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申请书 > 正文

    于洋夫妇 牵手在火红年代

    时间:2020-07-27 08:24:0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于洋夫妇 牵手在火红的年代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电影观众印象中,于洋这个响亮的名字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中。他主演的电影《英雄虎胆》、《青春之歌》、《水上春秋》、《革命家庭》、《暴风骤雨》、《大浪淘沙》、《火红的年代》、《戴手铐的旅客》等多部作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的夫人杨静,同样在演艺圈大名鼎鼎,周总理看过她主演的莎士比亚话剧《第十二夜》后,还清楚地叫出了杨静的蒙古族名字“德勒格尔玛”。她从1949年进入电影界,《金铃传》、《生活的浪花》、《小二黑结婚》等一部部经典影片都留下了她的身影。2003年7月1日,于洋和夫人杨静度过了他们的50年金婚。60多年来,他们夫妇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在电影当中,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多彩的人生。在现实生活当中,他们的生活同样有着很多精彩的人生故事。

      主演新中国银幕第一“桥”

      “故事片《桥》,它也是我人生的桥梁!”于洋谈起当年自己只有18岁时所拍摄的这部影片充满了深情。

      这部新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讲述了哈尔滨铁路工厂的工人们,为支援解放战争,修复被战争破坏的松花江铁路大桥的故事。于洋在该片中扮演主要角色之一青年炼钢工人吴一竹。

      有一次,拍钢水四溅,有人出主意说,在铁包底下加点水就能溅起来。结果钢水是飞起来了,但飞到了摄影师傅包杰的身上。火苗在他的棉衣上蹿起来,他没有停机器,还在一格一格地摇机器。旁边的人拿起湿棉被捂到他身上,火苗又蹿到这个人身上。第三个人又拿起灭火的东西捂上去……直到把这个镜头拍完。这样的故事太多了。于洋告诉笔者:“当时在哈尔滨铁路车辆厂,演员和工人都是好朋友。王家乙等人把军装脱下来给工人穿,自己则穿上工人的衣服,在炼钢炉前学炼钢。王滨叫我学着工人的字体,在高炉的炉壁上写上‘你敢拉稀’的字样,这是工人警告炉子不许再漏钢水的习惯用语,为电影增加了亮点。”于洋的话语里幽默成分浓浓,他似乎对当年的每一个细节都记得特深。

      1949年元旦过后,摄制组赶回长春拍摄。拍外景时,零下30多摄氏度,取暖条件很差,只有一个火盆,一冻机器就不转了……但回来之后,大家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片荒凉啊!澡堂里铺一层木板当床,布景片大都丢损,拍摄用的原材料都需要自己动手解决。棚内没有取暖设备,需要制作的取景片需要用大铁桶烧火烘干,弄得满棚乌烟瘴气,非常熏人。即便如此,摄制组仍克服重重困难坚持着……

      1949年4月,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终于诞生了。那时,解放战争还在进行当中,这部电影就跟着解放军走,解放一个城市就在一个城市放映,放一处就在一处引起强烈反响。电影《桥》在刚刚解放的南京首映时,23个单位的职工代表二千多人上街举行盛大的游行,庆祝工人“有了自己的电影”……

      两次洞房花烛,成一时佳话

      1950年,刚刚走下《中华儿女》的于洋又接受了新片《革命姻缘》(后改为《卫国保家》)的拍摄任务。在这一部戏里,他遇到了后来成为他终身伴侣的妻子杨静。于洋在该剧中扮演了一位战斗英雄杨德志,戏中他们两个就是一对恋人。于洋回忆说:“她是这部电影的女主演。这部电影主要是写一个妇女在抗日战争当中怎么样积极的工作,成为模范,最后她爱上了一个战斗英雄。我演的就是那个战斗英雄……当时我国拍摄的电影还比较少,能够在同一部电影里出演男女主角,应该说还是很有缘分的!过去有一句老话,‘情人眼睛里出西施’,我第一眼就看她对上了眼儿,我看她挺好,她看我也挺好,就是这样的。”

      起初,于洋和杨静两人都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一起开会讨论角色,交流创作体会,心无杂念。但时间长了,双方都互生好感。于洋回忆说:“当时,即便是相互喜欢也都不好意思表达给对方,而且在那样的革命年代谁也不敢让感情外露。”有一次,戏排到要说台词表达真情了,那句台词竟让于洋心有灵犀,脱口而出:“陈队长,咱俩尕亲好不好?”说完,自己感觉心跳加速。他深情地问着杨静,故意再问:“尕亲”,啥意思?杨静不好意思地笑着解释,是“成亲”之意。于洋说,“我说完,紧张得这儿也冒汗,那儿也冒汗,浑身冒汗……我青春的火花迸发出来了。当晚,正好又拍夜戏,在回宿舍的路上,天正下着大雪,地面上很滑,领导让我送送杨静,这正中我意。走在茫茫的雪地上,由于天黑路滑,杨静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她情急之中,胳膊自然地挎到了我的臂膀上。她一挎我就紧张了,本来还不想摔跟头,这下真摔,摔疼了……”没想到,这一挎,让他们两个人的心贴在了一起。

