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图纸下载 > 正文

    辽州古城的前世今生

    时间:2021-01-29 20:15:5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王国华

    民国时期辽县县城全景图

    左权县,相传为帝颛顼之子祝融所建。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先属韩后属赵。秦属上党郡,北魏称辽阳属乐平郡。隋曾分辽山、交漳二县,统归辽州。唐武德六年(623年)辽州移治辽山县,宋、金、元不改,明初辽山县废入辽州。民国元年(1912年)改辽州为辽县。1942年为纪念我党卓越的军事家、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殉国而易名左权县。

    祝融建城

    据清光绪五年(1879年)编修的《辽州志·建置沿革》载:“三代以前建国封侯,嬴秦变古始改郡县,自祝融肇造以来,数千百年命名之不同,分属之不一,载在故帙可考而知也。”《辽州志·城池》记载:“辽城创于祝融,筑凿之故基已不可考矣。然雉堞巍峨,波流环绕,幸际承平之世,所以资捍卫而防漂冲者,岂可不先事而讲求欤?志城池。古辽阳在今城之北,相传为帝颛顼之子祝融所建。”相传祝融所建之城,城址在古城东北一里附近,如今城址已不可见。

    祝融公园(祝融祠旧址)

    祝融氏在后人的心中早已成神。《礼记·月令》曰:“孟夏三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夏天五行属火,火德炎上,热烈、光明。火,八卦属离卦。《易经·彖辞·离卦》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当地民众为了纪念祝融建城,建有火神庙,俗称北火神庙,建在土台之上,相传是祝融古废城北城楼的基墩,距今已有四千五百多年了。火神庙创建年代已不可考,重建于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明洪武七年(1374年)赐号“祝融之神”,正殿供奉始祖祝融,另称赤帝,尊为火神,春秋祭祀。明末曾毁于火,清顺治六年(1649年),恢复火神庙,康熙年间重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毁。今火神庙遗址已改建成左权县城的祝融公园。

    辽州古城建置沿革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辽县县城示意图(《左权县志·第一编建置》赵世元,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左权春秋属晋,战国时先属韩,后属赵。秦代属上党郡。西汉武帝元丰五年(前106年)设十三部,左权县为涅县,地属上党郡。东汉始置轑河县,属上党郡。晋初,改为轑河县,属乐平郡。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復置为辽山县,北齐废。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取消轑阳县,并入乡县,明帝孝昌二年(526年)恢复原建制,胡汉译言讹化“轑为“辽”,改为辽阳县,仍属乐平郡,北齐废。

    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设辽山县,治所在今城东30公里故县村附近,属并州。开皇十六年(596年)始置辽州,领辽山县及交漳县,所设交漳县治所在城东南七十里的交漳村(今下交漳村),因地处清漳东源和清漳西源交汇处,故称交漳。大业二年(606年)废,把交漳县并入辽山县,仍属并州。

    唐武德三年(620年)分并州的乐平、和顺、平城、石艾四县复置辽州,建治于乐平县。关于治所,据清光绪五年所编《辽州志》载:“唐武德三年(620年)因淇河(枯河)逼近,遗建于兹。”由古轑阳城移于其西南近郊的现在城址。至武德六年(623年),治所由乐平迁回辽山。武德八年(625年)改辽州为箕州。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因避李隆基音讳改为仪州,以当地夷仪岭而得名。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乐平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称仪州,至僖宗中和三年(883年)因辽东的辽州已废,复名辽州。

    三元阁

    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废辽州,降平城、和顺二县为镇,入辽山县。到元丰八年(1085年)复置辽州,治辽山县。金天会六年(1128年),又因与东京道辽州(今辽宁新民县)重名,改为南辽州。天德三年(1151年)去“南”字,复称辽州。元仍为辽州。

    明初辽山县废入辽州,辽州辖榆社、和顺二县,直接隶属于山西省布政使司,分属于冀宁道,称“辽州直隶州”。清康熙四年(1665年)裁冀宁道,直隶山西布政使司,雍正九年(1731年)恢复建置,仍分属于冀宁道,直隶于山西布政使司。

