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导讲话
  • 剖析整改
  • 党会党课
  • 文秘知识
  • 转正申请
  • 问题清单
  • 动员大会
  • 年终总结
  • 工作总结
  • 思想汇报
  • 实践报告
  • 工作汇报
  • 心得体会
  • 研讨交流
  • 述职报告
  • 工作方案
  • 政府报告
  • 调研报告
  • 自查报告
  • 实验报告
  • 计划规划
  • 申报材料
  • 事迹推荐
  • 考察鉴定
  • 述职述廉
  • 会议主持
  • 主题演讲
  • 就职演说
  • 领导致辞
  • 周年庆典
  • 晚会游戏
  • 慰问贺电
  • 结婚典礼
  • 悼词殡葬
  • 竞职演说
  • 精彩演讲
  • 信息简报
  • 毕业典礼
  • 节日祝福
  • 开幕闭幕
  • 现实表现
  • 廉政谈话
  • 实习报告
  • 策划方案
  • 合同协议
  • 规章制度
  • 申报材料
  • 情书信件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体裁范文 > 结婚典礼 > 正文

    〖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时间:2020-09-29 07:52:0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酚酞鉴别食盐水和稀醋酸B.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D.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解析:A

    【解析】

    【详解】

    A、用酚酞无法鉴别食盐水和稀醋酸,因为酚酞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都不会变色;

    B、水可以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因为生石灰可以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而石灰石没有变化;

    C、燃着的木条可以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中木条会立刻熄灭,而在空气中可以继续燃烧;

    D、用氯化钡溶液可以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因为后者会和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的沉淀;

    故选A.

    2.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精选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精选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精选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精选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

    中加入大理石

    C.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

    入铁粉

    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

    钾固体

    A.A B.B C.C D.D 解析:B

    【解析】

    【详解】

    A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进行,氯化钠质量分数增大,完全反应后,氯化钠质量不再增大,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氯化钠质量分数减小,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 、稀盐酸能和大理石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3222CaCO 2HCl CaCl H O CO 100+=++44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当有100份质量的碳酸钙形成溶液的一部分时,逸出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不断增大,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 、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随着铁粉的加入,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增加,当盐酸完全参与反应后,再加铁粉,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也不再改变,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 、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使固体的总质量减少,所以虽然锰元素的质量不变,但是反应前后锰元素的质量分数要改变,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故选B 。

    3.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用工业盐腌制食品

    B .不食用用霉变的食物

    C .用福尔马林保存海产品

    D .不吃蔬菜只吃肉类 解析:B

    【解析】

    【详解】

    A 、工业用盐中所含有的亚硝酸钠是有毒的,所以不能用来腌制的肉类食品,会危及人体健康,错误;

    B 、霉变的食物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不能食用霉变的食物,正确。

    C 、福尔马林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对人体有害,用福尔马林保存海产品,错误;

    D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并且主副食合理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三餐合理搭配这样才能够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才能够满足人体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错误。故选B 。

    4.最近科学家发现,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

    B .分子不再运动

    C .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

    D .分子间的间隔比普通水大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这种“高密度液态水”本身仍然是水,所以氢、氧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2:1。故选C.

    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

    5.潜水员在水下作业,需要呼吸富氧空气。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于普通空气中的含量,富氧空气中

    氧气与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以是()

    A.1:5 B.21:79

    C.1:2 D.以上都有可能

    解析:C

    【解析】

    【详解】

    A.氧气与其他气体体积比为1:5时,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6.7%,不属于富氧空气,故A错误;

    B.21:79与空气的成分相差不大,不是富氧空气,故B错误;

    C.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的平均氧气体积分数的空气称为富氧空气,即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21%,1:2大约是33.3%,属于富氧空气,故C正确;

    D.由以上分析可知,AB不可能,故D错误。

    故选C。

    6.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淀粉遇到碘水呈蓝色,所以与碘水作用呈现蓝色的物质中含有淀粉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有一些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是金属

    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解析:A

    【解析】

    A、淀粉遇到碘水呈蓝色,所以与碘水作用呈现蓝色的物质中含有淀粉.正确;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稀盐酸和氧化钙反应能生成盐氯化钙和水,但是不是中和反应.错误;

    C、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例如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错误;

    D、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电灯通电时发热、发光,但是不是燃烧.错误.

    故选A.

    7.在一定条件下,常温常压下的水可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冰”是纯净物

    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解析:A

    【解析】

    A、热冰的实质是水应属纯净物,故此选项正确.

    B、物质都有三态变化,热冰也不例外,故此选项错误.

