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剖析整改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事迹推荐
  • 考察鉴定
  • 述职述廉
  • 会议主持
  • 主题演讲
  • 就职演说
  • 领导致辞
  • 周年庆典
  • 晚会游戏
  • 慰问贺电
  • 结婚典礼
  • 悼词殡葬
  • 竞职演说
  • 精彩演讲
  • 信息简报
  • 毕业典礼
  • 节日祝福
  • 开幕闭幕
  • 现实表现
  • 廉政谈话
  • 实习报告
  • 策划方案
  • 合同协议
  • 规章制度
  • 申报材料
  • 情书信件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体裁范文 > 策划方案 > 正文

    今天,我们如何解放思想

    时间:2020-08-19 08:55:2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今天,我们如何解放思想

    内容摘要: 解放思想,是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钥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动力,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突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本质。

    关键词: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从1978年算起,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事业已走过三十年的历程。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们都还记得,三十年来,我国曾有过三次思想大解放,这三次大解放都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都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在今天,回望这三次思想大解放,对我们纪念这段历史,对我们眼下正在进行的新一轮改革定有裨益。

    历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

    第一次思想解放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推倒了“两个凡是”, 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 恢复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 使人们的思想得到大解放, 实现了历史的伟大转折, 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是改革开放历史的第一次思想解放。

    第二次思想解放, 是1992年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 廓清了“姓资姓社”的迷雾。改革开放十余年, 针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企业的异军突起、引进外资、市场经济等改革开放的情况, 出现了“姓资姓社”的疑问和争论。针对“姓资姓社”的争论, 邓小平明确指出, “判断的标准, 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标准使人们从“姓资姓社”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邓小平又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他强调, 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生活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从而使人们的思想又一次获得解放。这一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 确立了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模式, 启动了新一轮的改革, 再一次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大发展。

    第三次思想解放, 是1997年澄清了“姓公姓私”的争论。十四大以后, 个体经济、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有的地方个体经济、民营经济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有的地方则已占有半壁江山。这时一些人挑起了“姓公姓私”的争论。1997年,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指明了所有制领域推进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以鲜明的态度有力地澄清了“姓公姓私”的争论。再一次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深广发展。

    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一、继续解放思想是当前加强党的建设的新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越来越高,因而对党的建设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天,党的建设中已经出现了许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唯一正确的途径,就是继续解放思想,从党的建设新的实际出发,着眼于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因此,继续解放思想是当前党的建设

    的迫切需要。

    二、继续解放思想是顺应发展大势,主动适应国际国内化格局现实的需要

    顺应是发展的前提。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科技创新不断的进步,区域竞争和产业竞争日益加剧,自然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等矛盾也逐步的暴露。全球经济发展的变化格局对于各层次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快,越来越深。

    实践证明,面对新形势,只有主动的顺应才能抢抓先机,赢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加速崛起的进程,而更快更好的发展就要不断的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优化举措,自觉迎接机遇,应对挑战。

    三、解放思想是加速发展进程,不断缩小与先进发达国家现实差距的迫切要求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一切为了发展,一切围绕发展,一切服从和服务于发展是我们始终不变的理念。怎么样才能发展,我认为要发展,先要解放思想,科学合理的学习先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以慢慢缩小与这些国家的差距,增强自身的实力。

    四、解放思想是破解发展难题,不断解除发展中的各种瓶颈制约的制胜法宝

    思想障碍是最大障碍。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的纵深推进,遇到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矛盾问题的形式越来越复杂,解决的困难和压力越来越大。破解难题先要解放思想,很多矛盾和问题不能再用陈旧的思想、保守的观念、过时的方法来解决,而要以发展的、辨证的、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从思路上、方法上、效率上取得不断地突破。如:发展理念的制约问题,发展体制的制约问题,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制约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都有赖于我们从思想上不断的解放提升,找准最科学有效的办法。

    解放思想的几个方面

    一、思想意识上的解放

    社会主义的方向是中国社会大多数都能接受的一个共识。但这个共识的内涵是什么?这需要研究和讨论。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了大规模的争论,中国社会有了共识。但现在是官僚控制和垄断了意识领域。官僚体制本身无能在“知”的层面有所创新,又不容许社会创新,这是意识形态衰落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但官僚或者官僚学者所能做的只是代表局部利益,而非国家的整体利益。毛泽东曾经说过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现在实践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官员的思想并没有跟上变化。官僚对意识的垄断和控制只能导致一些思想意识的急进化,而改革的共识可能只有通过理性的争论才能明了。

    二、利益上的解放

    这里主要指经济利益。经济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垄断状态。邓小平提倡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但如果先富者垄断了利益,并且这些既得利益利用其利益优势和政治力量结合起来,把其利益法律化和制度化,造成垄断,那么共同富裕的目标就不能达成。现实的中国就是这种情形。可怕的并不是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出现了贫富分化,而是贫富分化的结构化和制度化。一旦贫富分化结构化,那么就很难有机会实现社会公平。“先富”和“共同富裕”之间并没有任何逻辑关联。只有利益的开放性,共同富有才会有可能。所以,经济利益要开放,社会的各个群体才能公平参与发展和公平分享发展的成果。十七大提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就是要走共同富裕道路。如果要达到这个目标,那么就必须打破现存经济利益垄断的局面。