    1912年废州,改为辽县,直隶于省。抗战初期,山西省政府分设行政专员公署,辽县隶属于第三行政区专员公署。1939年7月,日军侵占县城后,至1941年8月,以平辽公路为界,路西为辽西县,治所设在城西四十五里的蒿沟村,路东仍为辽县,县政府设在城东八十里的黄漳村(今西黄漳村)。1942年,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在辽县十字岭壮烈殉国,经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批准,为纪念左权将军,改辽县为左权县。

    1945年4月底,日军败退,辽西县政府和左权县政府先后回城,11月取消辽西县,两县合并为左权县,属太行行政区第二专区分管。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撤销左权专区,左权县隶属于山西省榆次专区。1958年10月至1959年6月,左权县与和顺县合并,称和顺县,县治在和顺城,左权县改称左权镇。1959年6月后,恢复原建置,以后未易。

    辽州古城城市建设

    左权县最早建城的历史,据《元丰九域志》载:“辽阳城乃颛顼之子祝融所建也。”城址在今旧城的东北,曾建火神庙,现为祝融公园,前文已有详述。唐武德三年(620年)由古轑阳城移于其西南近郊,即现在的城址。据《辽州志》载:“城周原有四里九十步。”之后因城的西南角逐渐被漳河洪水冲击塌陷而缩小,至清康熙年间只剩四里三十步了。

    关于城垣建设,元代有“院判贺中直重筑”的记载,明代成化十四年(1478年)、十八年(1482年)知州王钺、胡元重修。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知州康清因望气者说“城以北为主,而北城既无门又无楼,主势弱”,筑敌台,加宽城墙,创建城楼于其上。隆庆元年(1567年),知州赵云程复增筑垣,高达三丈七尺,厚及两丈,补敌台二十五座,壕设内外重墙。并于各城楼的内外檐下悬挂匾额:东楼题“东接太行”“青阳发育”;南樓题“南带漳水”“昭德文明”;西楼题“西锁晋疆”“金德归城”;北楼题“北栱神京”“元功敛肃”。崇祯十六年(1643年),冀宁道兵备佥事毕栱辰,疏池浚壕,增设女墙(垛口墙),规模较前宏大。

    清顺治二年(1645年),知州宋德芳重修。康熙十年(1671年),知州杨天锡重修。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漳河洪水暴发,冲没西南城垣半里;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知州王景亮修补未固,不久再次塌陷;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知州王绥重修。雍正元年(1723年),知州沈绍祖招工筑城墙六十余丈、雉堞(垛口墙)二百口,未得完竣;雍正十年(1732年),知州徐三俊继续捐资修补,加以完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因年久失修,出现大小豁口数十处,出入可不由门。四座城楼亦有坍塌倾圮,知州祥麟集资修整。光绪五年(1879年)连年大灾后,以“以工代赈”之名补修城墙缺口。

    民国时期,以工代赈,设立城工局,修补城墙。1937年,日军入侵以来,八路军来左权县抗日,因城墙影响作战,分段拆除了城墙。1945年抗战胜利后,将残余的城墙全部拆除。

    州衙谯楼(现为左权中学大门)

    原有城墙四周城垣均为板筑土墙,本为正方形,以后西南角毁于河流冲击,变为斜角。原来城墙平均高三丈,厚一丈八尺,壕深八尺,阔三丈。由于各自然地基高低差异,从外观上看四周顶部齐平;从各方面外城脚看,就显得北围半圈城墙较低,最低处保持三丈;南围半圈因紧挨崖头修筑,相对看高,最高处距外崖根不下六丈有余。原有东、南、西三道砖砌城门,各具月城一围(俗名瓮城)。东门名“永清门”,西门名“长乐门”,南门名“阳和门”,其上各建城楼,唯北城无门,城楼是以后补建的。

