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建筑房产 > 正文

    突破束缚,让思维自由生长

    时间:2020-04-26 07:54:5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为了学生能得到更好地发展。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在探究时为学生预留充分的空间,注重生生之间的交流,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关键词:自主探究;开放性提问;生生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3-0035-01

    自主探究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主探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实践活动,因此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掌握课堂知识,更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探索未知知识的方法。这是活动实践的过程,也是创新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当中,不应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强行记忆,而是应当以引导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主动地学习,提高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计算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呢?

    1.转变提问方式,让思维更开放

    学习的最好伙伴就是兴趣,在兴趣的带动下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会更为主动。而数学学科的知识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对学生的吸引力不高。而小学生好奇心强,有好胜心,开放性的问题往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突破束缚,放飞想象,以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积极动脑,运用自己已有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例如用方向和距離描述位置的教学中,传统的提问方法是:依据例题图片,灯塔1在轮船的北偏东多少度方向多少千米处?这样的问法相当于直接告诉学生,需要掌握方向、距离这两个要素,但学生无法感受到这两个要素产生的必要性。我们还可以直接这样问:如果你在船上,请你试着准确描述灯塔1所在的位置,让别人能够准确找到这个灯塔的位置。这种问法相当“模糊”,学生可能一时无法描述出准确位置,正是在这种模糊会引发学生的思考,只知道方向不能确定具体位置,还需要加上一定的角度;确定方向后,还必须知道距离多远,才能准确定下灯塔位置所在的点。经历了一系列的思考,学生自然能理解确定位置时为什么需要方向、距离这两个要素了。这样的体验,得益于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

    2.预留探究空间,让思维更深入

    教师作为整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首先应该为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予每一位学生思考和发表观点的机会,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当中只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空间,学生才能够有亲身经历的直观感受。

    在以往许多课堂教学中,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教师往往由于担心学生考虑得不够周全,把学生可能想到的思路全部提示出来,面面俱到,以防患于未然,反而致使学生没有机会去质疑。而懂得质疑才是创新的基础,在自主课堂中,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遇到问题时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同学之间互相补充、甚至互相反驳,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这就需要老师创建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们敢于提出自己的任何猜想,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同时,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对他人的观点提出大胆的质疑和猜想,学会在尊重他人观点的前提下积极回应,在不断的质疑与讨论中逐渐完善自己的猜想。

    例如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中,出示例题:“做两种中国结,一种每个需要彩绳 米,另一种每个需要彩绳 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共需要彩绳多少米?”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再请几个做法不同的同学上台板书。接下来有两个探究任务,一个是把算式分类,有学生是根据算式有没有括号来分类的,在此过程中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中的运算顺序与以前学习的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一致的,这就达到了深化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掌握这一目的。另一个探究任务是比较两个综合算式之间的联系,学生的感受是这些算式的计算过程有的复杂,有的简单,此时引导学生思考能否把不好算的算式变成好算的算式呢?进而发现这两个算式正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如果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多点的时间进行笔头练习,教师过早地抛出结论和过程,就会使学生失去探究学习和求知的兴趣,学生也无法掌握探索未知问题的方法。两个探究任务中,学生自己观察、类比已有知识,有效开展了思维活动,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得出了本节课的结论。

    3.注重生生交流,让思维更多元

    小组合作改变了传统课堂上单调的师生互动形式,形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的互动方式。尤其是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们可以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探索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可以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体会到团结协作的乐趣。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学生交流技巧的培养,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耐心听”“仔细讲”。遇到问题时首先全神贯注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能够虚心接受同学们的意见,在探索过程中相互补充,相互纠错。

    如何把自主学习落实到每一堂课中去,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思考。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探究活动中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享受探索带来的乐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玉燕.小学数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04):42-44

    [2]王美莲,刘翠娟.谈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11):125

    相关热词搜索: 束缚 生长 思维 突破 自由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