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述职报告 > 正文

    抓党建促脱贫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0-08-13 08:58:2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抓党建促脱贫的实践与探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2018年镇宁自治县将实现“整县摘帽”,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冲刺阶段,能否啃下这块“硬骨头”,这是对全县干部的一次“大考验”。如何立足县情,切实把基层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优势,实现全面小康,是摆在全县党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近年来,镇宁自治县始终以“在扶贫中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为抓手,坚持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脱贫攻坚的“红色引擎”,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总结,走出一条切合县情的党建扶贫新模式,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提供基础保障。

     一、镇宁自治县贫困现状

     镇宁自治县地处贵州西南部,素有黔中腹地、滇黔锁钥之称,全县总面积1717.3平方公里,地形北高南低,南北狭长120公里,东西最窄17公里,共辖15个乡(镇、街道),总人口40.72万(含黄果树镇),是全省新阶段50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属滇桂黔石漠化特困连片地区,也是多民族聚居地,长期居住着布依、苗、仡佬等30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户籍人口的53%。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6804人,贫困人口发生率10.39%。2018年作为全省脱贫摘帽退出的16个县之一,计划减贫3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预计下降至1.9%。

     二、抓党建促脱贫的主要做法

     (一)抓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狠抓组织建设,强化组织领导。一是成立指挥部,加强统筹协调。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指挥长,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府、县政协班子为副指挥长,各乡(镇、街道)、各县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产业发展组、项目推进组、政策宣传组等9个组,协调推动全县脱贫攻坚。二是乡镇划区作战,强化各个突破。将14个乡(镇、街道)分别划分为14个战区,由联系县领导担任指挥长,各乡(镇、街道)领导班子纳入战区指挥部成员,划区作战,划单元攻坚,并从发改、农业等单位分派14名熟悉项目运作、产业发展的干部挂任党建脱贫副书记,进一步充实攻坚力量。三是整合力量,组建突击队。组建由乡(镇、街道)党委副书记任突击队长,组织委员和分管扶贫工作的党政副职任副队长的脱贫攻坚突击队,同时在194个村成立突击小分队,把驻村工作队、农村党员、致富能人有效组织起来,做到人员、经费、办公场地“三保障”,成立作战室,挂出作战图,制定时间表,实行专人专抓,实现党建和脱贫深度融合。

     (二)抓队伍建设增强作战能力。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和服务方式,推动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致富的主心骨和领路人。一是选优配强村级班子,提升凝聚力。实施“鸿雁回归”计划,鼓励外出经商务工人员、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回村任职;实施能人治村,采取“望、闻、问、切、帮”五法,集中对全县60个深度贫困村班子进行调研,及时调整带富能力差、突出问题解决不给力的“村支两委”。目前,全县村级班子1246人中,“双带”能力强的有532人,占总数的42.7%,在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中充分发挥了“领头雁”作用。二是实施“四培养”工程,夯实作战力。加大农村党员培养力度,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2018年,从脱贫攻坚一线发展党员118名,进一步壮大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三是深化“五心工程”,激发战斗力。建立村干部报酬逐年增长机制、完善村干部考核激励机制,通过统一购买人身保险、足额发放离任村干部补助等方法,让村干部切实感受党组织的关爱。投入1.5亿余元对全县194个村级活动室进行新、改、扩建,全县各村活动室达300平方米以上,村干部生活有保障、办公有场所,实现“舒心、安心、暖心、放心、尽心”,干事创业激情得到有效激发。

     (三)抓教育培训激发攻坚动力。坚持抓教育培训,提升干部综合素质,激发脱贫攻坚源动力。一是精神补“钙”转作风。全县593个党组织、11724名党员形成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规定动作常态常抓、抓实抓亮;62个县直部门将“主题党日”活动与走访贫困村深度融合,把机关支部活动开展到村,干部职工走贫访苦、体验民生,帮助村委释惑解难。充分发挥党校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紧扣脱贫攻坚中心任务,2017年以来举办了“春季攻势”“大比武”“秋季攻势”等各类培训班22期5000余人次,实现学习教育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推动广大党员干部作风大转变。二是外出培训开视野。结合“素质提升工程”,采取集中轮训、“送课下乡”、外出参观、跟岗实训等方式,大力提升村干部素质。2017年以来,针对第一书记和村干部在山东寿光、胶州、贵州民族大学共举办了7期培训班,累计培训305人次。坚持把实践锻炼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历练成长的有效平台,选派深度贫困村“村支两委”59名,贫困村党组织书记45名,到平坝塘约、高田,西秀大坝、大黑,普定化新,关岭乐安等“领头雁”实训基地脱产开展5至7天跟岗实训,通过面对面、手把手的教育培训方式,提升村党组织书记脱贫攻坚能力。2018年,计划组织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110人次到河南濮阳进行培训。三是挂职锻炼丰阅历。选派优秀干部到脱贫攻坚主战场锤炼、外派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通过多岗位拓宽干部业务,增强干部的能力和阅历。2017年,从县直部门选派11名同志到乡镇挂任党政副职,选派19名干部到省、市对口部门挂职,推荐26名优秀干部到企业、信访、扶贫等跟岗实训,干部脱贫能力不断提高。四是提升学历强学识。为切实提升村干部脱贫攻坚能力,改善村干部队伍结构,通过财政投入(村支书、主任全部费用由财政出)与个人自筹(其他村干部自筹20%)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村干部学历提升班,全面提升村干部抓脱贫攻坚工作的能力。2018年,择优选派村干部参加学历提升25名(“专升本”行政管理班10名、“高升专”农业经济管理班7名、“高升专”休闲农业班8名),“专升本”班村党组织书记6人,“高升专”班村党组织书记5人。