    古城城市格局的演变,最早有史料记载的是元代《大一统志》载辽山县城厢分三社,即在城社、东社与西社。在城社居城中,占主要位置;东社、西社包括东西两关在内。

    明《永乐大典·辽州志》载:辽州城厢分五坊,东曰惠民坊,南曰宣化坊,西则分为勤政坊、丛桂坊及永丰坊三部分。其中,西坊最大,包括城内北部及西街与城外之西关在内。

    清代城厢分为一坊三里,即在城坊、东厢里、西厢里与南厢里。城区以外四乡划分为七个里,它们是丰堠里、五指里、长城里、高庄里、苏亭里、粟城里与黄章里。本州直辖十一里。单就城垣以内所辖大小街巷而言,民间有句歌谣概括道:“七街八巷九圪廊,二十四座五道庙”,由此可知城中街区的规划。民国期间,城关分为五街:在城街、南厢街、东厢街、西关街和王庄街。明清时期以三元阁前十字街口(亦称衙门口)为中心,东街、西街、南街呈丁字形展开,为城内主要街道。其他街巷有:北街、儒林坊街、都司街、石柱街、王家巷、钞库巷、北寺巷、原家巷、和厚巷、土库巷、温李巷、仓门巷。九堆廊指东衙道、西衙道、水门口、城隍庙、东岳庙、马道、能仁寺、都司后、考院后等小胡同。

    民国前,辽州城内主要建筑有州署、考院、都司衙门、州学、   山书院、社仓、三元阁、钟楼、四牌楼、养济院、普济堂等。此外,城厢牌坊、祠堂、寺庙、庵观林立。有进士坊、登科坊、儒林坊、宣化坊、义民坊等牌坊建筑56处;有文庙、万寿宫、纯阳宫、关帝庙、真武庙、泰山庙、先农坛、白衣庵等寺庙30处;有崇圣祠、名宦祠、乡贤祠、忠义孝悌祠等5处。

    抗日战争胜利后,辽西县政府于万寿宫旧址创建烈士祠。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拓宽东、西街道,并于考院旧址新建左权人民大礼堂。之后,随着平黎公路和太邢公路的贯通,新辟万寿街,建成城南大桥,城区范围开始向原城东、北方向扩展。七十年代建成辽山路。县级机关、商业门市也由原城东、西街向辽山路转移。八十年代,城区建设向东、南、西、北四面扩展。九十年代,全城以辽山路、北大街、万寿街、辽阳街4条大街为主干,连接大小街巷58条。城区范围西至牧童寺桥,南至左权发电厂,西至太行师范,北至石油公司。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2.87公里,县城城区面积为4.29平方公里,其中建筑面积2.74平方公里。

    左权文庙大成殿

    近年来,左权县政府不断完善县城功能设施,提升县城人居品位,着力打造山水生态健康城,进一步拉大县城框架,开发辽西新城。同时,为畅通县城交通,打通了崇圣路北段,建设东河路,改造康乐路、辽阳街、万寿街等6条街巷。实施滨河东段文化走廊、滨河西段拓宽改造工程,建设全市最美慢行步道;启动环县城森林通道建设工程,投资1400万元,打通县城祝融公园至转播台北部森林景观通道,推动鳌峰公园与319省道连接循环路工程落地,打造南部绿色生态通道,全力构建“内成网、外成环”的路网格局。

    古建遗存

    辽州古城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如今的格局,古城内还保留了多处文物建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有文庙、州衙、三元阁、纯阳宫、泰山圣母庙、大南街钟楼、西关街关帝庙戏台、礼拜堂等。

