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图纸下载 > 正文

    保定市一亩泉河河流中COD的变化及污染源分析

    时间:2021-01-23 12:06:1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班西雨 杜忠文 王世杰 王建伟 田祖光

    摘要:针对保定市城区水系管理委员会2017年3月公布的黑臭水体河流中的一亩泉河7.23km的黑臭水体段为参考进行了勘查、取样与COD实验工作,从2019年4月12日到2019年5月29日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时间。研究结果表明:保定市一亩泉河河流不同位置COD大小不同、污染原因不同。通过周围景现的变化、对采样点附近居民进行的走访和COD浓度的测定,对一亩泉河的水质状况和污染源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并为此提出了切实可行、经济有效、便于管理的控制方案。

    关键词:保定市一亩泉河;化学需氧量;污染分析

    中图分类号:X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20)04-0027-03

    1 引言

    一亩泉河位于保定市区西侧,西北至东南走向。起于七一路3号桥,自胜利桥处与护城河交汇,最终流人府河。一亩泉河千百年来,甘甜的水源源不断地从地下喷涌而出,经过府河一直流人白洋淀,它曾是保定市饮用水水源地。然而,近几十年保定工业发展,对河水进行过渡开采,地表水流量越来越少,污然也越来越严重。

    自2017年起,一亩泉河已在治理过程中。河体的黑臭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部分河段甚至已经清澈见底。但仍然有一些河段治理效果有待提高。于是组建调查小组,深入实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工作以测定河段水质为主,以保定市水系办公布的黑臭段为主并适当扩大范围,进行了约8km的瞬时水样采集、实地调查与COD实验工作。

    2 研究方法

    2.1 采样方法

    2.1.1 采样范围与具体位置

    为更好地掌握水质情况。以保定市水系办公布的7.23km的黑臭段水体为基准在上下游均扩大范围进行采样工作,总长约为8km。

    如图1所示,黑色圆点代表采样点,采样点所在河段为保定市水系办2017年公布的一亩泉河黑臭水体段。采样起点在七一西路3号桥西400m,终点在动物园西北150m附近共计11个采样点。水流走向为1~11,自西向东。因个别河段的异常峰值和天气变化导致的COD值不准确,对点3、点5、点8三个点进行了加样。采样工作于2019年4月12日至2019年5月29日约为一个半月,其中采样点:1点与4点、2点与3点、3点加样与5点、6点与7点、8点与9点、10点与11点、5点加样与8点加样,分别为同一天所取样。故7个取样点日,所采水样均于12h内完成实验,故不经酸化保存。所有采样点对应的位置见表1。

    2.1.2 加样工作

    于取样点3的首次采样工作伴有阵雨,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对点5做了加样。对比总体,取样点6和8为COD浓度高值和底值的突变点,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对其进行了加样测试。

    2.2 测试方法

    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采用重铬酸盐法,即国标法(GB11914-89)[1]。

    3 结果与讨论

    3.1 环境调查

    通过对一亩泉河的全河段调查,根据环境特点将河段分为5段,在此分别概述如下。

    (1)第一段为七一西路三号桥西400m到七一西路三号桥处,即点1至点2河段。由于处河流上游,因具有流速快、河道窄、无明显排污口的特点,水体相对河段其他部位显清澈且无异味,水质较好。

    (2)第二段为阳光水岸附近到大唐浴都附近,即点3至点4河段,地处居民区附近和浴池附近。生活污水和浴池污水有所排放,河道两岸有明显的排污口,水体略浑浊。

    (3)第三段为乐凯南大街乐凯园附近到百花园广场附近,即点5到点7河段。附近有一个胶片厂、一个幼儿园、一个公厕,且有居民区,有明显的污水排放口。水位较低,河流流速差,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底泥积累较多。所以此河段污染较严重,造成环境压力较大。

    (4)第四段为朝阳南大街到动物园西北150m处,即8点到11点河段。河流两岸分布着居民区,河道两岸生活垃圾堆放比较严重,且生活污水排放问题压力较大。两岸植被茂盛且南岸边有居民种植的菜地(图2),据估计约20m2。据调查走访,居民曾给农作物喷洒过农药,这会导致药物残留部分进入河流,致使河流污染。但较第三段比相对清澈。

    3.2 数据分析与讨论

    3.2.1 实验结果

    各点浓度如表2e因3號点的样品是下雨之后所取,为确保其数据准确性,对其进行了加样,对比后证明下雨后所取样品COD值为不准确值,比正常值高。发现雨水有酸性物质偏脏,且采样时在排污口附近,所以分析总体样品时应以3号加样点的值为准。