    C、热冰与水同属一种物质,故化学性质相同,故此选项错误.

    D、分子永远不停的运动,热冰也不例外,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有错误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括号内是杂质)所加试剂或方法

    A NH3(CO2)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洗气

    B Cu(CuO) 足量氢气,加热

    C NaCl溶液(NaHCO3) 滴加适量稀盐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泡

    D NaOH溶液(Na2CO3) 适量的Ca(OH)2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解析:A

    【解析】

    【详解】

    A、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与浓硫酸反应,违背除杂原则,错误;

    B、氢气有还原性,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正确;

    C、碳酸氢钠与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正确;

    D、Na2CO3与适量的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的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除去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正确。故选A。

    【点睛】

    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9.联合国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F

    代表六种不同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精选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A.A、D同族

    B.原子序数E

    C.A、B同周期

    D.C、F化学性质相似

    解析:B

    【解析】

    【详解】

    A、A、D在同一列中,属于同族,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原子序数E大于C,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C、A、B核外电子层数相等,属于同周期,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C、F处在同一列,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如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精选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A.图中P点所表示的溶液是t3℃时甲的饱和溶液

    B.可用t1℃时20%的甲溶液加水配制成10%的甲溶液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分别将t3℃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解析:C

    【解析】

    【详解】

    A、图中P点不在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上,所表示的溶液是t3℃时甲的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t1℃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20g

    120g

    ×100%=16.7%,所以不存在t1℃时20%的甲溶液,故B

    错误;

    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故C正确;

    D、t3℃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不相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不相等,所以分别将t3℃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2℃,析出晶体质量不相等,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1.两种化合物AB和DB2,若A元素的化合价与H2O中O的化合价绝对值相等,则D的化合价为( ) A.+4 B.+2 C.﹣2 D.﹣3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求出A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利用化学式AB 和A元素的化合价求出未知元素B的化合价,最后利用化学式DB2和B元素的化合价求出未知元素D的化合价.

    【详解】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H2O中O的化合价为0-(+1)×2=-2,其绝对值为+2,即A的化合价为+2价,则AB中B的化合价为0-(+2)=-2,所以DB2中D的化合价为0-(-2)×2=+4。

    故选A。

    12.铜能与硝酸反应,但不产生H1.根据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1+1X↑+4H1O,推测X 的化学式是()

    A.N1O3 B.NO1 C.NO D.N1O

    解析:C

    【解析】

    【详解】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稀)═3Cu (NO3)1+1X↑+4H1O可知,反应前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3、8、8、1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8、6、1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1X分子中含有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O。故选C。13.实验室现需用250毫升的集气瓶收集一瓶100毫升的氧气,小明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收集,其中合理的是()

    A.B.

    C.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收集一瓶100毫升的氧气。A中无刻度,故A不正确;

    采用BC装置,从储气的角度应该是把水压出,所以是短进长出,故均错误;

    而D中长管进入气体后会上升导致装置内的水被压着从右侧的长管流入量筒,所以既可以储气也可以测量体积。

    故选:D。

    14.下列化学家与对应的贡献不一致的是

    A.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

    B.道尔顿~近代原子学说

    C.张青莲~发现电子

    D.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解析:C

    【解析】

    A. 门捷列夫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首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不符合题意;

    B. 道尔顿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首先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论,不符合题意;

    C. 张青莲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方面,符合题意;

    D. 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其中错误的是()

    A.只有①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②③④D.全部

    解析:D

    【解析】

    【详解】

    ①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由酸和碱反应,故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②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它是盐,③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由两种元素组成,故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④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例如,碳酸钙中含有碳元素,它是无机物,观察选项,故选D。

    二、填空题

    16.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准备制取氧气.实验室现有双氧水、二氧化锰,以及下列仪器:

    〖精选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1)仪器①名称_____,仪器②名称_____.

    (2)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3)根据药品选择制取氧气所需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

    (4)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填字母),这种方法怎样判断氧气收集满了_____.

    (5)小明同学用E 装置进行“铁丝燃烧”实验,观察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_____色固体.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但实验结束后,他发现集气瓶被炸裂了,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原因_____.

    (6)装置A 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的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_____(填字母).

    A 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B 加热反应物

    C 减小过氧化氢的浓度.

