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图纸下载 > 正文

    【三座大山】三座大山的压迫

    时间:2019-01-02 04:33:0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出身寒微却要面对沉重的训练和参赛成本,球技提升缓慢,为数不多的职业赛事也就成为压在国内职业球手身上的“三座大山”。      4月9日,刘先生结束了为期4天的中巡赛海南站。比赛结束,意味着他不得不开始教球生活。“毕竟还得维持日常的生计。”自从转职业以来,他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一个月大概能参加一场职业比赛,运气好还能赢一顿饭钱。”和刘先生一样,大多数职业球手首先要面对的是生存问题:如果不教球,单凭参加赛事的奖金收入来担负自己的训练、参赛成本,很难维持生计。
      “在很多情况下,一般球手首先估算参赛所带来的收益与成本,不能赚钱的赛事是不参加的。”这样的行为多少有点急功近利,但足以说明生计问题成为职业球手难于启齿的隐痛。
      众所周知,国内大部分职业球手是从球童开始,他们首先要做的是找到能支付自己的训练以及参赛所花费的成本,因为每年不多的职业赛事让他们的奖金收入捉襟见肘。
      出身寒微却要面对沉重的训练和参赛成本,球技提升缓慢,为数不多的职业赛事也就成为压在国内职业球手身上的“三座大山”。
      出身寒微
      “在目前的环境之下参加职业比赛,不教球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寻求一些收入来源,肯定要负债。”一职业球手大倒苦水,“除非你能将自己的排名提升到前五,否则球童出身的压力,你很难改变当前的生存环境。”
      对于很多国内高尔夫职业选手来说,球童出身的残酷现实,让他们的职业生涯显得有点无奈。球童的出身意味着他们首先必须为自己的打球成本找到来源。“事实上,国外很多高球明星刚开始打球的时候也是处于穷困状态。”一业内人士说,“但是他们的高尔夫环境很好,打球的成本也不是很高,而且国外的职业赛事比较发达,这也缓解了他们的成本压力。”相反,国内球场建设一般都显得过于豪华,打一场高尔夫的成本往往都在500左右,这必然加重了职业球手们的训练以及参赛成本。
      为了缓解成本上的压力,国内职业球手不得不“曲线救国”――成为球会的教练。国内球会往往会有一部分教练群体,球会给这些教练练球的机会并负担这些球手一部分的参赛成本,所以,国内大部分职业球手往往选择挂靠一个球会做教练。一方面教球能获得一定收入为参加职业赛事作铺垫;另一方面能给自己的训练参赛提供一定的便利。
      在国内高尔夫环境下,能把打球当成职业对国内职业高尔夫球手来说似乎还是一种奢望。一方面高尔夫国内高尔夫运动职业化比较彻底;一方面国内赛事不成熟、职业球手能通过比赛获得的收益不多。“球童出身的张连伟也是最近一年才有这样的收入的。”一业内人士说,“用张连伟自己的话说就是40岁的时候还没有什么存款,生存状况可见一斑;但从去年开始球技以及影响力不断提高,才得到象HONMA等品牌的赞助,最后使得他能把打球当成职业。”
      如果说高尔夫的花费是出身寒微的国内职业球手所必须跨越的门槛的话,那么,赛事的缺乏、奖金少的状况又成为阻碍国内职业球手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僧多粥少
      “如果高尔夫职业赛事能象足球比赛那样频繁的话,国内职业球手的整体状况就不会如此糟糕了。”面对着自己每况愈下的生存环境,一些高尔夫职业球手有些郁闷。
      虽然最近几年中高协启动了中国高尔夫巡回赛,而且2005年的总奖金也达到40万美元,但是这对上百名的职业球手来说,分下来的“蛋糕”也就只有那么一点了。“赛事少,很多高尔夫球手每年备战的重点就很明显。”一高尔夫职业选手抱怨,“如果职业赛事多,那么获得冠军的可能就不只是张梁等人了,比赛多,球手们备战的重点也就不一样了。”
      国外之所以出现很多高尔夫明星,很大程度上因为他们有一个很好的高尔夫环境,不管是比赛环境还是高尔夫的推广力度,这是国内所不能比拟的。在国内除了中巡赛之外,职业赛事并不多。拿2005年来说,虽然在中国举办的职业赛事达到20多个,但是,针对国内大多数高尔夫职业球手的赛事似乎并不多。欧、亚、日巡赛中国站往往要通过资格赛选拔,能参加的也只是国内排行比较靠前的选手;但技术水平低,让他们与大多国外球星同场竞技中也捞不到多少好处。
      2006年的中巡赛有六个站的比赛,但是这对于国内职业球手来说是远不够的。“职业赛事的蛋糕做大速度远不如国内高尔夫职业球手的增长速度,这样国内职业赛事肯定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一分析人士认为,“何况,职业球手在其他收入比较少的情况之下,必然去努力争夺仅有的几场职业赛事的奖金,毕竟作为职业球手没有多少愿意在球场上教球。”
      国内职业球手人数少、赛事环境也不成熟也就成为很多国内赞助商不看好的原因、缺乏赞助商的支持国内职业赛事也就增长缓慢,这样国内职业球手生存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2005年中国高尔夫职业赛事一览表
      国内职业赛事      奖金总数   欧、亚、日巡赛中国站   奖金总数
      中巡赛北京站      10万美元   亚洲女子职业巡回赛    8万美元
      中巡赛昆明站      10万美元  “朝王杯”亚日职业对抗赛  无奖金
      中巡赛珠海站      10万美元   TCL三亚精英赛       100万美元
      中巡赛海南站      10万美元   JOHNNIEWALKER精英赛   225万美元
      大佛精英挑战赛     20万美元   BMW亚洲公开赛      150万美元
      美国女子巡回赛中国站  200万美元   VOLVO中国公开赛     130万美元
      
