连带种子的颜色都是黄褐色,故得名“黄连”;“紫草”的花和根的外皮均是紫红色,可用来染紫。

    3. 以数量称名

    這类植物名称中均带有数字,多与其生长特性有关。俄语中парнолистник(霸王)由词语пара(一对)和лист(叶子)构成,因其叶子成双成对分布而得名;трилистник(三叶草)由词语три(三)和лист(叶子)构成,顾名思义,它长有三片叶子。

    汉语中“三七”的每个茎上长有七片叶子,茎下生有三条支根,故名“三七”;“千日红”又叫“百日红”,花期可达百日,从夏季开到秋季,常开不断;“百合”的鳞茎由近百块白色鳞片层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因而取“百年好合”之意命名,简称“百合”。

    4. 以生长地称名

    这类植物观其名便可知其生长地点。俄语中перелеска(獐耳细辛)大多生长在перелесок(小树林)中;пустырник(益母草)源自单词пустырь(空地),该植物多生长于山野空地;подорожник (车前草) 由前缀по-(沿着……),词干дорога(道路)和后缀-ник构成,该植物常长于路旁,车前可见。

    汉语中的“河柳”长于河滩水岸;“水草”生长于水中;“爬山虎”能够攀缘在岩石、墙壁或大树上。

    5. 以生长节律称名

    这类植物名词可反映出植物发芽、开花及结实等生长节律。俄语中майник(舞鹤草)由 май(五月)+后缀-ник构成,因其在五月开花;морозник(铁筷子花)由мороз(寒冷)+后缀-ник构成,此花在严寒中开放。

    汉语中的“夏枯草”在春天生长,到夏天就会完全枯萎,进而腐烂;“月季”又名“月月红”、“四季花”,因为它一年四季都开花;“迎春花”在百花之中最早开放,是“迎接春天的花”。

    (二) 以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为称名理据

    1. 以人的嗅觉或味觉称名

    这类植物名称体现了人们对该植物气味或味道的判定,观其名即可知其味。俄语中ландыш(铃兰)来自词语ладан(香),此花具有非常香甜的气味;щавель(酸模)源于古俄语щавьнъ,意为кислый(酸的),因其富含草酸,可食用的茎叶口感略酸而得名;горчица(芥菜)由词干горький(苦的)构成,因其味道微苦而得名。

    汉语中“鱼腥草”的茎叶经过揉搓后,会散发刺鼻的鱼腥味;“夜来香”在夜里才会开花,会散发浓烈的香气;“五味子”的果肉“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

    2. 以植物的价值功能称名

    这类植物名称体现了人们对其药用功能或民用价值的利用。俄语中кровохлебка(地榆)由кровь(血液)和хлебать(同поглощать,意为吸收,吞没)两个词组成,表明该植物具有止血功效;девясил(旋复花)由девять(九)和сила(力量)两个词构成,古斯拉夫人认为该植物具有九种神奇力量,能够治愈九种疾病;клоповник(独行菜)的词根为клоп(臭虫),它是一种除臭虫的草本植物。

    汉语中“番泻叶”是刺激性药物,具有较强的泻下作用;“接骨木”主要用于治疗骨折、跌打损伤等;“益母草”能入药,有活血调经之功效,是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药;“驱蚊香草”是一种草本植物,能将驱蚊物质散发于空气中,从而达到驱蚊的目的。

    3. 以人名或民间传说称名

    这类植物名称多为纪念某人、或与某个民间传说有关,体现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俄语中Иван-да-Мария(伊万和玛利亚蝴蝶花)与俄罗斯的民间传说有关。Иван(伊万)和Мария(玛丽亚)本是幼年失散的亲兄妹,因相互爱慕结为夫妻,得知真相后不愿再承受分离之痛,双双化成黄白相间的小花。后称“蝴蝶花”[3]。Ромашка(洋甘菊)是为纪念一位名叫Роман(罗曼)的青年。罗曼不惜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实现了爱人Любовь(柳波芙)的愿望——让一种不知名的小花开遍山野。后来,为纪念罗曼的牺牲,柳波芙将此花命名为Ромашка。

    汉语中的植物“虞美人”与“霸王别姬”的爱情故事有关。楚汉之争末期,西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其宠妾虞姬(又称“虞美人”)忠贞不屈,率先拔剑自刎。后来在其坟墓上长出一种血红色的花,人们敬佩虞姬对爱情的忠诚,遂将此花命为“虞美人”。“湘妃竹”的名字来源于古代神话,是为纪念舜帝的两位妃子娥皇和女英。舜帝在南巡途中历经湘江,为惩治当地恶龙,不幸病逝于九嶷山上。娥皇和女英闻迅后连忙奔赴此地,二妃悲痛万分,连哭了九天九夜,流干了所有眼泪,最后双双死于舜帝墓旁。她们的泪水洒在九嶷山的竹子上,留下了斑斑痕迹,这便是“湘妃竹”,又名“斑竹”。