    解析:⑴长颈漏斗; 集气瓶;

    ⑵略; 分解;

    ⑶A;

    ⑷D;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⑸黑; 略; 瓶底未铺细沙或放少量水

    ⑹C;

    【解析】

    【分析】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生成水和氧气,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

    【详解】

    (1)仪器①是长颈漏斗,②是集气瓶;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符号表达式为

    22222H O H MnO O+O u u u u u u r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所需的发生装置为A 。

    (4)排水法收集的氧气纯净,氧气密度比水小,所以应选择装置D ,判断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5)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

    体,符号表达式为Fe+O2u u u u u r

    点燃

    Fe3O4,实验结束后,发现集气瓶被炸裂了,原因是:瓶底未铺细沙或放少

    量水。

    (6)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故选C。

    【点睛】

    氧气密度比水小,排水法收集的氧气纯净,反应物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

    17.如图是甲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精选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1)在t1℃时,将56g甲物质放人100g水中,搅拌,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点A描述的是t2℃时甲物质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不考虑水分的损失,将170g该溶液降温至t1℃,此时析出晶体______g.

    (3)A、B、C、D四个点所代表的4种甲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_ (填序号).

    ①A>C=D>B ②A=C>B=D ③A>B>D=C ④A>B=D>C.

    解析:33.3% 饱和 20 ③

    【解析】

    【分析】

    由甲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随的的增加而增大。

    【详解】

    (1)在t1℃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将56g甲物质放人100g水中,溶解的甲的质量为50g,搅拌,充分

    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50g

    100%33.3% 50g+100g

    ⨯≈。

    (2)溶解度曲线图上的点表示在某一温度下,100g溶剂中溶解溶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故点A描述的是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若不考虑水分的损失,将170g该溶液中溶质为70g,降温至t1℃,溶质为50g,故析出晶体70g-50g=20g。

    (3)A、B、C、D四个点所代表的4种甲物质的溶液中,A点的质量分数为

    70g 100%

    41.1%100g+70g ⨯≈,A 点的质量分数为50g

    100%33.3%50g+100g

    ⨯≈,则溶质质量分数A>B ,

    C 、

    D 两点的溶质质量相同,溶剂质量相同,则溶质质量分数C=D ,B 的溶解度曲线在D 的上面,故B>D ,故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 >B >D=C ,故选③。 【点睛】

    =

    100%⨯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

    18.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为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按题中要求回答问题: (1)A 、B 中为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

    〖精选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2)以下是氯化钠和高锰酸钾的溶解度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 度/g

    氯化钠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高锰酸钾

    2.8

    4.3

    6.4

    9.0

    12.6

    18.0

    22.1

    ①我们经常说“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这句话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

    ②将50℃的高锰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冷却到20℃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或“=”)高锰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如图是某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1所示可以得出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______,若图中t 2对应的温度为40℃,则t 1对应的温度______40℃(填“>““<“或“=”)

    解析:B 否,由于20℃时高锰酸钾的溶解度<10g ,属于可溶于水 > 温度、压强 < 【解析】 【详解】

    (1)实验1: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B ,因为B 中食盐有剩余,不能继续溶解食盐。

    (2)①由于20℃时高锰酸钾的溶解度<10g ,属于可溶物质。②由氯化钠和高锰酸钾的溶解度表,将50℃的高锰酸钾饱和溶液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冷却到20℃时,均会析出晶体,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高锰酸钾的溶解度,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g

    溶解度

    溶解度×100%,则冷

    却到20℃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高锰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由图中数据可知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由于t 1时溶解度大,因此温度较低。

    故答案为

    (1)B ;

    (2)①否,由于20℃时高锰酸钾的溶解度<10g ,属于可溶于水;②>;

    (3)温度、压强;<。

    (1)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实验2,观察到碘几乎不溶解,高锰酸钾全部溶解,进行分析解答;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g

    溶解度溶解度×100%,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图中数据可知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进行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g 溶解度溶解度×100%、饱和溶液的特征、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能源和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目前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的比例最大。

    (1)我国正推广在家庭中用天然气逐步代替煤作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

    (2)含硫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

    (3)为应对人们对能源和环保的需求“节约现有能源,开发新能源,环保与发展共进”。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该理念的有_____(填序号)。

    A 焚烧田间秸秆,草木灰返田

    B 优化建筑设计,减少空调的使用

    C 乘坐轨道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

    D 大量开采石油,以满足工农业生产需求

    解析:甲烷(或CH 4) 酸雨 AD

    【解析】

    【详解】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填:甲烷(或CH 4);

    (2)含硫煤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导致酸雨;故填:酸雨;

    ③A .露天焚烧田间秸秆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环境,故错误;

    B .优化建筑设计,减少空调使用,可以节约能源,符合节约现有能源、开发新能源、环保与发展共进的理念,故正确;