      记忆中还有一个细节至今难忘。杨静说,“他这个组长带我们演员下乡去体验生活,我们一起来到东北。在寒冬腊月里去刨地,一镐头下去一个白点也刨不出来。女孩子可刨不动。于洋说,我来试试。他把棉袄一脱,把冒着热气的皮帽子一甩,一试就刨出了一个大窟窿,大家就喝彩。我心里就觉得他真是个男人,很敬佩。(当初)也不是我一人喜欢他,还有其他的女孩喜欢他呢。晚上,农村天黑早,大伙坐在热炕头上开会。老乡很热情地给我们端来了烤白薯,正好我们俩同时去拿一块白薯,碰到他的手,我赶快缩了回来。他好像也有反应,大手竟放在我的手上了,就这样……”杨静不无感动地说:“那个时代的人非常憨厚,年轻人非常真情、单纯。我们确实是一见如故,用现在的话就是说一见钟情,反正我这一生真正喜欢的第一个男生就是于洋……”

      经过3年的恋爱,1953年,于洋和杨静结婚了。那就是在电影《结婚》拍摄结束后,一场更热闹的婚礼开始了。在严恭导演的主持下,由当时的工会主席葛存壮一手操办,杨静和于洋的婚礼进行得隆重而热烈。戏里戏外两次洞房花烛,成一时佳话。

      相互搀扶,共度艰难岁月

      于洋夫妇和别的影视圈里的夫妻一样,忙起工作来,各拍各的戏,天涯各一方,很少有时间在一起。他们回忆说,两人共同生活最长的时间应该是在1955年至1957年,那两年他们都在北京电影学院进修。毕业后,杨静参加了《金铃传》的拍摄。她扮演的是一个不安于农村劳动的角色――大金子,极富喜剧色彩。电影《生活的浪花》则是她在又一个新领域中突破性的尝试。在影片中,杨静塑造了一个美丽而端庄的知识妇女形象――叶素萍医生。在诸多男性的追慕下,她显得雍容大度,气宇不凡,最后获得她爱情的成功男士,自然是她的丈夫于洋――夫妻又扮演了一对都市情侣。在为国庆十周年而拍摄的献礼片《矿灯》中,杨静又一次和丈夫合作。

      “文革”开始了,他们一家也受到了冲击。杨静和于洋相互搀扶,共度艰难岁月,终于迎来了新事业的高峰!“文革”结束后,杨静改行当了导演,夫妻俩再度携手,执导了影片《大海在呼唤》。不久,作为一个蒙族人,杨静多年的夙愿也得到了实现。1983年,杨静放弃出国合作拍片机会,与丈夫共同奔向内蒙古大草原。他们再度合作,为落实敬爱的周总理的指示,导演了《骑士的荣誉》、《驼峰上的爱》等反映内蒙古人民生活的影片。在这段日子里,杨静和于洋共洒汗水于呼伦贝尔大草原,从乌鲁木齐、伊犁到天山脚下,从南疆到北疆,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夫妻二人用真挚滚烫的爱心,感动了这些生活在高天厚土上的善良牧民。他们的行动,赢得了人们广泛的尊敬和热爱。

      笔者在采访于洋夫妇时,正是他们的儿子离开人世后的第一年。我一直不敢正面提起这件事情,因为我早已知道他们夫妇为此都生了一场大病,于洋还做了手术……在那段痛苦的日子里,杨静为了寻求安慰,还把自己珍藏的围巾一条条拿了出来,以寄托自己对爱子的哀思。这次丧子之痛严重影响了杨静的神经系统,使得她的双手落下了后遗症――手指尖几乎没有了弹性与感觉。为此,杨静忍痛写作,每天把自己的心情和感受一一写下来。她竟习惯性地拿出了笔和纸,写下了一段她对“青春”感受的文字:“我们的青年时代,天空是湛蓝的。抬头仰望高空,白云朵朵,低头可见清澈的湖水,鱼群畅游水中。我们的心,真的像纸那样纯净,―尘不染。我们热情洋溢着对劳苦大众的无限同情,我们每天寻求的是考虑自己对人民事业的贡献究竟有多少,我们每天期盼的共和国大厦日益升腾……我们为了这个理想,不断地磨炼我们脆弱的翅膀……”写完,她还轻轻地念叨起来,心态已趋平静。如此撼人心魄的坚强,令人感动。

      于洋为了摆脱痛苦,工作更勤奋了。他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经常要出去调研,考察中国文化市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另外,于洋还担任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长、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的委员、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艺委会副主任、北影演员剧团的名誉团长、中国名人垂钓俱乐部执行主席、国家海关总署的督察员等多项社会职务,生活很充实,也很丰富。于洋说:“我很高兴能在有生之年再做点事情,因为我个人和电影事业已无法分开。”

    相关热词搜索: 重生于火红年代 火红 夫妇 牵手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