    3.2.2 分析与讨论

    将3.1所述环境概况与水体COD浓度随点位(随水流方向)变化形式结合讨论(图3)。

    (1)如图3所示,COD数值有两个突变点,点5突高、点8突低。点5、6、7持续较高,说明一亩泉河在此段污染最严重。点1、2为源头水质较清,点3、4处COD浓度稍大,点8、9、10、11的浓度平均较点3、4小,水质较清澈。

    (2)河流源头水源充足、流速较快、无污水排放出,水体较清澈,可能为图中COD值低的原因。

    (3)河流中上游COD浓度逐渐增大,可能是因为附近是居民区,河水的左岸有一个浴池,有生活污水排放和生活垃圾的堆积。但相对2017年保定市水系办监测的一亩泉河水体透明度差、水质差,已经好了很多,说明治理起到了效果,但还需继续加强,综合治理。

    (4)河流中游COD浓度突变到70mg/L以上,可能是因为水位较低,河流流速较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河流淤泥沉积河底较多。其次河流两岸为居民生活区,人口特别密集,经过走访居民,他们表示生活区的废水全部排放到此河,且有很多排污口的存在。经过实际考证,的确发现有污水口的存在(图4),这就必然导致生活污水的排放造成河流被污染。虽然进行治理,但都是通过上游新放的水将原先污水冲掉来治理。这一点也是从当地居民那里所知,这将极大影响治理效果,且不是长久之计,也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需要政府切实加大在排污口的方面的治理。

    (5)河流下游COD浓度突降低到平均40mg/L以下可能是因为河流的主要污染源为水体富营养化,有大量水华。通过在河面喷洒生物制剂,作用于水中过剩的营养有机物污染,降低泥地,净化水质,相对于其他污染源易得到改善。但较源头水质还有一些差距。

    4 结论

    (1)一亩泉河整体COD变化范围为30.22~80.76mg/L,共有6个点水体超Ⅴ类水质标准。平均COD为浓度49.15mg/L,平均总体也超Ⅴ类水质标准,全程总长8km。其中包括6.1km的生活污水排放段,1.6km的富营养化污染段,两者之间有重合处。

    (2)通过观察周围景观对水质的影响,COD值高峰出现的原因,得到一亩泉河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为生活污水的排放,有少部分工业污水排放和水体富营养化。

    (3)和2017年相比,一亩泉河整体上看有所改善,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及大力治理有关。但河体某些位置,还需要加强治理,在技术上革新的同时,也应大力的宣传,加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5 结语

    随着城镇和乡村的发展,河水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一亩泉河是保定市一条典型的易污染、难治理的河流。加上其对雄安新区的影响,足以见得研究其规划与治理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3]。通过上述的数据分析和实地调查,今后对一亩泉河的治理的重点工作应该放在生活污水排放的治理。减少污染源对河流的污染是最根本的途径。并且水生植物对河水中的COD有较好的净化效果,不仅自身对河水有较好的净化效果,还可以为微生物和其他水生植物提供生长条件,从而达到对水体多方位净化的效果。最后,可以利用水生昆虫对水质进行观测分析。例如,水黾的数量、活跃度等[4]。此外,应该进一步加大河水污染的治理力度,比如重新利用人工增氧技术、加大底泥清除频率或采取底泥氧化措施。全面打造水面(纳污生态岛)+水体(人工水下森林)+底质(生态清淤),三位一体的水环境自净体系[5]。长此以往,一亩泉河的污染治理情况一定会有更显著的改善。也为中国面临同种污染问题的相似河流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监测总站.GB11914-19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HJ828-2017[S].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7.

    [2]李秀芳,王龙,聂煜东,等.水生植物组合净化受污染河道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10):8-12,18.

    [3]李東浩,刘竿,王镭,等.保定市黄花沟河流环境及其水质COD变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8,43(2):131-134.

    [4]徐希莲.水生昆虫与水质的生物监测[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1.

    [5]河北新闻网.保定计划2019年治理好城区7条黑臭河流[EB/OL].(2017-03-16)[2018-12-2].http://hebei.hebnews.cn/2017-03/16/content_6372491.htm.

    收稿日期:2019-12-31

    基金项目:保定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编号:1911ZN008)

    作者简介:班西雨(1998-),女,保定理工学院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学生。

    通讯作者:杜忠文(1981-),男,讲师,研究方向为化学相关教学研究。

    相关热词搜索: 保定市 污染源 河流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