    C .乘坐轨道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可以节约能源,符合节约现有能源、开发新能源、环保与发展共进的

    理念,故正确;

    D.大量开采石油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故错误。

    故填:AD。

    20.观察与比较是学习和研究中常使用的科学方法.请结合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精选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1)甲图实验中,装________ 的注射器不容易被压缩;

    (2)铁在空气中生锈是铁跟氧气、水等物质作用的结果.乙图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铁生锈时需要

    ________。

    (3)取一定质量的镁、铁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丙图所示.图中________(填“a”或“b”)曲线表示与铁的反应。根据丙图,可推知反应结束,反应消耗的镁与铁的质量比为________。

    解析:空气氧气 b 3:7

    【解析】

    【分析】

    (1)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气体分子间通常间隔较大,固体和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2)左边试管中的铁钉既和水接触,又和氧气接触,而右边试管中的铁钉只和水接触,据此分析;(3)已知“取一定质量的镁、铁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镁的活动性比铁强,那么a表示的是镁,b表示的是铁,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消耗HCl的质量相等。

    【详解】

    (1)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容易被压缩,液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比气体分子小,不易被压缩,故装水的注射器不容易被压缩;

    (2)左边试管中的铁钉既和水接触,又和氧气接触,而右边试管中的铁钉只和水接触,因此乙图的实验目的是为了探究铁生锈时需要氧气;

    (3)已知“取一定质量的镁、铁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镁的活动性比铁的活动性强,在相同的时间内镁生成的氢气多,所以b表示铁反应的曲线;镁、铁两种金属,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后,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设所需要的金属质量分别是x、y,则有22

    ⨯⨯,所以可得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比是3:7。

    x=y

    2456

    【点睛】

    用实验来研究和比较,得出科学的结论是一种常见的学习一研究化学的方法,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对知识

    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要结合相关知识认真分析。

    三、推断题

    21.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其中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组成元素相同,B、C、G成为下为气体,在实验室中常用A制取G。

    〖精选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1)F的化学式是;物质A的一种用途是;

    (2)D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图中涉及B物质的反应中,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解析:(1)Ca(OH)2,除锈(气体答案合理亦可)

    (2)2H2O22H2O + O2↑ (3)复分解反应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F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熟石灰Ca(OH)2,G是气体且能和F反应为CO2,A能用于制备G,应该是CaCO3或稀盐酸,又因为A能转化为气体B,所以A一定是稀盐酸而不是CaCO3,由此可得知B为H2,E 和B能相互转化E应为H2O,D和E组成元素相同,D为双氧水H2O2,D和生成E和D,E为水,所以D为O2

    考点:常见物质间转换关系

    四、实验题

    2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精选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1)写出仪器 a、b 的名称:a______,b______。

    (2)用 B 装置制取 CO2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__。B 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优点是______。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图中选择的是______和______ (填序号)。

    (4)图2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贮气等用途的装置。当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______(填“a”或“b”)处导管通入。

    解析:试管酒精灯 CaCO3+2HCl=CaCl2+H2O+CO2↑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方便加液体药品 A C b

    【解析】

    【详解】

    (1)a是试管,b是酒精灯;

    (2)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CO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在瓶口处进行,二氧化碳一般不支持燃烧,故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收集满了;长颈漏斗方便添加液体药品;故答案为:

    CaCO3+2HCl=CaCl2+H2O+CO2↑;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收集满了;方便添加液体药品;

    (3)加热固体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A,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A;C;

    (4)当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时,瓶内先装满水,当剩余的水较少时,水易从a端排出,则气体从b端进入;故答案为:b;

    【点睛】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及水溶性选择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判断万用瓶的进气端,气体的验满在瓶口处进行。

    五、科学探究题

    23.图一、图二是某兴趣小组探究金属、酸的化学性质时所做的两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两组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全部倒入甲、乙两个洁净的烧杯中,据图回答:

    〖精选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1)在图一所示的实验中,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将①②两只试管反应后的液体倒入甲烧杯中,发现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完全反应后,甲烧杯中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

    (3)当观察到③试管中的液体____________时,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能发生反应。

    (4)将③④两只试管反应后的液体倒入乙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溶液呈无色。则试管④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共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5)将乙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无色滤液中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甲同学认为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NaCl和 HCl,你认为甲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_________,其原因是:

    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NaCl,一定不含有Na2CO3;

    丙同学认为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NaCl,还可能含有另外一种物质,于是做了如下实验:

    〖精选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解析:Fe+CuCl2=Cu+FeCl2 Mg2+、Fe2+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Na2CO3、NaCl 不正确 CaCO3和盐酸反应(合理即可) Na2CO3 CaCl2