    文庙位于县城辽阳街,创建年代无法考证,民间相传为晋代始建。据清乾隆年间所修《辽州志》中《重修文庙碑记》:“……辽之为学虽界万山之中,而庙则昉于元大德初,距今百有余岁”。可知文庙重建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7),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通过对现存大成殿勘测分析,其结构特征为元代建筑风格。其后各代虽有修缮,但均未改变主体,从而使大成殿元代大木构件及斗栱等得以传世。据《辽州志》“文庙碑记”“学宫图”载,文庙西路为主殿院,中路为其他祀殿,东路为邸宅、斋厅、家庙等,随后在其北又建考院。前后分为文庙、邸宅、考院三部分,形成南庙北学的并列布局。庙宇和考院分别位于整体中轴线的前、后部分,实际上是两座完整的建筑群,前后相重,中隔横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庙内其他建筑先后被毁,规模基本不存,现仅存文庙大成殿,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六椽,加副阶周匝,形成外观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为重檐歇山顶木结构建筑。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实地勘测建筑旧柱础、旧城墙遗址布局,参考清雍正年间《辽州志》记载的文庙布局图与文献资料,县政府在2006年恢复了文庙的二进院,即大成门、东西掖门及东西配殿,使文庙局部恢复了当年的恢宏气势。

    遼阳街礼拜堂

    左权县城州衙为明清两代直隶州的知府衙门,民国初改为县知事公署,后称县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府迁移,州衙改为左权中学校址。州衙创建于唐代迁城之初,此后屡有扩建、重修。州衙位于县城衙道巷20号,坐北朝南,中轴线从南往北五进院落,大门为谯楼。州衙始建年代不详,据清雍正十一年《辽州志》载,旧辽州州署在明初已具规模。现仅存谯楼,历代均有修葺,坐北朝南,方形基座,上下两层,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下层中间为门,两端内开门为室;上层为全木雕镂门窗,重檐歇山顶,一斗三升交麻叶斗栱,建筑风格独特,典雅秀丽,尤以木雕最负盛名。1989年经全面修整后恢复原貌,现为左权中学校门。

    三元阁位于县城辽阳街北侧,创建年代不详,在拆下的琉璃兽头上刻有清初“康熙□年”窑烧字样;阁顶中檩下书有“时大清道光二十有八年(1848年)岁次戊申九月初九日奉政大夫辽州直隶州事铁岭祥麟重建”。砖木结构,坐北朝南,高约15米,分上、中、下三层。下层为砖石座基,高5米,南北长16.7 米,东西宽11.7米,中设券洞,南北贯通。基上四周有 1 米高的花墙;座基中筑砖木结构楼阁,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楼阁底层四周有廊柱18根,重檐歇山顶,单檐三踩斗栱,内供三元神位。1984年和1994年曾进行过全面整修,使其重现巍峨壮观之景象。此阁位居县城中心,又为当时最高建筑,登阁远眺,全城在望,台下前方街衢宽敞,相当于一个市中广场,昔日曾是县城三个定期集贸市场之一,也是群众性活动的集会之地,如今阁周围已拆迁改造,阁前已改为自由市场,摆摊设点者众多。

    纯阳宫(俗称吕祖庙)位于县城牧童街西段。据石碣载,纯阳宫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 年),现存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447 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院落,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乐楼、正殿,两侧建筑已毁。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顶,六檩前廊式构架,三踩斗栱,青灰筒板瓦屋顶,琉璃剪边。前檐明间施六抹隔扇门,次间开直方窗。乐楼为二层楼阁式建筑,底层砖砌,面宽三间,进深一间,明次间设栱券门窗。乐楼二层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六檩后廊式构架,外檐斗栱一斗二升交卷云头,柱间施雀替、垂莲柱,前檐装修已改。正殿山墙嵌石碣两方。1994 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辽阳街礼拜堂俗称“洋楼”,位于县城辽阳街中段。1922年,美国教会设计修建礼拜堂,开展基督教传教活动。2002年局部维修。礼拜堂为西洋式楼阁教堂,占地面积518平方米,坐南朝北,主楼为两面坡瓦顶,门楼方塔形古堡式顶,四面装有时钟,高约20米。建筑分设东西两门,楼体各角、门窗、楼柱均以青石垒砌。窗、门均为栱券形。2003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左权县城内的古建筑遗存是这座古城发展的历史缩影,如今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城按照我省发展全域旅游,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的战略部署,左权县委、县政府正在着力打造“听着民歌游左权”的特色旅游产品,为革命老区注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源头活水,用行动诠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进新时代的坚定信念。

    相关热词搜索: 古城 前世 今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