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生活休闲 > 正文

    借汉字文化之力夯识字教学之基

    时间:2021-01-07 22:07:4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杨玉红

    【摘要】识字教学是语文教育的基础,是小学生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先决条件。在识字教学中,教师除了教会学生记忆汉字、了解汉字外,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理解汉字,真正把汉字文化渗透到识字教学中。

    【关键词】小学 识字教学 汉字文化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先决条件,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学习书面语言的桥梁。因此,才有清代王筠“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一语。在开展识字教学时,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记忆汉字、了解汉字外,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理解汉字。真正把汉字文化渗透到识字教学中,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汉字有更深的感悟,学习也将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追本溯源,加深理解

    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形成过程,语文教师每教一个汉字,必须把字的来龙去脉讲清楚,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汉字。

    例如,生字“聪”的教学可以从《说文解字》中找其根源:“聪,察也。从耳、悤声。”本义为指耳闻声音而心能辨别其真假。悤,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内心有窗,心思明亮。引申泛指“听觉灵敏”“有才智”等。除此之外,“聪”的篆体字如右图,右半部分是“窗”字的初文,窗子是透光明亮的,与“心”合,表示心里明亮清楚通透,所以聪明的“聪”是以“耳”表意,以“悤”表声。用这样的方法讲解生字,相信学生一定可以深刻地理解“聪”字。

    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必须坚持经常翻阅工具书,如《汉语大字典》《汉字源流字典》《汉字图解字典》等,精心挑选汉字,结合实际整理资料,从而帮助学生从根源上理解生字,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字理入手,活化汉字

    1.图文对照,掌握象形字

    象形字是最早的汉字,主要是通过描摹事物的外形或显著特征来表现字义,非常适合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进行教学。

    例如,“龟”字就可以结合图片来进行教学。左图是篆体“龟”字,和右边的乌龟简笔画对照来看,不难发现,篆体“龟”字最上方是乌龟的头和眼睛,左边是乌龟的脚,右边是龟壳及壳上的花纹,最下方是乌龟的尾巴。这个古文字演变到今天的简体中文“龟”,依然可以看出乌龟的外形特点,这样的识字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牢牢记住“龟”字的写法。

    又如“斤”字。用斧头的简笔画和篆体“斤”进行对照,会发现篆体“斤”上面是横刃,下为曲柄。《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斤,砍木头的斧子。字形像斧头的形状。所有与斤相关的字,都采用‘斤作偏旁。”通过这样的解释,相信学生对于“斤”字的理解就不会再局限于生活中常用的计量单位,而是有了更为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也为以后学习以斤字做偏旁的生字打下了基础。

    2.掌握规律,理解会意字、形声字

    会意字是为了弥补象形字的局限性而创造出来的,最能展现造字的构字智慧。教授会意字时可以遵循如下规律:先从整体上感知生字的形音义,再将生字拆开,单独解释各个部分,然后合起来从整体上理解生字的含义。

    例如“宿”字,其篆体文字如右图所示。这个字从整体上来看形似现代汉语“宿”,可以拆分成三个部分:上面部分像一座房子,演变为今天的“宀”,下面部分的左边是一个人,演变为今天的“亻”,右边是草席,演变为今天的“百”,合起来理解就是一个人在屋子里或躺或坐在草席上休息,引申为“过夜、住宿”的意思。

    形声字是在象形字和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汉字类型,一般由声旁和形旁组成。对于形声字的教学,也可以遵循教授会意字的规律,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从而进行汉字文化的渗透。

    例如“勤”字,篆体字如右图所示,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左边部分是一个受刑的人痛苦的样子,右边是劳动工具,代表着劳役,合起来就是指在酷刑下从事苦役。演变到今天,就有“不懈、忍耐、吃苦耐劳”之意。遵循这样的规律来引导学生学习形声字和会意字,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字义的理解,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对汉字的来源、内涵有更深刻、更独特的体会。

    3.类字对比,区分形近字

    识字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会读会写的简单目标,还要帮助学生辨别易混淆的形近字。将形近字放在一起进行观察和对比,可以教会学生有效地区别形近字。

    比如“未”和“末”。下图的左边是篆体“未”,有枝繁叶茂还未修剪之意,上面枝叶比下面枝叶短小,所以“未”字两横上短下长;右边是篆体“末”,木上加一横表示树木末梢所在,强调了末梢之意,所以“末”字两横上长下短。

    又如“即”与“既”。在使用或书写时常被学生混淆,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构字方式来分析:两字的甲骨文字如上图,其中左边是即,右边是既,两个字的意思都与吃饭有关,“即”的右边是一个人面向左邊的容器,准备进餐;而“既”字的右边是一人吃完,正要离开。演变到今天,“即”字体现将要或尚未完成的状态,“既”字表示“完、尽、已经”等意思。

    这样的识字教学,不仅使学生记住了字的本身,而且了解了造字缘由及字的本意,同时也认清了形近字之间的区别,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授之以渔,掌握方法

    在识字教学时,教师可以教学生通过相似的结构将新旧生字联系起来进行学习,凭借学生对旧字的掌握引发对新字的理解。

    例如,教授“疾”字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疼”“痛”“疗”“疯”“疲”等字,这些字的偏旁都是“疒”,如右图所示。甲骨文“疒”像人卧在床上的样子,有“疒”字旁的字大都跟疾病有关系。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举一反三,既加深了对新生字的理解,同时又巩固了对旧字的掌握,也是一种识字方法的习得。

    汉字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结晶,千年的积累和演变使它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内涵,蕴藏了极为深厚的底蕴,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十分必要。本文所述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一点初步的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何在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值得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 1963.

    [2]马冬雪.小学语文汉字文化教育现状及应用策略分析[J].职业技术, 2017(10).

    [3]范雨静, 吕翠萍.汉字文化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渗透的策略:以苏教版为例[J].新课程研究 (下旬刊) , 2014 (11).

    相关热词搜索: 汉字 之力 识字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