    【解析】

    【详解】

    (1)试管②中发生的反应是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铜,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Fe+CuCl2=FeCl2+Cu。

    (2)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的原因是试管①中的未反应的铁粉与试管②中剩余的氯化铜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和铜,所以完全反应后,甲烧杯中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和未参加反应的氯化镁,甲烧杯中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氯化镁解离出的镁离子和反应生成的氯化亚铁解离出的亚铁离子,其离子符号分别为Mg2+、Fe2+,故填Mg2+、Fe2+。

    (3)酚酞试液遇到碱性溶液变红,遇到中性或酸性溶液不变色,仍为无色,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时,说明溶液不再显碱性,进而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能发生反应,故填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4)将③④两只试管反应后的液体倒入乙烧杯中,产生气泡是因为试管④中剩余的碳酸钠与试管③中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白色沉淀出现,是因为试管③中反应生成的氯化钙与试管④中剩余的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上述说明混合前试管④中的溶质有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剩余的碳酸钠,其化学式分别是NaCl、 Na2CO3,故填Na2CO3、NaCl。

    (5)甲同学认为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NaCl和 HCl,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故填不正确;

    ③④两只试管反应后的液体倒入乙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是试管④中剩余的碳酸钠与试管③中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后有白色沉淀出现是因为试管③中反应生成的氯化钙与试管④中剩余的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说明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后盐酸不再有剩余,故填Na2CO3和盐酸反应(合理即可);

    由以上分析可知,乙烧杯中的溶质中既不含盐酸,也不含碳酸钠,则乙烧杯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与盐酸以及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可能剩余的氯化钙。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为检验氯化钙是否存在,可向无色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沉淀,故填Na2CO3;

    加入碳酸钠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还有氯化钙存在,其化学式为CaCl2,故填CaCl2。

    【点睛】

    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种类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反应物过量的情况。

    六、计算题

    24.实验室有一部分被氧化成氧化镁的镁粉样品、未知浓度盐酸和40%的氢氧化钠溶液。兴趣小组同学为分析样品中金属镁的质量百分含量和计算盐酸的质量分株,进行如下探究:

    (1)用盐酸溶解样品(样品混合均匀),测定生成氢气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所取样品质量(g) 所加盐酸质量(g) 生成氢气质量(g)

    Ⅰ16.0 60.0 0.5

    Ⅱ16.0 130.0 1.0

    Ⅲ16.0 150.0 1.0

    镁粉样品中金属镁的质量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_。

    (2)向实验Ⅲ后的溶液中加入40%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计算盐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精选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解析:75%36.5%

    【解析】

    【详解】

    (1)对比第Ⅱ、Ⅲ组中发现,对比第Ⅲ组中所加盐酸质量由130g增加到150g时,氢气的质量没有增加,说明第Ⅲ组中镁完全反应,

    设样品中金属镁的质量为x,

    22 Mg+2HCl=MgCl+H

    242

    x 1.0g

    242

    =

    x 1.0g

    〖精选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x=12.0g

    样品中金属镁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12.0g

    100%=75%

    16.0g

    ⨯。

    (2)MgO+2HCl=MgCl2+H2O,Mg+2HCl=MgCl2+H2↑,MgCl2+2NaOH=Mg(OH)2↓+2NaCl,

    HCl+NaOH=NaCl+H2O,

    可得关系式:HCl~NaOH,设150.0g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y

    HCl NaOH

    36.540

    y150g40%

    36.540g

    =

    y150g40%

    :

    y=54.75g

    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54.75g

    100%=36.5%

    150.0g

    ⨯。

    答:(1)样品中金属镁的质量百分含量为75%;

    (2)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

    七、流程题

    25.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如图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简单流程.在提取Mg的过程中,

    (1)试剂A最好选用_____(从我国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考虑).沉淀B与试剂C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_;

    (2)由无水MgCl2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2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2溶液有何不同:_____.

    解析:Ca(OH)1(氢氧化钙) Mg(OH)1 MgCl1

    通电

    Mg+Cl1↑后者是经过富集和分离后的溶液(或海水中含有氯化钠等多种溶质,氯化镁的浓度很低)

    【解析】

    【详解】

    (1)试剂A最好选用氢氧化钙,这是因为氢氧化钙价格较低,并且制取氢氧化钙的原料丰富;

    沉淀B是氢氧化镁,试剂C是稀盐酸,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发生的是中和反应,氢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H)1.

    故填:氢氧化钙;Mg(OH)1.