      UNI杯职业-业余    男子170万元  HSBC冠军赛        500万美元
      高尔夫配对赛      女子50万元
      
      东方名人国际女子职业赛 10.5万美元  联盟杯          125万美元
                         大众汽车大师赛      30万美元
      
      水平不高
      在许多人看来,真正导致国内职业球手生存状况差的原因还在于球手在技术水平不高。“一场比赛考验的不仅仅是球手们的技术水平,而且更重的是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中高协副秘书长李勇说,“国内职业球手缺乏锻炼,技术水平在亚洲还是中下游;不可忽视的是奖金与技术成正比。”
      球技水平不高多少让国内职业球手有些缺乏底气。在今年3月的TCL精英赛上,中国内地的23名选手参赛中,只有梁文冲和李超幸运晋级。在一些其他欧、亚巡赛的中国站比如BMW亚洲公开赛、VOLVO中国公开赛,虽然这些比赛奖金高,但是“国内球手往往只有被淘汰的命”。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一职业球手表示,“不经过很多赛事的熏陶,很难在技术以及心理上有很大提高,而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国内赛事不足。另外在球场教球对职业球手来说,必然得放弃很多自己训练的机会,这无疑会导致技术水平提升慢甚至是下降。”
      此外,国内职业球手必须面对的是,国内高尔夫职业教练数量以及水平都不容乐观,缺少一个好的培训机制,职业球手技术徘徊不前也是环境所逼。
      职业球手数量少赞助商缺乏关注的情况下,职业赛事也就出现了僧多粥少的局面,这进一步侵蚀了职业化的生存土壤,职业球手孵化速度也就越来越慢,这样,国内职业球手的生存状态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如果恶性循环继续下去,那么国内职业球手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之下,很难有破局的一天。
      
      记者观察:
      鸡肋的赛事赞助
      对于赞助商们而言,他们更加看重中国日益庞大的业余高尔夫人群。因为在高尔夫仍然是高端人群为主体的环境之下,这些赞助商们需要的仍然是他们的巨大消费潜力。对于为数不多的职业高尔夫群体,职业高尔夫赛事关注度不高,赞助商们更愿意选择赞助业余高尔夫赛,他们更愿意通过低成本的投入换来更直接的传播效果。
      对于高尔夫行业外的一些国内品牌,他们赞助高尔夫赛事往往是想通过高尔夫赛事的传播达到自己进入某个市场。因此,国内一些大品牌在赞助的选择基本上倾向于那些规格高、国际影响力大的赛事,比如TCL精英赛等。这些比赛因为规格高,而且有国外巨星参加能带来很大的传播效果,但是这些比赛对于并不成熟的中国职业赛事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害。国内的职业球手因为技术上的原因,在这样的比赛中很难取得一定的成绩。“这犹如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你强行要他去跑,这样的措施肯定是适得其反。”
      国内的高尔夫业内品牌由于资金的原因更加青睐赞助业余比赛,业余比赛的赞助金额不大,而且针对的是目标消费群体。高尔夫作为泊来品,国内的高尔夫用品市场大部分被国外品牌占领。国产品牌由于资金少,实力差的原因,不能象国外品牌那样大手笔、持续地赞助。国外品牌在赞助上的持续投入国内品牌是无法匹敌的。因此,为了避免资金上的压力,国内高尔夫品牌只有避开赞助职业赛事,而将触角深入到更庞大的业余赛事中。
      业外品牌不愿意赞助针对国内球手的职业赛事,业内品牌却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国内高尔夫职业赛事似乎陷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状态之下。

    相关热词搜索: 大山 三座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