     (四)抓产业建设壮大集体经济。坚持把壮大特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深入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了“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扶贫产业格局。一是采取党委+农业园区模式,由乡(镇、街道)党委立足区位特点、资源优势、农民意愿等,创建农业园区,示范带动产业发展,打造了上规模上档次的农村园区15个,其中,省级示范园5个,市级3个,县级7个。二是采取支部+公司+农户模式,引进百灵制药厂、贵州柳江畜禽有限公司、牛来香等7家公司进驻镇宁,建立基地,带动农民。三是采取“支部+合作社”模式,大力推广塘约经验,通过“三权”促“三变”,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全县共成立专业合作社478个,发展规模养殖场213户,发展火龙果1.7万亩、精品樱桃5.4万亩、蜂糖李3.6亩,芒果1.75亩。成功举办了樱桃节、李子节,镇宁樱桃、蜂糖李成为知名特色品牌,荣获国家地理标识。四是在发展产业方面,坚持资金围绕贫困户走,贫困户围绕致富能人走,致富能人围绕合作社走,合作社围绕市场走,通过支部领航、能人带动、合作社组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抱团发展,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双带”作用。

     (五)抓监督考核推进工作实效。一是“三定三诺两评一考”提高落实力。组织728名驻村干部紧扣脱贫实际,探索建立精准管理驻村干部的“三定三诺两评一考”制度(即:定清目标任务、定细工作计划、定好工作职责,向广大发群众承诺、向乡镇党委承诺、向派出单位承诺,基层群众评、乡镇街道评,乡镇街道党委<工委>年终时对“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进行考核),将工资、奖励、干部任免、政治待遇等同驻村实绩“捆绑”,着力打造一支善打硬仗、能打胜仗的脱贫攻坚“特战队”。2018年初共制定同步小康帮扶计划194份,承诺书728份,承诺事项1459件,目前完成1221件,谋思路1215条,协调资金9872万元,解决困难1031个,化解矛盾纠纷445起。二是大督查保障落实力。针对全县地形狭长、南北距离较远的实际,成立了全县脱贫攻坚及重大项目大督查工作组,将全县15个乡(镇、街道)(含黄果树镇)划分为4个督查片区,就地就近选任了34名督察专员长期蹲点督查,在4个督查室集中办公,把党委、政府的督查阵地延伸下移至乡镇及村组。

     三、经验启示

     镇宁自治县旗帜鲜明地抓党建,既促进了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提升,又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各项任务的落实,积累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的宝贵经验。

     (一)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是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团结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责任,它不仅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具体组织者,也是党与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镇宁自治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选优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提供了基层党组织执行了,充分发挥了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牢牢把握了工作的主动权,为如期脱贫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是关键。“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是我们党在推进各项事业的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基本经验,也是各项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镇宁自治县把脱贫攻坚作为检验各级领导干部执行力和工作能力的重要载体,坚持在脱贫一线上考察干部、历练干部、识别干部、使用干部,在推动脱贫攻坚任务落实的同时,使广大干部的党性在基层得到了锤炼,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强化,品格在一线得到了提升,实现了脱贫攻坚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双赢。

     (三)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参与是保障。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团结群众是我们党始终的优良作风。在推进脱贫攻坚各项任务中,镇宁自治县积极号召全县广大党员带头参与到脱贫攻坚实践中来,通过党员示范带动,营造党员干部带头、群众主动融入、全民参与、全民使力的浓厚氛围,最大程度地激发了群众的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性,找准了“外力脱贫”和“主动脱贫”的契合点,为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保障。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