    (1)由无水MgCl1制取Mg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1通电

    Mg+Cl1↑;

    (3)海水本身就是含有MgCl1的溶液,它与通过步骤①、②得到的MgCl1溶液相比,海水中的MgCl1浓度低,并且含有多种杂质.

    故填:海水中的MgCl1浓度低,并且含有多种杂质.

    八、综合题

    26.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精选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_。

    (2)用B、D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____。

    (3)若选择B、F作为气体的制取装置,在装入药品前,应先___________,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解析:锥形瓶;集气瓶。CaCO3+2HCl═CaCl2+H2O+CO2↑;能够控制反应速率。:检查装置气密性;b。【解析】

    【详解】

    (1)仪器①是锥形瓶,仪器②是集气瓶;(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实验药品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C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3)在装入药品之前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装置E收集氧气,气体应该短导管进,长导管出。

    【点睛】

    本题考查实验室气体的制取。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

    1.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精选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A.反应中CaO为催化剂B.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反应后容器中固体质量减少D.反应后容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增大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三种物质在密闭容器这个反应前后质量比例的变化,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反应后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的质量都增加了,是生成物,碳酸钙的质量减小了,是反应物,该反应是碳酸钙高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的反应。

    【详解】

    A、氧化钙在反应中不是催化剂,是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该反应中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两种,符合分解反应的定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该反应是一种固体反应物生成一种固体和一种气体的反应,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该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可知,反应后容器中的氧元素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2.对“大棚”农作物施用“汽水”(碳酸溶液),是近年来在种植生产中兴起的一种新方法。对于其作用的下列几种叙述:①加速植物光合作用;②冬天有助于农作物“防冻”;③有利于改良碱性土壤,调节pH; ④可促进土壤中的Ca2+、Mg2+被植物吸收。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

    解析:D

    【解析】①因为碳酸受热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从水中逸出,二氧化碳与水都为光合作用的原料,故可加速光合作用进行,正确;②因为碳酸受热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形成温室效应,故有助于农作物“防冻”,正确;③碳酸显酸性,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正确;④碳酸溶液会电离出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进而可以形成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而植物主要以离子形式吸收矿质元素,正确。故选D。

    3.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下列做法不合理

    ...的是

    A.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B.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

    C.合成新型洗涤剂减少氮磷排放 D.研发易降解材料减少白色污染

    解析:B

    【解析】A、寻找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可以减少大气污染,不符合题意;

    B、施用大量农药会造成空气污染,残留的农药对人体健康有害,符合题意;

    C、合成新型洗涤剂可以减少氮磷排放,减少水污染,不符合题意;

    D、研发易降解材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合理,不符合题意。故选B。

    4.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Cl-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A.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C.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D.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解析:D

    【解析】

    【详解】

    A、氯化钾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钾离子、氯离子、水分子,可以与氯化铁溶液中的离子分析比较,得出显色的是铁离子,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将铁离子转化成了沉淀,只有氯离子和水分子留下来了,得出显色的是铁离子,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加入硝酸银后将氯离子转化为沉淀,但溶液的黄色未消失,可以得出显色的不是氯离子而是铁离子,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加水后改变了氯化铁溶液的浓度,而对离子不会造成消除,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B.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 (OH)3]治疗胃酸过多时胃液pH的情况

    C.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铜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D.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解析: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至过量,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铁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硝酸铜的质量分数最后应变为零,故A错误;B、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 (OH)3]治疗胃酸过多时胃液pH 的情况,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氢氧化铝属于固体,pH值不可能超过7,故B错误;C、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铜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应先增加,后达一定值,故C正确;D、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氯酸钾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应先增加,后达一定值,故D错误。

    点睛∶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铁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

    酸亚铁和铜。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6.“天宫一号”搭载的长征二号火箭使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O B.N2C.O2D.H2

    解析:B

    【解析】

    【分析】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详解】

    在化学反应前后除X外,其他各原子相差的个数分别是:

    ⨯⨯⨯⨯⨯

    :,:,:,:,所以3个X分子中共含有6个N原

    C2-2=0H8-42=0N2+22-0=6O24-22-41=0

    子,每个X分子中含有2个N原子,即X的化学式为N2,故选B。

    7.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

    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

    D.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

    解析:A

    【解析】

    【详解】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正确。

    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会造成溶剂水的质量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

    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会造成实际所取的溶质的质量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

    D、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小于配制所需要的溶质质量,引起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错误。

    故选A。

    8.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H ②Fe2+③Cu ④P2O5⑤Fe3+⑥NaCl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解析:B