    4. 以音译词或新词称名

    俄汉民族对从国外引进的植物命以音译词或新词。俄语中的банан(香蕉)来自阿拉伯语banan;роза(玫瑰)由拉丁语rosa音译而来;кукуруза(玉米)由西班牙语cucurucho或土耳其语кокороз音译而来,说法不一。

    汉语中“康乃馨”直接由其英文名carnation音译而来;植物“可可”的名字来自其英文名cocoa;“仙客来”是根据英文cyclamen的发音直译而来。此外,为将外来植物与国内同类植物加以区分,汉语中也有许多另冠新词的植物。清代时期的外来物品大多在名前冠以“洋”字,以“洋”为首的植物词有洋葱、洋参、洋槐、洋姜和洋芋等;“番”意为外国的、外族的,是中国古代对外族的通称,以“番”为首的植物词有番茄、番豆、番石榴、番木瓜和番荔枝等。

    二、 俄汉植物称名的理据性异同之处

    (一) 相似之处

    在为植物命名时,俄汉两民族均会考虑到植物的外部形态、生长特性及价值功能等特点,使其称名有理有据,一目了然,这是俄汉民族植物称名的共性之处。除此之外,为纪念某一人物或传说,俄汉两民族中均有一些以人名或民间传说命名的植物,这体现了独特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二) 差異之处

    俄语中的植物名称常借助词根+前缀或后缀等方式构成,例:шиповник(野蔷薇)通过词干шипов+后缀ник构成,подснежник(向日葵)由前缀под+词干снег+后缀ник构成;而汉语注重词语之间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例如“含羞草”、“鸡冠花”等,观其名即可知其义。此外,在对引进的外来植物进行命名时,俄罗斯民族多采用直接音译的方法,例:банан(香蕉)来自阿拉伯语banan, роза(玫瑰)源自拉丁语rosa;汉民族采取直接音译或另取新词的方法,例如,植物“可可”源自其英文名cocoa,在外来植物前加“番”、“洋”和“胡”等新词,构成新的植物名,如“番茄”、“洋葱”和“胡萝卜”。

    三、  俄汉植物称名的理据性差异原因

    (一) 语言体系差异

    俄汉两种语言分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俄语属印欧语系,是象音文字,重在表音。俄语有丰富的词形变化,存在大量的派生词和复合词,形态理据性强。汉语属汉藏语系,是象形文字,重在表意。汉语词语之间关系严谨,词法结构和句法结构之间存在严格的对应性,文字理据性强[4]。

    (二) 思维方式差异

    俄汉两民族的思维方式存在明显不同。俄罗斯民族常根据植物的某一重要特征,用具体词语对植物加以称名,往往是另起新名或赋旧词以新义,不强调其所属大类。汉民族则更注重整体思维,对植物命名时强调整齐统一,擅长用“花”、“草”、“木”、“菜”等概括词,并在其前冠以表区别特征的词语,即采用“区别特征+概括词”的方法。

    (三) 民族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鲜明的文化。Иван-да-Мария(伊万和玛利亚蝴蝶花)和Ромашка(洋甘菊)具有浓厚的俄罗斯民间传说色彩,Иван, Мария和Роман均是传统的俄罗斯人名。“虞美人”和“湘妃竹”的名字源于中国古代凄美动人的爱情传说,体现了虞姬、娥皇及女英对爱情的矢志不渝。

    综上所述,植物的外部特征、生长习性和药用功能等特点均为俄汉植物称名提供了理据性。由于受语言体系、思维方式和民族文化等因素影响,俄汉植物称名的理据性有同有异。对比分析俄汉植物类名词理据性的差异及其原因,不仅可以显示俄汉构词方法的不同,有助于掌握俄语词汇,而且能够揭示俄汉植物词的民族文化特征,为加深俄汉植物文化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 2000:65.

    [2]王艾录,司富珍.语言理据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2002:
    2.

    [3]关瑜,张志军.对比分析俄汉语植物称名的理据性[J].林区教学, 2014(05):
    62-63.

    [4]王丽娜.俄汉“植物”类名词理据对比[J].林区教学, 2018(01):
    56-57.

    基金项目:该文章是天津师范大学教改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俄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号:JGZD01217001)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相关热词搜索: 植物 理据性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