    三、政治上的解放

    在中国的政治结构中,政治参与主要有两层含义,即党内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力量的政治参与。简单地说,因为执政党现在是个利益代表政党,社会利益的多元性使得党内政治参与成为必要。政治的开放性更为本质性的表现就是社会(包括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对政权的参与。在现有的参政机构上,例如人大和政协系统,尤其要注意的那些组织化程度非常低和那些不被容许组织起来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参与。除了社会对政治的参与,政治的开放性也表现为要分权给社会。

    尽管不能说这些层面的开放性不存在,在一些领域,开放性已经呈现。但不可否认的是,开放性的实现程度低,制度化程度更低。开放性的实现要有待于进一步的改革。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导致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的出台。新的思想解放运动也必须表现在具体的改革举措上。只有这样,新的思想解放运动才会富有现实的意义

    如何解放思想

    一、解放思想必须落实到解放生产力上来

    党的十二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就确定要走一条当代人类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对外表达即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按照这样一条道路,我们对世界近代以来西方大国在工业化进程中依靠殖民主义掠夺世界资源的办法当然不能学,对当年德国、日本那样的后起军国主义国家依靠发动大战来重新瓜分世界的办法当然不能学,对前苏联霸权主义在所谓“世界革命”幌子下搞超级大国争霸和势力范围的办法当然也不能学!我们只能坚定不移地立足于自己的发展。

    这就决定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思想解放的中心课题必定仍然是、也只能仍然是进一步解放中国人民的生产力。如何做到解放生产力呢?

    首先,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在,我们尤其要把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其次,我们要解决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的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人民群众对于民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的不平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地统一起来。而将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地统一起来就要以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继续解放思想,把我们的工作思路从单纯抓经济转变为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上来。

    再次,我们必须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上来一次思想大解放。不管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是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都离不开改革开放。我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起步,转入城市以后就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国有企业改革每推进一步,都离不开政府改革的深化。所以我们在行政管理体制上来一次以改革,以顺应经济方式的转变和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

    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坚持改革开放。通过改革,自觉地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使生产力的发展建立在良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之上。然而,改革开放的这条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开放必须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

    二、实现人的解放是解放思想的关键

    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不断地解放生产力,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实现人的思想解放,把积极性、主动性和创作性解放出来。那又怎样实现人的思想解放呢?

    首先,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人的思想解放与经济体制有关,与政治体制有关,与

    民主政治的发展也有关;

    其次,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人的思想解放与人的素质的开发和提高,即与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关;

    再次,要加强社会建设,形成利益协调机制,人的思想解放还与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解决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社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有关,即与社会和谐有关。

    三、解放思想必须摒除不良现象

    邓小平同志有句话说得好: “解放思想必须真正解决问题”。这就是说, 解放思想不能空谈, 关键要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上。因此, 现实工作生活中, 我们必须摒除一些不良现象。

    一是克服“唱高调, 空落实“现象,注重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落实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是一种境界, 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落实”观念, 不能时时处处想到落实, 不能时时事事注意落实, 那么他在工作中, 就会忽视落实。事实一再表明, 人民群众总是欢迎那些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做出成绩又不事张扬的人。他们不是为了做给人看, 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 而是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做成事。只有这种人, 才会把工作“抓而到位、落而有实”。

    二是防止“满场跑, 不进球”现象,认真解决工作态度问题。抓好落实, 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抓出实效。能否抓出实效, 这是衡量各级党员干部解放思想是否落实的标准。“满场奔跑气氛热闹、不见进球空耗不少”, 这样的“落实”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这样的官僚主义作风必须坚决杜绝。

    三是克制“短眼光, 不敢闯”现象, 有效解决发展思维问题。“没有危机的地方, 往往难以避免危机”。解放思想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政策。有些同志往往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形势感到不适应, 习惯于用老眼光、老观念来看待和认识新情况、新问题; 对新事物、新观点、新理论、新政策难理解、难接受, 存有困惑和疑虑; 在新形势、新任务、新困难面前, 总是无所适从, 束手无策, 不知如何开展工作, 导致工作打不开局面。对此, 要努力认识新事物, 掌握新知识,接受新思想, 不断开阔思路, 学会用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思路来解决新问题。

    四是防范“绕道走, 不敢碰”现象,切实解决本领能力问题。解放思想要落实到把握发展机遇上, 不畏首畏尾, 对机遇的把握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要善于创造机遇、复制时机。

    今天,我们国家虽然取得很大的发展,但解放思想同样也很重要,它并没有过时,其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我们要做的就是发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光荣传统,在改变传统观念,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方面,和促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方面,以及实现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报告人(第三小组):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