    【解析】

    【详解】

    元素符号的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③金属、稀有气体、某些固态非金属单质由

    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表示该元素的单质;

    离子符号书写: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

    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

    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Fe2+ 、Fe3+ 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原子变

    成离子的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故质子数不变,Fe2+ 、Fe3+ 质子数相同。

    9.在Cu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Cu B.Cu和Al C.Zn和Cu D.Cu、Al和Zn

    解析:C

    【解析】

    金属活动性铝>锌>铝,在Cu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只有铜排在锌的后面,所以铜全部被置换出来,

    而铝不会被过滤出来,由于加入过量的锌粉,所以还含有锌。

    点睛: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要排在前面的金属就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

    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不与溶液中的盐发生

    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置换反应。(2)铁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二价亚铁盐。(3)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

    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另外,若有一种

    金属和多种混合盐溶液反应,最先反应的是最不活泼的那个金属的盐溶液。

    10.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B.

    C.D.

    解析:C

    【解析】

    【详解】

    当KNO3溶液达到饱和后就不能再溶解KNO3了,所以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晶体先溶解一部分,然后达到饱和,不再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不变,故选C。

    11.下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精选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A.此反应有单质生成

    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C.图中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解析:C

    【解析】

    【详解】

    A、反应后生成了一种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此反应有单质生成;故A正确;

    B、反应前共有三种原子,而反应后仍然是这三种原子,说明反应中原子不变,可推断得出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故B正确;

    C、反应的生成物为一种单质的分子和一种化合物的分子,生成物一种为化合物一种为单质;故C不正确;

    D、反应前的两种分子各有2个分子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1,故D正确。故选C。

    12.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B.金刚石作装饰品C.铜丝作导线D.氢气作能源

    解析:D

    【解析】

    【详解】

    A、活性炭中含有很多细小的空洞,可以吸收杂质分子,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B、金刚石光学性质较好,可用作装饰,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C、铜具有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错误;

    D、氢气作能源是利用其燃烧放热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出现白烟

    B.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剂中,溶液变成蓝色

    D.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解析:B

    【解析】

    A、打开浓盐酸的瓶塞时,瓶口产生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C、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成红色,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铁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二氧化碳的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4.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g,剩余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2.0 gCO2气体B.原来CaCO3的质量为14.3 g

    C.生成了5.6 gCaO D.剩余CaCO3的质量为3.0 g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可以知道钙元素的质量为:8.0g×50.0%=4.0g,所以反应前碳酸钙的质量为:4.0g÷ 40/100×100%=10.0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8.0g=2.0g;设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X,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Y

    CaCO3点燃

    CaO + CO2↑

    100 56 44

    Y X 2.0克

    列比例式得:100:Y=56:X=44:2.0克解得X=2.55克,Y=4.55克;

    根据计算可以知道剩余的碳酸钙的质量10.0g-4.55g=5.45g,原来碳酸钙一共有=5.45+4.55=10克。故选A。

    15.己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3 B.46 C.92 D.96

    解析:B

    【解析】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D的质量为:2.3g+4.8g-4.4g=2.7g,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精选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则=,解得x=46,故选B。

    二、填空题

    16.根据如图甲、乙、丙三幅元素含量示意图,试推测元素分布领域(填图下序号):分布在人体中的是_____;分布在海水中的是_____;分布在地壳中的是_____;分布在空气中的是_________。

    〖精选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解析:丁甲乙丙

    【解析】

    人体中元素的含量的排序是:氧、碳、氢、氮、钙、磷、钾等,符合图丁所示;海水中元素的含量的排序是氧、氢、氯、钠、镁、硫、钙等,符合图甲所示;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的排序是:氧、硅、铝、铁、钙等,符合图乙所示;空气中元素的含量的排序是:氮、氧、稀有气体等,符合图丙所示。

    17.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精选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1)交点P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2)t 3℃时,将 30g 甲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3)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____

    (4) t 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 1℃,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解析:① 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②75g ③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④丙乙甲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示看:P点的含义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t3℃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

    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5克,因为此时甲的溶解度只有50克;当甲中含少量乙时,

    提纯甲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

    至t1℃,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丙乙甲,因为过程中溶剂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开始

    时三者中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甲乙丙,所以其中溶剂的大小顺序是:丙乙甲。

    考点:溶解度及其曲线

    18.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息息相关。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铁锅炒菜、做饭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增加了膳食中的_____。

    (2)汽车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钢铁与水、_____接触而生锈。

    (3)小强发现妈妈刷洗锅碗时,常加入洗洁精去除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作用。

    (4)“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又一伟大战略。中国丝绸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

    世,丝绸的主要成分是_____。

    (5)2016年底骆马湖水将走进徐州百姓家。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杀菌消毒,发生的反应为:Cl2+H2O=

    HCl+HCl0(次氯酸)。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生活中为降低自来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的病原

    微生物,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

    解析:铁元素氧气乳化蛋白质 +1 煮沸

    【解析】

    【分析】

    铁锅能增加铁元素、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

    【详解】

    (1)使用铁锅炒菜、做饭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增加了膳食中的铁元素。

    (2)汽车表面喷漆可有效防止钢铁与水和氧气接触而生锈。

    (3)常加入洗洁精去除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

    (4)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5)次氯酸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x=+1,生活中为降低自来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常采用的方法是加热(+1)+x+(2)0

    煮沸。

    19.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中含有金属镍(Ni),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Ni+2HCl===NiCl2+H2↑②NiO+2HCl===NiCl2+H2O ③NiO2+4HCl===NiCl2+Cl2↑+2H2O

    分析化学方程式,回答以下问题:

    (1)金属镍((Ni)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反应②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反应。

    (3)反应③中Ni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_____(填“不变”“升高”或“降低”)。

    解析:Ni+2AgNO3═Ni(NO3)2+2Ag 复分解降低

    【解析】

    (1)金属镍((Ni)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2AgNO3═Ni(NO3)2+2Ag 。(2)反应②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3)反应③中Ni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降低。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基本反应类型,化合价等知识。

    20.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精选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1)设计A、C的目的是_____。

    (2)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解析: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4P+5O2点燃

    2P2O5

    【解析】

    【详解】

    (1)A、C中,变量是温度不同,A中的白磷不燃烧,C中白磷能燃烧,设计A、C的目的是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2)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点燃

    2P2O5。

    故答案为

    (1)证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2)4P+5O2点燃

    2P2O5。

    三、推断题

    21.A~F 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精选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1)写出 A 的化学式________,其常见用途为________(写一条)。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反应②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4)反应③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5)反应④是工业上生产漂白粉的原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解析:CO2灭火或做气体肥料或制碳酸饮料等(合理即可) H2CO3 + Ca(OH)2 = CaCO3↓+ 2H2O 复分解反应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出现黑色物质放热 2Ca(OH)2 + 2Cl2 = Ca(ClO)2 + CaCl2 + 2H2O

    【解析】

    【分析】

    A能与H2O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则A为二氧化碳;碳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则B为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C 为氧化钙;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与二氧化碳,则D为碳,E为一氧化碳,F为铁。将猜想代入框图验证,猜想正确。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写出 A 的化学式CO2,其常见用途为灭火或做气体肥料或制碳酸饮料等;

    (2)反应①是碳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 + Ca(OH)2 = CaCO3↓+ 2H2O,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反应②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现象为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粉末/ 红(棕)色粉末出现黑色物质;

    (4)反应③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5)反应④是工业上生产漂白粉的原理,根据流程图可知,氢氧化钙与氯气反应生成CaCl2、Ca(Cl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H)2 + 2Cl2 = Ca(ClO)2 + CaCl2 + 2H2O。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再利用推出的和题中的条件推出剩余的物质,最后将各物质验证即可。

    四、实验题

    22.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精选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

    (2)C装置用于制取气体,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3)现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填字母序号)。

    (4)欲制取CO2,B装置相对于C装置的优点是_____。选用D装置收集CO2,验满的方法是_____。欲干燥CO2,应将气体通过F装置,F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

    解析:锥形瓶长颈漏斗下端要没入液面以下 2KClO3

    2

    MnO

    2KCl+3O2↑ A 能够控制反应的

    发生与停止反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浓硫酸

    【解析】

    【详解】

    (1)据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为锥形瓶;

    (2)C装置中的长颈漏斗下端要没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故答案为长颈漏斗下端要没入液面以下;

    (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

    MnO

    2KCl+3O2↑,反应的条件是加热,应选A装置作发生装置;

    (4)装置B和装置C相比,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用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欲干燥CO2,应将气体通过F装置,F中应加入的试剂是浓硫酸。

    【点睛】

    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五、科学探究题

    23.小丽同学利用实验室存放的一瓶氢氧化钠固体配制溶液,并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

    〖精选3套试卷〗上海市青浦区2020年中考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含解析

    (1)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量取水_____mL,量取时的操作如图1所示,该操作对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影响是_____(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2)小丽用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滴加盐酸后发现有气泡产生,于是小丽判断氢氧化钠变质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变质的原因_____。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